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監護制度民法總則熱議

監護制度民法總則熱議

發布時間: 2021-12-06 05:43:28

Ⅰ 根據民法總則 老年人的監護制度是怎樣的 並談談其必要性

老年人的監護很有必要,隨著年齡的變大,身體上心理上生活上都有太多不便,需要成年子女在身邊守護。不在身邊的子女法律也規定了每年抽出一定時間看望,打電話等,對老年人是一種國家制度層面的保護,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

Ⅱ 新的民法總則監護制度規定要怎麼解讀

當代社會,人的壽命普遍延長,高齡人口越來越多,人們在步入老齡後,他們的意思能力和體能逐步衰退,以至於他們無法獨立確定其生活的重大事項,獨立行使民事行為,因此需要設立監護制度此類民事主體行為加以規制。在美國,醫療監護制度被批評為「通常,當老年人的財產被以『監護』 的幌子來控制時,就等於剝奪了尊嚴和選擇」。隨著我國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化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問題,為此,我國在進行《民法總則》立法時,對民事主體制度中的成年監護制度進行了較大增改,落實尊重和保障被監護人的人權原則。


典型案例


原告王某某(男,85歲),委託訴訟代理人王某一(王某某之女)起訴被告王某二(男,王某某之子)返還原物糾紛案。原告王某某訴稱,其自1999年老伴去世後便獨自居住,2015年某日,因犯病被送往急救中心搶救。出院後,王某二把他的房本、工資卡、身份證件、存款等席捲一空,並將他房屋出租,將他送去養老院生活,至今不能回家。王某某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王某二歸還他的房本、工資卡、身份證、養老卡、退休本及存款15萬元。被告王某二辯稱,其父王某某從未授權過王某一代為起訴自己,對於王某某書寫授權委託書的效力存在質疑。對於保管王某某財物一事,稱系因王某某病情特殊且生活無法自理,故將其送至養老院。因王某某年事已高,房本、身份證等證件一直由其代為保管,這也是王某某自身意願。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按照以往《民法通則》及相關法律法規所建立的監護制度下,制度關注的重點以代管被監護人財產、代為作出民事法律行為、保護交易安全為主,一旦民事主體被確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法庭將以監護人的意思表示為准,僅考慮監護人代為作出之民事法律行為。對於上述案件的處理,若王某二提出申請王某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將通過特別程序的處理,啟動鑒定程序確定王某某是否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若結論為,王某某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上述案件應當以王某某本人意願為准;若結論為,王某某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上述案件應由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確定監護人後,由監護人代為決定王某某之意願。


而在《民法總則》所設立的新的監護制度下,立法理念發生了重大轉變。《民法總則》確立的最有利於被監護人原則和尊重被監護人真實意願的規定,維護了被監護人人權,尊重被監護人自主決定權。由於監護制度作為民事主體制度的構成部分,故除了涉及監護糾紛外,其他糾紛中對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存在爭議的,被監護人真實意願亦將成為審理要點。也就是說,案件審理中,涉及被監護人民事法律行為的,不能僅簡單考慮其監護人的意思表示,還需考慮被監護人自身的真實意願。監護人不再是被監護人的代理者和管理者,而是保障和協助被監護人自身意願表達的輔助者。當被監護人意思與監護人意思存在爭議時,被監護人真實意願將成為案件的爭議焦點。在新的監護制度下,即便上述案件中,王某某被確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法庭確定王某某的意思表示時,仍應考慮其自身的真實意願,通過最有利於被監護人原則等方式確定其真實意願,不得簡單將監護人的意願視為被監護人的意願。


新法快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監護制度作為民事主體制度的一部分,對監護人范圍、監護人指定程序、被監護人范圍、監護職責履行方式、意定監護、撤銷監護等問題進行了增改,在原來法定監護的基礎上,強調對被監護人真實意願的尊重,創設了意定監護制度。


第一,重視被監護人真實意願,《民法總則》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五條規定,有關部門在指定監護人,以及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時,均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第二,創設意定監護制度,《民法總則》第二十九條規定,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以上兩項規定通過意定監護制度,使得監護事宜可以提前得到安排,避免了日後發生糾紛的風險。


上述規定均體現了,確立以最有利於被監護人原則和尊重被監護人真實意願基礎上建立的新的監護制度體系的立法精神,維護了被監護人人權,尊重被監護人自主決定權,昭示了《民法總則》監護制度立法理念的重大進步。

Ⅲ 民法總則監護制度規定的相關規定內容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監護制度作為民事主體制度的一部分,對監護人范圍、監護人指定程序、被監護人范圍、監護職責履行方式、意定監護、撤銷監護等問題進行了增改,在原來法定監護的基礎上,強調對被監護人真實意願的尊重,創設了意定監護制度。
第一,重視被監護人真實意願,《民法總則》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五條規定,有關部門在指定監護人,以及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時,均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第二,創設意定監護制度,《民法總則》第二十九條規定,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以上兩項規定通過意定監護制度,使得監護事宜可以提前得到安排,避免了日後發生糾紛的風險。
上述規定均體現了,確立以最有利於被監護人原則和尊重被監護人真實意願基礎上建立的新的監護制度體系的立法精神,維護了被監護人人權,尊重被監護人自主決定權,昭示了《民法總則》監護制度立法理念的重大進步。

Ⅳ 民法總則關於監護的規定有哪些

根據《民法總則》關於監護人規定,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條文主旨】本條是關於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規定。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Ⅳ 民法總則規定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如何處理

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Ⅵ 民法總則和民法通則在監護制度方面相比有哪些不同

您好,來民法總則新增了成年監護自製度。民法通則有兩類,一個是按照成年與否,未成年由監護人監護;二是精神病人監護。原來把很大一部分群體都漏掉了,他們精神沒問題,但智力有問題,智障、痴獃等,都不能納入精神監護中。如果老年人突然失去行動能力,可以提前做一個安排。如果突然發生,按照配偶、子女、親屬等順序排,如果還有異議,由法院進行裁決。
《民法總則》 第二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三十三條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Ⅶ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保障並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熱點內容
濟民法師圖片 發布:2025-08-23 21:05:56 瀏覽:166
道德與法治強奸 發布:2025-08-23 20:40:49 瀏覽:957
合同法的解釋第16條 發布:2025-08-23 20:37:05 瀏覽:71
合同法違法分包獲利 發布:2025-08-23 20:36:31 瀏覽:828
2015年新的婚姻法 發布:2025-08-23 20:36:29 瀏覽:432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旅行中如果應按照 發布:2025-08-23 20:36:28 瀏覽:795
色達縣司法局 發布:2025-08-23 20:20:46 瀏覽:561
特種行業勞動法 發布:2025-08-23 20:18:28 瀏覽:106
條例和斷例 發布:2025-08-23 20:07:59 瀏覽:324
兩個條例反響 發布:2025-08-23 20:07:25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