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人情缺失

司法人情缺失

發布時間: 2021-12-06 02:58:54

司法鑒定中是否考慮人情因素

鑒定必須注意事實,若考慮人情因素的結果就存不實或虛假

㈡ 法律與人情的關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人情面前人人不同,法律不外乎人情,所以人從來就不是平等的。人情的范圍比法律要寬廣,但沒有強制力,法律必須符合人情才能得到人們的認同和接受,才能實施強制力。

㈢ 法律不外乎人情是什麼意思

「法律不外乎人情」意思是: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也即人情,法律的存在就是為了維護人情的存在。

法律一般不會超出人類的情感之外,即基本符合社會的倫理道德,人的感情思想。也就是說,法律富含人性化。中,「人情」不能作社會上流傳的人情世故來理解,而是指人類的情感。

(3)司法人情缺失擴展閱讀

一些法官缺乏最起碼的法律敬畏,喪失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批條子,打招呼,跑關系,權大於法,錢重於法,情過於法,甚至甘心充當黑社會的保護傘,導致同案不同判,出現一起又一起的冤假錯案。

本來,走進法庭的那些弱勢無助的受害者,都是把法律作為維護自身尊嚴和合法權益的最後一線希望,在他們的意識中都把法官想像為公正無私、懲惡揚善的拯救者形象。司法腐敗,不僅嚴重地動搖威脅著法律的平等性、權威性,也極大地扭曲消解著人們的公平觀念、法治意識。

㈣ 執法司法過程中要不要講人情 王水明

不要講人情,在法律的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治理國家的正確手段,如果法律通了人情那還是法律嗎?這種腐敗問題嚴重影響社會穩定,所以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希望你冷靜三思。

㈤ 人情關系影響司法公正可向什麼部門反映

司法不公正可以向縣級以上政法委反映。

㈥ 法律不外乎人情是什麼意思

「法律不外乎人情」意思是: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也即人情,法律的存在專就是為了維屬護人情的存在。

法律一般不會超出人類的情感之外,即基本符合社會的倫理道德,人的感情思想。也就是說,法律富含人性化。中,「人情」不能作社會上流傳的人情世故來理解,而是指人類的情感。

(6)司法人情缺失擴展閱讀

一些法官缺乏最起碼的法律敬畏,喪失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批條子,打招呼,跑關系,權大於法,錢重於法,情過於法,甚至甘心充當黑社會的保護傘,導致同案不同判,出現一起又一起的冤假錯案。

本來,走進法庭的那些弱勢無助的受害者,都是把法律作為維護自身尊嚴和合法權益的最後一線希望,在他們的意識中都把法官想像為公正無私、懲惡揚善的拯救者形象。司法腐敗,不僅嚴重地動搖威脅著法律的平等性、權威性,也極大地扭曲消解著人們的公平觀念、法治意識。

㈦ 司法的認定可以外乎人情也可以不外乎人情

再次被刷屏了。山東聊城,源大工貿,一位母親被索債者當眾凌辱,幾近極致,兒子情急之下拿起水果刀捅傷四人,其中一人死亡。

事情的始末彷彿用一句話就能夠概括,法官的一紙判決書讓背後輿論持續發酵。

一審判決法官認為,雖然當時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也遭到了侮辱,但對方未有人使用工具,在派出所已出警的情況下,不存在防衛的緊迫性。

於是,白紙黑字,紅色印章。罪名故意傷害罪,無期徒刑的封印將一個22歲的生命永恆地定格在方寸之間的監獄里。可是,真的不存在防衛的緊迫性嗎?傷害真的是故意的嗎?

顯然,這樣的說辭很難得到大眾的認同。

首先,我們來看下正當防衛的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仍然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其與緊急避險、自助行為皆為權利的自力救濟方式。

到這里想必大家對正當防衛這四個字在刑法中的釋義已經瞭然於心,正當防衛它要符合四個條件:

1、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

2、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中;

3、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人;

4、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的限度;

其次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詳細案情,南方周末披露:

蘇銀霞開辦的公司資金周轉遇困,不得已向吳學占借款共計135萬元,約定月利息10%(遠超法律規定的36%年利息上限)。

在蘇銀霞共還款184萬元,並將一套140平米價值70萬的房子抵債後,「還剩最後17萬欠款,公司實在還不起了」。

結果,就遭到涉黑勢力的恐怖逼債。

案發前一天,事情已經不妙——

吳學占讓手下拉屎,並將蘇銀霞按進馬桶里,要求還錢。

案發當天,蘇銀霞和於歡母子被關在了一起——

「什麼話難聽他罵什麼,沒有錢你去賣,一次一百,我給你八十。學著喚狗的樣子喊小孩,讓孩子喊他爹。」

杜志浩脫下於歡的鞋子,捂在蘇銀霞的嘴上。

杜志浩脫下褲子,一隻腳踩在沙發上,用極端手段污辱蘇銀霞。

案發前蘇銀霞曾四次撥打110和市長熱線,民警幾次三番前來,只留下一句話:「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隨即離開。

試問,此時此刻,對於任何一個正常子女,如果你的母親受到這般凌辱,你還會存在理性嗎?一個小時後,於歡失控,抄起水果刀瘋狂捅向逼債者,結果四人中刀,其中杜志浩失血過多死亡。

法官認為,未有人實用工具,不存在防衛的緊迫感?人身受限制,對方無盡的侮辱和辱罵,過激的行為難道不是工具?生命健康權難道僅限於肉體之上?對於精神上的傷害可以置之不理?這不正是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中?人格上的侮辱算不算是另一種的強奸和綁架?

再回到案件本身,蘇氏母子是欠錢,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前面有共還款184萬,另有70萬房子抵押,月利息10%,遠超法律規定的36%年利息上限······可見她們不是不想還錢,當下是實在沒錢可還,在已得本金的前提之下,難道非要弄出人命才肯善罷甘休,況且你限制了她們的自由,去哪兒給你弄錢去?

也許這也是吳在社會謀生的另一種手段。既然放高利貸,想必就應該知道其中的風險機制。杜作為討債者,從事的也是高危行業,況且在中刀之後,自己開車去的醫院,死亡的原因是失血性休剋死亡,顯然,吳並沒有為他的這部分員工做好實時的護駕救急准備,或許多這么一道措施,雖然杜不是什麼好人,但也不至於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止血還拚命開車去醫院救治而丟了性命。

如果侵害上升到精神層面,於歡即便防衛過當,也不存在刑事責任。

此時此刻,於法律是非而言,我們平常人似乎只能做個吃瓜群眾。但當一個人或其近親正在遭受難以忍受的凌辱時,是沒有理性可言的,至於奮起反抗造成的一定後果,司法的認定可以外乎人情也可以不外乎人情。

到這里,幾乎是我對於歡案件關於正當防衛方面的大致辯解。當然,我不是殷清利律師,只是就事論事,想必他的辯詞會比我精彩十倍百倍。敢於免費接下這起案件的律師,本身就是存在大愛的。

㈧ 法律不要人情的原因

法律與人情的關系,歷來就有「法律不外乎人情」的說法。今天我們的辯題是法律與人情並不相悖。法律是指,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具有一定文字形式,由國家政權保證執行,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顯然在這個辯題中,我們所討論的范圍是現代的中國法律。而人情則指,通常情況下,人們基於社會民主普遍認同與遵守的是非標准,來看待或處理某件事情所共有的情理或態度。相悖是指相違背。我方認為法律與人情並不相悖,是指法律本身條例與人情並不相違背。原因有兩點:

第一,在立法規則上,法並非無情之物,它是法律工作者們從人情物理中千錘百煉出來的。現代的法律,是人們自由意志,活動的產物,它貫徹反映體現的是人們現實的願望,需求,主張和見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條就有規定: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主要表現在法律中的法定從輕和免責的規定上,就如刑法上的正當防衛,法律就考慮到其中的情有可緣的情形,難道這不是法律上的人情嗎?中國社會是公認的人情社會,毫無人情味的法律行之不遠。由此可見,法律不能逆人情而行,美意良法一定

是與人情相協調而非沖突的。

第二,與人情相悖的並非法律本身,而是法律工作者對於法律精髓的理解。法律並非為某一個案件所量身定做,就拿以170元的代價從ATM機中取出17.5萬多元的「許霆案」來說,對於許霆是否構成盜竊罪,法律上對許霆這一行為的定性本身就很模糊。法律給了執法者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法律是高度精煉與抽象的語言,法律工作者基於知識結構、個人立場的不同在某個具體案例上就可能有不同的評價。許霆案一審之所以引發大的反響,關鍵不是因為法律這個條例本身與人情相悖,而是在於執法過程中法律工作者對法律精神意志的理解的不同,而導致與人情相違背。

當然,我們在也此期待進一步制定法的規則是使裁判規范,統一,有效排除主觀臆斷和感情裁判,但司法人員裁判也應不拘於條紋與字句,心中應當有人情,這才是對於法律精神的最高理解!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法律的最終作用——挽救和教育被告人,修復被破壞的社會秩序,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㈨ 法律不外乎人情對嗎

從立法(制定法律)的目的與構建上說,「法律不外乎人情」這句話這對的。通俗地說,就是法律的規范一般不會超出人類社會的情感常理之外,即需要符合社會的基本倫理道德,基本社會公序、基本良俗習慣與人的正常感情意識。也就是說,法律須承賦人性化因素。

但從司法與執法(司法行為與法律運用)上說,「法律不外乎人情」這句話就錯了。法律是這會規范與行為准則,司法執行行為中要外乎人情,可能人性化司法執法但不能人情化司法執法,堅持「法不容情」。人情則要體現在「法」外,常言道:法律無情,法外施恩。

熱點內容
濟民法師圖片 發布:2025-08-23 21:05:56 瀏覽:166
道德與法治強奸 發布:2025-08-23 20:40:49 瀏覽:957
合同法的解釋第16條 發布:2025-08-23 20:37:05 瀏覽:71
合同法違法分包獲利 發布:2025-08-23 20:36:31 瀏覽:828
2015年新的婚姻法 發布:2025-08-23 20:36:29 瀏覽:432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旅行中如果應按照 發布:2025-08-23 20:36:28 瀏覽:795
色達縣司法局 發布:2025-08-23 20:20:46 瀏覽:561
特種行業勞動法 發布:2025-08-23 20:18:28 瀏覽:106
條例和斷例 發布:2025-08-23 20:07:59 瀏覽:324
兩個條例反響 發布:2025-08-23 20:07:25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