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達民法勘誤2017
Ⅰ 瑞達法刑法為什麼沒講另外兩個原則
民事法律遵循這樣一條基本原則:作為公民,只要法律沒有禁止的行為即可為之,即法學界通常所說的「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不違法」。附:民法基本原則(一)平等原則〈〈民法通則〉〉第三條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民法平等原則有以下基本含義: 任何民事主體在民法上都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無論他們在行政法或者其他部門法上是否存在隸屬關系、主從關系、一進入民事領域便都具有獨立法律人格的法人或公民,彼此互不隸屬和依從。任何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都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民事主體依法取得民事權益都受同等的法律保護。(二)意思自治原則(自願原則)其基本含義是::是否進行某項民事活動,完全由個人決定;否則該行為無效、可變更或可撤銷;;與什麼人、以何種方式、進行何種活動、由個人決定(至於該活動是否等價有償,也由本人評價抉擇。正基於此,等價有償不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對自己的行為承擔風險和責任。既然是否進行某項民事活動完全由個人決定,那麼該民事活動的後果應由自己承擔。(三)誠實信用原則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它要求:民事主體參加民事活動、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時.應當持有善意.不規避法律;履行義務時還應考慮他方利益、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他人利益(這也是本文所述的權利不得濫用原則);民事主體所做的意思表示要真實、不欺不詐、講究信義、恪守諾言。(四)公序良俗原則(公共秩序原則)民事法律行為的內容及目的不得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這一原則在現行法上的根據是民法通則第七條: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及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民事行為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無效。須注意的是,我國現行法因受前蘇聯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論的影響,未使用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字樣。(五)公平原則民事法律行為內容的確定,應當遵循公平的原則。由當事人一方或第三方確定民事法律行為內容的,其確定只在符合公平原則時,始得對他方當事人發生效力。公平原則在現行法上的根據是民法通則第四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的原則。
Ⅱ 鍾秀勇是誰
主編《民法》系列教材,2016成立北京瑞達成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瑞達成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獨家簽約主講教師。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博士,善於把握考試重點,清楚解析考試難點,深諳記憶規律,擅長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枯燥的考點趣味化,引導學員輕松記憶,牢固記憶。
所授課程針對性強,不枯燥,自信為廣大考生的好幫手。
授課生動有趣,極富感染力,深諳記憶規律,擅長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枯燥的考點趣味化,使主要考點關聯化,引導學員輕松記憶、牢固記憶。
只有透過老鍾的眼睛,你才知道,民法是那麼絢爛有趣,是那麼博大精深而又唾手可得,他授課生動,抽絲剝繭、細致又點石成金,讓考生精準拿分的同時又對生活有所頓悟。
可以說,他,就是一座學堂,老鍾對自己的作品負責,講義再三打磨,吐故納新,在浮躁的同業競爭中,甘做一個沉穩的匠人,他說,民法,為生民立命。信老鍾,得民法,人送外號,老鍾。
《民法》(第三版)出版以來,物權法配套法規、規章不斷出台,其他民事法律規范也相繼更新,為使本書所反映的內容與時俱進,我們對本書各編作了相應修訂。
同時,為滿足本教材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我們根據讀者的意見,增加了"繼承權"編,修訂後的《民法》教材共七編四十一章。
第一編為民法總論,第二編為物權,第三編為債權總論,第四編為債權分論,第五編為人身權,第六編為繼承權,第七編為民事責任,修訂工作由各位編著者分頭完成,最後經王利明教授審訂統稿。
Ⅲ 厚大司考和瑞達法考哪個比較好 厚大司考和瑞達
都挺好,但我覺得厚大略勝一籌
Ⅳ 法考培訓比較好的機構是哪幾個
法考培訓機構推擠:萬國司法考試、三校名師司法考試、眾合司法考試、獨角獸司法考試、中律司法考試。
1、萬國司法考試
萬國司法考試培訓機構隸屬於北京萬國國際商務咨詢公司,成立於1997年,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萬國司法考試培訓機構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司法考試培訓機構之一,在全國擁有34個教學點,被譽為中國法律界的黃埔軍校。不足之處在於,因其教學點較多,教學質量的統一性還有待提升。
4、獨角獸司法考試
獨角獸司法培訓機構(前身是獨角獸工作室),成立於2008年,是由一批法學院校畢業碩士、博士創建,隸屬於北京隨考通科技有限公司。獨角獸網校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最實惠的司法考試輔導機構,也是目前最專業的司法考試網上輔導知名品牌。不足之處在於,該機構投放大量精力到網課上面,而面授課程的培訓質量較差。
5、中律司法考試
北京中律司法考試培訓機構,成立於2002年,集司法培訓、律師服務、法律咨詢、法律翻譯、教育科技等「五位一體」的綜合法律培訓服務機構。在司法考試培訓上不斷推陳出新,緊跟司考步伐,擁有深厚的法律底蘊和獨特的教學文化。不足之處在於,因該機構業務類別較多,在司法考試的培訓上難免有些精力分散。
Ⅳ 司法考試民法哪個老師講的好
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專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屬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前身為律師資格考試,自2002年後,增加了檢察官考試和法官考試兩類系統內部職業資格考試考核,統稱為國家統一司法考試。
同時,關於司法考試的講解教師的選擇有很多,無法判斷哪個老師講的好,只要適合自己就好。
Ⅵ 瑞達法考和厚大司考什麼關系
沒有什麼關系。瑞達法考是在司考領域提倡免費的司考機構。瑞達法考是一內款司法考試軟體,大小50.06MB。
《厚大司容考名師題庫:刑法題庫(2014版國家司法考試)》定位於「具有深入和反復研讀價值的經典題庫」,作為考生研習歷年真題之外的補充,並擁有一定的命題預測性。所收錄試題均為各司考名師原創試題,含金量和考生認可度高,市場開拓潛力較大。
(6)瑞達民法勘誤2017擴展閱讀:
主要測試應試人員所應具備的法律專業知識和從事法律職業的能力。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命題范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為准。客觀題考試採用閉卷的方式。主觀題考試配備法律匯編,在民族自治地方組織國家司法考試,可以使用民族語言文字試卷進行考試。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Ⅶ 瑞達法考怎麼樣
沒報班,蠻想去參加瑞達的講座,但是看評論上次有部分人被攔在門外了,可回能沒有跟校方溝答通好,希望盡快解決問題,而且上次北京的沒去現場但是想看一下重播發現沒有完整的視頻,細節決定成敗啊,細節一定要做好,本來好好的心情就給破壞了,感覺官方不太給力啊,求一個重播鏈接那麼難嗎?後來發現抖音上有,不過抖音上的只是部分片段。嗚嗚,扎心了,小瑞瑞。
Ⅷ 司法考試過了客觀題今年的瑞達精講還有必要看么
有必要。建議客觀和主觀的精力要三七開。
法考是一門應試類考試,有考試大綱,自然有考試技巧在裡面。去年題主已經體驗過一把主觀題,想必對主觀題的套路有深刻的感性認識,我想這是有利的一面。導致敗北的原因大概率可能就是基礎還不夠扎實。
客觀的三分精力,要用在和主觀題重復的考點上,選擇重點,鞏固基礎用。而且法律新增條文也是熱點。比如刑法的結果無價值論行為無價值論的區分,打擊錯誤和法律認識錯誤的區分,正當防衛緊急避險防衛過當的區分,共同犯罪理論,等等。
民法的九民紀要,新出台的民法典解釋,公司法及解釋,等等。民訴的有獨三無獨三,執行異議。客觀以看視頻為主,重在理解。
主觀的七分精力,要用在重者恆重的考點上,重點復習主觀題的答題風格,大量背誦,靈活掌握法言法語,形成自己的答題思路。總之,主要是把三段論掌握好。主觀題要全程跟著聽下來,多動筆練習,多加模仿,假以時日,會有大提高的。
主要看你自己的復習時間,如果認認真真開始著手復習的時間比較早,准備時間充裕,建議還是看。
但是如果開始集中精力復習的時候已經比較晚了,就只剩一個月的時間這樣,那是可以直接看主觀題精講和沖刺課程的,多看多背,學習一下答題方式,考試的時候多抄抄法條,記好法治理論,就應該問題不大。
Ⅸ 眾合司考、厚大司考、瑞達法考這幾家怎麼挑選呀有經驗的來告訴下
不認機構認老師,
刑法:劉鳳科,刑訴:左寧,民法:鍾秀勇,民訴:戴鵬,版行政:徐金桂,權三國:女楊帆,商經:鄢夢萱,法理:白斌。瑞達就是這幾個老師一部分人有的。要看你是報班還是聽視頻。
跟這些老師,每一門課的講的老師不同風格也會不同,不宜換多位老師,支認准一位即可。
民法建議聽鍾秀勇的,民訴就戴鵬吧,刑訴就聽左寧的,楊雄講的語速太快,像馬克沁機槍,聽著有壓力。
分拿來。
Ⅹ 2017司考怎麼復習,厚大or瑞達
三校名師2017年司法考試:法理學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自由是法理學的邏輯起點,保障自由是法律的首要功能。
按照康德的看法,我們生活的世界,可以分為感性王國和理性王國,在感性王國,即自然界,受因果律的支配,不存在自由因果律可以不斷的回溯,最終找到第一因,這個第一因是什麼,不可知。康德懸設為上帝。但是在理性王國,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行為的第一因,為了歸責。必須懸設意志自由,在意志自由的情況下,個人沒讓渡了自己部分的自治權,組成了國家和社會。國家的最高限度的功能和最低限度的功能是保障人的自由。個人沒讓渡的屬於私域或者已域,讓渡了的屬於公域。自由人經同意讓權利的契約:憲法。然後以憲法為根據成立國家。憲法是政府的組織法。
2.民法以維護私域中人的自治權為首要功能。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私法自治,自治的前提條件是有行為能力。行為能力的判準是精神的狀況,精神狀況的判準是年齡,當然年齡是目前技術條件上我們能找到最不壞的標准,就像秦代找到最不壞的的標準是身高一樣。如果技術發達到可以精確測度理性的程度,就不必用年齡,用儀器直接測量就好。基於此,民法中就得先探討民事主義。民事主體在私域中享有一系列權利,這些權利從三種基本權利衍生而來:自由、生命、財產、生命的繁衍需要男女結合,人類的成長撫養基於此必須結成穩定的家庭,因而有《婚姻家庭法》。人的生命需要活得有尊嚴,因而必須有《人格權法》。人要生活下去,必須有基本的用物品。基本有用物品的獲取、持有,需要有分配正義,因而有《維權法》,人不可能給自給自足,需要交換,因而有《合同法》。人使用自己的權利,難免產生外部性,外部性有正負,負外部性需要內部化,因而有《侵權責任法》。
3.刑法以限制國家的刑罰權為手段,進而達到保障人權的最終目的。
刑法本質上是一種命令或者禁止,要求人們作為(如遺棄罪)或者不作為(如殺人罪)。刑法要探討的問題是群域(國家公權力)對私域(私人權利)的限制問題。國家權力對私域的限制要具有正當性,在自由主義者看來,能夠征成國家刑罰正當性的原則只有傷害原則和冒犯原則以及受限制的家長主義原則。凡是經得起正當性檢驗的命令或者禁止,必須明確,必須見諸條文,是為罪刑法定。一個理性人如果違背法律損害法益、冒犯他人,必須得到刑罰的強制,這種強制必須與其侵害法益的大小成正比,貫切平等原則,是為罪刑相適應。平等意義上,死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但應該承擔刑事責任。因果關系採用條件說。如果一個理性的人,自願受冒犯,則屬於私域問題,屬於個人自治范疇,刑法不應該干涉。
4.行政法以限制行政權力為手段,以保障人權為目的。
行政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最可能侵犯私域的是行政權。因而規范約束刑偵權對於保障自由而言至關重要,因而有行政法。行政法就是要為行政法的行駛設置規則,使其不得濫用。行政法的目的在於限權遵遁法無授權即禁止原則。但是授權給行政機關的法律有可能是惡法,私域的自由仍然得不到保障。此時,就需要有一種機制,;來保證法律的為良法。此時需要有立法程序,需要有民主原則。但民主原則有可能造成多數人的暴政,因而需要有對法律的和憲性審查機制。
5.訴訟法是解決糾紛的程序規則,是對司法權的限制。
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是一個客觀存在。糾紛可能是發生在民於民之間,也可能發生在民與官之間、還有可能發生在民與法之間,因而需要四種訴訟:民告民的民事訴訟、民告官的行政訴訟、官告民的刑事訴訟,民告法的憲法訴訟。故需要訴訟法。訴訟法是設定程序規則對司法權的限制。訴訟的基本原則為: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事實需要證明,但無法客觀復原,所以證明必須設定證明標准,民事訴訟證明標准為優勢證據規則(中國稱高度蓋然性規則),刑事訴訟證明標准則為排除合理懷疑規則。司法是用一般性的規則對具體糾紛的解決。一般性規則和個案事實之間的空隙,空隙需要縫合,故需要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解釋推理需要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