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總則54條

民法總則54條

發布時間: 2021-03-10 07:10:39

1. 依照民法通則第59條及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同時也是可變更的民事行為。這就是說,

現在已經是民法總則了,你說的這種變更的情況已經刪除了,現在行為內容的變更只能通過當事人協商改變,法院和仲裁機構也只能在存在欺詐脅迫暴利行為重大誤解的情況時作出撤銷或者不撤銷的判決,而不能直接變更。

2. 民法通則59條與合同法54條的區別

很大區別的 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合同法調整的是合同當事人之間關系 五十九條所講的民事行為 民事行為中包括簽訂合同 但簽訂合同只是民事行為中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希望幫助到你

3. 民法通則司法第五十四條是什麼意思

54、合夥人退夥時分來割的合夥財產源,應當包括合夥時投入的財產和合夥期間積累的財產,以及合夥期間的債權和債務。入伙的原物退夥時原則上應予退還,一次清退有困難的,可以分批分期清退;退還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折價處理。
是指這個么?
這是針對個人合夥的,法條表述很明確,是退夥時分割合夥財產的規定。

4. 民法通則第54條是什麼

第五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5. 民法總則第147條和合同法第54條的區別

您好,民法總則相比,合同法規定的更為具體,針對的是合同。但是民法總則不僅僅版是針對合同而言權的,對於民事法律行為都可適用。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6. 民法通則59條與合同法54條有什麼不同

民法通則:
第五十九條 【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二)顯失公平的。
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7. 民法總則54條有哪些改變和意義

您好,民法總則第54條的突破點:
總則第五十四條規定:「自然人從事工商業經營,經依法內登記,為個體工容商戶。」該條款為「在家辦公」這種新經濟主流生產生活方式掃清了法律障礙,使中國成為第一個為新經濟打開大門的國家。
對照修改前的法律,《民法通則》第26條規定,公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經核准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總則原規定:自然人經依法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

其實質性的改變在於:原規定中,自然人須先登記,成為個體工商戶,才能從事工商業經營。而現在的規定是,自然人不登記,也可以憑自然人身份從事工商業經營;如果登記,則可以轉為以個體工商戶身份從事工商業活動。
二、民法總則第54條的意義
總則第五十四條意味著——自然人有權營商,依法登記的,是個體工商戶;不登記,不叫個體工商戶,但並不意味著無權營商,總則這樣規定,不僅是對線上自然人營商地位的保障,還是對線下自然人營商進行賦權,徹底破除登記才准許經營的桎梏。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8. 求民法通則第54條的司法解釋

民法通則來第54條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源概念,該條沒有相關的司法解釋。‍
民法通則‍第五十四條【行為概念】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9. 合同法54條與民法通則58條

希望你滿意:《民復法通則》第制五十八條與《合同法》第五十四條間並不存在沖突。《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情況下訂立的合同根據該法第五十二條是無效合同,這一點與違法合同、損害國家集體利益合同不同,受害者只是受欺詐、受脅迫、被乘人之危的一方當事人,根據意思自治原則,受害方可以選擇合同有效的權利,可以撤銷或者變更合同而使合同無效。王澤鑒說:私法自治是民法之基本指導原則,而法律行為則為達成私法自治手段。法律行為之基本要義在於表意人得依其意思表示而發生一定私法上之效果。意思表示既足以創造當事人為規律自己社會生活之規范,則表意人決定其意思時,應有自由,否則將無以實踐私法自治之理想。因此表意人於決定其意思表示時,因被他人詐欺或脅迫,受有不當之干涉者,法律上即應有救濟之必要。(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卷,第35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10. 民法通則58條與合同法52、54條的區別聯系

民法通則第58條規定:因為脅迫,欺詐或者乘人之威締結的合同是無效的合同。而根版據合同法第權54條規定,這些合同則是可撤銷的合同。所以合同法第54條與民法通則第58條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賦予了當事人自由選擇的權利。這也意味著法官有了更大的自由裁量權來決定合同中哪些條款應該撤銷,哪些條款應該保留,以及哪些條款應予以變更。如果我們看一下合同法第5條、第6條以及第7條的規定,那麼我們將會更加清楚的看到在民法通則與合同法之間所存在的巨大差異。合同法第5條規定了公平原則,第6條規定了誠實信用原則,第7條則規定了公序良俗原則。這種條款我們稱之為一般條款,因為公平、誠實信用以及公序良俗這些概念在法律中並沒有非常確切的涵義,對於其涵義的確定是法官所要作的。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中是沒有這種規定的,當然合同法中的這種規定同時產生了一種危險:法官在適用這種一般條款的時候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因此可能會導致不同的法官對同一個案件的不同的裁判。

熱點內容
道德3階 發布:2025-09-12 16:27:04 瀏覽:393
國際經濟法概論串講 發布:2025-09-12 16:12:46 瀏覽:463
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發布:2025-09-12 16:06:34 瀏覽:593
以手法治腰突經驗 發布:2025-09-12 15:53:53 瀏覽:293
鋁型材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5:47:10 瀏覽:942
合同法第73條怎樣理解 發布:2025-09-12 15:29:48 瀏覽:637
香港大法官是否終生制 發布:2025-09-12 15:27:59 瀏覽:801
知名的商法案件 發布:2025-09-12 15:06:52 瀏覽:570
文化館須遵守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4:57:52 瀏覽:813
白紙上按手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4:37:09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