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1告2告

刑法1告2告

發布時間: 2021-03-10 02:08:15

A. 刑訴法條110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110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根據這一規定,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也就談不到立案的問題了。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 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於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並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後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所謂確已發生就是指犯罪事實確已存在,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憑空捏造或者捕風捉影。當然,立案僅僅是刑事訴訟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尚不能要求證據達到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為何人以及犯罪的目的、動機、手段、方法等一切案情的情節。但是,在這一階段必須有一定的證據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另

一個條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才具有立案的價值。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生,並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哩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凡犯罪行為人具有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之一的,就不應當立案。

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立案的兩個條件,司法機關辦理立案時必須嚴格遵守,才能保證立案的正確性。但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立案條件、只是從刑事案件的總體上作出的原則性規定適用於所有的刑事案件,至於具體到某個刑事案件是否應當立案,還必須結合刑法分則規定的該種犯罪的構成要件來確定。由於犯罪行為多種多樣,在實踐中准確把握立案條件比較困難。為了統一執行國家的刑事法律,正確把握立案的條件,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最高,,民法院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對各自管轄的刑事案件,分別或者聯合制定了一些具體的立案標准,如1999年9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1998年3月26日發布的《關於盜竊罪數額認定標准問題的規定》等。

由於自訴案件不經過偵查,自訴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如果符合立案條件,人民法院就應當予以受理,並直接進入審判程序。因此,自訴案件的立案條件除了應當具備公訴案件的兩個立案條件以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259條的規定,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屬於刑事自訴案件的范圍;(2)屬於該人民法院管轄;(3)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告訴的;(4)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能證明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

B. 請問刑事案件"不起訴"和"不追究責任"有什麼區別

1、法律責任不同。不起訴一般是由檢察院決定的,但保留其責任。不追究責任就是此次事件不在跟你有任何關系。

2、應付責任不同。檢察院不起訴不代表此次事件到此結束,可能會繼續移交給公安機關處理。不追究責任就是此次事件結束。

按照中國刑事訴訟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包括: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其他法律,法令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凡符合上述情況之一者,已收案的不予立案:已立案的應予撤銷;偵查終結的不予起訴。

(2)刑法1告2告擴展閱讀:

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即當事人不主動向國家司法機關請求,國家司法機關一般不介入干預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而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國家刑事司法機關主動介入,受害人或者群眾報案、舉報後,公安、檢察機關即會介入偵查。

然後由檢察院代表國家對被告人提起公訴,由法院作為法律的裁判者進行公正的審判從而達到制裁犯罪人和保護人民的刑法目的。

參考資料:網路-不追求刑事責任

C. 被告人刑法359條觸犯了第1 、2款怎麼處理

第三百五十九條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引誘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賣淫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D. 刑法訴訟第一被告,第二被告是由哪個部門定性起訴的

最後由檢察院起訴部門確認第一被告、第二被告
其實沒什麼,人數一般都是先後順序,不可能列為一起
如果同案犯,可能都是主犯
主要是看法院如何定性、判決,誰的作用大放在第一

E. 刑事訴訟法:法定不起訴和酌定不起訴的異同

法定不起訴和酌定不起訴的異同如下:

相同點:

結果相同,都是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後做出不將案件移送人民法院審判導致訴訟終止。

不同點:

一、適用范圍不同

法定不起訴適用的情形: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酌定不起訴適用情形: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

二、處理方式不同。

法定不起訴的是依照法律規定不能起訴,檢察院沒有自由裁量權。而酌定不起訴,檢察院是可以不起訴,具有自由裁量權。

(5)刑法1告2告擴展閱讀:

法律的價值是指作為主體的人對於作為客體的法律內涵的應有的價值因素的認識,是法律對人的需要的滿足。不起訴制度雖然僅是刑事訴訟中起訴階段的一個制度,卻深刻體現了刑事訴訟基本的價值和意義。不起訴制度至少體現了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有利於保障人權

不起訴有利於保障人權

人民檢察院通過對偵查終結的案件的審查,對不應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案件或者不需要追究或無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案件,及時地做出不起訴的決定,可以防止過去那種久偵不決、久押不放的做法,從而及早的解除犯罪嫌疑人被追究的狀態,恢復其人身自由。

因此,不起訴有利於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體現刑事訴訟法保障人權的宗旨。

利於節約司法資源

不起訴有利於節約司法資源,實現訴訟經濟原則的要求

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嫌疑人具有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或無法追究,或者認定犯罪嫌疑人的罪行輕微,不需要判處刑法或可以免除刑法時,及時地做出不起訴決定,終止訴訟程序,這樣可以縮短訴訟時間,減少訴訟成本,節約有限的司法資源,體現訴訟經濟原則。

有利於司法機關集中精力處理大案要案

不起訴有利於司法機關集中精力處理大案要案。

近些年來犯罪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重大犯罪上升尤為突出。我們應當把工作重點放在重大犯罪上,因此,對那些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案件,或者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及時果斷的做出不起訴的決定,有利於司法機關集中精力,花大力氣辦好大案要案。

F.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定不起訴有哪些情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中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版不追究刑事權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6)刑法1告2告擴展閱讀

第一百七十三條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刑事訴訟法》第142條第2款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相似於國外學者的「微罪不起訴」,筆者認為這樣稱謂能體現其性質,還是比較科學的。從刑事訴訟法規定看,酌定不起訴的適用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二是犯罪行為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依資料:

參考資料:刑事訴訟法

G. 中國法律規定的訴訟方式有哪幾種分別經過哪些步驟

刑事訴訟:有二種方式:
一種是由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這種案件稱為公訴案件。一種是由公民自己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這種案件稱為自訴案件。自訴案件,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以書面或者口頭的形式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除了自訴案件外,其他案件都是公訴案件。
公民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案件有以下三種情況:
1.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也就是說,當事人主動到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才處理,當事人不主動起訴的,人民法院就不處理。法院不主動處理這類案件。根據刑法規定,共有四種案件是告訴本處理的案件:(1)公然侮辱、誹謗的案件(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案件(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3)虐待家庭成員案件(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4)侵佔他人委託保管財物的案件(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2.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主要包括:(1)故意傷害的案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2)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案件(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的);(3)侵犯通訊自由的案件(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的);(4)重婚的案件(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的);(5)遺棄的案件(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的);(6)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案件(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7)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8)屬於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對於這八類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該依法受理。對於其中證據不足、可由公安機關處理的,或者認為對被告人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應該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也就是說,對上述八類案件,如果犯罪輕微,被害人能夠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明被告人對自己實施了犯罪行為的證據的,以自訴方式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3.被害人有證據證明被告人實施了侵犯自己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沒有立案偵查或者作出撤銷案件的處理或者作出不起訴的決定的。

H. 檢察院批捕後不起訴怎麼處理

檢察院批捕後,案件仍然可能在公安偵查階段,只有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才有決定不起訴權。對於事實不清或證據不足的,可以決定不起訴,對於符合以下情形的,應當決定不起訴:

不起訴的話那麼就不會被判決有罪,

對於尋釁滋事犯罪這類刑事案件來說,除了經過偵查機關的調查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會做出不起訴決定以外,還有一些情況也可以導致尋釁滋事罪不起訴:

有刑事案件酌定不起訴條件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289條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經檢察委員會決定,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酌定不起訴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犯罪行為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

(8)刑法1告2告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逮捕只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不是追究刑事責任的必備條件,不能因為檢察院不批准逮捕就不追究刑事責任而釋放被告人。

公安司法機關可以從兩方面考慮解決問題:其一,如果認為該犯罪嫌疑人必須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一定適用逮捕,可以採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其他強制措施,然後依法定程序提出起訴意見;其二,如果犯罪情節輕微或不構成犯罪的,依法應撤銷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I. 刑法關於告訴才處理案件第二款

刑法上所說的告訴才處理,是指只有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時,司法機關才能管轄和受理,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有權進行告訴的人不告訴,司法機關則不能管轄和受理。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主要是婚姻家庭犯罪,由於對犯罪行為的刑事追究或對行為人的處理往往涉及被害人的利益,所以法律允許被害人權衡利弊,作出是否提起刑事訴訟的決定。

關於告訴才處理案件的范圍,根據刑法分則規定主要包括:第246條規定的侮辱、誹謗罪,第257條規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第260條規定的虐待家庭成員罪,第270條規定的侵佔罪等。

關於哪些人具備告訴的資格,刑法第98條規定:「本法所稱告訴才處理,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從以上規定可看出,以下三種人具備告訴的資格:

1.告訴才處理的刑事案件的被害人;

2.人民檢察院在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而無法告訴的情況下可以告訴。在被害人受到暴力的控制,如被捆綁、拘禁等,或者受到威脅、恐嚇,不敢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的情況下,人民檢察院可以告訴。

3.告訴才處理的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近親屬在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而無法告訴的情況下也可以告訴。被害人的近親屬,包括被害人的父母、子女、配偶、同胞兄弟姊妹。

J. 刑法裡面不告不理的罪名有哪些

自訴案件分成三類,但實行不告不理的只有以下幾種:
1.刑法第246條規定的侮辱、誹謗回案,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答國家利益的除外。
2.刑法第257條第1款規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3.刑法第260條第1款規定的虐待案。
4.刑法第270條規定的侵佔案。
——————————————————————————————————
江蘇蘇州簡文律師事務所
郭浩 律師
蘇州園區建屋大廈518室。

熱點內容
道德相關的作文 發布:2025-09-12 16:39:38 瀏覽:266
道德3階 發布:2025-09-12 16:27:04 瀏覽:393
國際經濟法概論串講 發布:2025-09-12 16:12:46 瀏覽:463
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發布:2025-09-12 16:06:34 瀏覽:593
以手法治腰突經驗 發布:2025-09-12 15:53:53 瀏覽:293
鋁型材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5:47:10 瀏覽:942
合同法第73條怎樣理解 發布:2025-09-12 15:29:48 瀏覽:637
香港大法官是否終生制 發布:2025-09-12 15:27:59 瀏覽:801
知名的商法案件 發布:2025-09-12 15:06:52 瀏覽:570
文化館須遵守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4:57:52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