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楷刑法上
『壹』 張明楷《刑法學》
你好朋友,我看過張明楷教授的第三版《刑法學》這本書,你說的這種情況的意專意思是 如果出現這種極其罕屬見的事情,而法益侵害非常嚴重,刑法沒有規定為有罪,那就是沒有罪,但一樣會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希望你順利解決問題。
『貳』 刑法學研究是陳興良還是張明楷最強
顯然是張明楷更高一籌,陳興良是中國刑法學泰斗高暄銘的高足,之前的學派還是版屬於高派,權如果沒有張明楷,陳興良應該算是年輕一代最出色的了。
但偏偏出了個張明楷,而張明楷一出來就不同凡響,根本不買高暄銘、馬克昌這些泰斗的帳,直接把高、馬來賴以成名的四要件理論顛覆。話說,這個四要件,的確很扯淡,都什麼年代了,還死守蘇俄的刑法理論體系,輸了也活該。雖然高馬出動很多弟子來圍攻張明楷,但這些蝦兵蟹將,根本不是張明楷一個級別的,攻擊的越狠,破綻就越大。
目前市面上的刑法書,可以分成兩種:一張明楷著,另一是其它人編著的刑法學書。隨著中國的改革,中國的刑法肯定早晚都要全面採用張明楷的理論。這幾年,陳興良也逐步轉向張明楷學派。
張明楷的刑法理論,奠定中國新刑法體系,未來二十年內,都不可能有人超過張明楷。
『叄』 刑法學家張明楷的法理觀念
救女友不救母親可能會犯罪
假如女友韓梅梅與母親同時落水,李雷有能力救人,但只能救一個人,倘若李雷救了韓梅梅後母親不幸遇難,構成犯罪嗎?張明楷教授按照三階層理論體系,從「不作為犯」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首先,從構成條件符合性看,李雷對母親負有法律上的救助義務,如果事發時他有履行這一義務的可能性,他本可以迴避母親遇難的結果卻沒有迴避,就符合「不作為犯」構成條件。其次從違法性看,不能因為李雷救了女友就認為其行為不違法,因為李雷對女友只有道德義務,不足以與對母親的法律義務構成「阻卻違法的義務沖突」,當然可以認為李雷不作為的違法程度降低。第三從有責性看,李雷具備所有的責任要素,尤其是具有期待可能性。當然,雖然李雷因深愛女友而優先救女友依然構成犯罪,但考慮到「期待可能性」的減少可從寬處罰。不過,如果事態確實危急,李雷根本沒有思考的時間就救助了身邊最容易救助的人,而這個人是其女友,則不可能追究其刑事責任。
未來有可能設立「見危不救罪」
針對很多人因為害怕被訛詐而不敢扶起路邊摔倒的陌生老人,張明楷教授表示,雖然此時在法律上沒有救的義務,但是從道義上仍然要扶,如果遇到訛詐也不必怕,堅決不讓他得逞;一旦對方去法院起訴,他就至少構成虛假訴訟罪,甚至可能觸犯詐騙罪。當然,扶人者要注意證據的收集和保存,法律會鼓勵見義勇為者。圍繞這一問題,張明楷教授還做了前瞻性的探討,表示中國未來有可能設立「見危不救罪」。目前德國、法國等許多國家都規定有這個罪,即當他人生命處於危險狀態時,如果你經過了那個地方救助他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卻沒有救,就是犯罪,在德國處一年以下自由刑,在法國處五年以下自由刑。
自動駕駛汽車帶來的新問題
張明楷教授還指出,科技的發展給刑法帶來了新的挑戰,例如關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問題,目前各種理論就爭議不休。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自己的線路上遇到違章的數位行人時,可否為了避免數人死亡而軋死一位沒有違章的行人?對此張明楷教授表示,「我傾向於肯定回答,生命是平等的,但是多數和少數是不一樣的。」
『肆』 張明楷在我國刑法學中的地位如何
眾所之知,當代抄中國刑法學界,張明楷教授的學術地位已經相當鞏固。
毫無疑問,張明楷教授是一個非常勤奮的學者。在我的書架上,擺放著張明楷教授的如下書籍:刑法格言的展開,未遂犯論,外國刑法學,犯罪構成體系與構成要件要素,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刑法原理。不難發現,張明楷教授的書籍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書籍大多以專著為主,幾乎沒有與他人合著或充當書籍的主編;二是書籍大多堅持連續的學術觀點,不存在矛盾和含糊之處,如張教授在其著作中,始終堅持的便是結果無價值論;三是對所謂學術權威,堅持以理服人的學術態度,既不妄自菲薄,無原則地逢迎,更不會無原則地反對。在我看來,正是上述學術態度,使得張明楷堅持的一系列學術觀點逐漸為理論與實務界所接受。
與其同時代的其他學者卻大多缺少持之以恆的學術體系,最為關鍵的是,大多數學者甚至缺少必要的學術專著以闡釋其自認為科學合理的學術觀點。換句話說,在目前的刑法學界,很可能只有張明楷教授一人通過其各種學術專著,持之以恆地將其堅持的學術觀點展現給讀者。
『伍』 張明楷的刑法原理可否一讀
非常值得一讀,屬於理論性質的知識,這些原理能學懂並且理解了,再學習刑法的個論就簡單多了。
『陸』 張明楷刑法學第五版出了嗎
張明楷 《刑法學》第五版已經出版了
張明楷教授主要從事刑法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獨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礎觀念》(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刑法格言的展開》(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3版)、《刑法學(教學參考書)》(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益初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修訂版)、《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刑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場》(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版、2011年第2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詐騙罪與金融詐騙罪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刑法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0年第2版、2011年第3版)、《罪刑法定與刑法解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犯罪構成體系與構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譯《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曾獨立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參加過聯合國預防犯罪委員會科研項目,並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國家重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
『柒』 張明楷刑法學思想!
張明楷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承繼並發展了德國和日本的三階層理論
德日三階層:構內成要件符合性、容違法性、有責性。
張老師的兩要素說把犯罪構成分為客觀違法構成要件和主觀有責構成要件。認為一個行為若構成犯罪必須同時符合且直須同時符合這兩個要素。而且不同於前蘇聯和我過現有的並列體系,張老師認為違法和有責是遞進的,先判斷違法,成立後再判斷有責。
『捌』 張明楷的刑法學怎麼樣
其實他倆的刑法差別不大,過程可能有差別,但是結論基本都一致。
刑法一年一個理論,學哪個其實都沒關系,張明楷的可能更主流一些。
『玖』 關於張明楷《刑法學》
你可以到舊書網上去看看,或找一些已經畢業的大學生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