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125條定罪量刑
刑法125條第一款規定: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 支、彈 葯、爆 炸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⑵ 2009年最高法司法解釋刑法125條
第一百二十五條
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葯、爆回炸物的,處三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條量刑最高刑期
最高可處死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盜竊、專搶奪槍支、彈葯、屬爆炸物的,或者盜竊、搶奪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搶劫槍支、彈葯、爆炸物的,或者搶劫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盜竊、搶奪國家機關、軍警人員、民兵的槍支、彈葯、爆炸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25條一款、二款、第25條一款是什麼樣的
刑法第25條一款,第125條一款、二款分別如下:
《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葯、爆炸物罪、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葯、爆炸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二款: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⑸ 觸犯了法律第125條和128條條會會判刑嗎
要看是什麼法律了。只有觸犯了刑法的相關規定才會被處以刑罰。
⑹ 刑法125條案件
你好!
判決刑罰,宣告緩刑的可能性很大。
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時間是30天至45天;
法院審判判決的時間是30天至45天。
縱橫法律網-廣東際唐律師事務所-韋鋒律師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25條第一款
第一百二十五條 第一款
由於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集體生產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7)刑法125條定罪量刑擴展閱讀:
刑法的目的和任務
刑法的目的是指國家制定、實施刑法主觀上所追求的結果。
我國刑法第1條規定:「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我國刑法的目的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
刑法的任務是國家賦予刑法的具體職責,是刑法目的的展開。
我國刑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
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具體來講,我國刑法的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政治保衛任務)——分則第1、7、10章。例罪,如:
2、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公民權利保護任務)——分則第4、2章。例罪,如:
3、 保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經濟保衛任務)——分則第5、3、2章。例罪如:
4、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秩序維護任務)——分則第3、6、8、9、4章。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⑻ 非法經營鞭炮適用刑法第125條嗎
不適用的。煙花爆抄竹一般應定性為民用娛樂產品,其實難與危害公共安全之爆炸物等量齊觀。國務院《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06年4月26日)第二條授權由國務院國防科技工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制訂、公布的《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所列舉的59種爆炸物中,並沒有包涵煙火葯。
第一百二十五條
【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葯、爆炸物罪;非法買賣、運輸核材料罪】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葯、爆炸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⑼ 行賄125萬按照2016年最新刑法應該判多少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行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依法懲治行賄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就辦理行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條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二)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2.將違法所得用於行賄的;
3.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向負有食品、葯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嚴重危害民生、侵犯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的;
4.向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影響行政執法和司法公正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三條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一款規定的「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第四條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行賄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行賄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2.將違法所得用於行賄的;
3.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向負有食品、葯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嚴重危害民生、侵犯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的;
4.向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影響行政執法和司法公正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第五條多次行賄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行賄數額處罰。
第六條行賄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與行賄犯罪實行數罪並罰。
第七條因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而破獲相關受賄案件的,對行賄人不適用刑法第六十八條關於立功的規定,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單位行賄的,在被追訴前,單位集體決定或者單位負責人決定主動交待單位行賄行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對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員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受委託直接辦理單位行賄事項的直接責任人員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自己知道的單位行賄行為的,對該直接責任人員可以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二款的規定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八條行賄人被追訴後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依照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第九條行賄人揭發受賄人與其行賄無關的其他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依照刑法第六十八條關於立功的規定,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十條實施行賄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適用緩刑和免予刑事處罰: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因行賄受過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的;
(三)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而行賄的;
(四)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的;
(五)其他不適用緩刑和免予刑事處罰的情形。
具有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的,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第十一條行賄犯罪取得的不正當財產性利益應當依照刑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予以追繳、責令退賠或者返還被害人。
因行賄犯罪取得財產性利益以外的經營資格、資質或者職務晉升等其他不正當利益,建議有關部門依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二條行賄犯罪中的「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行賄人謀取的利益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規定,或者要求國家工作人員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行業規范的規定,為自己提供幫助或者方便條件。
違背公平、公正原則,在經濟、組織人事管理等活動中,謀取競爭優勢的,應當認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
第十三條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二款規定的「被追訴前」,是指檢察機關對行賄人的行賄行為刑事立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