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的強制性規范
㈠ 公司法第16條規定是強制性還是任意性規定
16.公司來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源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限額。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欠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法條就不打了。
有關公司擔保,設立的,都是強制的。
㈡ 公司章程違背了公司法的任意性規范和強制性規范的後果分別是什麼
任意性規范: 是授權規范,可以有公司自主決定!
強制性規范:是命令性規范或禁止性規范,會導致章程全部或者部分無效!
㈢ 請問法律高手什麼叫做法律的強制性規范和 任意性規范
法律規范依據權利、義務的剛性程度,可分為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所謂強制性規范是指必須依照法律適用、不能以個人意志予以變更和排除適用的規范。任意性規范則允許主體變更、選擇適用或者排除該規范的適用。商法以私法規范為主體,貫徹意思自治原則,當然具有大量的任意性規范。商事活動要求簡便、快捷,應由當事人自行決定更為合理,因此在商事行為法方面更多地存在任意性規范。例如合同的訂立、合同形式的選用、履行的方式,公司中經理人的設置、職權的規定,證券的投資,票據的轉讓等,都可以由當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思自由決定。
然而,由於商事組織在經濟生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商事組織的設立及其成立後的運行機制是否健全,會涉及交易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的利益,會直接對交易安全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發生影響。因此,關於商事組織的法律規范不宜完全由當事人意思自治,而應由國家給予適當的干預,這些干預的規范在商法中就體現為強制性規范。例如公司法中有關公司設立、公司的組織機構,商業登記,票據的種類、行為的方式,破產法中的清償順序等規范均為強制性規范。商法所具有的強制性規范與任意性規范的結合特點正如德國法學家德恩所說:「商法是一切法律中最為自由,同時又是最為嚴格的法律。」
㈣ 為什麼說公司法是強制性與任意性規范的結合
公司法有許多特點,為什麼要單獨突出這一特點呢?因為新公司法的一大特點便是賦予股東擬寫章程很大的自主性,很好地理解公司法的這一特點,對於搞清哪些是法律授權可以在章程中發揮的部分具有重要意義。
其實這二個概念可以望文生義。強制性規范就是指法律規定的東西,不能以當事人的意志加以改變。任意性的規范其實就是法律授權可以由當事人改變或變通的規定。客觀講,公司法中的絕大多數條款屬於強制性規范,任意性規范雖少,但作用絕對不可忽視。
公司法中任意性條款的典型表達方式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即未有此種字樣的條款是否都當然是強制性條款?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繫到以下諸如此類問題的答案,如「章程是否可以改變公司法中規定的股東會、董事會的職權?」
㈤ 什麼是法律強制性和 任意性從公司法中關於資本制度
法律的強制性,是指來法律規定必須嚴源格予以遵守,當事人不得以約定予以改變或者變通。而法律的任意性,是指法律規定可以由當事人進行選擇,或者允許當事人另行約定,法律規定只有在當事人沒有另外約定的情況下才適用,這就是法律的強制性和任意性問題。
一、《公司法》注冊資本制度體現強制性的條款如下:
第八十三條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書面認足公司章程規定其認購的股份,並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繳納出資。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發起人不依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應當按照發起人協議承擔違約責任。
分析:必須按規定繳納出資,不然就是違法,這就是強制性
二、《公司法》注冊資本制度體現任意性的條款如下:
第二十六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分析:認繳就是不實際繳納,而是約定一個期限,這個期限可以股東自己定,這個自由選擇就體現了法律的任意性。
㈥ 公司法哪些是強制性規范,哪些是任意性規范
一、《公司法》中的強制性條款和任意性條款
(一)強制性條款的定義和分類
強制性條款是指該條款的內容由法律和行政法規進行強制性規定,公司章程不得對其改變或者變通的條款。
強制性條款分為法定記載事項中的強制性條款和任意記載事項中的強制性條款。
法定記載事項中的強制性條款是指法定記載事項下的相關條款的內容是由法律(法律和行政法規)直接規定的。例如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的職權為法定記載事項,而《公司法》對該事項下的職權已經做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其內容即為強制性條款。公司章程在記載該法定事項時只能復述法律而不能對其做出變更——如不能將股東會的職權分配給董事會來行使。
任意記載事項中強制性條款是指非法定記載事項下相關條款的內容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大會的議事規則為公司章程的任意記載事項,如果章程中約定了股東大會的議事規則,那麼做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其內容即為任意記載事項中的強制性條款。
(二)任意性條款的定義和分類
任意性(授權性)條款是指,《公司法》明確授權由公司在章程中進行規范的條款,《公司法》的條文只有在公司章程約定情況下才適用。任意性(授權性)條款也分為法定記載事項中的授權性條款和任意記載事項中的授權性條款。
二、如何判斷《公司法》條文為強制性規范還是任意性規范
1.一般情形下,可以從《公司法》條文表述的用詞和語句來認定是強制性規范還是任意性規范,如公司法表述為:「不得」、「應當」、「必須」等,該規范絕大多數情況下為強制性規范(也有例外,下文還會講到);如表述成「可以」、「由公司章程規定」、「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等,則該規范為任意性規范。
2.《公司法》表述成「為」,如「董事會成員為三至十三人」,或者不能明確判斷強制性規范或任意性規范時,則要具體情形具體分析。
3.公司法的法律條文中有「必須」、「應當」等字樣的,盡管不代表一定是強制性規范,但是在審判實踐中,受制於我國的司法現狀及相關司法解釋的缺位,同樣一件事情法官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最好不要突破。
4.《公司法》條文中未有「必須」、「應當」等字樣,是否能夠推論其為任意性規范?個人認為,不能就此推論其為任意性規范,而應該結合立法本意及事項性質等進行綜合認定,並從公司法的立法意圖入手進行探究。
㈦ 如何界定公司法的強制性與任意性
公司法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因為公司法是民商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商法中最主要部分,屬於私法。因為私法是調整私人之間利益關系的法,公司法體現私人的意志和要求,為實現私人的利益服務。應當尊重當事人根據自身情況所做的安排,所達成的一致意見。 公司法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因為一個公司的設立和活動,所涉及的不僅僅是公司內部當事人的利益,不僅涉及到股東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還涉及到公司之外的相對人、交易者以及後來形成的債權人的利益,會影響到社會交易的安全和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公司之外這些外部主體和當事人的利益緊緊依靠公司內部當事人自願的協商約定是無法得到保障的,這些外部主體的利益要靠法律強制性來保障。需要法律的強制性的干預和介入,必須依靠統一的法律規則來提供保障。
我們可以從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這兩個角度加以分析。第一,調整公司內部關系的,如公司內部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股東之間、股東與管理機構之間、管理機構相互之間這樣一些行為的法律規范,應當更多的具有任意性,以這樣的規范應該更多的具有任意性。第二,調整公司外部關系的,涉及到公司之外主體和當事人利益的規范,應該更多的具有強制性,
另一方面,對於不同類型的公司,規范的性質應有所不同,對於有限公司,少數人之間組成的公司等人合性的公司,它們的規范應更多的具有任意性。對於股份公司等資合性公司,它們的規范更多的應該具有強制性,因為它們更多的涉及到公眾的利益。
所以根據上面的標准,你可以簡單的做出界定。
㈧ 法律上對公司的強制性條款是什麼規定的
公司法中的強制性條款是和任意性條款相對的,當事人是不能夠隨意改變的。公司法強制性條款包括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定期會議應當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按時召開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六條
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