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大興安嶺地區中級人民法院

大興安嶺地區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 2021-03-14 12:55:11

『壹』 大興安嶺地區是歸黑龍江政府管轄嗎

大興安嶺地區是歸黑龍江管轄,雖然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加格達奇位於內蒙古境內,但還是歸黑龍江管轄,這是歷史遺留問題。

『貳』 我國中級法院有沒有在省內按地區設立的

有,比如黑龍江的大興安嶺地區中院就是按區設立的,還有吉林的延邊自治區也是按區設立的,其它有沒有還沒有注意。

『叄』 大興安嶺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位於哪裡

大興安嶺中級人民法院位於大興安嶺地區首府城市加格達奇 你到那裡後一打聽便知 呵呵

『肆』 大興安嶺地區首府

大興安嶺地區首府加格達奇

黑龍江的加格達奇卻在內蒙古境內

在地圖冊黑龍江省那一頁上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加格達奇,卻原來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境內,是黑龍江省的一塊飛地。這是歷史原因形成的結果。據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加格達奇鎮是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的鄂倫春自治旗的。1964年2月,國家開始開發大興安嶺,當時稱為林區會戰。會戰指揮部設在加格達奇鎮,於是鎮黨政機關及所屬部門都隨之隸屬於會戰指揮部管理,與鄂倫春自治旗脫鉤。1970年2月,國務院批准將加格達奇鎮改為加格達奇區,設為大興安嶺地區首府,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歸黑龍江省管理。現在,黑龍江省每年都要向內蒙古自治區交土地使用租金,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則強烈要求收回加格達奇地區的管理權。

『伍』 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的介紹

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行政管理機關,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執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決定和命令,對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領導所屬工作部門和大興安嶺地區各縣(區)人民政府工作。1大興安嶺地區行署與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合署辦公,駐地位於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2。

『陸』 考上黑龍江省林區中級人民法院的公務員是在哈爾濱辦公還是被分到基層或者其他地級市區的林區法院工作

天逸來教育溫馨為您解決問自題:您好,法院不是省直單位,無論是哪裡的法院都是如此,另外,在招考公告中,並未看到林區中級法院一說,都是這樣的標志:大興安嶺地區中級人民法院(5人),阿木爾林區基層法院(1人),圖強林區基層法院(2人)您應該特指的某個單位,這樣的話,是在中級法院工作的,林區法院是參公單位,待遇和公務員一樣。

考上後,你考的法院所在地在哪你就在哪辦公,不存在調動或者下派一說。

『柒』 大興安嶺的地址

它位於祖國的最北邊東經121°12′至127°00′;北緯50°10′至53°33′,她東連綿延千里的小興安嶺,西依呼倫貝爾大草原,南達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與俄羅斯聯邦隔江相望,境內山巒疊嶂,林莽蒼蒼,雄渾八萬里的疆域,一片粗獷。
它是我國最北、面積最大的現代化國有林區,總面積8.4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個奧地利或137個新加坡。林木蓄積量5.01億立方米。佔全國總蓄積量7.8%,總面積8.46平方公里,總人口51萬,邊境線長791.5公里,下轄塔河、漠河、呼瑪三縣,加格達奇、松嶺、新林、呼中、四區和得耳布爾、莫爾道噶等十四個林業局。大興安嶺的林地有73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4.1%,在浩瀚的綠色海洋中繁衍生息著寒溫帶馬鹿、馴鹿、駝鹿(犴達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飛龍、野雞、棒雞、天鵝、獐、狍、野豬、雪兔等各種珍禽異獸400餘種,野生植物1000餘種,成為我國高緯度地區不可多得的野生動、植物樂園。在千山萬壑間縱橫流淌著甘河,多布庫爾、那都里、呼瑪、額木爾等二十多條大小河流,最終注入了邊陲人民的母親河---黑龍江。這里盛產鱘鰉魚、哲羅、細鱗、江雪魚等珍貴的冷水魚類,用「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來形容這里的野生動物資源實在不為過。
大興安嶺行政公署轄3個縣、4個區,23個鎮、12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60個社區、80個村民委員會。
【呼瑪縣】 人口5.2萬人。面積1.43萬平方千米。轄2個鎮、6個鄉,8個居委會、64個村委會:呼瑪鎮、韓家園鎮,興華鄉、北疆鄉、白銀鈉鄉、鷗蒲鄉、金山鄉、三卡鄉。
【塔河縣】 人口10萬人。面積1.4萬平方千米。轄3個鎮、3個鄉,29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塔河鎮、盤古鎮、瓦拉干鎮,依西肯鄉、開庫康鄉、十八站鄉。
【漠河縣】 人口8.5萬人。面積1.84萬平方千米。轄4個鎮、1個鄉,4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西林吉鎮、興安鎮、圖強鎮、勁濤鎮、漠河鄉。
【加格達奇區】 人口15.5萬人。面積0.14萬平方千米。轄6個街道、2個鄉,60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衛東街道、紅旗街道、曙光街道、長虹街道、東山街道、光明街道、加北鄉、白樺鄉。
【松嶺區】 人口3.5萬人。面積1.68萬平方千米。轄3個鎮,8個居委會,即小揚氣鎮、古源鎮、勁松鎮。
【新林區】 人口4.9萬人。面積0.87萬平方千米。轄7個鎮,17個居委會:新林鎮、翠崗鎮、塔源鎮、碧洲鎮、宏圖鎮、大烏蘇鎮、塔爾根鎮。
【呼中區】 人口5.2萬人。面積0.94萬平方千米。轄4個鎮,11個居委會:呼中鎮、碧水鎮、呼源鎮、宏偉鎮。
1964年設大興安嶺特區。
1970年大興安嶺特區改為大興安嶺地區,地區駐加格達奇。原屬黑河地區的呼瑪縣(駐呼瑪鎮)和原屬呼倫貝爾盟的鄂倫春自治旗(駐阿里河)、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駐尼爾基)劃歸大興安嶺地區。轄1縣、2自治旗。
1979年將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地區轄呼瑪縣。
1980年9月4日,中共黑龍江省委批准大興安嶺地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198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1)設立塔河縣,以塔河區和呼瑪縣的開庫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為其行政區域,駐地塔河鎮。(2)設立漠河縣,以阿木爾、圖強、古蓮3區,呼瑪縣的漠河、興安2公社為其行政區域,駐地西林吉。
(本部分沿革資料摘自地方誌) 先秦時期,為東胡部落聯盟體屬地。西漢時期,為漢廷護烏桓校尉和遼東屬國都尉雙重統轄。三國、兩晉時期,為鮮卑拓跋部轄區。北魏時期,嶺南為烏洛候地,嶺北為室韋地,均隸屬北魏王朝。
隋唐時期,為室韋督都府屬地,受平盧節度使管轄。遼代,嶺南為上京道東北路招討司所轄,嶺北為烏吉敵烈統軍司所轄。金代,嶺南歸蒲與路所轄,嶺北為東北路招討司所轄,北部為烏古敵烈統軍司所轄。
元代,成吉思汗於1214年,將嶺南分封於大弟弟拙赤·哈薩爾和二弟合赤溫·額勒赤,將嶺北分封給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實行行省制,為遼陽行省開元路管轄。明代,屬奴兒干指揮都司管轄。今漠河縣為木河衛管轄,塔河縣為塔哈衛管轄,呼瑪縣和新林區為額克衛管轄,加格達奇區、松嶺區和呼中區為堅河衛管轄。
1645年(清順治二年),為盛京駐防內大臣(1646年改稱昂邦章京)管轄。 年(清順治十年),由鎮守寧古塔昂邦章京管轄。 1662年(康熙元年),由鎮守寧古塔等處地方將軍所轄的寧古塔副都統衙門管轄。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鎮守黑龍江將軍衙門所轄的瑗琿副都統管轄。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達斡爾、鄂溫克和鄂倫春族人由布特哈總管衙門管理(副都統級)。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嶺南由黑龍江將軍衙門所轄墨爾根副都統管轄。嶺北由瑗琿副都統管轄。
1731年(雍正九年),布特哈總管總理大興安嶺各族八旗事務,隸屬黑龍江將軍。 1734年(雍正十二年),嶺南劃歸呼倫城總管統轄。嶺東南由墨爾根副都統管轄,嶺北由瑗琿副都統管轄。 1743年(乾隆八年),嶺西改由黑龍江將軍所轄的呼倫貝爾副都統管轄。 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將大興安嶺鄂倫春族人按住地分為五路編為佐。阿力河流域為阿力路佐領管轄,呼瑪河流域為呼瑪爾路佐領管轄,多布庫爾河流域為多布庫爾路佐領管轄。
1882年(光緒八年),由黑龍江將軍興安城總管管理鄂倫春五路。 1883年(光緒九年),興安城總管撤裁。鄂倫春阿力路、多布庫爾路由黑龍江將軍墨爾根副都統管轄,呼瑪爾路由瑗琿副都統(亦稱黑龍江副都統)管轄。 1884年(光緒十年),布特哈衙門改制為布特哈副都統,總領鄂倫春五路和索倫部。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統,以嫩江為界分設東、西布特哈總管衙門。今大興安嶺地區為西布特哈總管衙門管轄。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嶺南為黑龍江行省(簡稱黑龍江省)呼倫兵備道呼倫直隸廳管轄,嶺北為瑗琿兵備道瑗琿直隸廳管轄。 1909年(宣統元年),今漠河縣為珠爾干河總卡倫和漠河總卡倫管轄,今塔河縣、呼瑪縣為呼瑪爾總卡倫管轄。
1912年(民國元年) 6月25日,嶺北隸屬民國政府黑龍江瑗琿兵備道(同年8月26日改為黑河道)瑗琿直隸廳。同年7月1日,呼瑪爾總卡倫改制為呼瑪設治局。嶺南屬少數民族上層叛亂分子的「偽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
1914年(民國三年),嶺南隸屬黑龍江省龍江道布西總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嶺北呼瑪設治局改制為呼瑪縣,漠河總卡倫改為漠河設治局,隸屬黑河道。 1915年(民國四年),嶺南改制為布西設治局管轄,隸屬黑龍江省龍江道。 1917年(民國六年),嶺北漠河設治局改制為漠河縣,隸屬於黑龍江省黑河道。 1920年(民國九年),嶺南隸屬於呼倫貝爾善後督辦。 1925年(民國十四年),呼倫貝爾善後督辦改制為呼倫貝爾道,轄嶺南地區。 1929年(民國十八年),嶺北呼瑪縣辟設歐浦縣。呼瑪縣、漠河縣、歐浦縣隸屬於黑龍江省黑河市政籌備處。嶺南隸屬於呼倫貝爾市政籌備處。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嶺南為偽興安分東省管轄,嶺北三縣為黑龍江省管轄。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嶺南為新合並的偽興安東省所轄的巴彥旗管轄,嶺北三縣為偽黑河省管轄。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嶺南由新合並的興安總省所轄的巴彥旗管轄。
1945年11月,東北人民政府將原偽北安和偽黑河兩省合並,設立黑龍江省。嶺北三縣由黑龍江省黑河地區行政辦事處管轄,嶺南由呼倫貝爾自治省(1946年3月,改為呼倫貝爾臨時地方政府)巴彥旗管轄。 1946年3月,嶺南由納文慕仁盟巴彥旗管轄。8月12日,嶺北三縣由黑龍江省黑河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1947年2月, 嶺北三縣隸屬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3月,漠河縣、歐浦縣合並於呼瑪縣。9月呼瑪隸於屬於新黑龍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5月,興安嶺省撤銷,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納文慕仁盟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嶺南屬納文慕仁盟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與巴彥旗合並)管轄。
1949年4月11日,嶺南隸屬於新成立的呼倫貝爾盟。9月,嶺北呼瑪縣隸屬於黑龍江省新改稱的黑河專員公署。 1951年10月31日,嶺南由呼倫貝爾盟新成立的鄂倫春族自治旗領導。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成立會戰指揮部,開發建設大興安嶺東北坡。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行政區一部分,黑龍江省黑河專區呼瑪縣全部和嫩江縣行政區一部分,劃歸會戰區。初步規劃在會戰區內建設大楊樹、松嶺、呼中、新林、塔河、阿木爾、古蓮、十八站、庫倫斯、南瓮河、霍龍門11個林業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於大興安嶺會戰區成立大興安嶺特區人民委員會(省轄市級),受會戰指揮部和行政區所在省(自治區)雙重領導,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龍江省政府領導。各林業公司設區政府,林場設鄉(鎮)政府。
1965年1月, 林業部在大興安嶺會戰區設立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與大興安嶺特區政府實行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 1966年4月20日, 黑河專區呼瑪縣「嫩漠公路」以北和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東南部劃入大興安嶺特區的行政區。
1967年11月26日,大興安嶺特區人民委員會改為大興安嶺特區「革命委員會」。
1970年4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領導。大興安嶺特區改為大興安嶺地區。原屬黑河地區的呼瑪縣和原屬呼倫貝爾盟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族自治旗,全建制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原屬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業局、甘河林業局、吉文林業局和克一河林業局劃歸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領導。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隸屬於黑龍江省林業總局。 1979年5月30日,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鄂倫春族自治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原屬鄂倫春族自治旗的加格達奇區、松嶺區仍由大興安嶺地區管轄,但原屬地權不變。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業局劃歸牙克石林管局管轄。同年6月,大興安嶺林管局為林業部直接領導的企業。
1980年9月4日,大興安嶺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大興安嶺行政公署,成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
1981年5月14日, 古蓮區改設漠河縣,塔河區設塔河縣。
1982年3月6日,大興安嶺林管局企業管理體制(計劃、財務)單獨運作,仍直屬林業部,與行政公署合署辦公。
1986年1月29日, 國務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達奇區為縣級區建制。
1991年,國務院確定大興安嶺林管局為全國首批55家企業集團之一。1996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成立 更多資料請訪問大興安嶺旅遊網大興安嶺信息港

熱點內容
廬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1 17:51:39 瀏覽:725
行政法背誦表格 發布:2025-09-11 17:46:40 瀏覽:6
2019新勞動法變化解析 發布:2025-09-11 17:12:40 瀏覽:996
最新婚姻法是哪天頒布的 發布:2025-09-11 17:05:31 瀏覽:98
論我國農村基層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1 17:03:55 瀏覽:188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1 16:51:19 瀏覽:845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填寫樣式 發布:2025-09-11 16:49:14 瀏覽:485
央視網CCTV12社會與法圖片 發布:2025-09-11 16:47:36 瀏覽:111
社會與法搶 發布:2025-09-11 16:47:35 瀏覽:284
金藝繪美術書法學校 發布:2025-09-11 16:31:24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