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訊刑法
按照法律規定,公安機關訊問犯罪嫌疑人的地點,根據具體情形確定,對於現行犯或重大嫌疑人可在公安機關訊問;被拘留後在看守所訊問;對於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經案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法律依據:《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二十條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四)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第一百二十一條,拘留犯罪嫌疑人,應當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製作拘留證。執行拘留時,必須出示拘留證,並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名、捺指印,拒絕簽名、捺指印的,偵查人員應當註明。緊急情況下,對於符合本規定第一百二十條所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將犯罪嫌疑人帶至公安機關後立即審查,法律手續。第一百二十二條,拘留後,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異地執行拘留的,應當在到達管轄地後二十四小時以內將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羈押。第一百二十四條,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應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製作釋放通知書,看守所憑釋放通知書發給被拘留人釋放證明書,將其立即釋放。第一百九十三條,公安機關對於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經案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
㈡ 刑警怎麼審訊
刑警審訊是很有一套方法的,
先告知犯罪嫌疑人《刑事訴訟版法》規定的訴訟權利,權
講明本人基本情況:姓名,包括曾用名、又名、小名、綽號,性別,民族,出生日期,戶口所在地,工作單位,住址,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
家庭成員情況:父母配偶子女信息,
詳細敘述案發過程及相關情節。
㈢ 刑法審訊不得超過多久
一、刑法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刑訊逼供罪、暴力取證罪定義、量刑】
第二百四十七條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解釋】本條是關於刑訊逼供罪、暴力取證罪的處刑規定。
依照本條規定,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暴力取證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證人使用暴力,逼取證言的行為。刑訊逼供罪和暴力取證罪的犯罪主體都必須是司法工作人員。
根據本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司法工作人員是指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這兩種犯罪都是故意犯罪,並且具有逼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或者逼取證人證言的目的。至於行為人的動機如何,逼取的口供、證人證言事後是否被證實符合事實,不影響本罪的構成。
本條所規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被指控有犯罪行為而被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公訴案件中在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前稱為犯罪嫌疑人,在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後人民法院判決前稱為被告人,自訴案件中,在人民法院判決前都稱為被告人。「使用暴力」,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證人施以肉刑、傷害、毆打等危害證人人身的行為。「證人」,是指在刑事訴訟中,知道案件情況而向司法機關作證的人。
應當特別注意的是,對於不知道案件情況或者知道案件情況但拒絕作證的人,司法工作人員使用暴力逼迫提供證言的人,也屬於本條規定的「證人」。「致人傷殘、死亡」,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在刑訊逼供和逼取證人證言過程中,故意使用肉刑、變相肉刑或者使用暴力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證人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傷害、殘疾或者死亡。
刑訊逼供和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不僅嚴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也妨害了司法機關的正常司法活動,必須依法予以嚴懲。依照本條的規定,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關於故意傷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條關於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定罪,並從重處罰。
㈣ 刑訴法領域:詢問,訊問,審訊,有什麼區別
個人理解:
訊問、審訊應該是針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詢問針對證人等其他訴訟參與人。
㈤ 警察暴力審訊是什麼罪
構成刑訊逼供罪,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
《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 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的故意傷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的故意殺人罪定罪,從重處罰。
刑法第九十四條 本法所稱司法工作人員,是指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
㈥ 刑事審訊問題
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的話,一般都是在公安機關的辦案區或者是看守所,不可能直接在犯罪嫌疑人的住所。當然也可能有這樣的情況,一開始公安機關而是來進行詢問的,並沒有視為嫌疑人,在詢問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犯罪的嫌疑,再採取措施的,這個時候的詢問就有可能在嫌疑人的住所。
公安機關將材料送至檢察院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提請逮捕,一種是移送審查起訴。提請逮捕,一般是在採取刑事拘留措施後的一個禮拜或者一個月,最長不超過37天。一般的案件,在逮捕後兩個月之內公安機關應當將案件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㈦ 審訊期間,刑法更改,按新刑法還是按舊刑法結案
我國對法的溯及力通常採用"從舊兼從輕"原則,即新刑法原則上不溯及既往(即以舊刑法規定為主),但是如果新刑法不認為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新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