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釋與法律的位階
行政法規主要是政府職能部門發布,司法解釋主要有高院發布。行政法規如果是中央職能部門發布,其位階與司法解釋相比是一個等級,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還要高於司法解釋
② 司法解釋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階級地位如何看待
從法律效力的位階看,司法解釋是我國法律體系的組成部分,從最高的憲法到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條例、單行條例、規章,司法解釋居於其後。
③ 法律解釋與條例哪個效力等級高
在一國之內同一法域之中,法律體系呈現出縱橫交錯的特徵。在單一制專的國家結構中屬,為了維持法律體系的內在統一,不但各種法律部門在橫向上要相互銜接,而且各種法律淵源在縱向上要保持協調。從法的效力上看,一切法律淵源都具有法的形式效力,該效力本身並不存在差異;但是,不同淵源的法律規范卻存在等級。所謂法律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級。下位階的法律必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在我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部委規章屬於最底法律位階,所以省級條例法律效力大。
④ 確定法律位階的基本原則
確定法律位階的基本原則有三個層次:
第一,創制主體的等級性,各種法律淵源的規范性法律文本創制主體存在等級性(即法律位階的高低以立法主體的不同等級為基準);
第二,調整事項的包容性,不同等級的創制主體所創制的各種法律淵源的規范性法律文本調整事項之間存在包容性(即法律位階關系以立法事項的包容性為標准,由此形成法律與法律之間的層層遞進關系);
第三,作為法律規范構成要素的法律概念抽象程度的層次性,構成法律規范的概念就象是一個金字塔。最抽象的法律概念位於金字塔的頂端,它的內涵被抽象到極致,因而外延至為廣大,以至於它可以俯視其他一切法律概念;而抽象程度最弱的概念位於金字塔的底層,每一個概念內涵豐富,所指稱的事物相當具體,因而其涵蓋范圍有限,但其數量眾多,得以構成金字塔較大的底面積。根據法律概念在這個金字塔中所處的位置可知,「底面積愈小,位階愈高,鳥瞰度愈佳;反之,底面積愈大,位階愈低,鳥瞰度愈差。底面積相當於一個抽象概念之內容,位階之高度相當於其適用范圍」。
按照這三個標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如我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分之二以上多數代表)為調整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項而制定的最具抽象性的法律規范(如憲法)位階最高,較低層次的國家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分之一以上多數、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為高速調整社會生活的某一相對具體的領域而制定的較為具體的法律規范(依次為基本法律、普通法律和行政法規)則位階較低,而具有創制權的最低層次的國家機關(如國務院的部委)就社會生活的某一狹小領域的事項制定的最為具體的法律規范(行政規章)位階最低。
所謂法律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級。下位階的法律必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在我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
位階沖突解決規則:
由於立法技術等原因,不同位階的法律淵源之間可能發生沖突現象。為了保證法律體系的統一,以便公民遵守和行政執法及法院適用,我國立法法規定了不同位階的法律淵源發生沖突時的解決規則。
1、在不同位階之間的法律不一致時,上位法優於下位法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階,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法律的位階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位階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位階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位階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2、在相同位階之間的法律不一致時,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位階,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參考:http://ke..com/view/2227366.htm
⑤ 法律中的位階是什麼意思
所謂法律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內級。下位階的法律必容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在我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⑥ 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誰的位階高
刑事訴訟法的層級較高,相關的司法解釋不能與刑事訴訟法相違背。
⑦ 最高法的司法解釋和國務院部委的行政法規,誰的法律位階高
司法解抄釋並不是我國正式法律的范疇,所以不能去比較司法解釋和國務院部委的行政規章(注意不是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規章在人民法院的審判中僅是參考適用,不是必須適用。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由於是指導下級法院司法審查的標准,所以在司法實踐中當行政規章與司法解釋沖突的時候,法院一般適用的是司法解釋。
⑧ 司法解釋與行政解釋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司法優先;
從法律制度方面來說,法律比行政法規的位階要高,行政法規不能違背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生效的法律。
從制定部門來說,司法解釋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檢察院制定的對相關法律條文的具體解釋,而行政解釋,是行政機關對行政法規的具體解釋。司法解釋頒布生效有著和國家法律相同的效力,只要不違背國家憲法就可以,而司法解釋不但不能違背憲法,而且不能和國家法律相抵觸,否則就不能發生效力。
綜上所述,司法解釋效力高過行政解釋。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高於國家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
⑨ 法律位階
在我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位階共分六級,它們版從高到低依次權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和行政規章。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基本法律的創制權屬於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包括民事基本法、行政基本法和刑事基本法以及訴訟法等。普通法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行政法規的創制主體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創制主體是省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需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施行)。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性規章兩種;部門規章的創制主體是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地方性規章的創制主體是省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