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迴避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迴避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3-05 10:57:09

『壹』 最新司法解釋法官迴避事項

詳細的說、是指法官或辦案的人員、有涉及案件中的當事人有關系、為不顯法律的公證、他可以申請迴避、也應該主動申請迴避、同時、案件當時人也有權申請更換辦案人員或審判人、但需寫申請陳述更換理由

『貳』 法院執行人員要求迴避有哪些情形

我國執行員同樣適用審判人員的迴避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在訴訟專活動中執行回屬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四條:「人民陪審員、書記員和執行員適用審判人員迴避的有關規定,但不屬於本規定第十三條所規定人員的,不適用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
第一條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申請其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 (四)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關系的; (五)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 本規定所稱近親屬,包括與審判人員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近姻親關系的親屬。
可以參照第一條的規定

『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 有效嗎

已經失效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迴避制度若干問題的內規定
第十五條容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法發〔2000〕5號)即行廢止;本規定施行前本院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肆』 關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配偶子女從事律師職業的法院領導幹部和審判執行崗位法官實行任職迴避的規定(試行

應該這樣理解,傳遞關系,本來國人的關系都復雜。建議不代理避嫌啊

『伍』 最高人民法院重審迴避是怎樣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發回重審和指令再審有關問題的規定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現對人民法院將民事案件發回重審和指令再審的有關問題作如下規定:
第一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將案件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的,對同一案件,只能發回重審一次。第一審人民法院重審後,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仍有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查清事實後依法改判。
第二條 各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對同一案件進行再審的,只能再審一次。
上級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只能指令再審一次。上級人民法院認為下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再審判決、裁定需要再次進行再審的,上級人民法院應當依法提審。
上級人民法院因下級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而指令再審的,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第三條 同一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的規定,對同一案件只能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一次。
前款所稱「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一次」不包括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再審申請審查後用通知書駁回的情形。

『陸』 什麼是刑事訴訟法中的「迴避」制度

一、迴避的人員范圍
刑事訴訟法規定適用迴避的人員范圍包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參與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書記員、鑒定人和翻譯人員。最高法院《解釋》規定,人民陪審員、司法警察、勘驗人員、執行員和法院中占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也屬於適用迴避的人員范圍。
二、迴避的理由
刑訴法第28條:「(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29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但申請人應當提供證明材料。
第192條:「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
第207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的任職迴避。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後,擔任原任職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對方當事人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而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不予准許本院離任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檢察官從人民檢察院離任後2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離任2年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特別關註:刑訴法中的近親屬不同於民訴法,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最高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只及於審判人員。
三、迴避的種類
迴避分為自行迴避、申請迴避和指令迴避三種。
四、迴避的程序
公安司法人員在立案及以後的訴訟程序中,發現有依法應予迴避的情形的,應當自行提出迴避。沒有自行迴避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他們迴避。
刑訴法第30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特別關註:
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果對迴避決定不服,可以在收到決定後5日內向原決定機關申請復議一次。原作出該決定的組織或個人,應當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告知申請人。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28條規定,被決定迴避的人員對決定有異議的,也可以在恢復庭審前申請復議一次。在審判階段,對於不屬於《刑事訴訟法》規定情形的迴避申請,法庭有權當庭駁回,並不得申請復議。
2、如果申請迴避人對駁回迴避申請的決定當庭申請復議,合議庭應當宣布休庭,待作出復議決定後,決定是否繼續法庭審理。
3、對於迴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30條作出了規定:「因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或者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而迴避的檢察人員,在迴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由檢察委員會或者檢察長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

『柒』 怎樣理解最高院關於審判人員執行迴避規定的第三條。

最高院關於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迴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三條是:回 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答本案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不得再參與該案其他程序的審判。 具體案例情況是 1 原告三次起訴,同一個案由。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審判的都是同一個審判員。 2 同一個審判人員在離婚糾紛中參與了審判,後,又是這個審判員參與了與離婚糾紛中財產分割有爭議的撫育費糾紛,即:離婚判決是這個審判員參與,後面的撫育費糾紛涉及到離婚判決財產處理爭議問題,也是這個審判員參與。

『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落實任職迴避制度的實施方案,還有效么

你好!有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內》已經廢止,新的是容2011年4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17次會議通過,自2011年6月13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迴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迴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規定:「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法發〔2000〕5號)即行廢止;本規定施行前本院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如果對我的解答還算滿意,請採納答案並給好評吧,有什麼法律問題還可以進我的法律工作室找我咨詢,您的肯定是對我的最大鼓勵!

『玖』 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的最高法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
【發文字型大小】 法發〔2000〕5號
【失效時間】0:00:00
【全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
為確保司法公正,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現就審判人員執行迴避制度及有關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
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
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
的;
(五)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第二條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迴避,但
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一)未經批准,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
(二)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
理該案件的;
(三)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
托的人報銷費用的;
(四)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
的;
(五)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
第三條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不得再參與該案其
他程序的審判。
第四條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
,人民法院不予准許;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後,擔任原任職法院審
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對方當事人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而提出異議的,
人民法院應當支持,不予准許本院離任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
事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第五條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擔任其所在法院審
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第六條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或者根據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舉報,認為
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違反本規定第一條至第三條所列情形之一的,經核查屬實,
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七條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認為審判人員有違反本規定行為的,可以向
法院紀檢、監察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受理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處理,並將有
關意見反饋舉報人。
第八條審判人員明知具有本規定第一條至第三條規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依法自行
迴避或者對符合迴避條件的申請故意不作出迴避決定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
分辦法(試行)》的規定予以處分。
審判人員明知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具有本規定第四條、第五條規定情形之一,故
意不作出正確決定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二十四條的規
定予以處分。
第九條本規定所稱審判人員是指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
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本規定所稱法院其他工作人員是指法院中占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
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司法鑒定人員、勘驗人員的迴避問題,參照審
判人員迴避的有關內容執行。
執行員在執行過程中的迴避問題,參照審判人員迴避的有關內容執行。
2000年1月31日

熱點內容
原告虛假借款事實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3 20:47:42 瀏覽:381
農業種植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3 19:58:22 瀏覽:752
不斷推進法治 發布:2025-09-13 19:45:05 瀏覽:17
套印印章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19:43:11 瀏覽:226
2017技術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3 19:40:17 瀏覽:949
泉州市豐澤區法院 發布:2025-09-13 19:34:04 瀏覽:667
從法的產生對訴訟法進行定義 發布:2025-09-13 19:17:56 瀏覽:420
為什麼說婚姻法不保護女性 發布:2025-09-13 19:14:05 瀏覽:712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包括哪些 發布:2025-09-13 19:08:36 瀏覽:733
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 發布:2025-09-13 18:57:47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