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12點

刑法12點

發布時間: 2021-11-20 08:36:26

1. 刑法第12條其內容的法理基礎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抄刑法(1997)》第十二條襲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2. 刑法問題!!

B,A,D,D,B,D,A,C,B,D,B,C,B,B,C,B,A
12,復雜共同犯罪,簡稱復雜共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間存在著實行行為與非實行行為分工的共同犯罪(如有教唆行為,有實行行為)。
簡單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均參與實行某一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即每一個犯罪人都是實行犯。
必要共同犯罪,簡稱必要共犯,指刑法分則規定的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為作為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如組織越獄罪。
犯罪集團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 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
,是犯罪集團。(上次那個犯罪集團我選錯了,我選的是兩人以上,你注意改一下。不過本人認為其實兩人以上就可以完成犯罪集團構成的全部要件)
你需要注意一下,間接正犯。
13,繼續犯也叫持續犯,是指行為從著手實行到由於某種原因終止以前一直處於持續狀態的犯罪。
你需要注意一下幾種「犯」,連續犯、接續犯、徐行犯、吸收犯、牽連犯。
14,防衛過當的定義就是超過了必要的限度。但是在嚴重暴力犯罪中如果故意殺人、搶劫、強奸等是沒有防衛過當的。還有你需要注意一下,刑法中的正當行為。
15,主刑與附加刑。
16,有期徒刑的刑期是從判決之日就開始計算,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17,脅從犯是法定的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的。
18,刑法中的吸收原則,重罪吸收輕罪
19,法律規定的緩刑考驗期有兩種:一、被判拘役的緩刑考驗期:最長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於兩個月;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最長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的時間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20,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不滿1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需要說明的是,《刑法》第八十八條,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時效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21,簡單罪狀,是指條文只簡單的規定罪名或者簡單描述具體犯罪的基本構成特徵。比如刑法第234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 刑。本法另有規定,依照規定。」

敘明罪狀,是指條文對具體犯罪的基本構成特徵作了詳細的描述。比如刑法第217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四)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本條對侵犯著作權罪的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的構成作了詳細的描述,屬於敘明罪狀。在我國刑法中,敘明罪狀佔多數,這是因為敘明罪狀對犯罪的特徵有詳細的描述,有助於對犯罪的認定和統一適用法律。

引證罪狀,是指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條款來說明和確定某一犯罪的構成特徵。比如刑法第124條第1款規定了破壞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罪的罪狀和法定刑,其第2款規定:「過失犯前款罪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該第2款即是引用第1款的罪狀來說明和確定過失破壞廣播電視、公用電信設施罪的罪狀。又如刑法第260條第1款規定了虐待罪的罪狀和法定刑,其第2款規定:「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空白罪狀,是指條文沒有直接地規定某一犯罪構成的特徵,而是指明確定該罪構成需要參照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比如刑法第325條第1款規定:「違法文物保護法規,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罰金。」該條款僅指明在確定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的構成特徵時應當參照文物保護法規的規定,而沒有直接、具體描述該罪的特徵,因此屬於空白罪狀。對空白罪狀必須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相結合,才能夠正確的認定該種犯罪的特徵。

22,看看這個案例分析: 被告人張某和劉某合夥收購廢舊物品,2003年10月11日,二人行至某村北地時,張某發現路東沿電線桿上的一根通信電纜被剪斷後,搭垂在空中,頓時萌發了盜割電纜獲取錢財的念頭,二人協商後決定盜割該電纜。第二天夜裡11時,二人開著農用三輪車,來到事先踩好點的地方,張某攀爬上電線桿,用鋼筋鉗盜割電纜。到次日凌晨2時30分,二人共盜割了600多米的電纜,造成76部電話機中斷通信14個小時。經鑒定,折舊後該批電纜價值5209元。10天後,張、劉二人又來到另一個路段,盜割正在使用中的通信電纜350米,造成21部電話中斷通信20個小時。經鑒定,折舊後該批電纜價值2820元。兩次盜割電纜得手後,二人並未就此罷休。2004年10月一天晚上,二人又盜割了通信電纜200米,賣後得款2000元,二人平分。經鑒定,折舊後的這批電纜價值3179元。

[分歧]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對於被告人張某的行為構成何罪,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張某的行為構成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

其理由是: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是指故意破壞正在使用中的公用電信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該罪侵犯的客體是通信方面的公共安全,犯罪對象是正在使用中的公用電信通信設施,包括公用電信交換設施、通信線路如架空線路、埋設線路、無線通信網、移動通信基站等。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構成本罪,只要在客觀上實施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的行為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無論是否造成嚴重後果,均可成立。在本案中,張某和劉某出於貪財的目的,盜割正在使用中的公用通信電纜兩次共950米,分別造成76部電話中斷通信14個小時和21部電話中斷通信20個小時,雖然沒有造成嚴重危害後果,但已造成多個單位和個人無法進行正常通話,危害了公共安全,因此,張某的行為構成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被告人張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其理由是,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是指故意破壞正在使用中的公用電信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破壞方法多種多樣,如拆卸或毀壞公用電信設施重要部件,砸毀電信設備,偷割、截斷電(光)纜,毀壞桿路、管道(孔),故意違反電信服務規范使通信無法正常進行,或者刪除、修改、增加電信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等。本案中,被告人張某在主觀上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客觀上又實施了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雖然也造成了通信電路的中斷,但是張某盜割通信電纜的目的不是為了毀壞或破壞,而是為了非法佔有,獲得某種經濟利益,並不符合上述《解釋》中「危害公共安全」的條件,因此不構成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竊取的行為。在本案當中,張某和劉某以牟利為目的,秘密竊取公共財物,多次盜割通信電纜,價值11208元,數額巨大,根據刑法規定,其行為應認定為盜竊犯罪。

[評析]

如何正確審理本案,涉及到了想像競合犯的問題。

所謂想像競合犯,亦稱想像數罪,是指行為人基於一個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數個罪名的犯罪形態。想像競合犯作為一種在司法實踐中時常發生的犯罪形態,具有兩個主要特徵或必備要件:(1)行為人只實施了一個行為;(2)一個行為觸犯了數個罪名。在罪數的理論中,想像競合犯屬於實質的一罪。因此,對於想像競合犯的處斷,我國刑法理論界通說主張「從一重處斷」原則,即依照行為觸犯的數個罪名中法定刑較重的犯罪定罪處刑,而不實行數罪並罰。

我國刑法總則中雖沒有規定想像競合犯的概念,但在刑法分則的具體條文中,有關於想像競合犯的規定,如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有前兩款行為,同時又構成本法規定的其它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本條規定的就是想像競合犯。

對想像競合犯的處斷,在司法實踐中一般不實行數罪並罰,而是採用「從一重處斷」的原則予以論處,按照其犯罪行為所觸犯的數罪中最重的犯罪論處,本案就屬於較典型的想像競合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一)盜竊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價值數額不大,但是構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盜竊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同時構成盜竊罪和被壞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本案中被告人張某盜竊的數額為11208元,屬於數額巨大,根據刑法規定,其法定刑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採用截斷通信線路、損毀通信設備或者刪除、修改、增加電信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等手段,故意破壞正在使用的公用電信設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的『危害公共安全』,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以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造成火警、匪警、醫療急救、交通事故報警、救災、搶險、防汛等通信中斷或者嚴重障礙,並因此貽誤救助、救治、救災、搶險等,致使人員死亡一人、重傷三人以上或者造成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二)造成二千以上不滿一萬用戶通信中斷一小時以上,或者一萬以上用戶通信中斷不滿一小時的;(三)在一個本地網范圍內,網間通信全阻、關口局至某一局向全部中斷或網間某一業務全部中斷不滿二小時或者直接影響范圍不滿五萬(用戶×小時)的;(四)造成網間通信嚴重障礙,一日內累計二小時以上不滿十二小時的。」第三條規定:「盜竊公用電信設施價值數額不大,但是構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盜竊公用電信設施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本案中,並沒有因張某的盜割行為導致人員死亡、三人以上重傷或者造成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也沒有造成2000以上不滿一萬用戶通信中斷一小時以上或者一萬以上用戶通信中斷不滿一小時,只是造成了通信公司財物的毀損。雖然張某的盜割行為造成通信線路一度中斷,但其後果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根據上述規定,被告人張某的行為不構成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應按盜竊罪定罪處罰。

23,刑訊逼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本法第234條關於故意傷害罪、第232條關於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從重處罰。(個人認為刑訊逼供主要還是我國警察的素質不高直接造成的。)
25,侵犯財產罪的概念與構成要件
侵犯財產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取得公私財物,或者挪用單位財物,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的行為。
27,復雜客體,是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侵犯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具體的社會關系。
28,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行為。

3. 法律刑法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 ,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版級權政治上的統治和各階級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且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 ,並給予犯罪嫌疑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刑法12點擴展閱讀:

刑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廣義上的刑法不僅僅指刑法典,還包括對刑法典中局部內容進行修改補充的決定或補充規定,如1998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也包括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如1998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十一章中有16個條文作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

此外還有「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內幕交易的,從重處罰」、「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頒布和生效日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由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79年7月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五號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刑法是治國安邦的基本法律,對於懲治犯罪和保障罪犯人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刑法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斷予以修改完善,成果豐碩。

刑法是治國安邦的基本法律,對於懲治犯罪和保障罪犯人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刑法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斷予以修改完善,成果豐碩。

(4)刑法12點擴展閱讀

在1997年對刑法進行了大規模修訂,共452條。在犯罪與刑罰的相關規定上都有重大改動,根據社會情勢的變化,及時增設了新罪,加大了犯罪化的力度。1997年刑法生效至今已二十多年,其間我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和社會變革,進入了全面轉型的關鍵期以及全球化時代、信息社會與風險社會。

新的重大安全威脅、與犯罪挑戰不斷出現,立法機關對之持續不斷地予以立法回應。自1998年起,截至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通過了1個單行刑法和10個刑法修正案。修正的條文數累積達到163條。通過對歷次的刑法修正進行梳理,可以發現我國刑法立法的特點和趨勢。

5. 《刑法》第12條是不是法的時間效力的體現

可以這么說,該條是關於刑法溯及力的規定。總的原則是從舊兼從輕,簡單地說,就是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新法規定是犯罪,舊法規定不是犯罪,從舊法;新法重,舊法輕,從舊法;新法輕,舊法重,從新法。

第十二條【從舊兼從輕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6. 刑法量刑幅度怎麼計算

第一步,確定量刑起點。第二步,確定基準刑。第三步,確定宣告刑。專
而這三大步又可分為幾個屬小步驟,具體為:

第1步、確定相應的法定刑幅度。
第2步、在相應的法定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第3步、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確定基準刑(基準刑只能大於或等於量刑起點,不能小於量刑起點)。
第4步、用犯罪未遂、中止、防衛過當、避險過當、從犯、脅從犯、未成年犯、又聾又啞的人犯罪等體現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刑事責任大小的量刑情節調節基準刑,得到一個量刑結果。(這屬於第一個層面上的量刑情節,共12種量刑情節,如果沒有這12中情節中的任何一種,就不用進行這一步驟)。
第5步、用自首、立功、積極賠償等犯罪事實以外的量刑情節進行調節,得到擬宣告刑(這屬於第二個層面上的量刑情節)。
第6步、根據擬宣告刑依法確定宣告刑

7. 凌晨12點左右,破門而入,打傷一家人,屬於什麼罪行

凌晨12點左右,破門而入,打傷一家人,屬於故意傷害罪。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傷害他人身體並達成一定的嚴重程度、應受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8. 什麼是刑法

刑法是規定犯罪、來刑事責任和自刑罰的法律 ,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各階級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且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 ,並給予犯罪嫌疑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8)刑法12點擴展閱讀:

刑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廣義上的刑法不僅僅指刑法典,還包括對刑法典中局部內容進行修改補充的決定或補充規定,如1998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也包括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如1998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十一章中有16個條文作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

此外還有「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內幕交易的,從重處罰」、「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

9. 刑法,員工晚上加班到十二點半算不算違法

如果加班有補貼或者調休的話,不算違法的。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凌晨12點後未經主人同意擅自闖入別人家中

非法闖入民宅,沒有損失金錢和個人安全的情況下也就是拘留幾天警專告而已,頂多罰點錢屬而已,如果經法律沒人搭理你的,下次如果在闖入你家中就拿菜刀砍他,先恐嚇,恐嚇無用直接上,然後報警,這樣你理由全站了,走遍天下也不怕,但是別把人傷太嚴重了,

熱點內容
綜合治理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08 15:20:42 瀏覽:320
濟南維權律師 發布:2025-09-08 15:19:50 瀏覽:196
新婚姻法房子歸屬問題新婚 發布:2025-09-08 15:19:47 瀏覽:585
群內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08 15:18:22 瀏覽:685
獻血指標勞動法 發布:2025-09-08 15:15:03 瀏覽:779
刑事訴訟法補充證據 發布:2025-09-08 15:14:16 瀏覽:110
青島拆遷律師 發布:2025-09-08 15:07:44 瀏覽:191
劇里律師 發布:2025-09-08 15:05:30 瀏覽:318
訴訟法四百三十七 發布:2025-09-08 14:52:25 瀏覽:94
2016年婚姻法1女2夫 發布:2025-09-08 14:49:49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