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處的性質

司法處的性質

發布時間: 2021-03-10 01:35:37

司法局的工作性質

司法局主要是處理地方民調工作、管理律師、兩勞人員(勞改、勞教)、公證等事務。
屬於國家公務員,與公、檢、法屬於同一系統。

Ⅱ 公證處的法律性質是什麼啊 是 事業單位國家機關還是企業性質啊

根據《公證法》其改革的走向是中介機構,但是現在有的地方是事業單位,有的還是國家機關即行政編制。但是不可能成為企業。

Ⅲ 司法局是個什麼機構

司者,掌握、管理、控制也,司法局的全稱是司法行政,顧名思義就是管理司法機關的行政事務。從司法行政的沿革來看,司法行政也曾管理過司法機關的行政事務。追溯起來在清朝末年將刑部改為法部即管理司法機關的行政事務,當然這樣追溯頗有些阿q老子祖上也闊過的意味,但就象國際足聯認可了足球起源於中國,卻無法改變中國足球落後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之初即成立了司法部,確定了司法行政與司法審判分立的制度,職能是主管司法機關的司法行政事務等;1959年4月司法部被撤銷,開始實行司法行政與審判的合一制。1979年6月中共中央政法小組在向中央報送的關於恢復司法部的建設中指出: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擔負著行使審判權的重任,它不適宜並且也確實難以兼任各項司法行政工作。同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設立司法部,中央將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交給司法部統一管理。彭真同志以及其他中央領導同志一再強調指出,司法部應當成為司法機關的組織部、宣傳部、教育部、後勤部。1982年憲法明確規定了司法行政與司法審判分立的原則,但在1983年、1986年和1997年的數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放棄了國務院及縣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司法機關司法行政工作的職能。
算起來司法局的職能不少, 與其他政法機關相比,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數量可謂最多,甚至很難找到一兩個合適的詞來概括其職能。從監獄、勞教,到律師、公證,從法制宣傳、人民調解到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從司法鑒定、司法考試到法學教育、法律援助,司法局的職能可以說是千頭萬緒,但是,各個職能之間缺乏一種必然的聯系。

Ⅳ 簡述司法權的性質

在中國,司法權包括審判權與檢察權。在西方,司法權一般僅指審判權。廣義的司法權就包內括了檢察權,容狹義的就只有審判權。
司法權是關於法律適用的權力。在三權分立學說中,司法權是與行政權、立法權明顯區分的。
中國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一樣,都繼承了列寧的檢察權理論,把檢察權作為法律監督的權力,與審判權並列為最高權力之下的司法權。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一般把檢察權作為行政權的一部分。
拋開意識形態,檢察權本身是間於行政權與司法權之間的,更多的體現了行政權的特點。檢察院是上級領導下級,這和行政機關一樣。
總結,檢察權與審判權都是廣義的司法權,過分追究檢察權的屬性沒有必要。

Ⅳ 如何理解司法的性質

司法的性質其實主要是在討論司法權的性質,而司法權的性質是判斷權,即法院享有的對糾紛當事人的事實問題主張和法律問題主張依法進行判斷,以維護法的價值的終局性權力。
它與行政權屬於不同性質的權力,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因為司法是一種判斷,行政是一種管理。判斷屬於思維范疇,而管理屬於行動范疇。司法權的重要特徵是它具有中立性,法院及法官的態度不受其它因素包括政府、政黨、媒體等的影響。判斷者的態度只有是中立的,才能產生公正、准確的判斷。因此中立性是司法權的角色定位,更是司法權主體法官的角色定位。
司法權的重要特徵是司法權要求司法主體即法官具有職業性。因判斷必須依標准和規程進行,故司法判斷必須依法律和程序進行。只有經過職業訓練、諳熟法律、通曉法理的人才能擔任法官。因此司法權的性質決定司法必須獨立,同時決定了司法權主體法官必須職業化。
由此我們從司法權的一般原理中推導出法官職業化以及司法獨立均歸結於一條根本的、內在的理由,就是司法權本身的性質。

Ⅵ 司法局的崗位、性質和意義是什麼

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門。受黨委與政府領導,規格比法院、檢察院略低,是政府宣傳管理法律的專業職能部門。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二)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三)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四)研究制訂本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組織、指導、協調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五)負責管理本市律師、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證機構及公證活動;研究律師、公證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並提出實施辦法。
(六)負責管理本市法律服務機構和在京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指導本系統的社會團體工作。
(七)指導本系統法學教育及業務培訓工作。
(八)負責指導區、縣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人民調解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員、基層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九)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外事工作和對外宣傳、交流工作。
(十)指導和管理本市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
(十一)負責本市仲裁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十二)負責本市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十三)負責社區矯正工作
(十四)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十五)管理本市監獄管理局和本市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

Ⅶ 司法部是什麼性質得部門與公檢法機關的關系怎樣的

1.本質是個行政機關,但是其管理的事務和司法事務有關
2.主要的工作范圍是監獄管理,專律師管理,普法教屬育,司法考試,法律職業證書授予等
3.可以看出,其工作范圍和法律有很大關系。檢察院法院是國家法定的司法機關,司法部其實是行政機關,歸國務院管。和公安機關一樣。
4.如果說有關系,第一就是在法律證書授予上,沒有證書的人不能從事法律職業。第二就是在打擊刑事犯罪上,公安抓,檢察起訴,法院判,最後是司法部的監獄關。

Ⅷ 司法部門的目標和性質

目標:鞏固人民民主政權和國家長治久安服務,服務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服務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保護人民民主權利,方便人民群眾生活
性質:人民民主專政性質

司法行政機關是我國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司法體系和法制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於1949年10月30日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後,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時在各大行政區成立了行政區司法部,大行政區撤消後,又陸續建立了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地區、市一級設有專管司法行政工作的機構。建國初期的一年裡,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改革舊的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建立律師公證制度,創辦政法院校,培養法律專門人才,培訓司法幹部,開展法制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1959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被撤消,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這種狀況整整延續了20年。1979年9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決定,加強司法行政工作,重建司法部。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機構的通知》。我國的司法行政工作揭開了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和任務主要有12項:監督和指導全國監獄執行刑罰、改造罪犯的工作,監督和指導全國勞動教養工作;制定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檢查各地區、各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導對外法制宣傳工作,管理法制報刊;監督和指導全國的律師工作和法律顧問工作,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和在華設立的外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和指導全國公證機構和公證業務活動,負責委託港澳地區律師辦理在內地使用的公證事務;指導全國的人民調解和司法助理員工作;管理部直屬的高等政法院校,指導全國的中等、高等法學教育工作和法學理論研究工作;組織參加聯合國有關預防犯罪領域的會議和活動,承辦聯合國有關對口部門的往來業務,組織參加國際有關人權問題的法律研討和交流活動、開展政府間的法律交流與合作;參加與外國簽訂司法協助協定的談判,負責國際司法協助協定執行的有關事宜;參與國家立法工作,組織司法領域人權問題研究;監督大型監獄、勞動教養場所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直屬單位的國有資產;指導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和國家長治久安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服務,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服務,為保護人民民主權利,方便人民群眾生活服務,開拓創新,艱苦奮斗,使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蓬勃發展,目前,全國已建成20所部級現代化文明監獄、 15所現代化文明勞教所,罪犯、勞教人員改好率達90%以上,重新犯罪率為8%,我國成為世界上重新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律師制度的改革推動了律師各業的發展,全國已有律師事務所9,000多家,專兼職律師近110,000名。各級公證機構達3179個,業務范圍擴大到200多項。全國恢復和新建普通法律院校(系、專業)333所(個),新建地方成人政法院校29所,新建司法學校、監獄警校53所。從1986年開始的全民普法教育,使全國8.1億普法對象中的7. 1億人接受了各種形式的法制教育。依法治理是實現依法治國的生動實踐和必由之路,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185個地級市、 1686個縣(市、區)及65%的農村、工廠、學校、街道等基層單位和100多個行業、部門、總公司開展了依法治理工作。全國已建成鄉鎮司法所33290個,成立了98.4萬個基層人民調解組織, 917.5萬名凋解人員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線;全國建立基層法律服務所35,873個,擁有基層法律工作者118,359人。正在各地推廣的「1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是司法行政工作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至99年8月,全國有198個地(市、州)、 2508個縣(區、市)已經開通這一電話專線,共計6000多條。另外,全國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15個別省級市以及196個地市、601個縣(區、市)已經建立法律援助機構。在司法外事領域,我國已與30多個國家簽訂了46項司法協助條約和引渡條約,其中31項已經生效。

Ⅸ 鄉鎮的司法所是屬於啥性質的機構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縣(區、市)司法局在鄉鎮(街道專)的派出機構屬,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在基層政法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基層政法組織機構之一,它與公安派出所、法庭共同構成我國鄉鎮(街道)一級的政法體系,成為我國基層司法運行機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統參與基層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員單位,處在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第一線。

Ⅹ 司法權的性質

司法權的性質是判斷權,即法院享有的對糾紛當事人的事實問題主張和法律問題主張依法進行判斷,以維護法的價值的終局性權力。它與行政權屬於不同性質的權力,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因為司法是一種判斷,行政是一種管理。判斷屬於思維范疇,而管理屬於行動范疇。司法權的重要特徵是它具有中立性,法院及法官的態度不受其它因素包括政府、政黨、媒體等的影響。判斷者的態度只有是中立的,才能產生公正、准確的判斷。因此中立性是司法權的角色定位,更是司法權主體法官的角色定位。司法權的重要特徵是司法權要求司法主體即法官具有職業性。因判斷必須依標准和規程進行,故司法判斷必須依法律和程序進行。只有經過職業訓練、諳熟法律、通曉法理的人才能擔任法官。因此司法權的性質決定司法必須獨立,同時決定了司法權主體法官必須職業化。由此我們從司法權的一般原理中推導出法官職業化以及司法獨立均歸結於一條根本的、內在的理由,就是司法權本身的性質。

熱點內容
道德相關的作文 發布:2025-09-12 16:39:38 瀏覽:266
道德3階 發布:2025-09-12 16:27:04 瀏覽:393
國際經濟法概論串講 發布:2025-09-12 16:12:46 瀏覽:463
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發布:2025-09-12 16:06:34 瀏覽:593
以手法治腰突經驗 發布:2025-09-12 15:53:53 瀏覽:293
鋁型材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5:47:10 瀏覽:942
合同法第73條怎樣理解 發布:2025-09-12 15:29:48 瀏覽:637
香港大法官是否終生制 發布:2025-09-12 15:27:59 瀏覽:801
知名的商法案件 發布:2025-09-12 15:06:52 瀏覽:570
文化館須遵守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4:57:52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