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真正身份犯罪名

刑法真正身份犯罪名

發布時間: 2021-11-25 06:36:04

Ⅰ 《刑法》中都有哪些罪名

我國《刑法》一共規定了10大類、446條確定罪名。
1十大類分別為 :
第一章、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五章、侵犯財產罪;
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七章、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八章、貪污賄賂罪;
第九章、瀆職罪;
第十章、軍人違反職責罪

Ⅱ 刑法「非真正身份犯」是什麼

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為主體要件或者刑罰加重、減輕的法定事由的犯罪。身份犯包括真正身份犯與不真正身份犯。
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為主體要件因而作為構成要件的犯罪,如貪污罪的主體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屬於真正的身份犯。
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響定罪但影響量刑的犯罪,如妨害作證罪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307條規定司法工作人員犯此罪的,從重處罰。這時司法工作人員的身份就成了加重刑罰的身份,稱為加減身份。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罪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罪名共計451個。
1997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51次會內議討論容,通過了《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規定》,確定了413個罪名,並於12月16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的形式對外公布。刑法經過八次修正,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修正,罪名達到451個。

Ⅳ 如何理解刑法中的身份犯

身份犯是指對某些罪名的犯罪構成中的主體資格是必須具備某種身份的,比如貪污瀆職罪只能是國家公務人員。

Ⅳ 刑法416條 是真正身份犯嗎

刑法第416條是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和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主體是負有解救義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真正身份犯

真正身份犯:身份影響定罪,無比身份,不夠成此犯罪
不真正身份犯:有沒有此身份都構成該犯罪,但是身份影響量刑,一般都是從重處罰。如誣告陷害罪,一般主體都可以成罪,但如果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則是從重處罰。

Ⅵ 刑法的身份犯有哪些

刑法中身份犯的類別有兩種,真正的身份犯和不真正的身份犯。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為主體要件因而作為構成要件的犯罪,如貪污罪的主體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屬於真正的身份犯。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響定罪但影響量刑的犯罪,如妨害作證罪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
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國有財物的,以貪污論。
與前兩款所列人員勾結,夥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

Ⅶ 刑法中的真正身份犯與非真正身份犯的區別是什麼如何確定其是否是共犯

一、區別

1、身份性質不同

真正身份犯中的身份,是定罪身份。

非真正的身份犯中的身份,是量刑身份。

2、犯人的身份不同

非真正身份犯的范圍涵蓋非常廣,而真正身份犯往往是國家公職人員

3、連帶責任不同

非真正身份犯由於不是定罪身份,往往連帶、共犯不成立

根據《刑法》規定:

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為主體要件因而作為構成要件的犯罪,如貪污罪的主體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屬於真正的身份犯。

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響定罪但影響量刑的犯罪,如妨害作證罪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二、如何認定共犯

不具有加減身份的人與具有加減身份的人共同實施不真正身份犯時,固然構成共同犯罪,但刑法關於刑罰加減的規定僅適用於具有加減身份的人,而不適用於不具有加減身份的人。

例如《刑法》第243條第2款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共同故意實施誣告陷害罪時,構成該罪的共犯;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應從重處罰,對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則不能適用該規定從重處罰。」

事實上,除了身份以外,對其他特定的主觀要素與共同犯罪的關系,也應按上述結論處理。

例如,某種犯罪的成立以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特定目的為要件,不具有該特定目的的某甲,明知某乙具有該特定目的,而與之共同故意犯罪的,成立以該特定目的為主觀要素的犯罪的共犯。

同理,如果特定目的影響刑罰輕重,則對無特定目的的共犯人適用通常之刑。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凡參與以特定的個人要素為構成要件要素之犯罪的人,雖不具有這種要素,仍是共犯;因特定的個人要素致刑罰有輕重時,不具有這種要素的共犯人,仍科處通常刑罰。

(7)刑法真正身份犯罪名擴展閱讀:

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團兩種。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在此之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加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共同犯罪人除主犯、從犯、脅從犯之外,還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犯。

Ⅷ 身份犯罪名總結!! 最新的刑法中所有有關身份犯的罪名

貪污罪、私分國抄有資產罪、單位行賄罪、單位受賄罪、受賄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資金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辯護人妨害作證罪、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脫逃罪、判國罪、軍人違反職責罪。身份犯是只有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構成該罪的犯罪,罪名太多了,建議參考:http://ke..com/view/561991.htm

Ⅸ 刑法416條是真正身份犯嗎

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為主體要件,無此特殊身份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犯罪。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響定罪但影響量刑的情形。

刑法416條是真正身份犯。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負有解救被拐賣、綁架的婦女、兒童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范圍是非常寬泛的,但只有那些負有特定的解救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才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雖然本人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其如果不負有特定的解救職責,便不能構成本罪。這里的「解救職責」,是指在職務范圍內或責任范圍內具有「解救」的內容。在我國,負有解救被拐賣、綁架的婦女、兒童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般包括各級人民政府中主管解救工作的工作人員、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負有會同公安機關解救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如法院、檢察、司法、民政甚至婦聯部門等的工作人員。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不負有解救職責的,不能構成本罪。

Ⅹ 真正身份犯是什麼意思

真正身份犯是法學術語,身份犯的種類之一。這個概念意思比較復雜,具體解釋如下:

在刑法理論上,通常將以特殊身份作為主體構成要件或刑罰加減依據的犯罪稱為身份犯。身份犯可分為真正身份犯和不真正身份犯。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響定罪但影響量刑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行為人不具有特殊身份,犯罪也成立;如果具有這種身份,則從重處罰或者從輕處罰。例如,誣告陷害罪的實施者既可以是普通自然人,也可以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換言之,是否具有特殊身份並不影響本罪的成立,但刑法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這一身份,雖然不是誣告陷害罪的客觀構成要件要素,卻是從重處罰的根據。這種特殊身份,也可以稱為加減的身份。作為客觀構成要素的特殊身份,不包括加減的身份。

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為主體要件,無此特殊身份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犯罪。例如,現行刑法典第109條規定的叛逃罪主體必須是國家工作人員。因此,如行為人不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其行為就不能成立叛逃罪。

(一)真正身份犯這是指行為人只有具備某種特殊身份,才能構成犯罪。這種特殊身份也稱為定罪身份或構成身份。例如,刑訊逼供罪的主體必須是司法工作人員,貪污罪的主體必須是國家工作人員。

(二)不真正身份犯這是指行為人具有某種特殊身份,不影響犯罪的成立,但是影響量刑。這種特殊身份也稱為量刑身份或加減身份。例如,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該罪就要從重處罰。誣告陷害罪就是不真正身份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就是量刑身份。

1.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在報復陷害罪(第 254 條)中是定罪身份,而在誣告陷害罪(第243 條)中是量刑身份;打擊報復證人罪(第 308 條)不是身份犯,不要求行為人有身份。

2.非法拘禁罪(第 238 條)中的量刑身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第 245 條)中的量刑身份是司法工作人員。

3.妨害作證罪和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第 307 條)中的量刑身份是司法工作人員;而窩藏、包庇罪(第 310 條)沒有規定量刑身份。

熱點內容
打擊和遏制網路犯罪我國刑法新增了 發布:2025-08-28 00:59:28 瀏覽:559
合同法分則列出了種有名合同 發布:2025-08-28 00:34:05 瀏覽:239
婚姻法應用文 發布:2025-08-28 00:28:45 瀏覽:886
上海勞動合同法培訓 發布:2025-08-28 00:22:39 瀏覽:946
司法公開網雲南 發布:2025-08-28 00:22:33 瀏覽:149
順昌法院拍賣 發布:2025-08-28 00:16:54 瀏覽:103
國家勞動法廢止的文件 發布:2025-08-28 00:15:08 瀏覽:390
幼兒教育法規試卷 發布:2025-08-28 00:06:39 瀏覽:733
羅博士講道德經 發布:2025-08-28 00:06:37 瀏覽:525
企業如何認真貫徹執行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8-27 23:47:54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