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最高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最高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時間: 2021-03-14 13:27:25

❶ 在哪裡可以查到 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試行)原文

人民網鄭州4月6日電(記者 李婧)記者從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河南法院推出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試行辦法,對應追究錯案責任的在職或退休的法院工作人員,將給予免職、撤職、通報、追責及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等方式辦理。據悉,河南省高院此次推出的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試行辦法在全國尚屬首次。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強化法官辦案責任意識,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公正廉潔司法,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審判、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審判、執行工作中,應嚴格公正司法,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法定程序辦理案件,對所辦案件質量終身負責。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錯案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辦案過程中故意違反與審判執行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或者因重大過失違反與審判執行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造成嚴重後果的案件。
第四條 案件是否構成錯案由各級法院審判委員會依照本辦法確認。對審判委員會確認為錯案的案件,紀檢監察、組織人事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對相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第五條 全省各級法院設立錯案責任追究工作領導小組,由黨組書記、院長任組長,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和分管審判管理工作的院領導、紀檢組長和政治部主任任副組長。紀檢監察部門、審判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錯案責任追究工作的日常事務。
第六條錯案責任追究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實事求是,有錯必究原則;
(二)錯案責任終身追究原則;
(三)依法審查,依程序確認原則;
(四)責任自負,罰當其過原則;
(五)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第二章錯案范圍
第七條 各類案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相關人員錯案責任:
(一)違反規定私自辦理案件或內外勾結製造假案的;
(二)毀棄、篡改、隱匿、偽造證據或指使、幫助他人作偽證,導致裁判錯誤的;
(三)私自製作訴訟、執行文書的,或者製作訴訟文書時,違背合議庭評議結果、審判委員會決定,或者因重大工作過失導致訴訟文書主文錯誤,造成嚴重後果的;
(四)向合議庭、審判委員會報告案情時故意隱瞞主要證據、重要情節,或者提供虛假材料,導致裁判錯誤的;
(五)故意違反法律規定,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罪犯裁定減刑、假釋的;
(六)故意違反法律規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執行措施或其他強制措施的,以及因在採取上述措施中有重大工作過失而造成案件當事人、案外人或第三人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等嚴重後果的;
(七)其他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或因重大過失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被審判委員會確認為錯案的。
第八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錯案責任:
(一)因法律法規規定不明確或對法律法規、事實證據理解和認識上存在偏差的;
(二)在二審或審判監督程序中,當事人提供新證據致使案件事實發生變化的;
(三) 因國家法律的修訂或者政策調整而改變裁判的;
(四)其他經審判委員會依法確認不構成錯案的情形。
第三章 錯案認定程序
第九條 紀檢監察部門、審判管理辦公室負責錯案線索的收集,法院各部門應當配合紀檢監察部門、審判管理辦公室的工作,及時移送在工作中發現的錯案線索,並提供相關材料。
第十條 紀檢監察部門、審判管理辦公室對收集到的錯案線索,甄別分析後交由相關人員就涉錯事項作出說明。對不能作出合理說明的,由審判管理辦公室對案件是否構成錯案以及錯案性質、責任劃分進行初步評查認定。評查案件時,應聽取相關人員的陳述和申辯。
第十一條 審判管理辦公室組織評查後認為構成錯案的,將評查結果告知相關人員。相關人員對評查結果無異議的,審判管理辦公室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確認。相關人員對評查結果有異議的,應在十五日內向審判管理辦公室申請復議,審判管理辦公室另行組成評查組進行復議。經復議仍認定構成錯案的,由審判管理辦公室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確認。審判委員會討論時,應聽取相關人員的陳述和申辯。
第四章錯案責任主體認定
第十二條錯案責任由造成錯案的責任人承擔,二人以上或多個環節共同導致錯案的,應區分責任大小,分別確定責任。
第十三條錯案責任按下列情形區分責任:
(一)獨任審判造成錯案的,由承辦人承擔全部責任;
(二)案件承辦人未如實匯報案情,故意隱瞞主要證據、重要情節,或者提供虛假材料,導致合議庭或審判委員會做出錯誤評議結論、討論決定的;或者遺漏主要證據、重要情節,導致錯案、造成嚴重後果的,由案件承辦人承擔全部責任;
(三) 經合議庭作出裁決造成錯案的,案件承辦人、審判長持錯誤意見的,承擔主要責任,其他持錯誤意見的成員承擔次要責任,合議庭成員中持正確意見的不承擔責任,審判委員會改變合議庭意見的,合議庭成員中持正確意見的不承擔責任;
(四)主管領導、部門負責人故意違反法律規定或者嚴重不負責任,利用職權指示獨任審判員或合議庭改變原來正確意見導致錯案的,主管領導、部門負責人承擔主要責任,案件承辦人承擔次要責任。
第五章錯案責任追究
第十四條經審判委員會確認為錯案的,審判管理辦公室將錯案確認情況及責任劃分意見提交錯案責任追究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後,將相關材料分別移交紀檢監察、組織人事部門實施責任追究。
第十五條 對應追究錯案責任的法院在職工作人員,根據其應負責任按下列情形辦理:
(一)應給予調離工作崗位、免職、責令辭職、辭退等處理的,由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和程序辦理;
(二)應給予黨政紀處理的,由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
(三)涉嫌犯罪的,將違法線索移送有關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十六條 應予追究錯案責任的法院工作人員已調其他法院的,由錯案認定法院將其錯案調查情況向該工作人員現所在法院通報,由該法院根據相關規定予以追責。
第十七條 應予追究錯案責任的法院工作人員已調其他單位的,由錯案認定法院將其錯案調查情況向該工作人員現所在單位通報,建議該單位根據有關規定予以追責。
第十八條 應予追究錯案責任的法院工作人員已退休的,根據其承擔責任應給予降級、撤職、開除處分的,按照規定相應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第十九條 應予追究錯案責任的法院工作人員已調離、辭職、退休的,根據其承擔責任涉嫌構成犯罪的,由錯案認定法院將其違法線索移送有關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二十條 上級法院認為下級法院應當追究有關人員的錯案責任而沒有追究的,可經院長決定,責令下級法院啟動錯案責任追究程序。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適用於全省各級法院的審判員、助理審判員、執行人員、書記員、司法警察等法院工作人員。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由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❷ 法院判錯案一般會如何處理

認為有錯案的話,只能通過再審程序了。

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提起再審的主體有當事人、人民法院和檢察院。

關於當事人的規定: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關於法院的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本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可以依審判監督程序再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2)最高人民法院錯案追究擴展閱讀:

民事再審案件的判決結果有四種,民事訴訟法中是有規定的,如果是原判決是正確的,應該維持原有的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❸ 最高法院立一個錯案責任終身追究制如何

早在1998年9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已經頒布了《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 》,共35條。

❹ 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7月1日起法院法官辦錯案要追究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7月1日起法院法官辦錯案要追究責任 ,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

❺ 民事案件檢察院抗訴,高法重審糾正後,可以 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嗎也就是民事錯案如何追究

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

如果是辦案人員枉法裁判或不負責任錯判,導致錯案的發生,是可追究其相應責任的,輕者黨政紀處分,重者可追刑責。當事人也可向相關部門控告,如果當事人因誤判服刑的或造成其他損失,也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5)最高人民法院錯案追究擴展閱讀:

相關法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規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再審的啟動方式:

法院基於審判監督權的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本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可以依審判監督程序再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檢察院基於檢察監督權抗訴的再審

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可以依檢察監督權抗訴再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規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當事人申請再審

如果當事人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經生效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認為有錯誤可以上向一級法院申請再審,也可向同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認定錯案的依據

事實認定錯誤,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或者審判員收受賄賂,違反法定程序都屬於錯案。

❼ 張志超錯案承辦人怎麼處理

我國的訴訟法是兩審終審制。如果認為有錯案的話,只能通過再審程序了。

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提起再審的主體有當事人、人民法院和檢察院。

關於當事人的規定: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關於法院的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本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可以依審判監督程序再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7)最高人民法院錯案追究擴展閱讀:

《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

第七條 各類案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相關人員錯案責任:

(一)違反規定私自辦理案件或內外勾結製造假案的;

(二)毀棄、篡改、隱匿、偽造證據或指使、幫助他人作偽證,導致裁判錯誤的;

(三)私自製作訴訟、執行文書的,或者製作訴訟文書時,違背合議庭評議結果、審判委員會決定,或者因重大工作過失導致訴訟文書主文錯誤,造成嚴重後果的;

(四)向合議庭、審判委員會報告案情時故意隱瞞主要證據、重要情節,或者提供虛假材料,導致裁判錯誤的;

(五)故意違反法律規定,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罪犯裁定減刑、假釋的;

(六)故意違反法律規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執行措施或其他強制措施的,以及因在採取上述措施中有重大工作過失而造成案件當事人、案外人或第三人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等嚴重後果的;

(七)其他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或因重大過失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被審判委員會確認為錯案的。

第八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錯案責任:

(一)因法律法規規定不明確或對法律法規、事實證據理解和認識上存在偏差的;

(二)在二審或審判監督程序中,當事人提供新證據致使案件事實發生變化的;

(三)因國家法律的修訂或者政策調整而改變裁判的;

(四)其他經審判委員會依法確認不構成錯案的情形。

❽ 錯案追究責任制的主要追責方式是哪些

錯來案追究責任制的主要自追責方式有調離、免職、責令辭職、辭退等、黨政紀處理,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第十五條規定:對應追究錯案責任的法院在職工作人員,根據其應負責任按下列情形辦理:
(一)應給予調離工作崗位、免職、責令辭職、辭退等處理的,由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和程序辦理;
(二)應給予黨政紀處理的,由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
(三)涉嫌犯罪的,將違法線索移送有關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❾ 法院判錯案怎麼辦

我國的訴訟法是兩審終審制。如果認為有錯案的話,只能通過再審程序了。

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提起再審的主體有當事人、人民法院和檢察院。

關於當事人的規定: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關於法院的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本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可以依審判監督程序再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9)最高人民法院錯案追究擴展閱讀:

《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

第七條各類案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相關人員錯案責任:

(一)違反規定私自辦理案件或內外勾結製造假案的;

(二)毀棄、篡改、隱匿、偽造證據或指使、幫助他人作偽證,導致裁判錯誤的;

(三)私自製作訴訟、執行文書的,或者製作訴訟文書時,違背合議庭評議結果、審判委員會決定,或者因重大工作過失導致訴訟文書主文錯誤,造成嚴重後果的;

(四)向合議庭、審判委員會報告案情時故意隱瞞主要證據、重要情節,或者提供虛假材料,導致裁判錯誤的;

(五)故意違反法律規定,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罪犯裁定減刑、假釋的;

(六)故意違反法律規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執行措施或其他強制措施的,以及因在採取上述措施中有重大工作過失而造成案件當事人、案外人或第三人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等嚴重後果的;

(七)其他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或因重大過失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被審判委員會確認為錯案的。

第八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錯案責任:

(一)因法律法規規定不明確或對法律法規、事實證據理解和認識上存在偏差的;

(二)在二審或審判監督程序中,當事人提供新證據致使案件事實發生變化的;

(三)因國家法律的修訂或者政策調整而改變裁判的;

(四)其他經審判委員會依法確認不構成錯案的情形。

參考資料: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❿ 最高人民法院對法官故意辦錯案承擔什麼責任規定

應該嚴懲不貸,用手中權利害了多少老百姓

熱點內容
廬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1 17:51:39 瀏覽:725
行政法背誦表格 發布:2025-09-11 17:46:40 瀏覽:6
2019新勞動法變化解析 發布:2025-09-11 17:12:40 瀏覽:996
最新婚姻法是哪天頒布的 發布:2025-09-11 17:05:31 瀏覽:98
論我國農村基層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1 17:03:55 瀏覽:188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1 16:51:19 瀏覽:845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填寫樣式 發布:2025-09-11 16:49:14 瀏覽:485
央視網CCTV12社會與法圖片 發布:2025-09-11 16:47:36 瀏覽:111
社會與法搶 發布:2025-09-11 16:47:35 瀏覽:284
金藝繪美術書法學校 發布:2025-09-11 16:31:24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