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疑問
⑴ 求解~~~刑法中的疑問!
2
題中的
「持刀威逼」不屬於暴力嗎?還有
當場寫了欠條,如果沒有證據證明乙是被迫寫的,不就也相當於取得乙的錢了嗎?因為拿著欠條就可以討債了啊。我覺得還是搶劫呢.
請指點。。。。。
⑵ 刑法的一些初學者疑問
你說的很通俗,但是沒有什麼錯誤。
⑶ 關於刑法第19條的疑問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其生理缺陷對認識能力有一定的影響程度。
聾啞人和盲人由於生理功能上的缺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心理障礙,從而增加了對其
危害行為
的寬恕性,減弱了其可責性。
不是專家,妄言見諒。
⑷ 法律題刑法題疑問 急!!
1.只構成故意殺人,不構成放火罪。因為其放火行為是其實施殺人的一種手段,行為吸收不為罪。
2.這是意外事件,不構成刑法意義上的過失。因為其打獵行為和最終的損害結果之間並沒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⑸ 關於刑法六十一條的疑問。
你的朋友犯的不是「刑法六十一條」,而是犯了「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中華人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全文):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如果你的朋友沒有別的罪行,他的案值屬於數額較大的一檔,有可能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可能是拘役或者管制。有可能是並處罰金;也有可能是單處罰金。單處罰金是最好的結果。
你的朋友是被刑事拘留,公安機關對他最多延長至七日;檢察院審查批捕的時間最長也是七日;所以你的朋友最多被刑事拘留十四日。十四日以後,你的朋友仍然會關在看守所,但,那時他是被逮捕了。
至於罰款,公安機關是一分錢都不會罰的。因為他的案件不是罰款能夠解決的。
法院判多少罰金,我也沒有辦法回答你,要看法院的最後判決。
《拘留通知書上》是應該有個「六十一條」,但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公安機關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將你的朋友拘留的。
不管被拘留人犯的是什麼罪。要拘留他都得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不知道你現在是否對你所有的問題都明白了。
⑹ 刑法疑問 謝謝 幫忙!
7、根據刑法規定,犯票據詐騙罪,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某人犯該罪,數額巨大,那麼,對該犯罪分子的追訴期限為( C 、15年)
數額巨大的法定刑為5-10年,刑法的刑期包含本數,也就是說最高刑10年,追訴期為15年。
《刑法》第八十七條【追訴時效】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九十九條【本數涵蓋范圍】本法所稱以上、以下、以內,包括本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判嚴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答復(三)
(法(研)發[1985]18號 1985年8月21日公布實施)
三十九、問:依照我國刑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確定對犯罪的追訴時效期限時,如何計演算法定最高刑?即對刑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的法定最高刑應如何理解?我們這里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按條計算,因為案件尚未審判,難於弄准罪行輕重或情節如何,不好確定應適用的款或量刑幅度;另一種意見是按款或相應的量刑幅度計算,因為罪行輕重不同,適用的款或量刑幅度不同,追訴期限長短也就不同,應按照罪行的實際情況確定追訴期限長短,才合理合法。我們傾向於後一種意見。(北京、四川)
答:同意你們所傾向的意見。刑法第七十六條按照罪與刑相適應的原則,將追訴期限分別規定為長短不同的四檔,因此,根據所犯罪行的輕重,應當分別適用刑法規定的不同條款或相應的量刑幅度,按其法定最高刑來計算追訴期限。如果所犯罪行的刑罰,分別規定有幾條或幾款時,即按其罪行應當適用的條或款的法定最高刑計算;如果是同一條文中,有幾個量刑幅度時,即按其罪行應當適用的量刑幅度的法定最高刑計算;如果只有單一的量刑幅度時,即按此條的法定最高刑計算。雖然案件尚未開庭審判,但是,經過認真審查案卷材料和必要的核實案情,在基本事實查清的情況下,已可估量刑期,計算追訴期限。如:盜竊罪,分別規定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百五十二條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第一條中。對盜竊財物數額巨大的,應當適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條關於「盜竊公私財物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規定,按法定最高刑十年計算,其追訴期限為十五年。
⑺ 刑法考題疑問
1、根據構成要件要素是否包含評價內容,分為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與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要求明確、具體,而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不明確,需要法官運用主觀去判斷。舉個例子,故意殺人罪,人的概念很明確,又如走私毒品,法律也很明確規定了。但是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需要法官的評價,例如強制侮辱、猥褻婦女罪,什麼是猥褻,需要法官去判斷具體行為達到什麼標准,才稱之為猥褻。既然罪刑法定原則要求明確,也就當然排斥了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在這具體法律規定中,存在大量的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因為不可能每一個罪名都如此明確,所以理論上講,就排斥了。
2、我國基於屬人管轄行使管轄權。除了國家工作人員跟軍人一律適用我國《刑法》,普通公民一般適用我國《刑法》,法定最高刑為3年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
3、我國刑法保護的利益包括合法利益也包括非法利益,即使甲因為盜竊而獲得彩電,乙的搶劫行為侵害了甲的財產利益,所以如果甲對迫在眉睫的實行行為是構成正當防衛的,但是題目中交代不清楚,乘乙不注意,那麼乙的實行行為是否達到了一定程度,判斷不出來。
4、14-16周歲的人,只對8種罪承擔刑事責任,規定在《刑法》第17條中。本案15歲的乙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對盜竊罪不具有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又根據關於教唆犯的有關規定,我們可以乙對甲來說,就是一種工具,所以甲成立間接正犯。
5、如果被教唆人沒有實行教唆人教唆的犯罪,那麼根據具體的教唆內容,教唆人承擔具體犯罪的未遂。所以甲成立盜竊罪的未遂。
6、緩刑期滿經相當於原判刑罰不再執行了,所以甲因為成功緩刑,就相當沒有執行刑罰,當然也就夠不成累犯了。另外不明白可以去看一下累犯的構成要件。
7、我認為是錯誤的,前罪後罪都是故意犯罪,而且被判處了有期徒刑以上的刑法,前罪執行完畢,我所理解的刑罰執行完畢不包括罰金刑。五年以後犯罪,不構成累犯。不知道是否正確。
8、A18年,我是這么算的,這個是漏罪,所以原則是先並後減,15年與10年,應該是15年以上20年以下,最高是20年,那麼減去已經執行的2年,尚需執行最高刑期是18年
9、緩刑的首要條件是,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適用緩刑,甲被判處4年有期徒刑,所以不適用緩刑。
這都是我自己想的,如果你覺得不正確,還可以去參考一下別人的答案。
⑻ 刑法第五十條方面的疑問
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回情況外,可答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釋義:辦案不僅僅是公檢法人員的事情,也是所有案件有關者、知情者的事。公檢法機關應該創造條件,讓這些公民能順利地提供與案情有關的證據,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這些與案件有關的人員和知情人參與案件的調查、偵破和處理。
特殊情況是指公檢法機關認為不宜讓這些公民參與的情況,包括案件涉及國家機密、涉及第三者個人隱私等等情況。
⑼ 刑法、民法中的幾個疑問(急盼回答)!
1、這是一復種經典案例模型制,根據不同的前提條件可以變化出多種結果。假設甲乙二人事先無通謀,都不知道對方會投毒,那麼兩人就只定故意殺人罪的未遂,事後對丙的民事賠償各負一半的責任。因為根據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甲與乙的投毒行為各自都不可能單獨造成丙的死亡,所以甲、乙二人只應對他們各自的投毒行為負責,以未遂論。(其他情況,假設甲乙二人事先有通謀,則均屬既遂。假設甲單方知道乙會投毒,而乙只知自己的投毒行為,則甲既遂,乙未遂。)
2、因為徵婚廣告不同於一般的日常生活表示,它傳遞了能體現為民法效果的意思,如建立法律意義上的婚姻關系,相應的能產生一系列法律意義上的人身關系,財產關系,如夫妻共同財產權,夫妻間的相互忠實義務,相互扶養義務,夫妻間的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等等。
3、贈與合同自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成立,手機不需要辦理登記,所以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時成立生效。所謂的「簡易交付」適用於買賣合同,但不適於贈與合同。
⑽ 求助,刑法疑問
要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