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背司法

背司法

發布時間: 2021-03-10 15:06:53

A. 司法最終解決是一般原則,行政復議裁決終局是例外——是什麼意思謝謝

.1 這句話說,一般情況下,對行政侵權行為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但如果對行政復議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訴訟即司法解決是最終解決。但存在特殊的情況,有兩種情況的行政復議不得再提起行政訴訟,此時行政復議為最終裁決。這兩種情況是:

(1) 向國務院申請行政復議作出的裁決
(2) 根據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徵用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

2 這句話是說,對於行政侵權行為,一般由當事人自己選擇救濟手段,可以選擇行政復議,也可以不經過行政復議而直接選擇行政訴訟。但對於法律規定必需先行政復議再才能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必需前置,這就是例外,前置情形有:
(1)自然資源所有權、使用權確認案件(《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第一款)
(2)治安管理處罰案件(《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九條)
(3)納稅爭議案件;
(4)工傷保險案件
(5) 對價格違法的處罰
(6)對審計機關的審計決定不服的

B. 有什麼手機軟體可以幫助背司法考試條文的嗎

主觀題都已經開卷考了,你還背法條。建議你被知識點,這些才是重點。

C. 「法官員額制註定失敗」是什麼意思

員額制改革,無疑是當前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決定司改成敗的關鍵環節,也是整個司改進程中最大的「攔路虎」。如果最高決策層不拿出反腐「打虎」的決心,以堅定科學審慎的態度率先擺平這只攔路虎,那麼,廣大司法人員剛剛被激發出來的改革熱情、參與意識和職業理想就將在短時間內湮滅,整個司法體系亦將陷入失去活力生機、充滿怨懟不滿的「暗黑時代」。

這恐怕不是聳人聽聞。因為,我們對員額制改革方式的選擇,其實即意味著我們在司法體制改革的方向上所面臨的道路抉擇:是走行政司法的傳統老路,還是尋求民主司法的創新之徑?

當前最高決策層及社會各界對司法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法院不再是通常意義上的黨政機關,法官也不再等同於政府公務員,司法改革要尊重司法權的本質、遵循司法的基本規律來進行。這判斷無疑是正確的,但問題卻尖銳痛徹:那個存在於各級法院,經數十年行政化性思維及實踐浸淫形成的龐大的官僚化司法團隊,豈能僅通過簡單、短促的身份整合在一夜之間即華麗地轉身,變身為從骨子裡奉行「公正、平等、民主、中立」等現代司法理念的新型法官團隊?矛盾的現狀令決策者焦慮不安,洶涌的民意讓改革家血脈僨張,但真正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卻是:既要攻堅克難、脫胎換骨,亦當步步為營、漸次推進。

盡管司改試點工作才剛剛起步,盡管各試點地區法院對如何作為也諱莫如深,但強大的媒體輿論令那些秘而不宣的改革舉措都昭然若揭,無法掩藏。從中,人們不難發現,此次司法體制改革,尤其是員額制改革方面,暴露出了准備不足、急功近利和避重就輕的重大缺陷,為司改前景籠罩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首先,頂層設計中有關員額制改革的規劃存在明顯的先天不足。盡管中央對於員額制改革有著理想化的目標設定——讓真正稱職的法官入額辦案,並且,有著防範改革誤入歧途的原則要求——不能讓徒有法官職務的領導者法官自然入額,不能簡單粗暴地剝奪助理審判員們的辦案資格令其「就地卧倒」轉任法官助理,但這些顯然遠不足以防止在具體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出現游離目標之外,規避原則要求的變通之舉。因為改革方案的參與制定者和組織實施者,其自身也恰恰是改革的對象。3月17日,周強院長在全國法院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要敢於打破各種利益藩籬,不計個人得失,勇於向自身開刀,動自己的『乳酪』,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然而,「揮刀自宮」,顯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下得去手的。把問題交給「問題」自己解決,那後者得有多麼無私的胸懷和敢於擔當的勇氣才行呢?

其次,司改試點的「一窩蜂」局面凸現了改革主導者和地方司法主官們的政治功利思想。顯而易見的是,本次司法體制改革的框架藍圖比以往歷次改革的設計都更宏大、更深入,它不但突破了司法工具主義的傳統思維束縛,突破了部分現行法律乃至憲法的立法紅線,甚至也突破了許多局內局外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對於如此重大的改革事項,非經中央決策、全國人大立法授權不能付諸實施,並且,必須首先經過局部試點,待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教訓後才能在修憲立法的基礎上全面推開。然而,目前的司改試點卻不再局限於之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中確定的六省市,儼然已經在全國鋪開,甚至有的高級法院表態將於近期在轄區法院全面推開,改革「於法有據」原則顯見已被束之高閣。可是,若全國都開展起「試點」工作,那還能稱之為試點嗎?

第三,避重就輕的員額制改革方案不啻為逼迫部分法官盲目逃離的最後通牒。從幾個試點法院的員額制改革設想來看,院庭長、審委會委員以及審判員的入額仍是自然的,即便有些前置程序恐怕也是形式主義地走走過場而已,而對於助理審判員們則在形式上的業績評價之外,又祭起了考試這一法寶。且不論這些做法是否科學合理公平,是否會寒了眾多一線業務法官們的心,是否深深地損害了因工作需要被安置在行政綜合部門工作的非業務法官們的權益,單與改革的初衷相比較,即已南轅北轍、背道而馳遠矣。君不見,各地,尤其是發達地區年富力強法官們的辭職現象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這顯然並非科學司改所帶來的大浪淘沙式的適者生存效應,而是偏私任性改革所構造的劣幣逐良幣困局。難道本輪司改果真將像一些圈內人調侃的那樣,一如既往,有疾而終嗎?

D. 求教:在刑法第九章瀆職罪司法人員枉法裁判罪中的情節嚴重的定界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專違背事實和法屬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枉法裁判,致使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2、枉法裁判,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3、枉法裁判,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4、偽造、變造有關材料、證據,製造假案枉法裁判的;
5、串通當事人製造偽證,毀滅證據或者篡改庭審筆錄而枉法裁判的;
6、徇私情、私利,明知是偽造、變造的證據予以採信,或者故意對應當採信的證據不予採信,或者故意違反法定程序,或者故意錯誤適用法律而枉法裁判的!
網路一下「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有刑事訴訟中枉法裁判的規定!
司考首先看法條,重點背司法解釋,祝你成功!

E. 專利代理人和司法考試誰更有前途

發展方向更明確。 我一直都比較希望做律師,但朋友說做律師的太多了競爭非常激烈,專利代理人是黃金職業,因為計術性強所以競爭不大,各位有經驗的朋友,你們是怎麼看的呢,請大家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吧,非常感謝大家。滿意答案在路上的老徐11級2010-04-13代理人有前途點。司法考試過後,你要做實習律師,然後自己拉案子做;但是在代理所不一樣,大的代理所一般不需要代理人自己去拉案子寫,自然會有一些公司提供案子來撰寫專利。專利代理人的通過率比司法考試低。當然,如果你希望冒險點的職業的話,就選律師吧,因為你拉案子說不定就碰到大案子了。專屬□ 的感言: 非常感謝····· 2010-04-22其他回答(2) ぃ 良心 2級2010-04-07當然是代理人有前途!這是一定的!

F. 怎麼背誦司法考試的內容

一定要背下來背知識點和法條。只有一個好記性就想過司考是不行的,但沒有好記性還想過司考卻是難之又難的,尤其是訴訟法、法制史、商經法等學科更是以記憶為主的。記憶方法有很多,比如理解法、口訣法等。但最簡單、最原始、最有效,對所有人都適用的卻永遠都是重復、重復、再重復,多看一遍就是比少看一遍強。總有考生問:要看幾遍才夠用?既然司考到目前還沒有出現滿分的,那你看多少遍也不嫌多,就是應該以時間為准,看到考前一天就行了。

G. 企業背負司法風險、經營風險情況澄清證明由哪個部門出

兩個風險要區分開開,司法風險要到司法部門處理掉相應的司法問題,經營風險也分好多種類像地址異常,弄虛作假,等等也是需要先解決掉異常然後再工商網上面申請解除異常,最後注意異常雖然能移除,但記錄會保留的

H. 如何快速背司法考試書

理解記憶。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牢、記得久。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住。司法考試涉及科目眾多,法律條文數不勝數,單靠死記硬背是萬萬不可的。

鞏固記憶

人們對所學習、記憶的內容達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後,如果再用原來所花時間的一半去進一步鞏固強化,使學習、記憶的程序達到150%,將會使記憶的痕跡得到強化,所記內容經久不忘,這在心理學上稱為「過度學習」效應。

聯想記憶

我們可以結合聯想記憶法,將各個部門法的重點內容或體系較強的學科,理出一個大致的框架,在思想上明確彼此的練習,將內容集合起來記憶。

掌握最佳記憶時間

司法考試是一項浩大的記憶過程,沒有正確的記憶方法和記憶習慣很難完成,我們人腦中每天有四個記憶高峰期:早晨起床後、上午8點到10點、下午6點到8點、臨睡前1小時。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參照執行,對記憶力會有大大的提高。

I. 現在為什麼對壞人判刑,不開萬人大會公審

一、其實,萬人公審,還是有的,只是比以前少了。

2003年,最高法院《關於推行十項制度切實防止產生新的超期羈押的通知》中也明確規定不準公審公判,但自2005年開始,又死灰復燃。2007年3月12日最高院、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出台《關於進一步嚴格依法辦案確保辦理死刑案件質量的意見》,規定執行死刑應當公布,禁止遊街示眾或者其他有辱被執行人人格的行為。可這一司法文件並沒有阻卻公捕公判遊街示眾不法的腳步,2008年明顯增多,並有燎原之勢。

舉幾個2014年的例子:

1月16日,湖南臨武在縣晴嵐廣場召開公捕公判大會,數千名群眾前往旁聽接受教育;

2月19日,湖南韓城在市體育場召開公捕公判暨打擊「兩搶一盜」動員大會,同時安排部署打擊「兩搶一盜」犯罪專項行動,有力地震懾了犯罪;

3月6日,江蘇泗陽在縣泗陽中學廣場召開公捕公判大會,對30名擾亂社會治安的各類違法犯罪分子宣讀了處理決定,對7名犯罪嫌疑人宣讀了判決決定,群眾2萬餘人參會,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3月11日,湖南永興縣在縣招待所廣場召開「打黑除惡」公捕公判大會,宣捕20名涉惡犯罪嫌疑人,宣判10名犯罪分子;

3月13日,湖南大英縣在大英中學廣場舉行公捕公判大會,對「兩搶一盜」的25名犯罪嫌疑人和犯罪分子進行公開刑拘、逮捕和判決,也為全縣綜合整治拉開了序幕;等等。

二、現在有了電視庭審直播以及網路庭審直播。這其實就是變相的「萬人公審大會」。

三、刑事庭審中網路直播,並不全是好處,還是有潛在風險的。

1、刑事審判程序異化,背離司法改革目標。容易搞形式主義。

2、容易重蹈「先定後審」的覆轍。為了庭審成功,必須做大量的准備,而這種過度的庭前准備,勢必將當庭審判工作的重心前移至開庭之前,其結果就會使我們一直努力根除的「先定後審」這個弊端死灰復燃,從而最終走上與司法程序改革背道而馳的道路。

3、網路庭審直播的過度公開化、透明化給證人出庭作證設置了屏障。證人(包括被害人)面對庭審直播所產生的壓力,其個人的種種「隱私」,諸如姓名、住址、家庭狀況、與受害人或犯罪嫌疑人的關系等等情況,暴露在天下,誰能沒有壓力?

最特別的是,這種「變相的公審大會」,可能會使被告人因為一次犯罪行為而終身背負「罪犯」標簽,名揚天下,不利於被告人回歸社會。公捕公判遊街示眾之所以死灰復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有關執法機關急於要展示其執法的「業績」,展示其嚴格執法的形象。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暴露出執法者法治和人權意識的淡薄。這種公捕公判其實就是「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J. 終局行政決定行為是否違背司法終局原則

終局行政決定行為不違背司法終局原則,這是法治社會下的一般原則。也是權力分工原則、主要是部分行政領域高度的技術性所致。終局行政行為有法可以依。

《行政復議法》第十四條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作出最終裁決。

第三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根據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徵收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

熱點內容
以手法治腰突經驗 發布:2025-09-12 15:53:53 瀏覽:293
鋁型材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5:47:10 瀏覽:942
合同法第73條怎樣理解 發布:2025-09-12 15:29:48 瀏覽:637
香港大法官是否終生制 發布:2025-09-12 15:27:59 瀏覽:801
知名的商法案件 發布:2025-09-12 15:06:52 瀏覽:570
文化館須遵守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4:57:52 瀏覽:813
白紙上按手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4:37:09 瀏覽:620
上海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什麼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4:24:05 瀏覽:266
我國第一部電信業綜合性行政法規 發布:2025-09-12 14:04:48 瀏覽:823
民法對宣告死亡的規定 發布:2025-09-12 14:03:33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