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無居民海島
① 臨時性利用無居民海島不以什麼為目的
不以營利為目的
② 民法典物權編草案二審:刪去耕地不得抵押 增加居住權無償設立
4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在京舉行,《民法典物權編(草案)》迎來二審。對比此前的初審草案,二審稿在耕地抵押、海島保護、業主維權、居住權等多個關鍵領域進行了修改。
據了解,2018年8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2018年12月,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對民法典合同編(草案)、侵權責任編(草案)進行了二審。
刪去耕地不得抵押的規定
有的常委會委員、地方和法學教學研究機構提出「草案的條文較多,建議設置分編」,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採納予以採納,將物權編草案進一步分為五個分編,即:通則、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佔有。
針對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地補償、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相關制度,草案二審稿中修改或增加了相關條款規定。
草案二審稿第三十九條第二款增加了相關規定,新的條款明確: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用、安置補助費、農村村民住宅和其他地上附著物,以及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同時,草案二審稿對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相關內容作了完善,明確承包期屆滿,由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照農村土地承包的法律規定繼續承包;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自主決定依法採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流轉期限為五年以上的土地經營權,自流轉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土地經營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同時,刪去草案第十七章「抵押權」中關於耕地不得抵押的規定。
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
無居民海島,個人可否進行開發?
有的常委會委員、部門提出,海島保護法明確規定,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建議草案增加規定相關內容。
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採納這一意見,在草案第五章增加相關內容。
草案二審稿第五章第四十三條規定,礦藏、水流、海域屬於國家所有。
同時,第四十三條之一明確,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無居民海島所有權。
另外,近年來,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成立難,公共維修資金使用難,以及物業管理不規范、業主維權難等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為此,草案二審稿第七十二條第二款中增加規定:居民委員會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
同時,草案二審稿中進一步降低了通過公共維修資金使用表決程序的表決要求。將草案第七十三條規定的應當經參與表決的業主專有部分面積和人數佔比「雙過四分之三」同意,修改為「雙過半數」同意。
草案二審稿在第七十六條中增加了一款規定:緊急情況下需要維修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可以依法申請使用維修資金。
此外,草案二審稿中也進一步加強對業主維權的保障,在草案第八十一條中增加一款規定:在建築區劃內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等的行為人拒不履行相關義務的,有關當事人可以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增加居住權無償設立的規定
有的地方、法學教學研究機構和社會公眾建議進一步完善居住權制度的相關規定,明確居住權是無償設立的用益物權,並對居住權合同的內容進行規范。
為此,草案二審稿將草案第一百五十九條修改為: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同時,草案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二款單設一條,並增加一款規定:居住權合同的一般條款包括當事人的姓名和住所、住宅的位置、居住的條件和要求、解決爭議的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二審稿在第一百六十條中增加規定:居住權無償設立。
③ 無居民海島是指什麼樣的海島
這是什麼科類的題目啊
從字面上分析,應該是選B。
無居民海島,不是沒有人,而是不能作為戶籍的登記地。
④ 民法典物權編草案二審:擬增加「居住權無償設立」
4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召開,《民法典物權編(草案)》迎來二審。對比此前的初審草案,二審稿在耕地抵押、海島保護、業主維權、居住權等多個關鍵領域進行了修改。
據了解,2018年8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2018年12月,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對民法典合同編(草案)、侵權責任編(草案)進行了二審。
刪去耕地不得抵押的規定
有的常委會委員、地方和法學教學研究機構提出「草案的條文較多,建議設置分編」,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採納予以採納,將物權編草案進一步分為五個分編,即:通則、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佔有。
針對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地補償、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相關制度,草案二審稿中修改或增加了相關條款規定。
草案二審稿第三十九條第二款增加了相關規定,新的條款明確: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用、安置補助費、農村村民住宅和其他地上附著物,以及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同時,草案二審稿對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相關內容作了完善,明確承包期屆滿,由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照農村土地承包的法律規定繼續承包;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自主決定依法採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流轉期限為五年以上的土地經營權,自流轉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土地經營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同時,刪去草案第十七章「抵押權」中關於耕地不得抵押的規定。
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
無居民海島,個人可否進行開發?
有的常委會委員、部門提出,海島保護法明確規定,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建議草案增加規定相關內容。
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採納這一意見,在草案第五章增加相關內容。
草案二審稿第五章第四十三條規定,礦藏、水流、海域屬於國家所有。
同時,第四十三條之一明確,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無居民海島所有權。
降低公共維修資金使用的表決要求
近年來,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成立難,公共維修資金使用難,以及物業管理不規范、業主維權難等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為此,草案二審稿第七十二條第二款中增加規定:居民委員會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
同時,草案二審稿中進一步降低了通過公共維修資金使用表決程序的表決要求。將草案第七十三條規定的應當經參與表決的業主專有部分面積和人數佔比「雙過四分之三」同意,修改為「雙過半數」同意。
草案二審稿在第七十六條中增加了一款規定:緊急情況下需要維修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可以依法申請使用維修資金。
此外,草案二審稿中也進一步加強對業主維權的保障,在草案第八十一條中增加一款規定:在建築區劃內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等的行為人拒不履行相關義務的,有關當事人可以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居住權無償設立
有的地方、法學教學研究機構和社會公眾建議進一步完善居住權制度的相關規定,明確居住權是無償設立的用益物權,並對居住權合同的內容進行規范。
為此,草案二審稿將草案第一百五十九條修改為: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同時,草案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二款單設一條,並增加一款規定:居住權合同的一般條款包括當事人的姓名和住所、住宅的位置、居住的條件和要求、解決爭議的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二審稿在第一百六十條中增加規定:居住權無償設立。
⑤ 無居民海島的政策變遷
●2001年10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審議通過,提出國家實行海域有償使用制度。
●200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實施。
●2003年7月1日 《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實施,首次提出允許個人或機構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租用期最長為50年。具體程序為:先進行申請的行政審批,再通過政府招標、拍賣等方式,最後確定海島的利用人。
●2005年1月1日 中國首個無人島地方性法規———《寧波市無居民海島管理條例》實施。
●2007年9月 浙江省政府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無居民海島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完善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項目的審批機制;在沿海各市、縣(市)無居民海島的保護與利用規劃制定、批准實施前,暫停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項目的審批。
●2008年12月10日 國家海洋局發布拉動內需的「海十條」政策,單位和個人可以按照規劃開發利用無人島。
●2009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中國第一部海島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海島開發將有法可依。
●2010年3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正式實施。
⑥ 根據民法典規定哪些屬於國家所有
根據民法典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有:礦藏、水流、海域、_無居民海島、城市的土地、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
、野生動植物資源、無線電頻譜資源、文物、國防資產、鐵路、公路、電力設施、電信設施和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__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財產,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國有財產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⑦ 民法典物權編草案二審 「居住權無償設立」等四大變化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二次審議民法典物權編草案,對比此前的一審稿,二審稿呈現「居住權無償設立」等四大新變化。
變化1
明確「居住權無償設立」
一審稿在現有物權法基礎上,增設了「居住權制度」。二審稿則進一步細化了有關居住權的相關規定,明確居住權是無償設立的用益物權,並對居住權合同的內容進行了規范。
二審稿提出:居住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享有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居住權合同的一般條款包括當事人的姓名和住所、住宅的位置、居住的條件和要求、解決爭議的方法。
按照上述規定,舉例來說,某人立遺囑想把房產留給兒子,但是又擔心老伴的養老居所,那麼就可以簽訂居住權合同,明確房產雖由兒子繼承,但是老伴是居住權人,有權佔用、使用該處住宅。
變化2
明確「土地承包期屆滿依法繼續承包」
此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農村土地承包法,二審稿進一步落實了新農村土地承包法提出的「三權分置」等新規定。
二審稿規定:承包期屆滿,由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照農村土地承包的法律規定繼續承包;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自主決定依法採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流轉期限為5年以上的土地經營權,自流轉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土地經營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同時,二審稿刪除了一審稿「抵押權」中關於耕地不得抵押的規定,以適應「三權分置」後土地經營權入市的需要。
變化3
強調「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
一審後,有的常委委員提出,海島保護法明確規定,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建議草案增加相關內容。
二審稿採納了上述建議,在「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章節增加規定: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無居民海島所有權。
變化4
降低啟動公共維修資金的表決要求
一審稿規定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一審後,有的常委委員、部門和社會公眾提出,近年來,群眾普遍反映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成立難,公共維修資金使用難等問題,建議草案對此作出針對性的規定。
二審稿採納上述建議,增加規定:居委會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同時完善公共維修資金使用的表決程序,降低通過這一事項的表決要求,將一審稿的應當經參與表決的業主專有部分面積和人數佔比「雙過3/4」同意,修改為「雙過半」同意;明確提出「緊急情況下需要維修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可以依照申請使用維修資金。
此外,二審稿進一步強化對業主維權的保障,增加規定:在建築區劃內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等的行為人拒不履行相關義務的,有關當事人可以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⑧ 哪裡有「無居民海島保護名錄」
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發布實施 6月17日,我國第一部關於無居民海島管理的國家制度《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由國家海洋局、民政部、總參謀部聯合發布,於7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海洋事務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國無居民海島利用活動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的重要標志。 自1990年以來,沿海各海島市縣長在每年一次的全國海島市縣長聯席會議上,多次呼籲國家盡快出台海島管理制度,規范海島開發秩序,加強海島的保護與管理工作。去年7月,33名全國政協委員視察了浙江、廣東等省的海島工作,在詳細調研了海島開發與管理的情況後,向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大提出了加快海島立法、加強海島管理的視察報告。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關於制定海島法的議案》《關於制定支持開發建設海島政策的議案》《關於制定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法的議案》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了《關於加速海島立法工作的建議案》等,在這些議案和提案中,一致要求將海島作為一個特殊的區域和問題從戰略高度加以對待。要求我國建立統一、有效的海島綜合管理體制,對海島生態、資源環境、開發和管理進行統籌考慮,實行無居民海島規劃、開發利用審批等制度,加強領海基點島嶼、具有國防、權益和資源等特殊價值島嶼的保護。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海洋局、民政部、總參謀部聯合頒布實施了《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該規定共7章36條,首先明確了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國家實行無居民海島功能區劃、保護與利用規劃制度,單位和個人利用無居民海島要履行申請審批程序,國家對領海基點等重要海島實施保護和整治,加強海島名稱管理等。該規定從其宗旨、適用范圍及對象來看,都在我國海洋法律制度上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是對我國現行海洋制度的補充和完善。《海島規定》的實施,將在調整我國無居民海島的開發利用秩序,保護海島生態環境,維護我國主權權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為推進《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的貫徹落實工作,國家將盡快出台相關配套制度,特別是根據《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全國無居民海島功能區劃,發布無居民海島功能區劃和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技術標准,為無居民海島管理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沿海各級行政主管部門要認真學習、大力宣傳、堅決執行《海島規定》確立的各項制度,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爭取在一段不長的時間內,使我國的海島真正成為海上明珠、蓬萊仙境。 (國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