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2017司法拘留

2017司法拘留

發布時間: 2021-03-06 06:45:26

『壹』 請問,法院執行局對被執行人執行拘留最長時間多少天連續可執行幾次

最多拘留15天。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對同一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罰款、拘留不得連續適用。
發生新的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予以罰款、拘留。
(1)2017司法拘留擴展閱讀:

案例:
拒執被拘留15天,再拒執被判刑
2017年以來,宜陽縣法院採取公訴和自訴並進,積極加強與公安、檢察機關聯合,形成打擊拒執犯罪的工作合力。同時對申請執行人提起刑事自訴的案件,快速審理宣判,依法追究被執行人刑事責任,定期公布典型案例,形成打擊抗拒執行犯罪的高壓態勢。
先後向公安機關移送和自訴的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裁定罪案件78件,已結72件。

李某陽因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栽了跟頭,被判處有期徒刑。

2015年1月,李某陽駕駛小型客車發生車禍,導致尚某致殘,交警部門認定李某陽承擔全部責任,法院判決除保險公司的交強險賠償12萬元和李某陽先期支付的5萬多元外,另行賠償醫療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共計57萬多元。
李某陽為規避執行,在車禍發生之後,就急忙將肇事小客車過戶到了他人名下,外出打工。李某陽雖被法院以拒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為由拘留15日,但仍不肯向尚某支付分文。
在公安機關認為李某拒執犯罪立案條件不足不予立案的情況下,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尚某向宜陽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李某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的刑事責任,最終被告人李某陽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貳』 證人拒絕出庭作證的,何種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拘留

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2)2017司法拘留擴展閱讀:

案例:

證人推翻證詞拒不出庭 被蘇州法院拘留5日

2017年10月27日07:14 來源:現代快報

當庭翻供且拒不出庭,近日,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法院依法對這樣的一名證人作出了司法拘留5日的決定。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是蘇州法院系統內首次對證人進行拘留,對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的證人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有力彰顯了司法權威。

在相城法院審理的杜某故意傷害案中,沈某作為證人,在公安偵查階段作出了看到被告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詞。然而,在法院第一次庭審後,沈某卻向相城法院及蘇州中院書面反映,稱其在公安機關所作的證詞不屬實,當時沒有看清,不清楚造成被害人受傷的全部過程。

鑒於該份證言與之前的證言存在矛盾,相城法院發函建議檢察院對該事項進行核實、補偵,後公安機關出具情況說明稱,沈某仍表示沒有看到案發全部情況,不願解釋證言矛盾問題,不願再作證。

法院為查明事實,組織了第二次開庭。庭前,承辦人多次撥打沈某電話無人接聽。8月8日,法院以郵寄方式向沈某送達出庭作證通知書,沈某本人於8月21日簽收了信件。但8月28日開庭時,沈某仍未到庭。

合議庭認為,沈某以書面形式否認在公安機關所作證言,後經法院通知又拒不出庭作證,導致法院對其證言的真實性無法核實,無法使用。因此,證人沈某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作證,情節嚴重,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報請院長審批後,依法作出了上述拘留決定。

『叄』 2017年失信單位法人拘留司法解釋

在下列情況下,法院可以對被執行人採取拘留措施: 依、被執行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裁定的; 貳、被執行人未按照法院的要求報告財產情況或者虛假報告的; 三、被執行人採取暴力等方式阻礙法院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及協助執行人侮辱、誹謗、打擊報復的; 5、隱藏、轉移、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的; 陸、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等方式逃避履行義務的;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第一百一十三條 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中國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肆』 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過程中,錯誤實施司法拘留罰款承擔刑事

錯誤實施司法拘留行為並不一定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拘留已經實際執行,並被確認是違法拘留或罰款,則需要承擔國家賠償責任。
拘留的要支付限制人身自由賠償金,2017年的賠償標準是一天242.3元;
罰款的則要返還罰款,並按同期人民銀行一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支付利息。

『伍』 老賴一直欠錢不還,法院可對其司法拘留。是不是不管他還不還錢,司法拘留只能執行一次

司法拘留沒有規定次數,一次拘留最多拘留十五天。出現多次這種情況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規定

第十九章一般規定

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九條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5)2017司法拘留擴展閱讀:

相關案例:

2018年11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墾區人民法院執行幹警將7000元執行款交到申請執行人李某手中,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得以執結。

李某與黃某同為一師某團場連隊的職工,兩人平時關系不錯。2017年1月,黃某從李某處借款7000元,兩人約定半年內歸還。可借款到期後,黃某卻以種種理由拒絕償還,並對李某惡語相向。無奈之下,李某將黃某訴至阿拉爾墾區人民法院。法院判決被告黃某於判決生效之日起3日內償還李某借款。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執行幹警通過網路查控系統查詢,沒有發現被執行人黃某的各項財產。今年8月,執行幹警在與申請執行人的交談中得知,被執行人黃某平時喜歡隨身攜帶現金。分析案情後,執行幹警擬定了強制搜查的執行方案。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八條規定,我院現派執行人員秦某、石某對你的住所依法進行搜查,這是搜查令,請你配合。」

今年10月中旬,法院執行幹警向被執行人黃某出示了搜查令。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搜查,執行幹警從被執行人隨身衣物、衣櫃等處共搜得現金7000餘元。11月2日,執行幹警將7000元執行款交到申請執行人李某手中。

『陸』 法院在執行期間對被執行人,可以連續拘留45天嗎

最多拘留15天。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對同一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罰款、拘留不得連續適用。

發生新的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予以罰款、拘留。

(6)2017司法拘留擴展閱讀:

案例:

拒執被拘留15天,再拒執被判刑

2017年以來,宜陽縣法院採取公訴和自訴並進,積極加強與公安、檢察機關聯合,形成打擊拒執犯罪的工作合力。同時對申請執行人提起刑事自訴的案件,快速審理宣判,依法追究被執行人刑事責任,定期公布典型案例,形成打擊抗拒執行犯罪的高壓態勢。

先後向公安機關移送和自訴的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裁定罪案件78件,已結72件。

李某陽因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栽了跟頭,被判處有期徒刑。

2015年1月,李某陽駕駛小型客車發生車禍,導致尚某致殘,交警部門認定李某陽承擔全部責任,法院判決除保險公司的交強險賠償12萬元和李某陽先期支付的5萬多元外,另行賠償醫療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共計57萬多元。

李某陽為規避執行,在車禍發生之後,就急忙將肇事小客車過戶到了他人名下,外出打工。李某陽雖被法院以拒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為由拘留15日,但仍不肯向尚某支付分文。

在公安機關認為李某拒執犯罪立案條件不足不予立案的情況下,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尚某向宜陽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李某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的刑事責任,最終被告人李某陽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柒』 欠錢沒還會被拘留嗎

欠錢不還,屬於民事糾紛,不會被司法拘留的。

司法拘留會出現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債權人到法院起訴,勝訴之後,你有能力而不拒不法律判決的,可能就會被拘留。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等等。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2017司法拘留擴展閱讀:

民事糾紛的解決機制

民事糾紛的處理機制,是指緩解和消除民事糾紛的方法和制度。根據糾紛處理的制度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從以下三種形式來論述民事糾紛的處理機制。

自力救濟

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它是指糾紛主體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權益的目的。自決是指糾紛主體一方憑借自己的力量使對方服從。和解是指雙方互相妥協和讓步。兩者共同點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來解決爭議,無需第三方的參與,也不受任何規范的制約。

社會救濟

社會救濟,包括調解(訴訟外調解)和仲裁。他是只依靠社會力量處理民事糾紛的一種機制。

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但具有合同意義上的效力。

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選定的仲裁機構對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仲裁不同於調解,仲裁裁決對雙方當事人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但是,仲裁與調解一樣,也是以雙方當事人的自願為前提條件的,只有糾紛的雙方達成仲裁協議,一致同意將糾紛交付裁決,仲裁才能夠開始。

公力救濟

公力救濟,包括訴訟和行政裁決。

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民事訴訟動態地表現為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靜態地則表現為在訴訟活動中產生的訴訟關系。

行政裁決是指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律授權,對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與合同無關的民事糾紛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裁決的主體具有法定性。

行政機關只有獲得法律授權,才能對授權范圍內的民事糾紛案件進行審查並裁決,沒有法律授權,行政機關不能自行決定和裁決某些民事糾紛案件。

『捌』 失信被執行人會被拘留嗎

失信被執行人一般情況下不會拘留,但是違反限制消費令進行消費的行為屬於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行為,會予以拘留、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根據《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被執行人違反限制消費令進行消費的行為屬於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行為,經查證屬實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的規定,予以拘留、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有關單位在收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仍允許被執行人進行高消費及非生活或者經營必需的有關消費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8)2017司法拘留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熱點內容
法院新標志 發布:2025-09-13 16:20:23 瀏覽:40
加強法治宣傳思想工作 發布:2025-09-13 16:13:43 瀏覽:119
江蘇省違章停車法規 發布:2025-09-13 16:03:30 瀏覽:839
票據不得轉讓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16:03:29 瀏覽:963
道德決定上層建築 發布:2025-09-13 15:54:47 瀏覽:650
法院內分 發布:2025-09-13 15:35:31 瀏覽:959
行政訴訟法保全 發布:2025-09-13 15:18:17 瀏覽:84
涉港國安立法表決通過票數 發布:2025-09-13 15:13:01 瀏覽:456
新婚姻法2020年新規軍婚 發布:2025-09-13 15:11:36 瀏覽:429
道德經情侶 發布:2025-09-13 14:49:05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