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原理與實務案例分析
『壹』 民法原理與實務論文1000
寫論文的時候復 應該時刻關注論文的重製心;
寫論文的時候,有時會覺得是不是這個也要加進去,那個也要放進去,覺得什麼東西都有必要介紹一下,我們論文的重點一定是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上,前面都是為了我們自己的研究工作做鋪墊,點到即可,不需要全面展開介紹,如果覺得需要介紹的話,可以通過標注參考文獻的方式,千萬不要放錯重心。
『貳』 民法原理與實務 p83習作案例
答:
1.王某應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擔保法》第21條規定: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本案中,王某與乙公司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范圍未作約定,因此,依本條規定應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即王某應對甲公司欠乙公司的10萬元主債務及利息等承擔全部保證責任。
2.有效。《民法通則》第91條規定:「合同一方將合同的權利、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應當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本案中,甲公司經乙公司同意,將其欠乙公司的債務轉讓給丁公司,因此,甲公司與丁公司間的債務轉讓具有法律效力。
3.王某不繼續承擔保證責任。《擔保法》第23條規定「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本案中,乙公司許可甲公司轉讓債務給丁公司,但未
『叄』 誰有民法原理與實務(第三版)
這個有的少!
『肆』 民法原理與實務 和 民事訴訟原理與實務 這兩門選修課程有什麼區別
一個是研究民法 一個是研究民事訴訟法
民法是實體法 訴訟法是程序法
『伍』 李開國民法原理與實務 理論思考與實務答案
不屬於民法的調整對象,民法調整的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財產關系。
本案例中合同雙方當事人不平等,不屬於民法調整對象。
『陸』 兩道民法案例分析題,請結合民法原理幫助分析,求幫助!
第一題
張三的抵押行為有效,因為在按份共有中各共有人對自己享有的份額獨立地享有所有權,可以不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轉讓、抵押。在該抵押有效的情況下,物權法本著簡化物權關系,促進物盡其用之目的,在該法第101條中規定,按分共有人轉讓自己的份額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同等條件一般包括價款、支付方式、擔保的同等)。因此,本案中李某為共有人,享有優先購買權,而張某之父非共有人,不享有此權利。
該責任由共有人對外承擔連帶責任,對內按份額比例承擔責任。因此應由張某、李某、王某共同對趙某承擔責任,如果某各共有人承擔的責任超過了其享有的份額,可以再按照份額進行追償。
第二題
該案為共同侵權,在本案中,廖某的損失是由於張某將排水口捅開和主謀、范某將鐵絲網拔起共同造成的,任何一方的行為均無法單獨造成該損害的發生。因此,根據侵權責任法第12條的規定,在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前提下,各自承擔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又因朱某、范某為未成年人,其責任應由各自的法定代理人承擔,故應由張某即朱某、范某各自的法定代理人共同承擔。
具體來講,張某的主觀故意更強,且行為危害性更強,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相比之下,朱某、范某因二人為未成年人,主觀惡意較小,且危害較輕,應承擔次要責任。(此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柒』 案例分析民法原理與實務
答:
1.王某應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擔保法》第21條規定: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專權及利息、違約金、屬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本案中,王某與乙公司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范圍未作約定,因此,依本條規定應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即王某應對甲公司欠乙公司的10萬元主債務及利息等承擔全部保證責任。
2.有效。《民法通則》第91條規定:「合同一方將合同的權利、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應當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本案中,甲公司經乙公司同意,將其欠乙公司的債務轉讓給丁公司,因此,甲公司與丁公司間的債務轉讓具有法律效力。
3.王某不繼續承擔保證責任。《擔保法》第23條規定「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本案中,乙公司許可甲公司轉讓債務給丁公司,但未取得保證人王某的書面同意,所以丙公司不繼續承擔保證責任
『捌』 請問民事訴訟原理與實務(一)課程代碼0918的輔導書在哪有賣
請問誰知道自考律師專科的科目名稱和課程代碼啊?如果我考法律專科的課程和...法律文書與律師實務寫作 4 00917 民法原理與實務 7 00918 民事訴訟原理與...
『玖』 關於民法原理與實務
基本同意上述意見。抄但是對於如下問題我持不同意見:
4:既然題目的大前提已經是濫用代理了,那麼不管你怎麼做怎麼符合利益,法律都是禁止的。並且,在法律中還有很多情況是禁止自己代理和雙方代理的。
5:典權不是租賃,出典人不能夠收取任何收益。因為典價已經把收益都算上了。所以典權人無須向出典人定期交付收益金額。
『拾』 民法原理與實務p63案例分析練習
差不多是剛考完,目前專業網站上連試題還沒有上傳,更甭提答案了,我想你還是找些模擬試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