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保護人身權的方法包括

民法保護人身權的方法包括

發布時間: 2021-12-06 10:57:52

民法典關於人身權是如何規定的

1、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2、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賠償;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以及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
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⑵ 民法通則對保護人身權作出了相關的規定,那麼人身權的包括哪些基本權利

民法通則規定了以下人身權利: (一)生命權生命權是指人身不受傷害和殺害的權利或得到保護以免遭傷害和殺害的權利,取得維持生命和最低限度的健康保護的物質必須的權利。也是人權最基本的權利。(二)身體權身體權是指自然人對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而依法享有的權利。身體權有其獨特的保護范圍,對身體權的侵害行為,不以對身體的侵害造成生命、健康的損害為必要。(三)健康權健康權是指自然人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技能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權利。(四)姓名權姓名權是指公民決定其姓名、使用其姓名和變更其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權利,是以姓名利益為內容的權利。主要包括姓名的命名、使用、變更並排除他人的妨礙和侵害。(五)名稱權名稱是指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參與民事活動時,為區別於其他組織而為自己確立的一個特定標志。法人的名稱應能反映其營業性質、業務活動及隸屬關系。(六)肖像權肖像是指公民身體的外部表現,並通過傳統美術和現代科學將人身體的外部表現在客觀上再現,如通過雕塑、攝影、畫像等。肖像反映的事肖像者的真實形象和個性特徵,所以肖像與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離。所以肖像權是公民對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並排斥他人侵犯的一種人身權利,是以公民的形象、特徵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七)名譽權名譽是指社會或他人對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幹、信譽、商譽、資歷、功績等方面的評價和總和。名譽權就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有關自己的社會評價不受他人侵犯的一種人身權利。 (八)婚姻自由權。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權,禁止買賣、包辦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
人身權包括下列基本權利:
一、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
二、公民享有姓名權, 有權決定、 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享有名稱權。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
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稱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姓名權、 名稱權的行為。
三、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四、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五、公民、法人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法人的榮譽稱號。
六、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權, 禁止買賣、 包辦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
七、婚姻、家庭、老人、母親和兒童受法律保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八、婦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民事權利。

⑶ 什麼是人身權人身權包括哪些內容

人身權是指與人身相聯系或不可分離的沒有直接財產內容的權利,亦稱人版身非財產權。人身權包括權人格權和身份權兩大類,其中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肖像權等。身份權包括親權、配偶權、榮譽權、親屬權等。人身權是我國公民和法人的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體現和反映。人身權是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不能以金錢來衡量其價值,一般不具有可讓與性,受到侵害時主要需以非財產的方式予以救濟。

⑷ 民法總則人身權有哪些

您好!人身來權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自。
人格權是指民事主體基於其法律人格而享有的、以人格利益為客體、為維護其獨立人格所必需的權利。人格權又包括具體人格權和一般人格權。
具體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信用權。
身份權主要有包括:配偶權、親權、親屬權(監護權)、榮譽權、知識產權中的身份權(著作權、發明權、專利權、商標權等)。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⑸ .論述民法保護人身權有何意義

第一,自生物物種角度而言,人身權制度保護、確立民事主體的人身權不受侵內犯,為容人類的繁衍和延續提供了前提條件。否則,人與人之間相互殘殺或者損害健康等 ,人類作為生物物種之一,則難以健康發展。
第二,保護基本人權的需要。各項具體人身權是人所共享的基本人權在民法領域的體現 。如生存權是首要人權,生存權有賴於生命權和健康權的擁有並得到嚴格的保護。 第三,保護人格尊嚴的需要。《憲法》第38條宣稱"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民法通則》第 101條規定"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因而需要建立人身權法律制度,特別是建立具體人格權和一般人格權制度,充分保護民事主體的人格尊嚴。
第四,建立和維護正常、有序的社會關系的需要。人與人之間彼此區分和彼此尊重是正常、有序的社會關系的前提,而彼此區分有賴於姓名和名稱,尊重的內容即為個人享有的自由、名譽、隱私、肖像等基本人格利益。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關系的穩定關涉社會關系的和諧,家庭成員之間互享身份權對於穩定家庭關系必不可少。通過人身權法律制度保護人格權和身份權,無疑會有利於社會關系的有序狀態的建立和維持,以及受到破壞後的回復。

⑹ 人身權包括哪些

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兩大類,其中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肖像權等。身份權包括親權、配偶權、親屬權,榮譽權。

《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6)民法保護人身權的方法包括擴展閱讀:

人既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換言之,人的生存分為自然生存和社會生存兩方面,人身權制度既包含有保護人自然生存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等內容,也包含有保護人社會生存的名譽權、信用權等內容。

在民法意義上,民事主體之所以成為完整的民事主體,是因為具備了各種人身權。法律對人身權的保護「確保我們能夠充分享受自我」。失去人身權保護的各種利益,民事主體的地位就會受到威脅。

每個人都被當作了人看待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巨大成果。人本身被看做了目的,而不再是客體和手段。這一進步促進了民法人身權制度的發展,而民法人身權制度為這種進步提供了保障,並且仍在不斷促進這種進步。

法律規定人身權制度,一方面為人身權提供具體的保護,防止他人對權利人的侵犯;另一方面也著力於提倡對人身權的尊重、對人本身的尊重,這種尊重既有源於他人的,更有源於權利人自身的。

⑺ 公民人身權由哪些法律保護的具體是哪些

公民的人身權是指與公民人身不可分離而又沒有直接經濟內容的權益。公民的人身權有兩類:一類是人格權,包括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名譽、姓名、肖像、婚姻、隱私等權利。一類是身份權,包括親屬權、監護權、署名權、榮譽權等。�
《民法通則》規定,我國公民享有的人身權具體有: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婚姻自主權、家庭親屬權、男女平等權、著作權、發明權、署名權等。
公民的人身權是公民享有財產權的前提和基礎,沒有人身權,就無法享有財產權。由於人身權具有與個人的人身不可分割這一特徵,決定了人身權除法律明文規定外,不得轉讓。
在我國《民法通則》、《著作權法》以及其相關的司法解釋中有詳細的規定。
可以看看網路關於人身權的具體介紹

熱點內容
濟民法師圖片 發布:2025-08-23 21:05:56 瀏覽:166
道德與法治強奸 發布:2025-08-23 20:40:49 瀏覽:957
合同法的解釋第16條 發布:2025-08-23 20:37:05 瀏覽:71
合同法違法分包獲利 發布:2025-08-23 20:36:31 瀏覽:828
2015年新的婚姻法 發布:2025-08-23 20:36:29 瀏覽:432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旅行中如果應按照 發布:2025-08-23 20:36:28 瀏覽:795
色達縣司法局 發布:2025-08-23 20:20:46 瀏覽:561
特種行業勞動法 發布:2025-08-23 20:18:28 瀏覽:106
條例和斷例 發布:2025-08-23 20:07:59 瀏覽:324
兩個條例反響 發布:2025-08-23 20:07:25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