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正當防衛過當

民法典正當防衛過當

發布時間: 2021-03-14 12:57:39

❶ 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

打架斗毆,對方只是掐你脖子,沒有說使用危及到你人身安危的動作,這樣的情況下,你用瓷器砸別人,肯定是過當了。如果別人達到了輕傷,就是故意傷害。

民法典,可否對緊急避險行為採取正當防衛

不可以對緊急避險行為採取正當防衛,因為正當防衛的成立要件是面對不法侵害而緊急避險,一般都是面對自然災害或者是其他情況,並不是不法侵害。

❸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如何界定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的區別:

1、認定標准不同

正當防衛,是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通俗來說,所謂防衛過當就是是指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

2、處罰原則不同

正當防衛不屬於犯罪行為,不需要負刑事責任。而防衛過當屬於犯罪行為,需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3、客體不同

正當防衛的客體是被侵害人的人身權利,而防衛過當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權利。

4、防衛過當的前提是進行正當防衛,但防衛過當又不同於正當防衛。

❹ 法律上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如何界定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所謂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因而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防衛過當的概念不是獨立被提出來的,而是隨著正當防衛的歷史發展而提出來的。早在20世紀初,刑事社會學派取代了刑事古典學派,在刑法理論上占據了統治地位,從理性的角度對人們行使防衛權的范圍、條件、合理限度等進行規定。由此可以看出防衛過當是因為超過了明顯的限度,這個限度也是有一定的規定的。

❺ 防衛過當的刑法法條有哪些

《刑法》第二十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20條第2款的規定,防衛過當是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防衛過當的前提是進行正當防衛,但防衛過當又不同於正當防衛.

第一,在客觀上具有防衛過當的行為,並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損害。

第二,在主觀上對其過當結果具有罪過,這是防衛過當應負刑事責任的根據。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主要是解決防衛過當的定罪和量刑問題,能不能定罪,就是通過是否具備了防衛過當犯罪構成的條件,因為它是刑事責任的唯一根據。根據犯罪構成的一般原理。

(5)民法典正當防衛過當擴展閱讀:

案列:

6月23日上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上訴人於歡故意傷害案二審公開宣判,認定於歡構成故意傷害罪,但屬於防衛過當,將原審法院判處的無期徒刑,改判為有期徒刑五年。

山東高院負責人表示,綜合考慮不法侵害行為和防衛行為的強度、雙方使用的手段等情況,二審法院認定於歡的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了重大損害,屬於防衛過當。

山東高院負責人指出,根據刑法規定,對不法侵害行為人有權進行正當防衛,同時對正當防衛規定了限度條件,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屬於防衛過當。評判防衛行為是否過當,應當從不法侵害的性質、手段、緊迫程度和嚴重程度,防衛的條件、方式、強度和後果等情節綜合判定。

山東高院負責人表示,有人認為,於歡的行為應屬特殊防衛,不存在防衛過當問題。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法律依據不充分。根據刑法規定,特殊防衛的前提是防衛人面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而杜志浩等人實施的不法侵害不屬於以上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因此本案不能適用特殊防衛的規定。

❻ 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正當防衛人應該

防衛超過必要限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不應有的傷害是指超過必要限度部內分。
容《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❼ 請問一下,中國現行法律是如何斷定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的

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防衛過當:
1、防衛人明知道自己的防衛行為會明顯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為了達到正當防衛的目的而放任重大損失發生的間接故意的防衛過當。
2、防衛人知道自己的防衛行為可能明顯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但輕信這種重大損害不會發生,是自信過失的正當防衛。
3、防衛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失,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至於發生重大損失的,是疏忽大意的過失。

❽ 關於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的司法解釋

1、正當防衛

中國現行刑法規定:「為了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侵害人本人防衛。由於侵害是由侵害人本人造成的,因此只有針對其本身進行防衛,才能保護合法權益。即使在共同犯罪的情況下,也只能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人進行防衛,而不能對其沒有實行侵害行為的同夥進行防衛。如針對第三人進行防衛,則有可能構成故意犯罪或者假想防衛亦或是緊急避險。

2、防衛過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防衛過當本身不是獨立的罪名,對防衛過當應根據防衛人主觀上的罪過形式及客觀上造成的具體危害結果來確定罪名。從司法實踐來看,防衛過當行為觸犯的罪名主要有(間接)故意殺人罪、過失致死罪、(間接)故意傷害罪和過失重傷罪。為了表明防衛過當的情況,在製作判決書時,應當註明因防衛過當而構成某種犯罪。

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對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為在防衛過當的情形中防衛人主觀上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雖然對不法侵害者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害,但其行為的客觀危害性比其他犯罪行為小的多,所以,對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8)民法典正當防衛過當擴展閱讀

所謂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因而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在鼓勵公民更好地利用防衛權,保護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方面,有其積極的意義。

中國《刑法》第20條第3款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防衛人進行防衛是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損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其目的是出於反擊和制止正在實施的不法侵害,這是防衛過當的前提條件。

實際上,防衛過當符合正當防衛的前四個條件,僅僅是不符合第五個條件,防衛過當應具有正當防衛的前四個條件,即正當防衛最基本的前提條件、時間條件、對象條件和主觀條件。這四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都不可能成立防衛過當。

而是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如挑撥防衛、假想防衛、防衛不適時、防衛第三者等。這些防衛沒有正當防衛的主客觀基礎,其本身是非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按刑法規定的罪名定罪處刑。

❾ 民法典在正當防衛方面新修訂了哪一項權利

民法典在正當防衛方面新修訂了正當自衛權。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條 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❿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法律如何判定啊

防衛是否明顯過度從防衛措施及防衛結果兩個因素來認定。實施正當防衛就有可能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的傷害後果,但只要防衛行為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依法就不負刑事責任。這里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把握「正當防衛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這一要件實質上包含了兩個並列的判斷標准:一是防衛措施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一般而言,防衛人所採取的防衛措施應當與不法侵害行為基本相當。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刑法》規定的標準是不能明顯超過。「明顯超過」,表明立法強調對防衛人所採取的防衛措施不必過於苛求。二是防衛結果不能造成重大損害。重大損害不等於一般損害。所謂重大損害,在有關司法解釋沒有明確之前,應當把握在沒有造成不法侵害人人身重大損害,包括重傷以上這一限度內。以上兩個標准必須同時具備,才能認定為防衛過當。具體說,行為人的防衛措施雖然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但防衛結果客觀上並未造成重大損害,或者防衛結果客觀上雖造成嚴重損害但防衛措施並不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均不能認定為防衛過當。如行為人採取防衛措施,造成一人輕傷一人輕微傷,不屬於造成重大損害,因此,行為人的防衛行為完全符合我國《刑法》第20條第2款關於正當防衛的規定,依法不應對不法侵害人的輕傷後果承擔刑事責任。
望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廬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1 17:51:39 瀏覽:725
行政法背誦表格 發布:2025-09-11 17:46:40 瀏覽:6
2019新勞動法變化解析 發布:2025-09-11 17:12:40 瀏覽:996
最新婚姻法是哪天頒布的 發布:2025-09-11 17:05:31 瀏覽:98
論我國農村基層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1 17:03:55 瀏覽:188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1 16:51:19 瀏覽:845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填寫樣式 發布:2025-09-11 16:49:14 瀏覽:485
央視網CCTV12社會與法圖片 發布:2025-09-11 16:47:36 瀏覽:111
社會與法搶 發布:2025-09-11 16:47:35 瀏覽:284
金藝繪美術書法學校 發布:2025-09-11 16:31:24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