貨車幫司法
① 幫運輸公司開貨車撞車單方面事故無人員傷亡,公司車輛受損嚴重駕駛員需要賠償公司嗎。
用人單位可以要求適當賠償。
職工駕駛貨車,撞車單方面事故,無人員傷亡,但造成重大損失的,在事故中存在過錯的,用人單位可以根據過錯大小和本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以及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職工承擔適當的賠償責任。司法實踐中,一般不超過30%。
勞動部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勞部發(1994)489號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② 有犯罪記錄人員可以注冊貨拉拉平台司機嗎
有犯罪記錄的人可以成為貨拉拉司機端。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刑滿釋放人員依法享有與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罪犯服刑期滿,監獄應當按期釋放並發給釋放證明書。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罪犯釋放後,公安機關憑釋放證明書辦理戶籍登記。
(2)貨車幫司法擴展閱讀:
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實行扶持政策
(五)監獄、勞教所要大力宣傳黨和政府對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的方針政策,教育服刑在教人員特別是即將刑滿釋放和解除勞教的人員掌握出獄所後基本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常識。
要進一步加強對服刑、在教人員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支持和配合監獄、勞教場所管理部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適當減免有關費用。
(六)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對刑釋解教人員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和就業崗位信息,刑釋解教人員參加由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的再就業定點單位培訓的,經考核合格並實現就業後,可根據當地政府有關規定減免培訓費用。
(七)對刑釋解教人員在2005年底以前從事個體經營的,給予三年免徵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八)根據中辦、國辦《政法機關保留企業規范管理若干規定》(中辦發17號)中「對司法行政機關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共同開辦的為刑釋解教人員作過渡性安置的企業,政府有關部門要扶持其發展」的規定精神,對刑釋解教人員就業實體實行稅收扶持。
1、對司法行政機關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共同開辦或認定的刑釋解教人員就業實體,安置刑釋解教人員達到職工總數的40%以上的,由安置企業提出書面申請,市(地)司法行政機關、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報同級稅務部門批准,三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
2、各市(地)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會同財政、稅務、工商、司法行政機關對刑釋解教人員就業實體實行年審。經年審合格的繼續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凡年審不合格的取消其實體的資格,不再享受優惠政策。
3、刑釋解教人員就業實體應當接受司法行政、勞動和社會保障、財政、稅務、工商管理等部門的管理和監督,按規定報送有關報表,禁止弄虛作假騙取優惠政策。
(九)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機構所需的業務經費,各級財政要列入年度預算。
③ 貨車出車禍,駕駛員死亡,貨主需要承擔責任嗎
首先要確定此事故中,貨車有沒有事故責任。其次要看貨主與司機之間訂立的什麼合同,如果就是單純的承運合同,貨主則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連帶責任的構成:
依連帶責任產生之原因不同,可以將連帶責任劃分為法定連帶責任和約定連帶責任。連帶責任雖對債權人有利,但對債務人,無疑是一種加重責任。
所以《民法通則》規定,承擔連帶責任,須由當事人的約定或法律的規定。可見,在一般情況下,多數人之債務是以按份責任為基本清償原則的。
約定連帶責任是依照當事人之間事先的相互約定而產生的連帶責任。法定連帶責任是指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的連帶責任。
由於債務人約定加重自己的責任的情形畢竟不多,故連帶責任的承擔大多數來自法律的規定。法定連帶責任與約定連帶責任除了產生的原因不同外,還有連帶責任人主觀因素的區別。法定連帶責任均為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
如代理人和第三人惡意串通而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於該代理人和第三人主觀上都有過錯,所以《民法通則》第66條第二款規定了兩者應承擔的連帶責任。
約定連帶責任的承擔不一定要求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僅以事先約定為准。如保證人為被保證人就主合同提供擔保,保證人主觀上並無過錯,只是基於保證合同中的約定而承擔連帶責任。
(3)貨車幫司法擴展閱讀
連帶責任人必須在兩個或兩個以上:
連帶之債是承擔連帶責任的前提。連帶之債是指以同一給付為標的,各債權人或各債務人之間有連帶關系的多數人之債,其中數個債務人連帶承擔以同一給付為標的的債務,稱為連帶債務。
顯而易見,連帶責任的責任人須為兩人或兩人以上,連帶責任人作為多數主體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一般連帶責任的各債務人。
諸如合夥內的各合夥人,共同侵權的各侵權人等,另一種是補充連帶責任中的主債務人和從債務人,如保證合同中的主債務人和保證人。
連帶責任產生的法律上的依據主要有:
1、《民法通則》規定,這是連帶責任產生的基本依據。主要有:第35條合夥人對合夥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第52條因聯營而承擔連帶民事責任;第66條、第67條代理中因授權不明、代理人與第三人串通、無權代理或利用代理關系進行違法活動而產生連帶責任的承擔;
2、《合同法》、《擔保法》的有關規定,為《擔保法》關於保證責任的祥盡規定;
3、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如最高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11條、第148條,《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73條。
《關於審理農村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條、第10條,《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9條等,均有連帶責任承擔的規定。
4、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如《廣告法實施細則》規定廣告虛假而承擔連帶責任等。
④ 卸貨受傷賠償費用怎麼算耍賴不賠怎麼辦
我是江蘇蘇州的律師。你爸爸這個案件在長沙,最好委託當地的律師處理。一方面能專節約一些成本屬,另一方面當地的律師對當地的司法習慣更了解。撿幾點重要的給你講一下:
1、司法機關及被告一方一般情況下只承認當地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所以不要到你老家做鑒定;
2、物件受損一般承擔責任的人是所有人和管理人,如果都無責任,則各方由司法機關來公平分擔責任;
3、這輛車的登記車主是誰,你並未陳述,如果是你爸,情況似乎不太有利。你需要提供三人合夥的證據,可以是書面的協議,也可以是一些間接的證據;
4、起訴的話可以將物流公司、另外兩個合夥人作為共同被告;
5、賠償項目包括殘疾賠償金、誤工費、護理費、精神損害撫慰金、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等
⑤ 貨車司機和車主肇事,除了接受保險公司賠償對受害者補償,自己不需要受到懲罰嗎
你好!對方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發生交通事故致人一人死亡、三人重傷的,承擔主要責任以上構成承擔交通肇事罪,同時還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建議尋求律師幫助!下面是有關法律法規:
《保險法》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2013年最新的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是好多呢?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怎麼算?全國各省市的交通事故致死亡賠償標准不一樣的,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來計算。
1、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准計算方法。
以定型化賠償模式來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准和賠償年限,具體為:
就是一次性賠償20年,死亡賠償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死亡賠償金賠償的對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齡太小,賠償20年就完了,年齡大一點的就是年齡每增加一歲就減少一年。
死亡賠償金採納了系「繼承喪失說」,並非精神撫慰金,其計算公式為:
(1)
城鎮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歲以上的為(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北京市2013年死亡賠償金:729380元(即36469元*20年,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精神撫慰金:5萬—10萬元(這是北京市一般大致的賠償范圍,並不絕對)。
上述兩項合計為:最低為779380元,最高為829380元。
(2)
農村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歲以下為20年(含);60周歲以上:N=(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2013年北京死亡賠償金:329520元(即16476元*20年,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精神撫慰金:5萬—10萬元(這是北京市一般大致的賠償范圍,並不絕對)。
上述述兩項合計為:最低為379520元,最高為429520元。
(3)
60周歲以下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
(4)60周歲—75周歲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實際年齡-60)]。
(5)75周歲以上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
2、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准,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來計算。
死亡賠償金是結合受害人的身份來確定,賠償標准訂了二等,第一等;城市居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賠償;第二等,農村居民,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來計算。
普遍的以戶籍為准,城鎮戶籍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准計算,農村戶籍的,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計算。
在同一個事件中受害,用不同的標准來賠償,應該說有問題,但這是規定。
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確定的死亡賠償採取的是「繼承喪失說」理論,確認死亡賠償金是對沒來收入的減少的補償,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農村戶籍人員在城鎮就業或者安家、定居的情況及其普遍,這部分農村戶籍人員的收入、生活支出與城鎮戶籍的人並無什麼不同,因此以死者經常居住地作為適用城鎮標准或農村標準的條件更公平、更切合
3、就高不就低的特殊賠償原則。
第30條規定的就是特殊情形下的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的標准。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不一致的計算方法,受害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如果低的可以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的標准賠償,盡可能的給受害人多賠償一些。
4、實際賠償的金額的確定以及一次性賠償原則。
第31條規定的是實際賠償的金額的確定以及一次性賠償原則。這條說什麼呢?就說第19條至第29條規定的人身損害賠償的具體賠償項目,對於這些人身損害賠償項目都要實行過失相抵,就是司法解釋第2條當中提到的,按照《民法通則》第131條以及本解釋第2條的規定,實行過失相抵。凡是賠償權利人對於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具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都應當實行過失相抵,分擔損失。
5、選定受訴法院 。
賠償金是按照受訴法院地的標准計算,因此受訴法院地的選擇與死亡賠償金的數額有密切聯系。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法院管轄規定,交通事故案件中有管轄權的法院一般為:被告住所地法院、交通事故發生地法院,當事人在起訴前可查閱當地統計部門的統計數據,選擇標准高的法院所在地法院管轄更為有利,在選擇受訴法院時同時需考慮訴訟的成本,如路途遠近、賠償標準的差異比例、在當地訴訟是否方便、地方性保護等因素予以綜合考慮。
6、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及分配 。
由於交通事故致人的非正常死亡,不但造成該公民生命的喪失,同時也給死者親屬及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這種傷害不僅表現在物質上的極大損失,而且精神上的創傷及痛苦更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但是人死不能復生,一個人的生命是無論用多少金錢也換不來的。對死者親屬的精神傷害和物質損失又是客觀存在的。我國法律在處理交通事故中規定了死亡賠償金,還是考慮到上述因素,從實際出發,對死者親屬精神上受到的痛苦以金錢補償的形式進行安慰。這不僅是一種撫慰,而且在道義上也是對肇事者不法行為的譴責。它反映了法律對生命權的保護得到了加強,也是對生命權予以重視的表現。同時,有的死者生前或以後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其死亡造成家庭經濟收入水平下降也是客觀存在的,給予一定的死亡補償費,也兼有一定的經濟補償的性質。
由於死亡賠償金兼有精神撫慰和經濟補償的雙重性質,對於該款項的分配,應當依照立法上設立該款項的目的,並結合我國現實生活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領受人的范圍和分割原則。領受人應確定在死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的范圍之內,因為他們所受到的精神創傷及物質損失是最大的,同時由於死者的非正常死亡,造成了家庭的殘缺,對於生活、工作等方面影響最大的,也是死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至於具體的分配比例,只能確定一個原則,由公安機關或人民法院按照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應以安定死者家屬的生活為主,精神補償為輔。死者的配偶及與死者死亡時共同生活的直系親屬應當多得,與死者死亡時沒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直系親屬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即可。
7、如果交通事故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其標準的,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
廣東省關於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後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
受害人的戶口在農村,但發生交通事故時已在城鎮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在計算賠償數額時按城鎮居民的標准對待。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死亡賠償金是對受害人作為一個民事權利主體生命權的喪失(死亡)作出的賠償。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而生命權則是一切權利的基礎和前提,任何生命權的喪失都是公民民事權利能力的喪失。因此,死亡賠償金實質是以受害人民事權利能力的喪失為給付條件。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傳統上有「撫養喪失說」和「繼承喪失說」兩種理論。「撫養喪失說」認為,因受害人死亡,受害人生前扶養的沒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有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因此喪失了生活資源的供給來源,受有財產損害,侵權責任人應當對該項損害予以賠償。但在很多情況下,受害人並?有需要撫養的近親屬,為平衡利益,法律規定對受害人近親屬因受害人死亡反射性精神利益損害,侵權責任人亦應當賠償。我國的《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公布施行的《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基本上採納了這一理論,將死亡賠償金定性為精神損失。「繼承喪失說」認為,侵害他人生命致人死亡,不僅生命利益本身受侵害,而且造成受害人余命年歲內的收入「逸失」,也就是給與受害人共同生活的家庭共同體造成了應得財產的損失。因此,死亡賠償金應當是一種物質損失。我國《國家賠償法》所確定的賠償的原則為受害人的物質損害的范圍,其將死亡賠償金也列入賠償的范圍之列,也就是確定了死亡賠償金的財產性質地位。
死亡賠償金是事故責任人支付給交通事故死亡當事人的法定繼承人或其他享有繼承權的人定額化的死亡賠償金。
車禍死亡賠償標准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范圍和標准,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地方統計局公布上一年度的統計數據進行調解,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車禍死亡賠償標准問題:
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按下列原則對當事各方的總損失進行調解:
(一)當事人負全部原因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二)當事人負主要原因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
(三)當事人負同等原因責任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四)當事人負次要原因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以下簡稱第三者保險)限額內予以賠償。超過第三者保險限額的部分,由承擔全部原因責任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總損失100%的賠償責任。
對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行人有過錯的,機動車一方在承擔自身全部損失後,按照下列原則確定賠償比例:
(一)機動車一方負主要原因責任的,應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70%賠償責任;
(二)機動車一方負同等原因責任的,應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50%賠償責任;
(三)機動車一方負次要原因責任的,應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30%賠償責任;
(四)機動車一方無原因責任的,應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20%賠償責任。
無第三者保險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非機動車、行人一方無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總損失100%的賠償責任。
對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行人有過錯的,機動車一方在承擔自身全部損失後,按照下列原則確定賠償比例:
(一)在高速路、快速路等封閉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50%的賠償責任。
(二)在其他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非機動車、行人一方60%的賠償責任。
⑥ 給別人拉貨,在路上出了車禍,貨主有責任嗎
貨主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6)貨車幫司法擴展閱讀:
有兩種責任形式,即僱主的人身損害賠償替代責任和僱主與雇員的人身損害賠償連帶責任。
在交通事故賠償案件中列僱主為被告,由其直接承擔賠償責任。確定僱主承擔替代賠償責任,應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僱主與雇員存在事實上的僱傭關系;
二是雇員從事僱傭活動;
三是僱主在主觀上存在過錯,這種過錯不是對具體交通肇事行為存在過錯,而是表現在對雇員的選任、監督、管理上具有疏於注意的過錯。
而僱主與雇員的連帶賠償責任是指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與僱主承擔的連帶責任。因此,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雇員對事故的發生只具有輕微過失的,不能確定雇員為被告並與車主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雇員存在重大過失或故意的行為,就應適用連帶責任的條款確定責任主體,由雇員和僱主承擔連帶責任。一般來講,對故意的認定比較容易些,而認定重大過失相對復雜。司法實踐中應結合事
故的發生與雇員的過錯來認定。雇員對事故的發生具有主要過錯或完全過錯的,即對事故發生負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的,就可認定為雇員具有重大過錯,在這種情形下僱主與雇員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僱主在受害人起訴前自行賠償了有關費用,可以向雇員進行追償。
⑦ 交通事故貨物賠償,貨車正常行駛被違章超車客車追尾,造成上百萬貨物損失,請問怎麼賠償
你可以按事故責任,向客車的車主提出賠償請求。如果你的貨車或運載的貨物保了貨運險,也可以直接請求保險公司理賠,同時將代位追償權轉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賠付後再向客車方追償。
⑧ 貨車拿不到運費應該找哪個部門
運費糾紛屬於經濟糾紛,可通過: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起訴到人民法院。
運費糾紛不屬於勞動關系,亦不屬於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受理范圍,雙方運費糾紛屬於民事經濟糾紛。如果通過協商調解不能解決爭議,那麼當事人任何一方均可按照書面的仲裁協議,向有管轄權的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沒有書面仲裁協議的,則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仲裁: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願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後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訴訟: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後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願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8)貨車幫司法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章 違約責任的規定:
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九條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
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⑨ 關於交通事故賠償的問題.小弟很急!所有積分都奉獻上了
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損害的賠償項目:
A.醫療費用按實際發生的金額;
B.假若經過鑒內定結論達成傷殘等級(一定容要經過司法鑒定),其傷殘賠償金=當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以受害人戶口適用不同標准,若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長期工作或生活在城市的農村居民同樣適用城鎮居民的標准)×20年×傷殘等級相應比例;
C.假若造成殘疾需要安裝殘疾輔助器具的,按照其醫療或其相關權威部門的鑒定和計算標准確定;
D.治療結束後若鑒定機構認定需要進行後續治療的,按照鑒定機構確定的數額;
E.治療期間以及治療出院後如需要他人護理,按照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的認定按天數×當地標准計算;
F.誤工費=治療天數以及出院後由醫院確定的休假天數×當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
G.因本次事故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按照實際發生的計算;
H.精神損害撫慰金根據案情酌情確定;
I.其它:伙食費、營養費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以上全部合計損失總額由責任方承擔賠償,但是都必須要有法定的鑒定機構的鑒定結果為依據(比如是否需要配置輪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