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消除
⑴ 如何申請消除犯罪記錄
犯罪記錄是不可以消除的。
犯罪記錄是國家專門機關對犯罪人員情況的客觀記載。犯罪記錄制度是現代社會管理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當事人因犯罪而被判處刑罰後,就會在相應的犯罪人員信息庫中有相應的犯罪記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印發《關於建立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的意見》的通知要求,對於犯罪人員應該進行犯罪信息登記。
(1)刑法消除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的主要內容有:
(一)建立犯罪人員信息庫;
為加強對犯罪人員信息的有效管理,依託政法機關現有網路和資源,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司法行政機關分別建立有關記錄信息庫,並實現互聯互通,待條件成熟後建立全國統一的犯罪信息庫。
(二)建立犯罪人員信息通報機制;
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將生效的刑事裁判文書以及其他有關信息通報犯罪人員信息登記機關。
監獄、看守所應當及時將《刑滿釋放人員通知書》寄送被釋放人員戶籍所在地犯罪人員信息登記機關。
(三)規范犯罪人員信息查詢機制;
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分別負責受理、審核和處理有關犯罪記錄的查詢申請。
(四)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切實幫助失足青少年回歸社會,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實際,建立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對於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應當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後,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五)明確違反規定處理犯罪人員信息的責任
負責提供犯罪人員信息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及時、准確地向犯罪人員信息登記機關提供有關信息。不按規定提供信息,或者故意提供虛假、偽造信息,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⑵ 拘役三個月現在新刑法消除案底嗎
拘役三個月,不會取消案底的。因為拘役是刑法規定的一種刑事處罰,接受過拘役處罰的,就說明曾經犯過罪。
法律依據:
《出具有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工作規定》第五條 本規定所稱的違法犯罪記錄證明事項不包括以下情形:
(一)行政
1.治安調解協議,不予處罰決定;
2.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決定,以及交通違法罰款(申請校車駕駛資格的按照《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辦理);
3.傳喚(強制傳喚)、繼續盤問、拘留審查等行政性措施;
4.其他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二)刑事
1.刑事和解協議、撤銷刑事案件決定;
2.因沒有犯罪事實(含證據不足,不能認定有罪),或者有《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情形之一,檢察機關作出的不起訴決定和法院作出的無罪判決;
3.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強制措施信息。
(三)行政案件辦理或者刑事訴訟活動中形成的,記載案件受理、立案、調查取證、起訴、審判等內容的過程性信息;
(四)按照有關規定已被封存或者應當被封存的公民在未成年期間實施的違法犯罪的處理記錄,但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
⑶ 犯罪記錄幾年可以消除
我國目前立法與司法中尚未明確規定前科消滅制度,且終身不能消除。
當地公安機關都會將相關檔案、信息進行保存的。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可以不用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
請參考以下法律資料:
《刑法》
第一百條【前科報告制度】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
(3)刑法消除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同時指出,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犯罪記錄會被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⑷ 如何消除刑事犯罪記錄
刑事犯罪記錄,是無法消除的,終身有效。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犯罪記錄封存】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2、在我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是封存,但也不是撤銷,而成年人犯罪記錄也不會撤銷,是可以查詢到的。
(4)刑法消除擴展閱讀
申請消除違法及輕罪記錄的條件:
對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時未滿18周歲,因初次違法而受到治安處罰、收容教養、勞動教養、強制隔離戒毒
因初次犯罪、偶然犯罪、過失犯罪而被不起訴或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主觀惡性不深,誠心改過自新,監護人具備監護能力且實際履行監護職責的可以申請消除違法及輕罪記錄。
⑸ ... 案底 可以消除嗎!
1、能問一下你今年幾歲嗎?你把現在自己的年齡減去10年的時間,看是否屬於未成年人.如果是在14周歲以下,則當年的情況不認為是犯罪的;
如果是16周歲不滿18周歲,則要看你當時搶奪的數額了。
根據《刑法》,你當時如構成搶奪罪,搶奪罪的處罰
刑法第267條規定: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以上的情況是在當事人沒有報案的情況下,不予追究的。如果當事人當時有報案,則根據《刑法》
第八十八條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條 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時間過了這么多年,應該是沒事的,要不,你早被會喚了。
⑹ 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消除要多少年
案底是一般指某人過去犯法或犯罪行為的記錄。又稱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在我國法律中一般指有過刑事犯罪前科的檔案記錄,而該犯罪檔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門保存。不能消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