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法源有

民法法源有

發布時間: 2021-03-14 16:20:43

⑴ 判例法是不是民法的法源(或淵源)

法律淵源是指法律效力的來源,一般的是指法律的表現形式。你問的這個問題得分情況,在我國大陸地區,判例法不是民法的法源,在我國港澳地區判例法卻是民法的淵源。一般的,在英美法系則是判例法是民法的法源;在大陸法系則不是。

⑵ 民法包括哪些法律

民法包括:民法總則,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

民法性質:

1、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2、民法為文明法。

3、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

4、在民商分立的國家,民法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國家,民法為私法的全部。

5、就其內容來說,是規定權利主體有無權利、義務的法律,因此是實體法,而不是程序法。

6、就其適用范圍來說,是施行於一國范圍內的法律,因此是國內法,而不是國際法。

7、就其效力來說,是全國范圍內主體間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別法。

(2)民法法源有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民事財產權相關規定:

第七十一條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七十二條 財產所有權的取得,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七十三條 國家財產屬於全民所有。國家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私分、截留、破壞。

第七十四條 勞動群眾集體組織的財產屬於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包括:

(1)法律規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

(2)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

(3)集體所有的建築物、水庫、農田水利設施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

(4)集體所有的其他財產。

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

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私分、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第七十五條 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第七十六條 公民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

第七十七條 社會團體包括宗教團體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

第七十八條 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

共有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⑶ 根據民法的效力來源不同,我國民法的淵源主要有哪些

在許多國家民法中一般把習慣作為敏法的淵源,在我國,習慣作為民版法的淵源受到許可權制,只有經過國家認可的習慣,才具有民法院遠的意義。我國習慣法作為民法的淵源主要集中在少數民族地區和商業地區。
判例在我國現行法律中無明文規定作為民法淵源,判例並不是我國現在法律的淵源也並無約束力。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因為法律既不完善,也曾把馬克思主義的法學理論作為民法的淵源,而在中國現行的法律中並未把法理作為法律的淵源之一,但這並不說名法理在我國並無影響,一般認為,法律的原理解釋、法學著作、法學院里對法官裁判案件實際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所以。。。大概AC吧?。。。。

⑷ 為什麼法院和司法解釋不能做為民法法源

說法錯誤。我國是成文法國家,法院的個別判例不具有法律普遍適用的效力,專故而不是法的淵源;但屬司法解釋在我國是可以普遍適用的,它顯然屬於我國民法的淵源。

我國民法的淵源,即民法法源

1、法律。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①憲法②民事基本法③民事單行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民法規范。

2、法規。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3、規章。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為貫徹法律、法規,在其許可權范圍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兩高有權就法律適用中的問題作出解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包括關於貫徹執行法律的意見、適用法律的解答、就某案件如何適用法律的批復等,也是民法的重要淵源。

5、國家政策和習慣等。

⑸ 簡述當代中國的法源

憲法及其相關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程序法【分析】 有法可依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部門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協調、體例科學。構成當代中國法律體系的法律部門主要有憲法及其相關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和程序法7個法律部門。
憲法及其相關法作為部門法之一的憲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礎和主導性的法律部門,是其他部門法所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最高依據,處於特殊的地位和起著特殊的作用。憲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除了包括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一佔主導地位的法律文件外,還包含有一些處於附屬層次的法律文件: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和代表法、國籍法、國旗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權利法、法官法、檢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權法,等等。
行政法
行政法是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由調整行致管理活動中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之間發生的行政關系的規范性文件組成的。行政法與行政法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行政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是規范和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法律的總稱。行政法規作為一種法的淵源,是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行政法是由眾多的單行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構成的。行政法可以分為—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兩個部分。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有: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公務員法,等等。特別行政法則指對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活動適用的法律、法規。主要規范性法律文件有:國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監獄法、土地管理法、高等教育法、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海關法,等等。
民商法
民商法是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民商法分為民法和商法兩個次級法律部門。關於民法和商法是分立還是合一,各國做法不268盡相同。從立法模式上看,我國採取的是民商合一的模式。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婚姻、家庭、收養、繼承等方面的法律規范。商法是民法的一個特殊部分,是指調整商事法律關系主體和商業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是在民法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適應現代商事活動的需要逐漸發展起來的,主要包括公司、破產、證券、期貨、保險、票據、海商等方面的法律規范。
經濟法
經濟法是有關國家對經濟實行宏觀調控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和。經濟法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的法律,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則、方針和政策的法律,預演算法,審計法,會計法,統計法,農業法,企業法,銀行法,市場秩序法,稅法,等等。
社會法
社會法是一個新興的法律部門,關於這一法律部門的理論還不完善。一般認為,社會法是指調整國家在解決社會問題和促進社會公共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的主要功能是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事業發展。該部門的法律規范主要包括: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規范,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等;維護社會穩定的法律規范,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法律規范,如環境保護法、能源法、自然資源保護法、生態法等;促進社會公益的法律規范,如社區服務法、彩票法、人體器官與遺體捐贈法、見義勇為資助法等;促進科教、文衛、體育事業發展的法律規范,如教師法、科技進步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衛生法,等等。
刑法
刑法是規定有關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刑法是一個傳統和基本的法律部門,在國家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人們最為關注的一個法律部門。我國有關犯罪和刑罰的基本規定主要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這一法典中。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單行決定。這些規范都是刑法部門的組成部分。
程序法
程序法部門指規范因訴訟和非訴訟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由訴訟程序法與非訴訟程序法兩部分構成。訴訟程序法是有關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簡稱訴訟法。我國的訴訟法主要由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組成。非訴訟程序法主要包括仲裁法、律師法、公證法、調解法等基本法律構成。

⑹ 民法起源於什麼法

古羅馬時期民法的肇始:優帝法典 學說匯纂 法學階梯 優帝新律 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典 世稱"民法大全"

近代民法指經過17 18世紀的發展,於19世紀歐洲各國編纂民法典而獲得定型的一整套民法概念,原則,理論和制度體系.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是1804年法國民法典和1896年德國民法典

現代民法是20世紀社會經濟生活的反映.

我國民法:清末法制變革後,中國民法開始走上了法典化的進程。可以說,清末法制變革是中國近代民法法典化的真正開端。清末法制變革以引進西方先進法律,進行法典化運動為基本特點,其結果是制定了大批新式法典,對中國法律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是中國近代民法法典化的開端。這部仿效德、日民法典而制訂的民法典草案盡管因辛亥革命而沒有正式頒行,但對中國民事立法及民法理論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中華民國成立後,民法典的修訂工作也沒有中斷,但起草工作進展緩慢。1925年,在《大清民律草案》的基礎上,由北洋政府修訂法律館完成了民法典的起草工作,稱為《民法修正案》,又稱《第二次民律草案》。這部民法草案曾經北洋政府司法部通令各級法院在司法中作為法理加以引用,但終因沒有完成立法程序而未成為正式民法典。 1928年12,月,南京國民政府立法院成立後,即著手起草民法典,並於1929年設立民法起草委員會。民法起草委員會依「民法各編立法原則」,經兩午完成民法典的整個起草工作,並分編公布施行,是為《中華民國民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新中國成立後,這一民法典被中央人民政府明令廢除,現僅在台灣省適用。

⑺ 民法源頭

民法創建歷史悠久,早在古羅馬時期,以商品交換為標志的市場經濟已顯雛形,商業經濟形式的出現,為民法的產生奠定了經濟基礎。 民法的最早原型羅馬法也就成為當時原始商品經濟條件下一個比較成熟的法律制度。 羅馬法中體現的商品經濟規律對以後各國《民法典》的出現歷史性地開創了一代先河。

若干年下來,經濟最先發達的歐洲發生了歷次經濟和工業革命,也推進了民法的歷史發展進程。 法國、德國和瑞士等早期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民法典》。 長期以來,羅馬法是西方各國法律的共同基礎。 一直到 19 世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 20 世紀初列寧領導建立的前蘇聯, 制定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民法典》,一些追隨蘇聯的東歐社會主義聯盟,也紛紛效法出台了體現本國經濟制度的諸多《民法典》。

但是,萬變不離其宗。 任何一部《民法典》無一例外地都把商品經濟作為經濟形式。 羅馬法里所表述的平等自由、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等仍然被用來作為基本原則,所有權、債權制度等仍然被作為其民法中的基本制度。

⑻ 民法產生的根源是什麼

民法的淵源:可以說民法的淵源是指民法產生的根源,這是從民法與它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關系講的;也可以說民法的淵源是法官裁決民事案。主要體現為各個國家機關根據其許可權范圍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而在制定法之外,還包括習慣、判例、法理等。 (一)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中作為民事法律所依據的原則的規定、關於財產所有制和所有權的規定、關於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等,都是調整民事關系的重要法律規范,也是《民法通則》和各種單行民事法規必須遵循的法律依據。另外,法院在民事審判中缺乏實體法依據時,也可依一定的原則和方法援引憲法為依據進行法律解釋或適用。 (二)民事法律 民事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和頒布的民事立法文件,是我國民法的主要表現形式。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在民事法律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民法典制定並頒布之前,是我國的民事基本法。 (三)國務院制定發布的民事法規 國務院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它可以根據憲法、法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授權,制定、批准和發布法規、決議和命令,其中有關民事部分的法規、決議和命令,是民法的重要表現形式,其效力次於憲法和民事法律。 (四)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中的民事規范 國務院各部委依據法律、行政法規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又稱為行政規章,並不屬於立法,但在司法審判活動中,行政規章應當作為裁判的重要參考。 (五)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和經濟特區、特別行政區法規中的民事規范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區的自治機關以及經濟特區在憲法、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內可以制定、發布決議、命令、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這些法規不能與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而且只在制定者所管轄的區域生效。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港、澳兩地的法律制度基本不變。兩地的原有法規中有大量的民事法律規范,這些民法規范只適用於各該特別行政區。 (六)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最高審判機關,依法享有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各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的職權。為了在審判工作中正確貫徹執行法律,可以在總結審判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發布司法解釋性文件,其中民事部分對各級人民法院處理民事案件具有拘束力。 (七)國家認可的習慣 習慣作為民法的法源在我國是受限制的,只有經國家認可的習慣,才具有民法淵源的意義。 另外,我國傳統上屬於大陸法系,目前尚不承認判例法的地位。但從我國的司法實踐來看,建立判例制度有助於法官在裁判中正確適用法律,也有助於填補由於目前立法規定較為原則、抽象所造成的法律漏洞。

⑼ 民法的淵源有哪些我國民法的淵源有哪些

我國民法抄淵源有以下幾種:

1、憲法中的民法規范: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民事法律的立法依據。

2、民法通則、民法總則以及民事單行法:民法通則規定了民事生活的共通原則和制度。

3、國務院制定發布的民事法規:國務院制定的民事法律規范,也是民法的重要淵源,但其不得與憲法和法律相抵觸。

4、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中,有些屬於民事規范。

5、規章:根據立法法的規定,規章有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規章中有些是民事規范,規章也是民法的主要淵源。

6、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解釋規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對於民事法律的系統性解釋文件和對法律適用的說明,對法院審判有約束力,故也有法律規范的性質。

7、國際條約中的民法規范:我國政府簽署並經人大批準的國際公約或雙邊協定,具有與國內法等同的法律效力,也是法律重要的淵源之一。

拓展資料:

民法的淵源,又稱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規范的來源或表現形式。我國民法的淵源主要是指國家有關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有關民事的規范性文件。

⑽ 民法典與原有的法律的關系

1、第219條,利害關系人不得公開、非法使用權利人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對利害關系人施加了保密義務)

2、第230條,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法律效力。

(去掉了受遺贈的情況,因遺贈屬於法律行為,而繼承屬於事實行為)

3、第275條,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的流通性)

4、第278條第二、三款,業主共同決定事項,以雙三分之二的原則參與表決。籌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改變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處用共有部分從事經營活動的,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其他事項的,雙過半即可。

5、第306條第一款,按份共有人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份額的,應當將轉讓條件及時告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應當在合理期限內行使優先購買權。

(告知必須是告知的轉讓條件,不能僅告知轉讓事實;優先購買權行使也必須在合理期限內,不能阻礙不動產的流通)



6、第十四章,居住權。屬於首次在法律層面將居住權固化下來。居住權不同於物權和租權。主要內容歸結為:居住權人享有佔有、使用權。設定居住權應設定書面合同(還可以遺囑的方式),合同中註明:當事人人的姓名、名稱、住所;住宅位置;居住的條件和要求;居住權期限;解決爭議的方法。居住權無償設立,但當事人可以另行約定。設立居住權應當辦理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已經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時,居住權消滅。消滅後,辦理注銷登記。

7、第406條,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去掉了轉讓抵押財產必須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表述,在當前重慶地區抵押無須將證返還銀行的形勢下,抵押人完全可以在不動產抵押狀態下,將房屋轉讓。抵斬權人即使認為這該項轉移行為有可能損害其權益,也不能阻止,民法典僅為其保留了在抵押人轉讓財產後抵押權人可以優先受償的權益。)

8、第596條,買賣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標的物的名稱、數量、質量、價款、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包裝方式、檢驗標准和方法、結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條款。

(本條對原法條的改動不大,列入本篇的意義在於日常簽訂合同時可以作為參照。)

9、第726條,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優先購買權或者出租人將房屋出賣給近親屬的除外。同時,還應注意的是,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在出租人拍賣房屋時同樣適用。

(此條規定的意義是,當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與按份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沖突時,按份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可以優先,體現了物權優先於債權的理念。)

10、第1006條第三款,本條主要規定器官捐獻,第二款規定了形式上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第三款,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決定捐獻,決定捐獻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該條規定確認了器官捐獻的推定同意原則,但當事人沒能表示不同意的情況下,其第一順位的繼承人(其中子女必須是成年)在繼承其遺產的同時,還可以決定其器官的捐獻,可謂權力重大。)

熱點內容
廬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1 17:51:39 瀏覽:725
行政法背誦表格 發布:2025-09-11 17:46:40 瀏覽:6
2019新勞動法變化解析 發布:2025-09-11 17:12:40 瀏覽:996
最新婚姻法是哪天頒布的 發布:2025-09-11 17:05:31 瀏覽:98
論我國農村基層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1 17:03:55 瀏覽:188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1 16:51:19 瀏覽:845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填寫樣式 發布:2025-09-11 16:49:14 瀏覽:485
央視網CCTV12社會與法圖片 發布:2025-09-11 16:47:36 瀏覽:111
社會與法搶 發布:2025-09-11 16:47:35 瀏覽:284
金藝繪美術書法學校 發布:2025-09-11 16:31:24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