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部房產

司法部房產

發布時間: 2021-11-30 09:24:13

司法部通知取消繼承房產強制公證遼寧省實行了嗎

  1. 司法部的通知才出台,各地落地實行還要等一段時間,遼寧也是。

  2. 有可能各地公證處會拖延一段時間,為各自利益吧,但不會太長,也許是一個月或二三個月,建議關注當地司法局官方網站的公告或直接打電話到所在地司法局辦公室去問。

❷ 司法部門強制執行改房產證名有用嗎

司法部門強制執行改房產證名這個有司法界限的,如果在法院審理之前房產證名是誰的就是誰的經法院審理結案再改房產證名就沒有用了。證明在審理過程中巳司法定性了所以司法部門在強制行。

❸ 司法部、建設部關於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有關通知的規定

被告適用法律錯誤導致行政行為不合法。理由如下:
一、被告的行政依據《聯合通知》已經廢止和失效。
《聯合通知》是1991年8月31日下發的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它的制定依據是1982年4月13日發布的《公證暫行條例》第二章第四條(二)證明繼承權。《公證法》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後,《公證暫行條例》已經被(國務院516號令)廢止。制定依據已被廢止了,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裡依附呢?
根據2010年10月10日《國務院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國發〔2010〕33號)規定「對規章一般每隔5年、規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年清理一次,清理結果要向社會公布。」根據2008年5月12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國發〔2008〕17號)和2010年04月29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做好規章清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10〕28號)規定「清理後,要向社會公布繼續有效、廢止和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未列入繼續有效的文件目錄的規范性文件,不得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 根據2010年1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公告《關於公布現行有效司法行政規章目錄的公告》第101號,認定現行有效司法行政規章目錄68件,及2011年1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關於公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目錄的公告》第894號,認定繼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877件。均沒見有《聯合通知》,證明其已經廢止和失效。被告把已經廢止和失效的文件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不履行法定職責,違背了合法行政的基本原則,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應當依法予以糾正和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法定職責。
二、被告依據的《聯合通知》與《繼承法》有不符之處
原告在申請辦理繼承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時向被告提供了身份證復印件、公證遺囑原件、死亡戶口注銷單、商品房買賣合同及有關房屋轉移登記材料的證據,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且遺囑在形式要件和內容上都符合法律規定,該經遺囑公證有效,證明原告是「房」的合法繼承人,被告應履行法定職責。關於被告提出應按《聯合通知》」第二項,即「遺囑受益人須持公證機關出具的「遺囑公證書」和「遺囑繼承權公證書」的規定執行,因該《聯合通知》與《繼承法》第一章 總 則、第二章 法定繼承、第三章 遺囑繼承和遺贈的規定,有不符之處。《繼承法》第一條開宗明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 宣示這是國家在繼承方面的專門法律。按繼承法第二章 法定繼承、第三章 遺囑繼承和遺贈的規定,「繼承權」是指公民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依被繼承人生前所立下合法有效的遺囑指定而取得遺產的權利。遺囑繼承權優先法定繼承權。《聯合通知》的性質屬於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並非法律也非法規,按《立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其效力低於《繼承法》。另一方面,原告申請辦理繼承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手續,是形式要件審查,被告無權也無需對遺囑公證書的效力進行認定。本案中,原告父母的公證遺囑並未經民事法律關系確認為無效,按《公證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因此,被告以《聯合通知》的規定為由,拒絕為原告履行職責,是直接否定了原告父母立下的經公證遺囑的效力、其做法不妥。

❹ 房產局的司法部門收費嗎

一、手續和證件:

①個人的身份證明,如身份證、戶口簿等;

②與約定內容有關的財產權證明,如房產證、未拿到產權證的購房合同和付款等;

③雙方草擬好的協議書。

提示:協議書中雙方當事人的簽名和訂約日期一般要求空缺,待公證員對協議進行審查和修改後,再在公證員面前簽字。

二、不同用途的房產公證,收取的費用是不同的:

1、證明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房屋轉讓、買賣及股權轉讓:標的額500000元以下部分,收取比例為0.3%,按比例收費不到200元的,按200元收取,500001元至5000000元部分,收取0.25%,5000001元至10000000元部分, 收取0.2%。

10000001元至20000000元部分,收取0.15%,20000001元至50000000元部分,收取0. 1%,50000001元至100000000元部分,收取0.05%,100000001元以上部分,收取0. 01%。

2、證明用於職工公積金貸款的個人住房抵押合 同:每件收費100元。

3、證明用於組合貸款的個人住房抵押合同:每件收費150元。

4、證明涉及財產關系的民事家庭財產分割協議、遺產分割協議、 婚前財產約定、離婚財產分割協議等:每件收費400元。

5、證明房屋動遷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等:每件收費400元。

6、證明財產繼承,贈與和遺贈,如繼承權公證、用於繼承的親屬關系公證、贈與合同公證、受贈或受退贈書公證等:按受益額的2%收取,低收取200元。

(4)司法部房產擴展閱讀:

需辦理公證:

(一)繼承房產辦理過戶。

通過繼承取得房產應當先到公證部門辦理《繼承權公證書》。繼承人在辦理房產過戶時,除了提供相應的材料外,繼承權公證書不能缺少。

(二)贈與房產辦理過戶。

贈與人要辦理《贈與公證書》,而受贈人也要辦理《接受贈與公證書》或者是雙方共同辦理《贈與合同公證書》,只有取得公證過的贈與證明才能辦理房產過戶。

(三)作為遺產分割的房產辦理過戶。

首先遺囑要經過公證,並且在遺囑生效後,法定繼承人或遺囑受益人,在根據遺囑內容分割遺產時,對於協商簽訂遺產分割協議也需要經過公證,然後才能辦理遺產過戶手續。

(四)涉外和港澳台的過戶房產。

該房產買賣協議也必須經公證部門公證後,才能到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過戶手續。

❺ 房產局和司法部門互相推諉,辦證無望,何去何從

您這是屬於典型的推諉,沒辦法都這樣。您立即起訴房管局,要求頒發房產證,肯定能成功,別走彎路了。希望您能採納。

❻ 司法部取消繼承房產強制公證上海何時落地

  1. 司法部取消繼承中的強制公證,是2016年7月5日發布的,至於上海何時時落地,只能看上海各相關部門的行政效率,請到上海市各公證處或司法局咨詢。

  2. 各地落實此規定的時間差異很大,如果當地還沒有落實,可以讓對方說明為什麼不執行司法部的規定。

❼ 司法部,建設部關於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 何時執行

司法部、建設部關於房產登記 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

司公通字[1991]1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建委(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實施以及房地產業的發展,各地公證機關積極和房地產管理機關配合,辦理了大量房地產公證事項,有利於加強房地產管理機關的管理工作,起到了預防糾紛、減少訴訟的作用。
房地產管理機關核發的房產所有權證,是國家確認房屋產權的有效證件。有關的房產事項的各類公證文書,是房地產管理機關審查有關房產的法律行為合法性真實性的有效證明。公證機關應當積極為房地產管理機關提供法律服務,切實保證房產公證質量;房地產管理機關應當加強與公證機關的聯系和協作,嚴格依照法律、政策和辦證程序工作,以完善房產行政管理秩序。
為充分運用這一法律手段加強房地產登記管理工作,進一步協調公證機關和房地產管理機關的相互配合,根據有關法律、政策和幾年來的實踐,特作如下規定:
一、繼承房產,應當持公證機關出具的「繼承權公證書」和房產所有權證、契證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二、遺囑人為處分房產而設立的遺囑,應當辦理公證,遺囑人死亡後,遺囑受益人須持公證機關出具的「遺囑公證書」和「遺囑繼承權公證書」或「接受遺贈公證」,以及房產所有權證、契證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處分房產的遺囑未經公證,在遺囑生效後其法定繼承人或遺囑受益人可根據遺囑內容協商簽定遺產分割協議,經公證證明後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對遺囑內容有爭議,經協商不能達成遺產分割協議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房地產管理機關根據判決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三、接受贈與房產的受贈人,應當持房產所有人的「贈與公證書」和「本人接受贈與公證書」,或持雙方共同辦理的「贈與合同公證書」,以及房產所有權證、契證,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四、有關房產所有權轉移的涉外和涉港澳台的法律行為,必須辦理公證證明,然後由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產登記等行政事宜。
五、辦理房產公證事項,除證明遺囑、贈與書或委託書等單方法律行為,可以在遺囑人、贈與人或委託住所地公證機關申請辦理外,其他應在房產所在地公證機關申請辦理。
六、經公證證明後需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變更登記手續的,應當在出具公證書之日起二個月內,到房地產管理機關申請。逾期提出申請者,應向房地產管理機關說明理由,房地產管理機關視情況予以辦理。
七、公證機關辦理房產公證事項,應當先與房產所在地的房地產管理機關聯系,了解當地房產管理的具體規定和公證事項涉及的房產情況,根據有關法律和當地房產政策出具公證書。房地產管理機關應當積極向公證機關介紹情況,給予支持和配合。
八、各地房地產管理機關與司法公證機關,可根據本地情況,以必要、便民為原則,制定本地其他房產事項必須公證的規定。
本規定自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1991年8月31日

❽ 司法部2016年關於房產繼承權文件

是司法部的官來方網站源上的一個通知:
2016年7月14日,司法部的官網上更新了這樣一則通知:我國從7月5日起,會廢止1991年版的房產登記加強管理公證。這就意味著,有遺囑的房產繼承過戶不再需要強制的繼承權。這樣的一則消息對於交易人來說是非常好的,可以省下一大筆公證費用。不過,記者在走訪時發現,這一政策在上海,乃至全國絕大多數城市還沒有落地。上午,記者在浦東新區房產交易中心看到,大廳內前來辦理過戶手續的人井然有序。工作人員稱,目前以繼承方式進行的房產更名過戶仍需提交繼承權公證書,公證費用差不多相當於房屋標地的1%。浦東新區房產交易中心工作人員:「你不要給我看文件,你手上沒用的。文件要我上級部門發給我才有用。」記者昨日在司法部官方網站上看到,事實上司法部已於7月5日發布了廢止《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不過據了解,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尚未開始執行。法律人士說,過去強制公證主要是處於避免偽造材料、遺漏繼承人等。

❾ 司法部取消繼承房產過戶強制公證什麼時候

繼承過戶和公證過戶是2個概念,繼承是發生在被繼承人死亡後,由繼承人根據遺囑或公證書或法定繼承。公證可在任何時候辦理。如果被繼承人(如父母)都建在,也可以辦理房屋公證過戶。

❿ 2016年7月5日司法部出通知,繼承房產是否不用到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啦

繼承房產公證要看情況而定。
如果繼承人是一個人,那就不需要公證,直接辦專理過戶即可。屬
如果繼承人是多人,就需要公證,以達到產權清晰,公平的目的。
房產繼承是指按照《繼承法》的規定,是指依照法定程序把被繼承人遺留房屋所有權及其土地使用權轉移歸繼承人所有的法律行為。房產繼承,是所有權及使用權繼受取得方式的一種。

熱點內容
抵押擔保公司代理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6 10:31:17 瀏覽:389
央視12套社會與法直播 發布:2025-08-26 10:30:37 瀏覽:241
建議法檢幹警社會 發布:2025-08-26 10:29:14 瀏覽:782
社會與法暑假特別節目 發布:2025-08-26 10:29:10 瀏覽:1
公證法治平等 發布:2025-08-26 10:24:02 瀏覽:88
洛克實質法治 發布:2025-08-26 10:06:03 瀏覽:920
勞動法職工探親 發布:2025-08-26 09:54:29 瀏覽:206
丟失學生檔案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6 09:53:39 瀏覽:304
社會調查法解釋一下 發布:2025-08-26 09:45:03 瀏覽:666
15年司法解釋 發布:2025-08-26 09:08:49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