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薪算民法
⑴ 教師討薪是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啊
嚴格來說是勞動法律關系,屬於民事法律范疇,目前這類的爭議一般由勞動或人事部門仲裁解決。
⑵ 民工討薪屬於什麼訴訟需要找哪方面仲裁
這個是屬於民事訴訟,可以去找勞動局或者勞動爭議仲裁部門。
⑶ 討薪的法律手段有哪些
一、請求工會維護其工資報酬權
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專門為職工辦實事的組織。《工會法》明確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地方工會組織都設有維權部或信訪部或職工維權中心等,這些機構專門受理勞動者舉報的侵權案件。職工無論是不是工會會員都可以請求工會維護其工資報酬權。
職工首先應當向本單位的工會組織請求維權,如果本單位沒有工會的,便可以到本地的區域工會提出請求,如開發區工會、社區工會、地方總工會等等。
二、用人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用人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專門處理本單位發生的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剋扣和拒不支付工資的案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一般都設有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工會代表和單位代表三方組成,工會代表依法擔任調解委員會的主任。
鑒於迴避對簿公堂的心理,如果能夠在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內部解決糾紛,不失為上策。其優勢是幾乎不會傷爭議雙方的和氣,而且還經濟、簡便。
三、勞動事務服務機構
勞動事務服務機構有很多,如各種勞動事務咨詢中心、法律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等,這些機構有公益性的,也有營利性的。比如法律援助中心就屬於國家設立的公益性的維權機構,而法律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一般則是營利性的。
向這些機構請求維權,主要是他們能夠提供法律幫助,如咨詢或代理等。法律援助機構是專門為那些侵權事實清楚而又無力支付訴訟資費的困難群眾服務的,被拖欠工資的職工可以直接到當地司法局咨詢有關情況。
四、向人大、政協等機構舉報
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權力機構,是立法機關。政治協商會議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這些機構都有權對勞動法律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這些機構中設有信訪和法律監督部門。他們不僅可以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還有權對政府依法行政情況和人民法院的工作進行質詢和監督。發生工資報酬糾紛案件,勞動者可以直接向這樣的機構舉報並要求其給予維權幫助。
五、媒體機構
包括廣播、報紙、電視、網路在內的各種媒體,在媒體上曝光,形成社會輿論的壓力,往往也是促成問題解決的有效辦法。
媒體對於形成社會輿論壓力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並非解決問題的直接辦法。
六、勞動監察
勞動行政部門負責本地方勞動事務工作,發生拖欠或拒不支付工資的案件,職工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舉報和請求維權。勞動行政部門專設有勞動監察大隊,勞動監察大隊依照《勞動監察條例》所賦予的職權可以直接對拖欠或拒不支付工資的用人單位進行行政處罰。請求勞動監察部門維權的優勢在於經濟、簡便、快捷。
七、申請仲裁
勞動仲裁是我國勞動爭議處理的一個重要的程序。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由地方政府依法設立的,處理本地方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的專門性機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三方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主任由勞動行政部門的負責人擔任,其辦事機構設在勞動行政部門。勞動爭議案件的審理由仲裁委員會指派仲裁員或仲裁庭具體執行。
八、提請訴訟
老百姓所說的打官司就是所謂訴訟,訴訟是包括工資爭議在內的勞動爭議案件的最後解決手段。一般說來,勞動爭議案件都必須要經過勞動仲裁,仲裁是訴訟的前置程序即不經過勞動仲裁法院不能受理。但是,工資爭議案件則有其特殊性,當事人可以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按照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向法院提起訴訟。工資爭議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可以歸為民事「債務」關系,可由法院民事庭受理此類案件。
人民法院的判決是包括工資糾紛在內的勞動爭議案件的最後也是最權威的解決辦法。
⑷ 怎麼討薪 農民工討薪怎麼收集證據 討薪相關法律問題
如果沒有簽訂文字合同,你只要持有與該公司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證版件、服裝、胸卡、工資卡權、銷售結賬單等證據材料,到公司所在地的縣一級勞動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仲裁科投訴,(公司地址是合同發生地)請求處理。當然可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但要繳交訴訟費,訴訟時間較長。《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⑸ 是討薪案,民事訴訟
這個可以請律師的啊
⑹ 勞動合同法是否屬於民法
合同法抄是民法的范疇。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在學術上有兩種觀點,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我國現行立法採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觀點,認為《民法通則》是民法這個法律部門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屬於大民法的范疇。
⑺ 討薪案件:有沒有超過法律時效
《民法總則》沒有明文規定欠薪糾紛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但是,本人認為,版欠薪案適用《民權法總則》第一百九十六條第四項規定的「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因此,為了討薪,向法院起訴,應該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追討薪金不受訴訟時效限制的理由非常簡單:
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屬於用人單位必須履行的義務。勞動者依法獲得勞動報酬也是最基本的權利。
(本答案為個人拙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