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第三六條

刑法第三六條

發布時間: 2021-02-27 18:04:18

刑法第36條內容具體是什麼

第三十六條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
,對犯罪分子除依法內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根據情容況判處
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
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
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一款

刑法
第三百三十六條【非法行醫罪;非法進行節育手術罪】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回的人非法行醫,答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為他人進行節育復通手術、假節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育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❸ 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是什麼

《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賠償經濟損失與民事優先原則】由於犯罪行為專而使被害人遭受屬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第二款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對參加聚眾斗毆受重傷或死亡的人及其家屬提出的民事賠償請求能否予以支持問題的答復》

❹ 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

第三十六條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專外,並應屬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❺ 刑法第三百零六條對律師辯護的影響

《刑法》「第306條」出台十幾年來,不少律師因該條法律受害,刑事案件年年遞增,而律師參與辯護的刑事案件卻逐年減少,為何?律師的心都涼了。而律師退出刑辯,勢必使冤假錯案更加層出不窮。
一、「第306條」破壞控辯雙方的平衡。
控辯式訴訟的設計,其本意是要在對等的條件下,使控辯雙方處於平衡狀態,然後對案件事實進行調查和處理。「第306條」使律師不敢調查取證,只能從控方的證據中找出瑕疵和漏洞。如果律師參與調查,被告人改變了口供,或證人改變了證言,控方就可以依據「第306條」拘捕辯方律師。控方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這完全破壞了控辯雙方的對等原則。
二、「第306條」打擊了律師刑辯的積極性。
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律師只要還有一碗飯吃,都不願意去觸碰「第306條」這個地雷。「第306條」出台後,刑案辯護逐年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這恐怕是立法者當初始料不及的。刑案本來收費就低,再加上隨時有坐牢的危險,精明如律師者,誰願意做這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三、「第306條」是變相剝奪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
律師可能是身陷囹圄的犯罪嫌疑人唯一的救星,「第306條」使律師望而卻步,致使絕大多數犯罪嫌疑人得不到律師的幫助和辯護。犯罪嫌疑人委託律師辯護的權利形同虛設,實際上是間接剝奪了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而沒有律師的辯護,犯罪嫌疑人的命運只有交給道德和良心。而現實告訴我們,道德和良心根本靠不住,為了追求破案率,為了追求辦案成績,各種各樣的刑訊逼供已超過了國人的想像力。
四、「第306條」是制約律師制度發展的障礙。
中國的律師制度剛剛起步,像一棵幼苗在風雨中飄搖。「第306條」對律師制度的破壞,這么多年來有目共睹。據全國律協的不完全統計表明,從1997年到2011年共有140多位律師被套上了「第306條」的罪名進行追訴,有30多位律師被判刑。
五、「第306條」給報復律師開了方便之門。
北海四律師偽證案,律師參與辯護的案件都還沒有偵破,案件事實均還未水落石出,真正的犯罪嫌疑人都還未被法院認定,按照無罪推定的原則,連犯罪嫌疑人都還不能定罪,但公安機關卻先把參與辯護的律師抓起來,荒唐至極。案件都沒判,怎麼就斷定律師錯了?說不定最終證明是公安機關弄錯了呢?
六、「第306條」是對人權的嚴重侵犯。
受到公權力追訴時享有辯護權,是每個公民的基本人權。眾所周知,絕大多數公民的法律知識有限,在失去自由之後更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國尚沒有沉默權的規定,而法律賦予他委託律師辯護的基本權利,也因律師不敢或不願參與辯護而失去。
七、「第306條」是對法治文明的破壞。
我的一位朋友說:「可以沒有民主,不能沒有法治。」法治是每天在新聞里、報紙上以及官員們的嘴裡叫得最響的詞彙,而「第306條」恰恰是給法治文明抹黑的條款,是暴力條款。
八、「第306條」是對聯合國《關於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的冒犯。
聯合國《關於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第16條規定:「各國政府應確保律師能夠履行其所有的職責而不受到恫嚇、妨礙或不適當的干涉」。第17條規定:「律師如因履行其職責而其安全受到威脅時,應得到當局給予充分的保障」。調查取證是律師辦案的基本權利,但現在調查取證卻成了我國律師執業的危險地帶,稍有不慎就會因為觸犯「第306條」而被刑拘。所以,「第306條」事實上把律師的調查取證權剝奪了。
九、「第306條」讓新刑法蒙羞。
新刑法為展現法治開明,為了與國際接軌,讓律師提前介入,在偵查階段就可以為嫌疑人提供法律服務,這貌似進步。但接著又出台「第306條」套上一條鎖鏈,「第306條」出台前沒聽說有律師因為參與刑事辯護而被追訴,「第306條」出台後卻一個又一個律師因為參與刑事辯護而鋃鐺入獄。如果真有律師膽敢以身試法,教唆證人作偽證,那麼用刑法第307條足可以定罪處罰,為什麼一定要單列一條專門針對律師的偽證罪?
十、「第306條」是傳統思維的延續。
按照「第306條」的思維,凡是被公安機關刑拘的人,都是有罪的,必須做出有罪的供述,不招供自然有無數的辦法讓你認罪。認罪後律師介入,如果翻供喊冤,那必定是律師作怪,引誘嫌疑人翻供或引誘證人改變證言,妨害公安破案。故再想方設法讓嫌疑人、證人指控律師誘供,然後把律師收監,公安大獲全勝。如此這般,是傳統思維的延續。
附:刑法第三百零六條第1款: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即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偽造證據,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❻ 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二五規定是什麼

刑法:第三十六條 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消法第三章是從第十六條開始的:
第三章 經營者的義務
第十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
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十七條 經營者應當聽取消費者對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意見,接受消費者的監督。
第十八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並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
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然可能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並採取防止危害發生的措施。
第十九條 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為真實、明確的答復。
商店提供商品應當明碼標價。
第二十條 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租賃他人櫃台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第二十一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
第二十二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第二十三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或者其他責任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者約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第四章 國家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❼ 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第6條

第六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節 行人和乘車人通行規定

第六十一條 行人應當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

第六十二條 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後通過。

第六十三條 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離設施,不得扒車、強行攔車或者實施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為。

第六十四條 學齡前兒童以及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礙者在道路上通行,應當由其監護人、監護人委託的人或者對其負有管理、保護職責的人帶領。

盲人在道路上通行,應當使用盲杖或者採取其他導盲手段,車輛應當避讓盲人。

第六十五條 行人通過鐵路道口時,應當按照交通信號或者管理人員的指揮通行;沒有交通信號和管理人員的,應當在確認無火車駛臨後,迅速通過。

第六十六條 乘車人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不得向車外拋灑物品,不得有影響駕駛人安全駕駛的行為。

❽ 我國刑法第六條至十二條的法律規定

第二條【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版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權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第六條【屬地管轄權】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❾ 中國刑法第386條是什麼

我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條規定 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本內法第三百八十容三條的規定處罰。索賄的從重處罰。
附:《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 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個人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二)個人貪污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
(三)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四)個人貪污數額不滿五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
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熱點內容
教育機構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發布:2025-09-14 20:31:08 瀏覽:766
行政訴訟法獨立 發布:2025-09-14 20:29:20 瀏覽:444
村法治宣傳欄內容 發布:2025-09-14 20:29:11 瀏覽:131
法律援助窗口服務職能 發布:2025-09-14 20:28:24 瀏覽:358
行政法學熱門冷門 發布:2025-09-14 20:11:32 瀏覽:398
欠薪按勞動法處罰程序 發布:2025-09-14 20:10:39 瀏覽:961
訴訟法一百五十六 發布:2025-09-14 20:09:37 瀏覽:175
蘇州吳江基層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9-14 19:55:41 瀏覽:869
中國刑法起源 發布:2025-09-14 19:28:36 瀏覽:660
我自願遵守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19:05:50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