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權民法總則
⑴ 民法總則有哪些人格權
人格權是指為民事主體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賦予民事主體所享有的各種人身權利。人回格權是一種非財答產權,因而與財產權相區別。人格權是一種支配權,因而具有排他的效力。人格權是一種絕對權,因而任何他人都不得妨礙其行使。最後,人格權還是一種專屬權,即他人不得代位行使
我們《民法通則》規定的有: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肖像權、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婚姻自由權。
⑵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麼權利
您好,《民法總則》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繼承權,享有人身自由權,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自然人如作為民事主體,享有財產權利、物權、債權、知識產權、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法條鏈接:《民法總則》第一百零九條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條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三條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第一百一十四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八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第一百二十四條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
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第一百二十五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第一百二十六條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⑶ 民法總則人身權的規定有哪些
您好,人身權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
人格權是指民事主體基於其法律人格而享有的回、以人格利益為客答體、為維護其獨立人格所必需的權利。人格權又包括具體人格權和一般人格權。
具體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信用權。
身份權主要有包括:配偶權、親權、親屬權(監護權)、榮譽權、知識產權中的身份權(著作權、發明權、專利權、商標權等)。
《民法總則》第一百零九條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條第一款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二條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⑷ 民法總則人身權有哪些
您好!人身來權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自。
人格權是指民事主體基於其法律人格而享有的、以人格利益為客體、為維護其獨立人格所必需的權利。人格權又包括具體人格權和一般人格權。
具體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信用權。
身份權主要有包括:配偶權、親權、親屬權(監護權)、榮譽權、知識產權中的身份權(著作權、發明權、專利權、商標權等)。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⑸ 民法總則是怎樣規定的,身體受到傷害,訴訟時效
可以按照三年主張權利,但是越早越好,民法通則規定是一年,新的司法解釋規定,可以按內照三容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8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4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
法釋〔2018〕12號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制度的規定,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 民法總則施行後訴訟時效期間開始計算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通則關於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條 民法總則施行之日,訴訟時效期間尚未滿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 民法總則施行前,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條 民法總則施行之日,中止時效的原因尚未消除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中止的規定。
第五條 本解釋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
⑹ 民法總則規定自然人享有哪些權利
您好,根據最新出台的民法總則第五章,關於民事權利主要有如下條款,包括版生命權,權身體權,健康權,人身自由以及人格尊嚴等等權利:
第一百零九條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條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三條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第一百一十四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⑺ 身體權的有關規定
我國《憲法》第條第3款規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我國《民法通則》第119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6條規定:「侵害他人身體致使其喪失全部或者部分勞動能力的,賠償生活補助費一般應補足到不低於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的標准。」其第147條規定:「侵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依靠受害人實際扶養而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生活費的,應當予以支持,其數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第234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第235條規定:「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由此可見,從我國憲法到民法通則及其司法解釋均明文提到「公民身體」,確認公民身體權為獨立的民事權利,雖然《民法通則》在「人身權」一節中僅規定了「生命」、「健康」而無「身體」,但這里的「健康」,我們應從廣義上進行理解,它實際包括了身體權和健康權兩項權利。《民法通則》第119條確已提到「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應承擔民事責任」,對此可將其作為身體權為獨立人格權的立法依據,我們可以將身體權和健康權作為並列的兩種人格權予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