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人民法院改革建議

人民法院改革建議

發布時間: 2021-11-23 00:48:45

A. 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人民法院怎麼改

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能夠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版、幹事創業的良好生權,深入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和過硬隊伍建設,履行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

B.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的實施意見的詳細內容

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十年來,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在總結審判經驗,指導審判工作,審理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法制建設的發展,人民群眾通過法院解決糾紛的意識不斷增強,全國法院受理案件的總量和新類型案件逐年增多,對審判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實現審判委員會工作機制和工作程序的科學化、規范化,應當不斷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
二、改革和完善審判委員會制度,應當堅持「三個至上」的人民法院工作指導思想,堅持黨對人民法院工作的領導,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自覺維護憲法、法律的尊嚴和權威,自覺維護人民合法權益,堅持從審判工作實際出發,依法積極穩妥推進。
三、審判委員會是人民法院的最高審判組織,在總結審判經驗,審理疑難、復雜、重大案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履行審理案件和監督、管理、指導審判工作的職責:
(一)討論疑難、復雜、重大案件;
(二)總結審判工作經驗;
(三)制定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
(四)聽取審判業務部門的工作匯報;
(五)討論決定對審判工作具有指導性意義的典型案例;
(六)討論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重大問題。
五、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履行審理案件和監督、管理、指導審判工作的職責:
(一)討論疑難、復雜、重大案件;
(二)結合本地區和本院實際,總結審判工作經驗;
(三)聽取審判業務部門的工作匯報;
(四)討論決定對本院或者本轄區的審判工作具有參考意義的案例;
(五)討論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重大問題。
六、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加強審判委員會的專業化建設,提高審判委員會委員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法律專業素質,增強司法能力,確保審判委員會組成人員成為人民法院素質最好、水平最高的法官。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除由院長、副院長、庭長擔任審判委員會委員外,還應當配備若干名不擔任領導職務,政治素質好、審判經驗豐富、法學理論水平較高、具有法律專業高等學歷的資深法官委員。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決定》已經明確了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的配備規格和條件,各級人民法院應當配備若干名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七、人民法院審判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疑難、復雜、重大案件以及合議庭難以作出裁決的案件,應當由審判委員會討論或者審理後作出決定。案件或者議題是否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由院長或者主管副院長決定。
八、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下列案件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一)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需要再審的案件;
(二)最高人民檢察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刑事案件。
九、高級人民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下列案件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一)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需要再審的案件;
(二)同級人民檢察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刑事案件;
(三)擬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
(四)擬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或者免於刑事處罰的案件;
(五)擬宣告被告人無罪的案件;
(六)擬就法律適用問題向上級人民法院請示的案件;
(七)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報請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案件。
十、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的下列案件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一)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需要再審的案件;
(二)擬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或者免於刑事處罰的案件;
(三)擬宣告被告人無罪的案件;
(四)擬就法律適用問題向上級人民法院請示的案件;
(五)認為應當判處無期徒刑、死刑,需要報請移送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刑事案件;
(六)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報請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案件。
十一、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時,合議庭可以提請院長決定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
(一)合議庭意見有重大分歧、難以作出決定的案件;
(二)法律規定不明確,存在法律適用疑難問題的案件;
(三)案件處理結果可能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
(四)對審判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新類型案件;
(五)其他需要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疑難、復雜、重大案件。
合議庭沒有建議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案件,院長、主管副院長或者庭長認為有必要的,得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
十二、需要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案件,由合議庭層報庭長、主管副院長提請院長決定。院長、主管副院長或者庭長認為不需要提交審判委員會的,可以要求合議庭復議。
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合議庭應當提交案件審理報告。案件審理報告應當符合規范要求,客觀、全面反映案件事實、證據以及雙方當事人或控辯雙方的意見,說明合議庭爭議的焦點、分歧意見和擬作出裁判的內容。案件審理報告應當提前發送審判委員會委員。
十三、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時,合議庭全體成員及審判業務部門負責人應當列席會議。對本院審結的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提起再審的,原審合議庭成員及審判業務部門負責人也應當列席會議。院長或者受院長委託主持會議的副院長可以決定其他有必要列席的人員。
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者受檢察長委託的副檢察長可以列席。
十四、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院長因故不能主持會議時,可以委託副院長主持。
十五、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按照聽取匯報、詢問、發表意見、表決的順序進行。案件由承辦人匯報,合議庭其他成員補充。審判委員會委員在聽取匯報、進行詢問和發表意見後,其他列席人員經主持人同意可以發表意見。
十六、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實行民主集中制。審判委員會委員發表意見的順序,一般應當按照職級高的委員後發言的原則進行,主持人最後發表意見。
審判委員會應當充分、全面地對案件進行討論。審判委員會委員應當客觀、公正、獨立、平等地發表意見,審判委員會委員發表意見不受追究,並應當記錄在卷。
審判委員會委員發表意見後,主持人應當歸納委員的意見,按多數意見擬出決議,付諸表決。審判委員會的決議應當按照全體委員二分之一以上多數意見作出。
十七、審判委員會以會議決議的方式履行對審判工作的監督、管理、指導職責。
十八、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可以設立審判委員會日常辦事機構,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審判委員會專職工作人員。
審判委員會日常辦事機構負責處理審判委員會的日常事務,負責督促、檢查和落實審判委員會的決定,承擔審判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C.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的介紹

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發〔2015〕3號印發《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人專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屬2014—2018) 》。該《意見》分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總體思路、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基本原則、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主要任務、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工作要求4部分。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建立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優化人民法院內部職權配置;健全審判權力運行機制;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推進法院人員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

D.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的實施意見的文件簡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的實施意見,是為改革專和完善人民法院屬審判委員會制度,提高審判工作質量和效率,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實際,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法發[2010]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關於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的實施意見》已經中央批准,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報告我院。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一日

E.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的基本信息

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14—2018)》。

F. 如何填寫關於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建議和意見

很好

G. 最高法院執行局一直說改革,到底如何改怎麼改是體制改革還是人員改制

就是改改口號,實質不會變,真改了,會觸動他們自己的利益,曾喊過的擴鄉並鎮,精簡幹部隊伍機構,還不是越精簡幹部越多,財政負擔越大,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H. 人民法院誠摯向您徵求工作意見和建議

說實在的, 現在地方上的糾紛根本想不到你們法院。 大家都是私下解決,真是個悲劇。

I. 關於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的意見全文

關於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
為充分保障當事人訴權,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立案難」問題,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提出如下意見。
一、 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指導思想
(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通過立案登記制改革,推動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二)堅持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依法保障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方便當事人訴訟,做到公開、透明、高效。
(三)堅持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案件,法院必須依法受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撓法院受理案件。
二、登記立案范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登記立案:
(一)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依據,屬於人民法院主管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的;
(二)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行政訴訟,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的;
(三)屬於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證據證明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被害人告訴,且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證明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屬於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的;
(四)生效法律文書有給付內容且執行標的和被執行人明確,權利人或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申請,屬於受申請人民法院管轄的;
(五)賠償請求人向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等作出的賠償、復議決定或者對逾期不作為不服,提出賠償申請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記立案:
(一)違法起訴或者不符合法定起訴條件的;
(二)訴訟已經終結的;
(三)涉及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的;
(四)其他不屬於人民法院主管的所訴事項。
三、登記立案程序
(一)實行當場登記立案。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一律接收訴狀,當場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決定是否立案。
(二)實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補正。起訴、自訴和申請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應當及時釋明,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應當補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內經補正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登記立案。
(三)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的處理。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應當依法裁決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並載明理由。當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或者申請復議。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復、不出具法律文書。
(四)嚴格執行立案標准。禁止在法律規定之外設定受理條件,全面清理和廢止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立案「土政策」。
四、健全配套機制
(一)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進一步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強訴前調解與訴訟調解的有效銜接,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糾紛解決方式。
(二)建立完善庭前准備程序。完善繁簡分流、先行調解工作機制。探索建立庭前准備程序,召集庭前會議,明確訴辯意見,歸納爭議焦點,固定相關證據,促進糾紛通過調解、和解、速裁和判決等方式高效解決。
(三)強化立案服務措施。加強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和信息化建設,實現公開、便捷立案。推行網上立案、預約立案、巡迴立案,為當事人行使訴權提供便利。加大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力度,讓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打得起官司。
五、制裁違法濫訴
(一)依法懲治虛假訴訟。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或者冒充他人提起訴訟,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依法制裁違法行為。對哄鬧、滯留、沖擊法庭等不聽從司法工作人員勸阻的,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或者編造事實、侮辱誹謗審判人員,嚴重擾亂登記立案工作的,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依法維護立案秩序。對違法圍攻、靜坐、纏訪鬧訪、沖擊法院等,干擾人民法院依法立案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警告、罰款、行政拘留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健全相關法律制度。加強訴訟誠信建設,規范行使訴權行為。推動完善相關立法,對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無理纏訴等濫用訴權行為,明確行政處罰、司法處罰、刑事處罰標准,加大懲治力度。
六、切實加強立案監督
(一)加強內部監督。人民法院應當公開立案程序,規范立案行為,加強對立案流程的監督。上級人民法院應充分發揮審級監督職能,對下級法院有案不立的,責令其及時糾正。必要時,可提級管轄或者指定其他下級法院立案審理。
(二)加強外部監督。人民法院要自覺接受監督,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督查法院登記立案工作反饋的問題和意見,要及時提出整改和落實措施;對檢察機關針對不予受理、不予立案、駁回起訴的裁定依法提出的抗訴,要依法審理,對檢察機關提出的檢察建議要及時處理,並書面回復;自覺接受新聞媒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對反映和投訴的問題,要及時回應,確實存在問題的,要依法糾正。
(三)強化責任追究。人民法院監察部門對立案工作應加大執紀監督力度。發現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擾依法立案等違法行為,對有關責任人員和主管領導,依法依紀嚴肅追究責任。造成嚴重後果或者惡劣社會影響,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各級人民法院要認真貫徹本意見精神,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周密部署,精心組織,確保立案登記制改革順利進行 。

熱點內容
重慶市沙坪壩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9 00:30:53 瀏覽:9
經濟法債券定義 發布:2025-08-29 00:23:55 瀏覽:550
上海市公司法 發布:2025-08-29 00:18:55 瀏覽:832
哈爾濱司法技術 發布:2025-08-29 00:13:17 瀏覽:143
龍文區司法李 發布:2025-08-28 23:57:58 瀏覽:262
勞動合同法40條仲裁 發布:2025-08-28 23:57:52 瀏覽:999
梨園法院電話 發布:2025-08-28 23:33:53 瀏覽:913
誠實信用原則在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8-28 23:33:52 瀏覽:614
深圳齊家律師團隊官網 發布:2025-08-28 23:31:57 瀏覽:910
中山大學法律碩士復試內容在職 發布:2025-08-28 23:05:47 瀏覽: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