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司法考試卷二解析
A. 司法考試 2004年試卷二第三題詳解
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的區別在於主觀方面不同,交通肇事罪的主觀方面是過版失,而故意殺人罪的主權觀方面要求有殺人的故意。題中甲說:「我要嚇唬他一下,看他還敢超過我。」可以看出,甲不具有殺人的故意,也不具有破壞交通工具的故意。只是和其他車互相超車較勁,沒有預見到會發生一人重傷一人死亡的結果,也不希望這種危害結果發生。因此,李某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一種過失的心態,故構成交通肇事罪。還有我覺得,做題時,沒必要設想太多太深,就以他題目中所給的條件思考就行了,也就是說,行為人若實施了這種行為後所可能發生的一般的結果,如果他要設陷阱應該會再交代一些其他的特殊條件。以上僅供參考。
B. 2007年國家司法考試試題(試卷三)
你好!
本題答案解析:所謂的反訴,是指在訴訟進行過程中,本訴的被告以原告內為被告,向受理容本訴的人民法院提出與本訴具有牽連關系的、目的在於抵消或者吞並本訴原告訴訟請求的獨立的反請求,本題中,甲公司認為乙公司的電腦質量不合格而反訴乙公司,主體是符合條件的;而且本題中甲公司的反訴與本訴中乙公司請求支付餘款及其利息是有牽連關系的,所以A的說法是正確的。《證據規定》第34條,當事人提出反訴,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注意這里的舉證期限不等同於答辯期,因此B的說法是錯誤的。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18條規定,被告提起反訴、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決定合並審理的,分別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所以C是正確的。《民訴意見》第153條規定,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後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本題中,反訴雖然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但是法院應該裁定受理,因此D的說法是錯誤的,本題正確答案是AC。
C. 司法考試07年卷二63題A選項和05年卷二14題
實際上每年司法考試真題的答案有一部分是學者有相當的爭議的題目,有可能版是後來的題目把原權來的命題人的觀點給修改了,所以要注意命題人的觀點的變化,和主張,多學習10年最新的課程內容和變化,你可以去法律敎育網瀏覽或學習啊,總之多注意修正觀點。緊跟大綱變化。
D. 07年司法考試卷三94題
本題考察返還請求權。可以參考2007年第6題,幾乎是同一個知識點。
王某與丁某訂立房屋買賣合同,丁某支付價款,王某交付房屋,但是沒有辦理產權移轉登記。此時房屋所有權轉移並未發生效力(物權法第9條),王某仍是房屋的所有權人。此時,王某是否有權請求丁某返還房屋?
研究王某的請求權是否成立,必須考察王某的請求權基礎,即他依據哪一項法律規范,能夠向丁某請求返還房屋?請求權根據其據以發生的實體權利,可以區分為物上請求權和債權請求權。就返還請求權而言,也在物權和債權法律體系中具有不同的形態。在物權法上,為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在債法上,為合同下的返還請求權。
所有物返還請求權的成立要件為:(一)請求權主體為所有權人;(二)請求權相對人為無權佔有人;(三)物並未滅失(物權法第34條)。所有物返還請求權是所有權的佔有權能發生的請求權,只有所有權人,才能行使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自不必言。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只能向無權佔有人行使,倘物在他人的有權佔有下,則有權佔有這一事實就構成對所有物返還請求權的有效抗辯,並排除所有物返還請求權的效力(史尚寬認為對有權佔有人,仍得行使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只是有權佔有人得為有效抗辯。是為請求權成立說與抗辯權發生說的區別,但這基本上是法律觀念上的討論)。物如果已經滅失,則物權因失其客體而歸於消滅,所有權人的返還請求權將轉化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並應適用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法律規范。本題中,王某的所有物返還請求不難滿足以上(一)(三)要件,但是應注意到,丁某取得對房屋的佔有,並非無權佔有。該佔有的合法權源,為王某與丁某之間的有效合同,以及已經完成的有效交付。根據王某與丁某之間的合同,王某負有交付標的物並移轉標的物所有權的義務,其中交付義務已經履行,使丁某取得了對標的物的有權佔有,而移轉標的物所有權的義務(登記義務)尚未履行,不影響丁某之佔有為有權佔有的事實。丁某得以有權佔有為抗辯,以對抗王某的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使之不生請求效力。即,由於要件(二)不成立,故王某的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不成立。
我國合同法第235、377條等規定了返還請求權,這是一種獨立的返還請求權類型,稱為合同下的返還請求權。不同於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合同下的返還請求權據以發生的實體權利,為有效合同產生的債權。合同下的返還請求權的成立要件為:(一)存在有效合同;(二)合同約定了當事人的返還義務;(三)請求權相對人為合同當事人;(四)物並未滅失。由要件(二)可知,合同下的返還請求權,一般產生於租賃、借貸、保管、運輸等合同類型。對於買賣合同而言,當事人並不在合同下負有返還義務。本題中,王某與丁某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為有效合同;王某負有移轉標的物所有權的義務,但尚未履行;丁某並未在合同下負返還義務。因此,要件(二)不成立,王某的合同下的返還請求權不成立。題外的話: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與合同下的返還請求權由於其請求權基礎不同,有時會發生競合的關系,比如租賃合同到期後,作為出租人的所有權人即可以行使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也可以行使合同下的返還請求權,此時兩個請求權競合,出租人可以擇一行使。
綜上,王某無權向丁某請求返還房屋。相反,他有義務向丁某轉移房屋所有權(辦理登記)。拒不履行這一義務將產生違約責任。A對,B錯。
小王是否能夠向丁某請求返還,也可以通過上面兩個返還請求權基礎的分析加以判斷。
小王為王某的繼承人,根據物權法第29條,自繼承開始時(王某死亡時)即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因此,小王為所有權人。他對丁某的所有物返還請求權是否成立,則完全與王某的所有物返還請求權是否成立做同樣分析。簡言之,由於丁某並非無權佔有,王某對丁某並無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小王繼承了王某的全部遺產,此為對遺產的概括繼承,在遺產價值范圍內繼承人有義務清償被繼承人之債務(繼承法第33條)。故,就王某與丁某的房屋買賣合同,小王作為繼承人須概括承受,他可以將已支付的價款作為遺產的一部分加以繼承,也須負擔合同下的給付和移轉所有權之義務。小王作為買賣合同的概括承受人,對丁某是否得主張合同下的返還請求權,則與王某的合同下的返還權分析完全相同。簡言之,由於買賣合同有效,丁某並無返還義務,小王的合同下的返還請求權不成立。
綜上,小王亦無權向丁某請求返還房屋。C對,D錯。
E. 07年司法考試試卷二47
因為在不危害社會的情況下,經過公安機關同意,提供擔保(包括人保或財保)是可以暫緩行政拘留的。
張某的父親正因為和本案沒有牽連,所以符合提供擔保的條件(因為如果提供人保,必須是和本案沒有牽連的人),因此可以暫緩拘留張某。
F. 司法考試2005年卷二78
2005年的司法考試試題,2013年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法律有變動,當時的刑訴法並沒有」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這條。
G. 司法考試06年卷二65題,我知道詳解
軍警人員持槍搶劫是搶劫罪量刑的一個刑度,而不是從重、加重處罰情節。根據張明楷解釋「冒充」=假冒+充當,故屬於第六項。
只有法律明文規定具備從重、加重處罰情節,請具體區別「從重」、「加重」
第二百三十八條 ……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第二百六十三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從重加重區別:(司考角度主要記憶重點法條)
從重處罰http://ke..com/view/1346000.htm?fr=ala0_1
結果加重犯http://ke..com/view/373786.html
H. 司法考試2007年試卷三第62題
您好:復
解析:根據《制商標法》第10條的規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相同或近似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用「紅旗」作為文字商標應當是允許的,因此本題不能選A.《商標法》第11條第1款規定:「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一)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二)僅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三)缺乏顯著特徵的。」「敵爾蚊」僅僅直接表示驅蚊商品的功能、用途,不得作為商標注冊,B項可選。「光明」並非直接表示燈泡商品的功能,可以作為商標注冊,不能選C項。「紅高粱」僅僅直接表示了商品的主要原料,不得作為商標注冊,D項可選。
權威司考真題解析,請訪問本網站!
I. 2007年司法考試第二卷第47題(刑事訴訟與治安處罰)分析
暫緩拘留沒有人保,只有財產保,每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