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司法人員
⑴ 社區矯正必須要村幹部和司法局幹部出面嗎
司法局是社區矯正實施單位,村委會是協助單位,所以需要有關人員介入社區矯正工作。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三條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
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在社區矯正機構的組織指導下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有關部門、村(居)民委員會、社區矯正人員所在單位、就讀學校、家庭成員或者監護人、保證人等協助社區矯正機構進行社區矯正。
⑵ 村委工作人員算是公務員嗎
村委工作人員不算公務員,因為村委會不是一級政府,而是村民自治性質的組織,這個你可以看看村委會組織法什麼的.公務員是國家公務人員,一般是黨政機構,司法機構,人大,政協.
進公務員的途徑有:一,考公務員.二,部隊轉業分配.三聘請上崗.具體可查看公務員法中有公務員的來源渠道.
⑶ 村民和村裡有糾紛司法人員可以出警嗎
一般警察出警是因為發生了違反治安的案件。如果村民有糾紛,但是沒有採取任何的破壞行為,警察也是不會出警的。
⑷ 被判緩刑到當地司法所報道,村委的人和家裡人還需要同去嗎
被判緩刑到當地司法所報道,村委的人和家人,只有一種情況需要去:村委的人作為社區服刑人員的志願者、家人作為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督人,兩者作為幫教小組成員在宣告入矯時,需要共同前往司法所或者社區矯正局,他們是作為社區服刑人員的幫教監督人員去參加的。
司法局讓社區服刑人員到指定的電信公司辦理手機套餐業務司法局支付費用的話,開展手機定位問題,手機定位是合法合理的,但如是到指定的電信公司辦理套餐並由社區服刑人員支付費用的話,這個就不太合理,但具體的地方有具體的做法,所以總體上都合法、合理。
(4)村委司法人員擴展閱讀:
被法院判緩刑沒有到司法局報到會被收監,撤銷緩刑。
在緩刑考驗期內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會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七十六條 緩刑的考驗及其積極後果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條 緩刑的撤銷及其處理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參考資料來源:北大法律信息網—社區矯正人員幫扶現狀、困境與對策調查研究
⑸ 村幹部的組成人員有哪些,各負責什麼內容。村官的前途在哪裡
人口較少的村,一般配備3名村委會成員,設村委會主任1名、治調財經委員1名、婦女計生委員1名。人口中等規模的村,可配備4到5名成員,有村委會主任1名、副主任1名、治調委員1名、財經委員1名、婦女計生委員1名。如果機會好的話可以晉升,但是各個地方的政策不一樣。
主要職責
1、按規定實行村民自治。
2、定期將執行情況向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報告。
3、解決村民生產中的困難,幫貧扶困,帶動村民發展經濟,共同富裕。
4、認真貫徹執行政策的路線、方針、帶頭遵紀守法。
5、召集主持村民委員會和村民代表大會,接受民主監督,積極配合鎮人民政府開展好各項工作。
(5)村委司法人員擴展閱讀
村主任是農村人,屬於村民委員會的負責人。村委主任不是國家幹部,是由所在的村之村民合法選舉產生的。
但是《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司法解釋規定,村委主任在協助政府作以下七種管理工作時視為國家幹部:
(一)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
(二)社會捐助公益事業款物的管理;
(三)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四)土地徵用補償費用的管理;
(五)代征、代繳稅款;
(六)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徵兵工作。
⑹ 村民委員會成員涉嫌違紀違法的應該怎樣處理
根據現有法律法規,村委會出現集體違紀的,主要是根據違紀情形追究村委會成員的個人責任,其處理依據主要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和《農村基層幹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等法律法規中。構成犯罪的,則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⑺ 貪污罪司法解釋中的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是否包括社長
對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具體怎樣認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0年4月對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作出的解釋列舉了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七種行政管理工作的屬於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村民委員會以下的基層人員不應包括在內。
其中,具體文件如下:
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時,屬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一)救災、搶險、防汛、優撫、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
(二)社會捐助公益事業款物額管理;
(三)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四)土地徵用補償費用的管理;
(五)代征、代繳稅款;
(六)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徵兵工作;
(七)協助人民政府從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在從股市前款規定的公務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有公共財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構成犯罪的,適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和三百八十三條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條挪用公款罪、第三百八十五條和第三百八十六條受賄罪的規定。
上述立法解釋僅針對的村民委員會人員,對於農村村級以下的村民小組長不能認定為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對此最高人民法院早在1999年6月18日的《關於村民組織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佔有公共財物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批復》的對此已有明確的解釋。
⑻ 司法所為什麼要村委會公示緩刑人員照片
接受社會監督
⑼ 村委會成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嗎
村委會成員不屬於國家工作人員。
1、國家工作人員,是指一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2、包括在國家各級權力機關、各級行政機關、各級司法機關、各級軍事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3、其他依法從事公務,並領取相應報酬的人員也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范疇。
(9)村委司法人員擴展閱讀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憲法第二十七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在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司法實踐中,在界定「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范圍時,應當緊緊地扣住這類人員必須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凡具備這三個條件,且不屬於刑法第93條第1款和第2款列舉的前兩種情形的人員,即可以納入「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