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法諺用民法

法諺用民法

發布時間: 2021-03-14 19:28:39

⑴ 法無具體規定,法院可否引用民法原則判決

民事法律中來,民法原則條款具有自法律效力。在民事案件的審理中,有具體規范條款的,一般不引用原則條款;沒有具體規范條款時,或者具體規范條款有矛盾時,可以引用原則條款判決。民法原則既是指導,也有彌補漏洞的功能,本著法院不得拒絕裁判的規則,民法原則條款可以用於民事案件的判決。

⑵ 民法有什麼作用

核心內容:民事權利是指法律賦予民事主體滿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和形成權等。下面由法律快車小編為您介紹相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支配權是指權利人可以自己直接支配其權利客體

2、並有權排除他人妨礙其支配的權利。

3、請求權是指權利人有權要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4、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

5、抗辯權是指對抗他人行使權利的權利。

6、絕對權是指效力及於一切人的權利,其權利主體是特定的人,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一切人。

7、相對權是指其效力僅及於特定人的權利,相對權的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均是特定的人。

8、主權利是指在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不依賴另一權利可以獨立存在的權利;

9、從權利是指在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權利制約的權利。

10、既得權是指其成立要件已全部實現的權利。

11、期待權是指其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實現,將來有可能會實現,也有可能不會實現的權利。

12、原權利是指在合法的民事法律關系中存在的權利。

13、救濟權是指在原權利受到侵害時,或有受到侵害危險時而發生的權利。

⑶ 如何使用民法法條匯編

需要哪個部門法就找哪個法,就這樣使用

⑷ 關於民法的經典名言

1、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宋·蘇轍
2、法律不可能給每個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於全體內和大多數人,我們就該滿容足了。——李維
3、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國法學家 波洛克
4、法律的基礎有兩個,而且只有兩個……公平和實用。——伯克
5、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意)《論犯罪和刑罰》
6、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學大全》
7、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為了束縛他的才能。——羅伯斯庇爾(法)《革命法制和審判》
8、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沒有發言權的。——西塞羅
9、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⑸ 民法在法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法是一個很重要的部門法。但是對於民法在國家的整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回用,民法答的調整對象和適用范圍,民法與某些法學家所主張的經濟法的關系等等問題,目前法學界的看法很不一致,需要根據法學理論,特別是關於法的體系的一般原理去進行分析研究,以求逐步取得比較統一的認識。
民事法律行為行為,又稱法律行為,是法律事實的一種,是指民事主體以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依法產生民事法律效力的行為。民法通則第五十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可見其在民法中的地位及功能:
1、橋梁作用。民事法律關系通過主體為一定的法律行為來實現。
2、保障作用。沒有法律行為民法的調整無從談起。
3、可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物,還有可能是行為,權利、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
4、作為違法行為的相對行為。民事法律事實分為法律事件和行為,行為又分為法律行為和違法行為。

⑹ 民法上侵犯他人的利益,可以引用哪些法條

你的問題有點含糊:乙通過什麼行為和方式達到與A大學的「深造合意」,二是「合意」本身是單純的口頭約定還是有書面「契約」等等。

⑺ 「民法是萬法之母」這句話是誰說的為什麼這么說

好像是徐國棟說的...

就社會實際的文明進程的有助益這個角度角度而言,私法的確立與維護是根本,公法的確立與存在是一種工具性價值的顯彰,徐國棟老師對這一點有深刻的見地,他心中的民法,是一個民法的帝國,民法的地位在所有的法律中是萬法之母。從實證主義的法律效率層面,確立「憲法為萬法之母」自然不在話下,但從更深層次的人---社會這種復雜的關系角度上看,確立民法為萬法之母的地位是令很多智者痛苦,但卻是冷峻的洞見。
---------------------------劉超《你的誕生已然死亡,你的死亡還將不死》
http://www.en-law.cn/qxzn/dwjs/200511/t20051130_858.htm

民法是萬法之母,這是從法發生史的層面上來說的,從起源來說,先有民法後有憲法。法律學習需從民法研習開始.但民法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除勤奮謙虛的態度外,學者尚需具備合適的方法,才可掌握民法的精髓.。母,這里解釋為基礎。

法諺有雲:「欲學法者,當先學民法。」誠哉斯言!而研究民法的民法學,毫無疑問,也就成為法學中的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是整個法律科學所由建立的最最基礎。欲研習法律者,必先研習民法,而民法之博大精深,其體系之繁復無比,又是研習者每每所不能竟其功只原因所在。故研習民法,必得藉助一定的體系化研習方法,俾使繁復得以簡化,研習者方能遂其所願。

http://www.en-law.cn/qxzn/dwjs/200511/t20051130_858.htm

⑻ 老師說收集點法諺,求提供!!!!!!!!!!

法律方面的諺語太多了。
法諺或法律格言中凝聚著千百年來的法律智慧。她表述簡潔,精確,既能幫助我們使論辯變得優雅精緻,又能幫我們消除無益的瑣碎言詞。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古希臘】柏拉圖
婚姻的結合要求夫妻雙方都要忠實,忠實是一切權利中最神聖的權利。——【法】盧梭
一件事不能判兩次罪
緊急時無法律(緊急避險)
刑罰的威懾力不在於刑罰的嚴酷性,而在於其不可避免性。——貝卡利亞
沒有救濟就沒有權利。——法諺
要理解法律,特別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英】邊沁
公正不是德性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惡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邪惡。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官)霍姆斯《普通法》
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法諺
契約是當事人間的法律
任何人均不得因其不法行為而獲益
法院不得對於未向其訴求的事項有所作為
當事人給法官事實,法官給當事人法律
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古羅馬法諺
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英】培根《論司法
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
法律不強人所難
法律沒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權利
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罪責)。
風雨能進,國王不能進——德國法諺
法治就是人人遵守良法——亞里士多德
無限制則無自由 ——西方法諺
為了不使刑罰成為某人或某些人對其他公民施加的暴行,從本質上說,刑罰應該使公開的,及時的,必需的,在既定條件下盡量輕微的,同犯罪相對稱的並由法律規定的。——貝卡里亞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 ——卡爾.馬克思
私有財產的真正基礎即有佔有,是一種事實。一個不可解釋的事實,而不是權利。只是由於社會賦予實際佔有以法律的規定,實際佔有才具有合法佔有的性質。 ——馬克思
任何人在被證明有罪前,皆應被視為無辜。
任何人無義務控告自己。
存疑時有利於被告(in bio prereo)。
警察是法庭的僕人。——英美法諺(就主要是指警察必須根據法庭傳召出庭作證)
證明責任是訴訟的脊樑。
素樸的絕對的正義感,往往卻是證據法則最大的殺手。
任何人不因思想受處罰(Nemocogitationis poenam patitur ; Cogitationis poenamnemo patitur)。——羅馬法法諺
無犯意則無犯人(Non reu nisi mens sitrea)——英國法諺(即不能對不具有犯意的行為進行刑事處罰(如意外事件、精神錯亂、年幼無知等均不能歸責於行為人)
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中】《四庫全書•政法類•法令之屬按語》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嶺。——西方法諺
程序先於權利。——英國法諺
法官不得因沒有法律拒絕裁判。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林 肯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麥克萊
呆板的公平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平。 ——托馬斯•福勒
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過一場冗長的官司。——德國諺語
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休尼特
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 ——西方法諺
法官乃會說話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 [美]愛德華•S•考文
一切違背人的自然感情的法律的命運,就同一座直接橫斷河流的堤壩一樣,或者被立即沖垮和淹沒,或者被自己造成的漩渦所侵蝕,並逐漸地潰滅。[意]貝卡里亞
好的法律應該提供的不只是程序正義。它應該既強有力又公平;應該有助於界定公眾利益並致力於達到實體正義。 [美]諾內特 塞爾茲尼克
在我看來,失手殺人其罪尚小,混淆美醜、善惡、正義與不正義,欺世惑眾,其罪大矣。[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凶惡背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法]孟德斯鳩
人與人是不相同的,人們不能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視同仁、人人相等。[奧]路德維希•馮•米瑟斯
任何人不得通過損害他人的方式為自己獲利
行使自己權利以不損害他人權利為限
不得推定任何人遺棄自己的財物。
契約勝法律。The agreement of the parties overrides the law.
避免損害者較取得利益者為優先。
債務證書在債務人之手中時,推定該債務已清償。An evidence of debt found in possession of the debor is presumed to be paid.
法理乃法律之精神。The reason of the law is the soul of the law.
人民之安寧乃最高之法律。The safety of the people is the supreme law.
法是關於人世和神世的學問,關於正義與不正義的科學。---《法學階梯》
1.Omnis interpretatio si fieri potest ita fienda est in instrumentis, ut omnes contrarietates amoveantur
英譯:All the interpretations of instruments, as far as possible, are to be such that every inconsistency is removed.
漢譯:所有的解釋,若是可能的話,必是通過消除文本中的矛盾而實現的。
2. Nullum crimen majus est inobedientia
英譯:No crime is greater than disobedience.
漢譯:沒有哪種犯罪比不服從還嚴重。
3. Mos et conventio vincunt legem
英譯:Custom and agreement overrule law.
漢譯:習慣與合意可以使法律無效。
4. Ubi jus ibi remedium
英譯:Where there is a right, there is a remedy.
中譯:有權利便有救濟。
5. Ignorantia facti excusat——Ignorantia juris non excusat
英譯:Ignorance of fact excuses——ignorance of the law does not excuse.
中譯: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罪責)。
6. Nimia subtilitas in jure reprobatur, et talis certitudo certitudinem confundit
英譯:The law does not allow of a captious and strained intendment, for such nice pretence of certainty confounds true and legal certainty.
中譯:法律中不允許過度矯情和做作的表述,因為這種偽裝的確定性會干擾真正的法律確定性。
7. Veritas nihil veretur nisi abscondi
英譯:Truth is afraid of nothing but concealment.
漢譯:真相無所懼,唯怕被隱瞞。
8. Ut paena ad paucos, metus ad omnes perveniat
英譯:That by punishing a few, the fear of punishment may affect all.
漢譯:通過懲罰少數人,可以威懾所有人。
9、Nullus commom capere potest de injuria sua propria
英譯:No man should benefit from his own injustice.
漢譯:沒有人應當從自己的過錯中獲益。或,
人不應當因自己的不義而獲益。
Nullus commom capere potest de injuria sua propria.
任何人均不得因其不法行為而獲益。
陳忠誠:《法窗譯話》,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2版,P278。
10. Nihil tam munitum quod non expugnari pecunia possit
英譯:No fortification is such that it cannot be vanquished by money.
漢譯:再堅強的堡壘也敵不過金錢的侵蝕。(西塞羅)
11. Nihil est tam populare quam bonitas
英譯:Nothing is so popular as goodness is. (拉丁文和英譯文轉引自蒙田《隨筆集》的英譯本,見:Montaigne』s Essays, Book II。英譯者為Charles Cotton——謝謝徐國棟教授提醒,此處作了相應修正)
漢譯:沒有什麼比善更受歡迎。
12. Nihil tam proprium est imperii quam legibus vivre
英譯:No command is more authoritative than "living a lawful life".
漢譯:沒有什麼命令比「過守法的生活」更具有權威性。
13. Res inter alios acta alteri nocere no debet
英譯:A transaction between two paties shouldn』t operate to the disadvantage of a third party not in their debt.
漢譯:兩方當事人之間的交易不得對利益無涉的第三方不利。
14. Nemo tenetur seipsum accusare
英譯:No one can be forced to incriminate himself.
漢譯:沒有人有義務證明自己有罪。(註:與我國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政策恰好相對)
Nemo tenetur informare qui nescit, sed quisquis scire quod informat:沒有人有義務說明那些他們所不知道的事物,但那些就相關事物提供了信息之人應該了解其所說的。
15. Qui sentit commom sentire debet et onus
英譯:One who gets the advantage ought to sustain the burden.
漢譯:享受好處者應承受相應的負擔。(相當於經濟學家們常說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16. Affirmanti non neganti incumbit probatio
英譯:The one who affirms, not the one who denies, should provide evidence.
漢譯:舉證責任應由提出主張者、而不是否定(主張)者承擔。
17. Lex non cogit ad impossibilia
英譯:Law does not compel a man to do what he is impossible to perform.
漢譯: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18. Veni, vidi, vici!——Julius Caesar
英譯: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漢譯:俺來了,俺看見,俺征服!(凱撒說的,凶惡吧!)
19. Honor est praemium virtutis
英譯:Honor is the reward for virtue.
漢譯:榮譽是美德的報償。(西塞羅語)
20. Bene qui latuit, bene vixit
英譯:The One who has lived well has lived unnoticed.
漢譯:小日子過得美不滋兒的人,必是無名之輩。(奧維德的名言)
21. Leges vigilantibus, non dormientibus, subveniunt
英譯:The law comes to the help of the vigilant, not the idle.
漢譯:法律只幫助警醒的人,而不幫助憊懶的人。(用來解釋為何會有「訴訟時效」制度)
22. Nihil possumus contra veritatem
英譯:We are not able to stand against the truth.
漢譯:我們無力反抗真理。
23. Inde datae leges ne fortior omnia posset
英譯:Laws are made to prevent the stronger from having the power to do everything.
漢譯:法律旨在防止強勢者為所欲為。
24. Quoties in verbis nulla est ambiguitas ibi nulla expositio contra verba expressa fienda est
英譯:If there is no ambiguity in the words, then no exposition contrary to the expressed words is to be made.
漢譯:如果語句中並無模稜兩可之處,則不能做出與該語句的明顯含義相悖的解釋。(法律解釋及合同解釋的一項基本原則)
因為這種偽裝的確定性會干擾真正的法律確定性。
「正義被耽擱等於正義被剝奪」-英國法律諺語
「法官不知道有父母,只知道法律和真相」。(Justice knows neither father nor mother, but regards truth alone)-西方法律諺語
「當事人給法官事實,法官給當事人法律」-羅馬法法律諺語
「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西方法律諺語
「正義不應當只是被實行的,也應當是被看見要實行的」-英國法律諺語

熱點內容
行政法背誦表格 發布:2025-09-11 17:46:40 瀏覽:6
2019新勞動法變化解析 發布:2025-09-11 17:12:40 瀏覽:996
最新婚姻法是哪天頒布的 發布:2025-09-11 17:05:31 瀏覽:98
論我國農村基層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1 17:03:55 瀏覽:188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1 16:51:19 瀏覽:845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填寫樣式 發布:2025-09-11 16:49:14 瀏覽:485
央視網CCTV12社會與法圖片 發布:2025-09-11 16:47:36 瀏覽:111
社會與法搶 發布:2025-09-11 16:47:35 瀏覽:284
金藝繪美術書法學校 發布:2025-09-11 16:31:24 瀏覽:160
律師承擔政府法律顧問的經驗 發布:2025-09-11 16:20:03 瀏覽: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