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新民法打架

新民法打架

發布時間: 2021-03-15 15:31:31

民法通則 打架斗毆民事責任

我認為李四應該佔70%

王五隻佔有30%

因為王五去小便,對李四並沒有造成侵權。而李四對王五辱罵。

還用鐮刀將王五眼部弄傷。恰巧王五還是醉酒之人

也就是限制沒事能力之人。他將王五摔倒,應該是正當防衛

⑵ 民法中規定打架如何處理

如果不涉及刑事犯罪,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⑶ 民事糾紛打架

根據您的傷勢的輕重,對方需要承擔不同的責任。
如果您的傷勢為輕傷的,則對方要承擔刑事責任,依法由公訴機關提起公訴追究其故意傷害的刑事責任。民事賠償部門,對方需要承擔您的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構成殘疾的有殘疾賠償金。
如果傷勢不重,輕微傷情況等,您需要按照人身侵權賠償案件提起民事訴訟,追究對方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構成殘疾的有殘疾賠償金。當然您也可以提出一些精神損失費。

⑷ 民事糾紛 打架 如何處理

這要鑒定,構成輕傷可能會判3年以下刑罰,不構成輕傷如果報警的話頂多罰點款,拘留幾天,情節輕微的口頭警告下就沒事了

刑法民法打架問題

如果傷者被鑒定為重傷,肯定會被判刑!主動賠償,和當事人達成和解,可以判得輕點。
依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早知道如此,又何必當初,出手還那麼重。

⑹ 民事糾紛打架處理

一、你說的雙方打架致輕微傷的,公安機關會進行雙方調解、賠償醫療費等達成協議,還可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打人者進行行政拘留、罰款等,最長時間不能超過15天。
二、對派出所的處罰有疑義的,可以到派出所的主管部門公安機關的法制室(科)提出復議。
三、傷情鑒定應該由派出所委託公安機關的物證技術鑒定中心出具,公安機關做出的鑒定,不能想當然的認為有假,要相信鑒定部門,鑒定部門因為是技術鑒定部門,不會受某些外界因素的影響的,如果有證據證明鑒定部門弄虛作假的,鑒定人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的,如果對鑒定有疑義的,可以申請到省政府指定的醫院重新鑒定。
四、鑒定部門出具鑒定是依據外界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傷及後果為依據,包括損傷當時的傷情、損傷後引起的並發症和後遺症等,全面分析,綜合評定。是由嚴格的法律條文規定的,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支配想評定什麼傷情就評定什麼什麼傷情的。
五、公安機關對雙方當事人做出處罰,不是單單憑損傷一方面來說的,而是通過整個事件過程中雙方當事人所負的責任大小、傷情輕重等多方面綜合考慮的。
根據本人從事物證技術鑒定幾十年,給你回答了一些你提出的疑問,個人意見,僅供你參考。

⑺ 民法通則關於打人事件的處理

1、按照國內現行民法精神:如果沒有明顯傷害,相關部門一般會進行調節,盡量化解矛盾,賠禮道歉或給予一定的賠償;如果輕微傷害,參照第2條處理。

2、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致人輕微傷不構成故意傷害罪,不涉及到量刑的問題,應受治安處罰。 應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重傷參照第3條處理。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84條之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重傷標准:

( 1)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

(2)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

(3)其他對於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其中「其他對於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主要是指上述幾種重傷之外的在受傷當時危及生命或者在損傷過程中能夠引起威脅生命的並發症,以及其他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的損傷,主要包括顱腦損傷、頸部損傷、胸部損傷、腹部損傷、骨盆部損傷、脊柱和脊髓損傷以及燒傷、燙傷、凍傷、電擊損傷、物理、化學或者生物等致傷因素引起的損傷等。

⑻ 刑法 民法 打架問題

首先 去找個律師 最好資歷年長的 見過世面的 比較會幫您爸爸開脫

這一段材料 是 中國正當防衛 的規則
中國刑法規定的: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衛行為。它是對不法侵害者進行反擊,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侵害的行為,是刑法規定的保護行為人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法律制度。正當防衛行為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實施防衛行為的目的,必須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防衛目的的正當性,是正當防衛的首要條件。如果防衛目的不具有正當性,正當防衛則不能成立,例如聚眾斗毆中互相殺傷,由於均有侵害對方的意圖,故不存在正當防衛。

2.防衛行為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行為。沒有不法侵害行為,則無須實施正當防衛。正當防衛所針對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對受法律保護的國家、公民一切合法權益的違法侵害的行為。行為人必須是對不法侵害行為才能實施正當防衛,對於合法行為不能實施正當防衛。如執法人員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者搜查、扣押物品,是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被拘留、逮捕的人或者第三人不能以其人身自由或者財產權益受到侵害為借口,實施正當防衛。

3.防衛行為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這里所說的「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有兩層含義:一是不法侵害在客觀上確實存在的,而不是主觀想像的或者推測的;二是不法侵害必須是正在進行的,而不是尚未開始、已經停止或者實施終了的。

4.防衛必須針對實施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正當防衛,其目的是要排除和制止不法侵害,而不法侵害的行為來自侵害者,因此,要制止不法侵害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造成損害,不能侵害無關的第三者,包括侵害者的家屬。

5.正當防衛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損害。根據刑法的規定,在一般情況下,正當防衛是有限度的,例如對一些並不嚴重的侵害行為,防衛人應當採取適當的、能夠制止不法侵害人的防衛行為。這種行動的強度和後果應以是否是防衛行為所必要的為限度。如果行為人的防衛行為超過了一定的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是要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因此在一般情況下,防衛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是公民實行正當防衛必須遵守的限度,超過這一限度防衛行為就由正當變為非法。只有在對一些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進行防衛的情況下,如對正在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等犯罪行為進行防衛,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也無須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行為是出於維護合法利益,制止不法侵害的正當目的,是對國家和人民有益的行為。為了鼓勵群眾見義勇為,積極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法律明確規定,採取正當防衛行為,給不法侵害人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2. 根據這個材料 摸索摸索 怎麼為您父親開脫,成為「正當防衛」

3. 積極賠償, 可以獲得緩刑, 是在監外執行的。

謝謝, 請採納

熱點內容
中國五大刑法 發布:2025-09-11 08:35:50 瀏覽:586
法庭狂對法官 發布:2025-09-11 08:35:41 瀏覽:343
法律顧問借鑒 發布:2025-09-11 08:35:34 瀏覽:386
2016司法所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11 08:21:31 瀏覽:580
建築類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1 08:19:57 瀏覽:478
民法通則第97 發布:2025-09-11 08:06:30 瀏覽:502
行政法位階及沖突 發布:2025-09-11 07:54:55 瀏覽:10
離婚自由對婚姻法的意義 發布:2025-09-11 07:53:26 瀏覽:941
四川省小作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1 07:53:19 瀏覽:866
法律援助律師執業管理 發布:2025-09-11 07:51:10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