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形成規范

民法形成規范

發布時間: 2021-02-27 18:28:53

民法的規范功能

(1)指導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的功能突出表現在它的指導性。學者在論述民法基本原則時,強調它上指導原理、指導原則、指導方針。基本原則對立法司法、民事活動都有指導意義。
基本原則確定後,不僅是民事基本法的指導原則,也是各項民事立法的指導原則。
司法機關以民法基本原則為指導,才能正確理解理解解釋和適用民法規范,正確處理民事案件。在民法規范存在漏洞的情況下,需要法院造法,這是各國民事立法與民事司法經驗的總結,法院造法必須以民法基本原則為指導。
(2)約束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是原則性民法規范,它對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動都有約束力。
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基本法中的具體規范和單行民事法規,都具有約束力,即民法規范不能違反民法的基本原則。
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司法活動具有約束力,法官適用民法規范(特別是靈活性比較大的民法規范)如果偏離民法基本原則,形成錯判,則應依法定程序予以糾正。民事活動也受民法基本原則的約束,違反民法基本原則的民事活動不受法律保護。

(3)補充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在民法基本原則中處於統帥與指導地位,有時又對具體民法規范起補充作用。雖然民法基本原則不具有法律規范所要求的具體構成要件與法律後果,但從民法基本原則的立法發展看,民法基本原則的立法上的確定,正是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產物,用基本法來彌補成文法的不足的需要。由於立法者的認識有局限性;由於法律具有穩定性,不應朝令西改;由於社會關系不斷發展,立法不可能窮盡一切,因此現行法規往往不能完全適應社會實際的需要。在新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而無具體民法規范的情況下,司法機關可以直接適用民法基本原則處理民事案件,民事主體可以直接根據民法基本原則進行民事活動,處理民事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法基本原則是原則性民法規范,是具體民法規范的補充。

㈡ 民法規范主要包括

民事法律規范是指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的各項法律的總稱。

民事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就是通常所說的民法的淵源,包括憲法中的民法規范、民事法律(如《合同法》、《物權法》、《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等)、民事法規、民法規范的司法解釋等。

㈢ 民法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

民法法系的形成和發展:
1、日耳曼法和復興的羅馬法是民法版法系(大陸法系、羅馬日權耳曼法系)的主要歷史淵源,也是西歐封建國家法律的主要因素。隨著這些國家資本主義商品經濟、貿易交往的發展,政治統一的趨勢,彼此間的法律便發生許多聯系,同時,還產生某些共同的形式和特徵。這就使羅馬日耳曼法系處於初生階段和萌芽狀態。
2、在資產階級革命勝利,西歐許多國家如法、德、意等國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並鞏固以後,適應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以及這些國家彼此交往,它們的法律制度相互間的聯系和共同特徵也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於是產生了羅馬日耳曼法系。首先在法國,建立了羅馬日耳曼法系的第一個基地,隨後,在德國建立了第二個基地,這兩個西歐大國先後制定了一系列法典,形成了完整的法律體系,兩國的法典和法律體系相互間聯系密切,具有許多共同特徵。
3、伴隨著l8、l9世紀資本主義全球性的發展,不僅在歐洲各國而且在亞、美、非洲許多國家和地方,立法和法典化運動應運而生,並持續發達。他們深受法、德的影響,於是羅馬日耳曼法系(民法法系)成為世界最大的法系。

㈣ 什麼是民法規范

准確來講 沒有民法規則這個概念 只有民法原則。。。
民法的基本原則 是貫穿於版整個民事立法 對各項民事法律制度權和人事部民法規范起統率作用的基本准則。
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自願原則、禁止濫用權利原則
民法通則上 對民法原則 也有規定 主要是:
民事主體地位平等原則, 等價有償原則, 自願原則, 公平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 民事權利受法律保護原則

希望親親採納,你的採納是對我的支持,謝謝祝2016好運

㈤ 民法規范的功能

民法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法是規范社會生活的重要法律,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准則"。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法是保障市場體制正常運行的有效法律形式。

民法的主體制度使得商品生產者、經營者能夠作為獨立平等的主體進入市場;法律行為制度賦予當事人以廣泛的行為自由和活動空間;物權制度控制著主體對各種物品的權利限度,同時也保護著主體對特定物品的正當權利。民法的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原則有助於協調商品交換者的利益沖突,引導他們開展正當競爭。民法不僅有效地穩定市場秩序,而且能夠推動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為市場交換的高速運行提供方便。債權制度的確立,實現了讓渡商品和實現商品價值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分離,使商品交換在信用制度的擔保下,跨越了時間、地域的限制,有力地推動了商品交換的進行。民法的代理制度,有助於避免事必躬親;居間制度使得人們及時獲得相關信息;行紀制度使憑借專業組織為自己謀利成為可能。時效制度則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力,從而加快商品流通。簡言之,民法為現代化市場提供一般規則與市場主體的基本行為規范,使他們可以遵循這些規則進行活動,並使市場秩序獲得保障。民法可以為現代化市場經濟提供一般規則和市場活動的行為規范,是市場參與者在這些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各顯神通,開拓進取,創造最佳業績,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民法可以為人權提供基本保障。

人權是人按其本質屬性享有和應當享有的權利。民法實質上是權利法。它首先給人的人格權、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以規定和保護,為其他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護提供基礎。

(三)、民法可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民法體現著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它調節著各種利益,保護人們合法地謀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許侵害社會和他人的弱肉強食,謀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進民主政治。

民法是私法,要求劃分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劃分政治生活和市民生活。在市民社會和市民生活中,實行私法自治原則,要求國家公權力不得隨意介入、干涉,這有利於抑制公權力的不當擴張與膨脹。權力機關不法或不當侵害民事權利,也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這必將有利於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㈥ 為什麼民法以任意性規范為主

法律規來范依據權利、自義務的剛性程度,可分為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所謂任意性規范是允許主體變更、選擇適用或者排除該規范的適用。分為補充任意性規范和解釋任意性規范。它又稱為指導性規則,是行為主體可以自己決定是否按規則指示作為或不作為的規則。它的特點是主體有一定自行選擇的餘地。
民法是私法,遵循私法自治的原理,民法規范大部分規范為任意性規范。

熱點內容
教育機構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發布:2025-09-14 20:31:08 瀏覽:766
行政訴訟法獨立 發布:2025-09-14 20:29:20 瀏覽:444
村法治宣傳欄內容 發布:2025-09-14 20:29:11 瀏覽:131
法律援助窗口服務職能 發布:2025-09-14 20:28:24 瀏覽:358
行政法學熱門冷門 發布:2025-09-14 20:11:32 瀏覽:398
欠薪按勞動法處罰程序 發布:2025-09-14 20:10:39 瀏覽:961
訴訟法一百五十六 發布:2025-09-14 20:09:37 瀏覽:175
蘇州吳江基層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9-14 19:55:41 瀏覽:869
中國刑法起源 發布:2025-09-14 19:28:36 瀏覽:660
我自願遵守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19:05:50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