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背誦表格

行政法背誦表格

發布時間: 2025-09-11 17:46:40

Ⅰ 想要學好行政法需要注意什麼

學好行政法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體系:行政法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其內容廣泛且復雜。因此,首先要掌握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如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同時,要了解行政法的體系結構,包括總則、分則等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
把握行政法的核心脈絡:行政法的內部知識點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掌握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脈絡性對於理解行政法至關重要。例如,行政主體對應到行政訴訟法部分就是被告,具體行政行為對應到行政訴訟法部分就是受案范圍,行政相對人和相關人對應到行政訴訟法部分就是原告或者第三人。通過把握這些核心脈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行政法的內容。
理解帶動記憶:行政法是理解性很強的一個學科,對於眾多核心知識點,如具體行政行為、行政主體等,核心在於理解,而不在於死記硬背法條。一旦理解了就可以做到手中無劍,但心中有劍的境界。同時,要注意將理解的知識轉化為記憶,因為任何知識都需要最終轉化為記憶才行。
處理好聽課、看書、背誦和做題的關系:學習行政法需要綜合運用多種學習方法。聽課可以幫助你快速掌握知識點;看書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背誦則是將知識點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做題則可以檢驗你的學習成果並鞏固知識點。在學習過程中,要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每種學習方法都能得到充分的應用。
關注社會熱點和案例:行政法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關注社會熱點和案例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行政法的應用和意義。例如,可以關注近年來的行政機構改革、政府職能的轉變、優化與調整等話題。此外,還可以通過閱讀經典案例來提高自己的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能力。
培養責任感和使命感:行政法作為公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社會、政府密切相關。學習行政法不僅要關注個人利益,還要關注公共利益的實現和社會整體的發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和國家。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行政法的學習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積累。因此,建議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明確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同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進度和方法,確保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綜上所述,學好行政法需要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和體系、理解核心脈絡、理解帶動記憶、處理好聽課、看書、背誦和做題的關系、關注社會熱點和案例、培養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等多個方面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掌握行政法的精髓並應用於實踐中去。

Ⅱ 2022年法考主觀題思維導圖柏浪濤孟獻貴李佳左寧戴鵬鄢夢萱杜洪波沖刺復習筆記背誦資料

2022年法考主觀題思維導圖及沖刺復習筆記背誦資料

一、資料概述

為了幫助考生高效備考2022年法考主觀題,我們整理了包括柏浪濤、孟獻貴、李佳、左寧、戴鵬、鄢夢萱、杜洪波等知名法考講師的思維導圖及沖刺復習筆記背誦資料。這些資料涵蓋了刑法民法、行政法、刑訴法、民訴法、商法和理論法等多個法考重要科目,旨在幫助考生構建知識體系,強化記憶,提升解題能力。

二、各科思維導圖及背誦資料

  1. 柏浪濤刑法主觀題思維導圖(67頁)

    內容概覽:該思維導圖詳細梳理了刑法主觀題的重點考點,包括犯罪構成、刑事責任、刑罰適用等核心內容。通過圖表形式,直觀展示了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有助於考生形成系統的刑法知識體系。

    背誦建議:結合思維導圖,重點記憶各章節的關鍵詞和核心考點,注重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以便在答題時能夠迅速定位並准確作答。

  2. 孟獻貴民法主觀題思維導圖(47頁)

    內容概覽:該思維導圖全面覆蓋了民法主觀題的主要考點,如物權、合同、侵權責任等。通過清晰的圖表結構,幫助考生快速掌握民法知識體系,提高解題效率。

    背誦建議:結合思維導圖,重點記憶民法中的重要概念和原則,以及常見的案例分析思路,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升解題能力。

    希望以上資料能夠幫助考生高效備考2022年法考主觀題,取得優異成績!

    Ⅲ 2020法考背誦點【行政法】抽象行政行為概述和分類

    一、抽象行政行為概述

    (一)抽象行政行為的概念

    1、抽象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制定法規規章和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行政規則的行為。抽象行政行為本身是一個相對於“具體行政行為”的理論概念。

    2、抽象行政鬧襲神行為的主要特點是:(針對不特定的對象、可反復適用)

    (1)國家行政機關實施的行為。它不同於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軍事機關制定的法律、軍事法規和司法解釋,也不同於非政府組織制定的內部規則。

    (2)一種制定規則的行為。它不同於處理具體行政事務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抽象行政行為的分類

    1.行政立法

    經過了准立法程序,是行政機關的正式立法,是《立法法》明確規定的法的正式淵源,具體包括行政法規和液虧行政規章(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

    2.一般規范性文件

    也稱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是《立法法》未作規定的法律規范,屬於法的非正式淵源,具體包括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制定的其禪消他規范性文件,國務院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工作部門制定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被授權組織制定的其他規范性文件。

    Ⅳ 2020法考背誦點【行政法】行政組織概念及行政主體

    一、行政組織概念

    1、行政組織,是指以實現國家行政職能為目的,以行政職位為基本構成單位的組織。具體包括行政機關、行政內部機構、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行政組織的最主要的形態是行政機關。

    2、行政機關,是指依照憲法或者行政組織法的規定而設置的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能的國家機關,包括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應的職能部門。

    二、行政主體

    (一)概念

    行政主體,是指擁有行政職權,能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管理,並能獨立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國家行政機關和社會組織。行政主體的概念是一個學理概念而非法定概念,類似於民法中的民事主體的概念。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就意味著擁有民法主體地位。

    民事權利能力是指享有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的資格。而行政主體指的是享有行政法上的這種主體資格的行政組織。

    【注意】能夠獨立承擔責任是成為行政主體的核心條件。

    (二)確定行政主體概念的意義

    在行政法中,確定行政主體概念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確定解決行政爭議的主體資格:明確了誰可以成為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以及行政訴訟的被告。

    (2)確定行政賠償救濟的主體資格:確定行政主體,即明確了誰可以成為最終的行政賠償義務機關。

    (三)“權”“名”不一致時的行政主體

    一般情況下,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管理職權過程中“權”“名”“責”三者是統一的。但是有些情況下,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行為之際,“權”“名”並不統一。

    例如在下級機關經過上級機關批准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中,下級機關有“名”無“權”,上級機關有“權”無“名”,此時“名”與“權”發生分離。

    最終誰應當成為承擔法律責任的行政主體,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中並不一致。在行政復議中,應當以上級行政機關作為被申請人;而在行政訴訟中則應當以對外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上署名的機關為被告,採用“訴訟看名義,復議看職權”原則。

    Ⅳ 行政法知識需背誦

    一位學友總結的真好!

            一、地方行政機關類型

            1、條條管轄、垂直領導——政府、海關、金融、外匯、國安、稅務——只有1個復議機關;

            2、條塊管轄、雙重領導——公安、市場監督管理局等——2個復議機關(同級政府、上一級主管部門);

            3、省以下垂直領導——自然資源——2個復議機關(管後不管前:即同級政府可以作為其復議機關,但是管不了該部門的人權物)

            4、派出機關——行政公署——省、自治區政府在必要時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行政公署;

            5、 派出機關——區公所——縣、自治縣政府在必要時經省級政府批准設立區公所;

            6、派出機關——街道辦事處——市轄區、不設區的市政府經上一級政府批准設立街道辦事處;

            7、派出機構——派出所——警告、500元以下罰款;

            8、派出機構——工商所——處罰個體工商戶,不包括吊銷營業執照;

            9、派出機構——稅務所——2000以下罰款;

          二、地方各級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

          1、地方各級政府機構設置程序

          類型一:新設

        (1)方式:新設(上一級)

        (2)針對事項:地方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合並或者變更規格、名稱

        (3)具體程序:本級政府提出方案→上一級編辦審核→報上一級政府批准,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行政機構還應報本級人大常委會備案。

            類型二:協商

            (1)方式:協商(本級政府)

            (2)針對事項:政府機構之間的職責異議

            (3)具體程序:行政機構之間對職責劃分有異議→主動協商解決→協商一致→報本級編辦備案;協商不一致→提請本級編辦提出協調意見→由本級編辦報本級政府決定。

            類型三:內設

          (1)方式:內設(本級編辦)

            (2)針對事項:內設機構的設立、撤銷、合並或者變更規格、名稱

          (3)具體程序:由該行政機構提出方案,報本級編辦審批。

            2、地方各級政府編制管理

          (1)行政編制總額——地方政府的行政編制總額——由省級政府提出→國編辦審核→報國務院批准。

          (2)行政編制調整——地方各級政府有權在行政編制總額內調整本級政府部門的編制——同一個行政區域不同層級之間調配使用行政編制的,應當由省編辦報中編辦批准

熱點內容
刑法各案例 發布:2025-09-11 21:17:54 瀏覽:158
虢建宏法院 發布:2025-09-11 21:15:57 瀏覽:928
北大法律碩士非法學保送怎麼准備 發布:2025-09-11 20:56:32 瀏覽:484
免費咨詢律師網 發布:2025-09-11 20:11:52 瀏覽:989
緬甸法律法規大全最新 發布:2025-09-11 20:10:28 瀏覽:327
電大合同法單選題保證的特性 發布:2025-09-11 20:01:50 瀏覽:626
征地款分配的法規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1 19:50:20 瀏覽:100
法律援助協會專業性強 發布:2025-09-11 19:25:59 瀏覽:219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加油吧喬麥7 發布:2025-09-11 19:02:30 瀏覽:866
行政法中口頭書面 發布:2025-09-11 19:01:56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