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意義民法典

意義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1-03-06 19:45:13

⑴ 編纂民法典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2019年12月23日,復「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制亮相。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現場,一本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擺放在與會人員面前,提請會議審議。

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與民法總則「合體」,成為過去一年來國家立法工作中耀眼的一道印記。

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編纂民法典這一重大立法任務,到 「兩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總則,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民法典立法之路蹄疾步穩。

2019年,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的拆分審議密集進行。明確禁止高利放貸、進一步完善防止性騷擾有關規定、合理確定無效婚姻的情形、完善高空拋物墜物責任規則……努力傾聽人民心聲、聚焦社會熱點問題,積極回應社會訴求、滿足新時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讓立法的每一個環節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

民法典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期間,13718位網民提出114574條意見。社會公眾普遍認為,編纂民法典,以法典化方式確認、鞏固和發展改革開放取得的法治成果,充分彰顯、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優勢。

隨著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的臨近,民法典草案即將提請全國人代會審議。幾代人熱切期盼的中國民法典,即將迎來歷史性時刻。

⑵ 如何認識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版建設的重大成權果,凝聚著14億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夢想。民法典是一部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障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有利於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激勵政府依法行政、推動政府治理水平提升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推動社會共建共治共享、促進社會和諧有序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障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樹立法治大國形象、提升國際法治話語權的大法。

我們也相信隨著民法典的正式出台,必將成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助推,實現制度優勢向國家治理效能的不斷轉化,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等九部法律廢止。

按照上級要求,《民法典》自7月至12月為民法典宣傳時間,要求達到家喻戶曉,農戶知曉率達到90%以上。黨員幹部帶頭學習《民法典》,在全鄉掀起學習民法典熱潮。

⑶ 民法典的意義和作用

《民法典》在來中國法治建自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它不僅僅是權利的宣言,更是國家治理遵循的基本法律制度。

《民法典》建立了一個前後一致、邏輯圓融、層次分明的有機法律體系。民法典將適用於不同民事領域的海量規則,按照特定的法學邏輯和原理,整合為一個「有機」的、整全的規則體系。

(3)意義民法典擴展閱讀:

《民法典》發揮「半部憲法」的功能,更深刻地形塑社會並影響社會的運行體制和機制。民法典與憲法同樣有控制權力和保護權利的雙重功能,編纂民法典成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民法典》凝聚中國人的道德共識,展現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實踐理性。民法典的全部內容無外乎社會生活的記載和總結,其中最關鍵的內容無疑是道德共識、價值理念和文化象徵等精神層面的因素。

民法典應將這些精神要素澆築到具體的制度和規則中,妥當平衡各方主體的利益,賦予權利和利益,分配風險和義務。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哪些重要意義

一、《民法典》是調整民事關系的基本法,是完善我國民事立法、健全經回濟法制、建立正常的社會答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大步驟。
二、《民法典》既是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也為民事和經濟審判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
三、《民法典》對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⑸ 這次出的民法典的意義是什麼

民法典復是各類民事法律制規范的綜合性法律,既是對過去法律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成果的固化和制度化。民法典的頒布有利於更好地提高國家治理能力;通過健全民事法律秩序,有利於加強對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的保護,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通過完善我國民商事領域的基本規則,為商事活動提供基本遵循,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⑹ 為什麼要編纂民法典 編纂民法典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民法典編纂不僅能統一民事法律規范、消除法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而且可以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是遏制權力濫用最有效的方法。民法典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並不直接涉及國家權力,但是民法典卻間接起到了遏制權力濫用的重要功能。

民法典的平等和自願原則可以落實減少行政審批權的任務。當前,我國重點改革的領域之一是行政審批,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審批權過多過濫。民法典最重要的原則是平等和自願,它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在民事活動領域,法無禁止即可為,國家干預需要有法律依據。

(6)意義民法典擴展閱讀:

在民法典分則的編纂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如何通過具體規則進一步落實對民事權利的保護。其中值得注意的問題包括:

一是設定明確的「三權分置」的法律規則。民法典物權編應順應現實需要,明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中「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性質,尤其是從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中分離出來的權利到底是物權性的權利,還是債權性的權利。

二是在侵權責任編中強化對人格權的保護。人格權是一切民事權利的基礎,在網路時代,人格權保護面臨諸多新問題。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唯有順應新技術的挑戰,才可能切實保護人格權。

⑺ 《民法典》的頒布有什麼意義

民法典的頒布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將編纂民法回典作為重答大立法任務。作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五次民法典起草工作,這一任務順應新時代發展,關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要矛盾變化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訴求,立足民生發展領域的新問題、新挑戰,加強民事重點領域立法,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7)意義民法典擴展閱讀

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意願,保障私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只有充分保護私權,才能全面保障和維護公民的切身利益,並有利於規范公權。民法典不僅僅是法律條文的匯編,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新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

反映出一個民族對生存發展民生關鍵問題的基本立場。縱觀世界法制發展史,那些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法典,通常都是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形成的,凝聚起這一時期社會發展要求的廣泛共識。

⑻ 中國民法典主要內容和意義

我國民法典是一部理念先進、體例科學、結構嚴謹、內容完整的法典。總計1260條,專包括總則編和物權、合同、人屬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6個分編。
「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領導人、立法工作者、專家學者的夙願。」張文顯介紹,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我國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吸收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我國民法典最重要的創新和最大亮點之一。」王利明認為,人格權在民法典中獨立成編,這既是民法典回應時代需求的集中體現,也更好地滿足了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與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13 09:37:05 瀏覽:127
司法拍賣機構 發布:2025-09-13 09:35:36 瀏覽:559
最低限度的道德 發布:2025-09-13 09:35:34 瀏覽:274
勞動法中甲方可以提 發布:2025-09-13 09:19:46 瀏覽:148
嘉興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3 09:03:44 瀏覽:582
與道德相勃 發布:2025-09-13 08:48:46 瀏覽:67
道德是撒 發布:2025-09-13 08:46:51 瀏覽:338
移民搬遷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3 08:46:45 瀏覽:306
民間借貸最高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3 08:37:46 瀏覽:332
功能視角中的行政法 發布:2025-09-13 08:30:20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