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先後

民法先後

發布時間: 2021-03-14 21:13:56

民法上有沒有先借先還這一說法

第一:沒有這一說法;

第二:償還的先後順序是按照權利的先後順序;

第三:
舉例說明:

甲公司欠乙錢,甲並把自己的房產抵押給銀行;如果甲公司倒閉,乙和銀行同時向甲追償債務,則法院會把甲的房產先償還銀行的抵押貸款,剩餘的錢再償還給乙,這就是在法律上抵押權要大於債權。

Ⅱ 憲法民法刑法由來的先後順序

先有憲法,才有刑法和民發

刑法和民法都是部門法,就是說他們的效力分別只限於刑事部分和民事部分,比如說刑法就管不著行政問題。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國家的任何事項,憲法都有大體上的規定,只不過跟部門法比沒那麼詳細。我國民法和刑法都是根據憲法的規定或者授權來制定的,通俗點說,就是憲法上說了,刑法可以管刑事方面的問題,民法可以管民事方面的問題。 民法和刑法是平等的,各自規范著自己的范圍。

Ⅲ 民法典的第一條按照哪四個層次的順序

民法典的第一條按照:一般權利、類型權利、項別權利、具體權利四個層次的順回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答典》第一章基本規定:第一條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3)民法先後擴展閱讀:

2019年6月25日栗戰書委員長主持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會議審議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和民法典繼承編草案。12月20日,法工委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修改完善,並將2017年已經出台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編入草案。

重新編排條文序號,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提請12月常委會會議審議。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Ⅳ 民法總則的實行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實施時間:2017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民法典專的總則編,屬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

(4)民法先後擴展閱讀

中國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後4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第一次和第二次,由於各種原因而未能取得實際成果。1979年第三次啟動,由於剛剛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制定一部完備的民法典條件還不具備,因此,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工作思路,確定先制定民事單行法。

現行的繼承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合同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制定的。2001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並於2002年進行了一次審議,經討論,仍確定繼續採取分別制定單行法的辦法。

2003年十屆全國人大以來,又先後制定了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等。

Ⅳ 黨和國家曾於1954年到2001年先後多少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

黨和國家曾於1954年到2001年先後4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後4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

第一次和第二次,由於各種原因而未能取得實際成果。

1979年第三次啟動,由於剛剛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制定一部完備的民法典條件還不具備,因此,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工作思路,確定先制定民事單行法。現行的繼承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合同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制定的。

2001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

(5)民法先後擴展閱讀:

關於基本原則和法律適用規則

基本原則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和司法機關進行民事司法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准則。草案第一章以確立基本原則為核心,並就立法宗旨、法律適用規則作出規定。

草案在民法通則的基礎上,結合30多年來民事法律實踐,進一步明確了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並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原則、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

需要指出的是,將綠色原則確立為基本原則,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樣規定,既傳承了天地人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理念,又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發展理念,與我國是人口大國、需要長期處理好人與資源生態的矛盾這樣一個國情相適應。(草案第三條至第九條)

關於民事法律的適用規則,草案規定:

一是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習俗。

二是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著作權法、專利法、保險法等民商事特別法既涉及民事法律關系,也涉及行政法律關系,還有一些涉及特殊商事規則,這些法律很難也不宜納入民法典,這條規則明確了民法總則與民商事特別法的關系。(草案第十一條、第十二條)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

Ⅵ 民事訴訟順序

寫個訴訟狀,自己去法院立案庭立案,該案很簡單你有證據,對方也承認,可以調節結案。

Ⅶ 《民法總則》最早由誰提出這個概念

中國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後4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第一次和第二次,由於各種原因而未能取得實際成果。1979年第三次啟動,由於剛剛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制定一部完備的民法典條件還不具備,因此,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工作思路,確定先制定民事單行法。現行的繼承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合同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制定的。

Ⅷ 民法上說的先後履行順序是以履行完的先後還是以開始履行的先後為先後標准謝啦!

這個要看合同約定和合同性質了,比如說買賣合同,可以約定貨到後一次性付款,也可能約定貨到一半後付款一半之類的。

Ⅸ 民法 為何判定死亡先後

如果不判斷死亡先後,權利主體的民事權利義務將無法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下同)
(法〔民〕發〔1985〕22號 1985年9月11日發布實施)
1.繼承從被繼承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時開始。
失蹤人被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判決中確定的失蹤人的死亡日期,為繼承開始的時間。
2.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先後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幾個死亡人輩份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份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節目表2019 發布:2025-09-11 11:33:39 瀏覽:45
民事訴訟法一審事實不清 發布:2025-09-11 11:05:00 瀏覽:40
民事訴訟法第64和144條 發布:2025-09-11 11:03:44 瀏覽:885
勞動法規定加班時間不能多久 發布:2025-09-11 10:52:33 瀏覽:803
民事訴訟法法261 發布:2025-09-11 10:40:11 瀏覽:253
法律法規效力級別 發布:2025-09-11 10:34:38 瀏覽:91
法院辦公系統 發布:2025-09-11 10:33:50 瀏覽:616
法律知識比賽團隊展示 發布:2025-09-11 10:29:15 瀏覽:853
免費的醫療事故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11 10:29:12 瀏覽:94
句容法院淘寶網 發布:2025-09-11 10:23:55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