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審計的內容
① 法律審計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一)會計報表審計
會計報表審計,是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託,按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目的是對被審計單位編制的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貫性發表審計意見。合法性,是指會計報表的編制是否符合國家財務會計制度及其他財經法律、法規的規定。公允性,是指會計報表在所有重要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一貫性,是指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是否符合一貫性原則。 注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在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後,應出具審計報告,對被審計單位編制的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的最終產品,是社會審計工作質量的具體體現。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事務所應對審計報告的合法性、真實性負責。
(二)驗資
驗資是指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託,按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對被審計單位的實收資本及其相關的資產、負債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驗。 驗資分為設立驗資和變更驗資兩種基本類型。設立驗資,是指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託,對設立被審驗單位的實收資產、負債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驗。變更驗資,是指被審驗單位因合並、分立、發行新股、轉讓股權或被審驗單位實收資本比原注冊資本增加或減少超過一定比例,依法向原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時,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託對其變更的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驗。 注冊會計師在承辦驗資業務時,應針對投資者不同的出資方式,採取相應的審驗方法。對實物出資和無形資產出資,注冊會計師應以同國家主管行政機關認定的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作為審驗依據。對不同組織形式或性質的被審驗單位,如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國內企業與外商投資企業等,在投入資本管理方面,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不盡一致。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制定審驗工作計劃、確定審驗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國家法律、法規的特定要求。 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必要的驗資程序,取得充分、適當的驗證證據後,應審核驗資工作底稿。驗資報告是注冊會計師確認企業投資者實收資本及其相關資產、負債真實性、合法性的書面文件,具有法律證明效力。
(三)企業合並、分立、清算
企業合並、分立或清算時,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編制合並、分立、清算會計報表。為了保護企業債權人、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證正確執行國家的財務會計法律、法規,企業應聘請注冊會計師對其編制的會計報表進行審計。注冊會計師應按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承辦委託業務,並出具審計報告,發表審計意見。
② 依法審計的內容
1.審計機關的職權只能由法定的審計機關行使
《憲法》和《審計法》都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審計機關,審計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因此,審計監督只能由上述法定的審計機關行使。任何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組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項權力。否則就不符合法定的主體資格要求,就是越權,就是違法,並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審計機關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職責、許可權和程序開展審計監督活動。
(1)審計機關必須要在法定職責范圍內開展審計活動。審計監督的職責是由法律明確加以規定的,審計機關必須嚴格履行職責要求,在法定職責范圍內行使權力。同時,法律對各級審計機關之間的審計管轄范圍做了明確劃分,審計機關只能在自身的管轄范圍內開展審計活動。除審計機關應在法定職責范圍內行使權力外,審計機關還不得違反法律規定,隨意將職責委託他人代為履行。
(2)審計機關必須依照法定許可權實施具體的審計行為。我國《審計法》對審計機關的許可權作出了明確規定,具體有要求被審計單位提供資料權、檢查權、處理處罰權等。審計機關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其各項具體行為也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符合法定的許可權要求。
(3)審計機關的審計活動必須遵守法定審計程序。審計機關必須按照法律確定的步驟、時間和形式要求,開展審計活動。如實施審計前3日應向被審計單位送達審計通知書;審計組按照法定方式調查取證;審計組實施審計後寫出審計報告,並徵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審計機關審定審計報告,作出審計意見書和審計決定,反映審計結果,並送達被審計單位等。
(4)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對違反法律規定的職責、許可權和程序的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違法開展審計活動,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審計機關必須依法作出審計結果。
審計結果必須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審計機關作出審計評價,應當以相應法律規定或標准作為依據;審計機關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理、處罰,必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並且要定性准確,處理、處罰正確、適當。
4.對審計爭議事項必須通過法定的方式和途徑解決。
對審計爭議事項,法律規定了三種解決途徑和方式:
(1)向上一級審計機關或本級人民政府申請復議,通過行政復議解決審計爭議;
(2)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行政訴訟解決爭議;
(3)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訴,通過辦理申訴事項解決審計爭議。
在解決審計爭議過程中,審計機關必須維護被審計單位和有關人員的申請復議、起訴和申訴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
③ 司法審計材料包括U盤內容嗎
上夜班的材料是可以用優盤保存內容的,不過最好還是加密以防止別人竊取文件。
④ 司法審計是什麼意思
問:審計公司是做什麼的
答:審計公司顧名思義,內審計就是主要的工作內容容。
審計最終的目的是發現問題,涉及錢款、權利的工作崗位都有可能滋生腐敗,審計說白了就是監督財務方面的真實性以及合規性。一般性的審計公司是獨立於被審計單位的機構,企業做的審計一般性都需要請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審計。
審計是指由專設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重大項目和財務收支進行事前和事後的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
「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與咨詢活動,它的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並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它採取一種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來對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進行評價,提高它們的效率,從而幫助實現機構目標。」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⑤ 司法鑒定審計的關鍵內容有哪些
司法鑒定審計報告,一般有四類:
1.法院委託的企業破產審計、評估業務,經濟承專包糾紛審計業務,離婚當事人屬財產分割業務;
2.檢察院經濟案件數字確定業務;
3.各級紀委委託的黨員幹部經濟犯罪查證業務;
4.離出境管理部門要求的廠長、經理出國審計業務.
而財會證據鑒定,又稱司法會計鑒定是司法鑒定的一種,是訴訟活動中的一項主要內容。它是指司法機關在辦案過程中,為查明案情,指派或聘請具有司法會計專門知識的人,運用專門方法對案件中涉及的財務會計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判斷並做出結論的一種科學活動。
⑥ 申請司法審計需要什麼材料
司法審計的流程及所需材料如下:
1、申請執行人向法院回書面申請對被執行人進答行司法審計,並說明請求審計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同時需要提出明確的審計財務狀況年度及年限,並自願預付審計費用。
2、法院裁定啟動司法審計程序的,同時裁決向被執行企業的協助義務人發出《協助提供企業財務賬冊、資料通知書》,責令其到法院接受庭詢,並提交審計所需要賬冊。
3、執行案件經辦人在確定應審計的事項後報領導審查,由執行機構定期從有相應審計資質的中介單位中,搖珠選定委託的審計機構。
4、根據司法審計的結果和其它證據材料,執行局作出相應的處理:被執行人有作假賬、抽逃資金、轉移財產等逃廢債務行為的,裁定追加或變更被執行主體;若不能追加或變更被執行主體的,由申請執行人自行決定是否另行起訴;審計後證實被執行人資不抵債的,可依法裁定案件中止執行,並告知申請執行人可向法院申請被執行人破產還債。
司法審計材料只能由司法機關依法調集和提供,並且是與案件有關的會計資料、財產物資等,而審計可按照規定,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資料、財產物資進行全面的或者局部的、定期的或不定期的檢查。
⑦ 司法審計報告書是什麼
司法審計報告書是什麼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93年第13號頒布的注冊會計師法第十四條規定「注冊會計師依法執行審計業務出具的報告,具有證明效力。」
因此,只有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具有法律證明效力,除此以外任何人員和機構出具的報告只具備低於司法層面的效力。
比如,政府審計機關的報告具備行政處罰效力;企業內設審計機構出具的報告,具有內部處罰效力。
所以具備司法證明效力的審計報告,唯一可以出具的部門是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
供參考。
⑧ 申請司法審計需要點什麼材料
司法審計的流程及所需材料如下:
1、申請執行人向法院書面申請對被執行專人進行司法審計,並說明屬請求審計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同時需要提出明確的審計財務狀況年度及年限,並自願預付審計費用。
2、法院裁定啟動司法審計程序的,同時裁決向被執行企業的協助義務人發出《協助提供企業財務賬冊、資料通知書》,責令其到法院接受庭詢,並提交審計所需要賬冊。
3、執行案件經辦人在確定應審計的事項後報領導審查,由執行機構定期從有相應審計資質的中介單位中,搖珠選定委託的審計機構。
4、根據司法審計的結果和其它證據材料,執行局作出相應的處理:被執行人有作假賬、抽逃資金、轉移財產等逃廢債務行為的,裁定追加或變更被執行主體;若不能追加或變更被執行主體的,由申請執行人自行決定是否另行起訴;審計後證實被執行人資不抵債的,可依法裁定案件中止執行,並告知申請執行人可向法院申請被執行人破產還債。
司法審計材料只能由司法機關依法調集和提供,並且是與案件有關的會計資料、財產物資等,而審計可按照規定,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資料、財產物資進行全面的或者局部的、定期的或不定期的檢查。
⑨ 司法審計的流程
除一般審計所需資料外,司法鑒定審計還需提供:
被審單位的起訴回書、調解書、判決書答。
司法鑒定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或當事人的委託,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運用專門知識和技能對訴訟、仲裁等活動中所涉及的某些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判定的活動。司法鑒定屬於科學實證活動,其鑒定結論作為法定證據之一,對案件的裁決具有重要的乃至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司法鑒定屬於司法活動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司法鑒定審計是指在訴訟中接受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或當事人的委託,對涉及訴訟的經濟事項的事實、形成過程、原因及結果進行的專項審計。通常對這種審計實施特殊的審計程序,其結果具備法律效力。
在實踐中,經常出現以審計報告替代司法會計鑒定書,從形式上看格式不統一,冠名為司法鑒定書,內容實為審計報告,將司法會計鑒定書寫成審計報告,也分為收件人、引言段、范圍段、意見段。
司法鑒定審計的資料是審計過程是規定的內容,該審計報告通常是提供給工商局辦理登記的必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