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英國2006年公司法

英國2006年公司法

發布時間: 2021-12-07 06:10:42

① 英國《1862年公司法》的頒布有何重要意義根據材料一概括現代公司在促進世界變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1) 意義:催生了現代公司,為個人投資公司提供了法律保障。作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專化為社會生產力屬:促進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創造大量的社會財富;製造行業規則和標准;引領管理制度變革;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

(2) 背景:工業革命後,西方公司的示範;洋務運動後期,為解決資金燃料運輸的困難。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利於吸引投資,促進民族企業的創建與發展,開創了近代航運業,抵制了外來侵略,維護了民族利益;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為近代工商業發展起到了示範作用。

(3) 相似原因及說明: ①面對困難,求變求強:第一次,面對內憂外患的困境;第二次,面對「文革」導致國民經濟的嚴重困境。 ②抓住機遇、促進發展:第一次,抓住工業革命和政府推動洋務運動的機遇;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的機遇。③大膽探索,改革創新:第一次引入股份制公司組織形式,籌資發展;第二次,大膽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進制度化建設。

② 06年的公司法相對於99年的公司法做了哪些修改

1、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降至3萬並可分期繳足 現行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以下最低限額:以生產經營為主和以商品批發為主的公司人民幣50萬元,以商業零售為主的公司人民幣30萬元,科技開發、咨詢、服務性公司為人民幣10萬元。注冊資本要一次繳足。 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對上述規定作了三方面的修改:取消了按照公司經營內容區分最低注冊資本額的規定;允許公司按照規定的比例在2年內分期繳清出資,投資公司從寬規定可以在5年內繳足;將最低注冊資本額降至人民幣3萬元。 2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降至500萬 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1000萬元。 草案:將這一限額降為500萬元。 3完善出資方式的規定 公司法:出資方式為貨幣、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 草案: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4調高無形資產在出資中所佔的比例 公司法: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20%。 草案: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30%。這意味著無形資產可占注冊資本的70% 5適當放寬公司對外投資的限制 公司法: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並以該出資額為限對所投資公司承擔責任。 除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外,公司累計對外投資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 草案: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6對公司擔保行為加以規范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擔保總額及單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半數以上通過。 7高管違法給公司造成損害的要賠償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規定。 草案: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8增加有關股東訴訟的規定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職務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股東可以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提起訴訟。監事給公司造成損害的,股東可以請求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提起訴訟。 監事會、監事、董事會、執行董事拒絕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等情況下,股東可以直接提起訴訟。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9股東可查閱董事會監事會會議決議 公司法: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大會記錄和財務會計報告。 草案: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 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將上述資料置備於本公司,以便股東查閱。 10中小股東在特定條件下可退出公司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有限責任公司連續5年盈利,並符合本法分配利潤條件,但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要求公司以合理價格收購其股權。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11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享有提案權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在股東大會召開10日前提出臨時提案並書面通知董事會;董事會應當在收到通知後兩日內通知其他股東,並將該臨時提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12公司股東濫用權利逃避債務要承擔連帶責任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13上市公司可以設立獨立董事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規定。 草案:上市公司可以設立獨立董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 14規范關聯交易行為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人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侵佔公司利益。否則,致使公司遭受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上市公司董事與董事會會議決議事項所涉及的企業有關聯關系的,不得對該項決議行使表決權,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決權。該董事會會議由過半數的無關聯關系董事出席即可舉行,董事會會議所作決議須經無關聯關系董事過半數通過。出席董事會的無關聯關系董事人數不足3人的,應將該事項提交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關聯關系,是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企業之間關系,及可能導致公司利益轉移的其他關系。但是,國家控股的企業之間不僅僅因為同受國家控股而具有關聯關系。 15擴大可發行公司債券企業的范圍 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和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其他兩個以上的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為籌集生產經營資金,可以依照本法發行公司債券。 草案:刪去上述限制性規定。 16刪去公司應提取公益金的規定 公司法: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5%至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 草案:刪去上述規定。 17從制度上保障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規定。 草案:公司聘用、解聘會計師事務所,必須由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作出決議。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監事發現公司經營情況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 公司應當向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議憑證、會計賬冊、財務會計報告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18簡化公司合並分立的公告程序 公司法:公司合並、分立、減少注冊資本的,應當在作出決議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並在30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3次,未接到通知書的債權人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擔保。 草案:將至少公告3次改為一次;將公司合並、減少注冊資本時未接到通知書的債權人,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擔保改為45日內。 19特殊情況下股東可申請法院解散公司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公司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10%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20強化公司的清算責任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公司因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等解散的,應當依法成立清算組組織清算。 21強調公司的社會責任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在總則中要求公司應當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履行社會責任。 22具體規定職工代表在監事會中的比例 公司法:監事會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組成,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草案:監事會應當包括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於1/3,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23可以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1名自然人股東或者1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0萬元。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額。 1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1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公司登記中註明自然人獨資或者法人獨資,並在營業執照中載明。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務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4明確中介機構的賠償責任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其出具的評估結果、驗資或者驗證證明不實,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除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外,在其評估或者證明不實的金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6年新公司法全文)"英文怎麼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6年新公版司法全文權)"

"The Compan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Full text of new edition of 2006)"

④ 英國公司法怎樣規定有限責任公司

在19世紀中葉的英國,當時不公平妨礙訴訟制度尚未確立,英國公司法依據公司的合同屬性對受害股東賦予了向法庭申請「公正合理清盤令」的保護手段,小股東在不能忍受大股東的各種不公平擠壓行為時可徑直向法庭申請頒令解散公司,結束公司的生命並依據投資比例分配公司的剩餘財產。這一方式是當時小股東保護其利益的唯一方式,如果股東間無法繼續維持公平的合作,不失為一種溫和的解決辦法。但清盤的後果本身是公司的扼殺,因而法庭很不願意簡單採用,往往在訴訟進行中在法官的安排下大股東承諾消除不公平的行為並給受害股東一定的損失補償後,小股東自動撤回申請,使案件得以了結。為了彌補公正合理清盤令的不足,不公平妨礙訴訟體制才得以引入。但是,公正合理清盤令的訴訟方式在英國仍是小股東維權的必要保留制度,並且取得了成文法的形式,英國1986年破產法第122條、124條規定,小股東可以請求法院解散公司,如法院認為解散公司是正當與公平的,便可頒發公正合理清盤令。實踐中,法官頒發公正合理清盤令的判斷的事實依據有:(1)公司行為違反小股東的基本權利和合法期望;(2)公司經營超越章程大綱和章程細則所定之范圍或公司設立的目的已無法實現:(3)公司實際上僅僅是大股東、董事或經理人實現個人利益的「工具」和「外衣」;(4)公司被人利用進行詐騙或其他非法活動。英國公司法上的公正合理清盤令制度為其他國家後來的立法所效仿,如美國《示範公司法》第十四章第三分章規定了公司的司法解散,確認法院可以解散一家公司,如果公司的股東向法院提起了解散公司的請求,並且證明以下事實中的任一一項:(1)董事在經營公司事務時陷於僵局,股東沒有能力打破這一僵局,並且不可補救的損害正威脅著公司或公司正遭受著這一損害,或者正因為這一僵局。公司的業務或事務不能再像通常那樣為股東有利地經營:(2)董事們或者那些支配著公司的人們的行為方式曾經是,正在是或將會是非法的、壓制性的或欺詐的;(3)在投票力量上股東們陷入僵局,它們在至少兩次年會的會期內不能選出任期已滿的董事的繼任者;(4)公司的資產正在被濫用或浪費。德國《有限責任公司法》第61條、日本《有限公司法》第71條之二分別規定,持有相當於資本的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資股份的股東有不得已之事由時,當然包括不能容忍大股東濫權的情況,可向法院請求解散公司。我國公司法對公司的司法解散未作規定,公司法第190條第二項規定的所謂「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時」可以解散的情況,無論如何不可能解讀為是出於對小股東利益保護的考慮。具有濃厚的國家強制主義色彩、奉行資本多數決原則和嚴厲的法定資本制原則、未體現絲毫以人為本精神的我國公司法對小股東的保護幾乎是空白的。在司法實踐中,凡小股東在不能忍受大股東壓制的情況下向法院提出解散公司的,法院或是不受理,或是以「訴請無法律依據」為由駁回起訴,概莫能外。我們當然可以通過賦予小股東向法院申請「公正合理清盤令」的權利的方式維護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也可以設計其他的維權方式諸如限制大股東的表決權,不公平妨礙訴訟權,表決權排除制度等以適應矯正大股東濫權行為的現實要求。但是,大股東對小股東侵權的行為及結果千差萬別,小股東行使的權利如果過分單一,比如公司有數個股東的情況下,某一小股東申請公正合理清盤令就不十分恰當。當小股東不堪繼續忍受大股東的擠壓,而公司仍有延續的價值,無法通過轉讓股份、減資的途徑實現小股東退出投資關系的願望時,讓小股東向法院請求退股不失為一種最佳的選擇。退股權屬於股東自益權的衍生權利,只是這一權利的行使存在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大股東的濫權行為嚴重侵害小股東的合法權益,通過其他的救濟方式無法彌補小股東的損失,無法彌補大、小股東之間的信任裂痕,採取申請公正合理清盤令的方式其後果又過於嚴苛;二是權利的行使須得經訴訟途徑。退股權對小股東來講,是一種救濟權。http://www.72e.com/Html/lunwen/faxue/jingjifa/2007/061761310_2.html

⑤ 外商獨資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在2006年1月1日前為董事會的,是否必須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變更為股東會

對於2006年1月1日前已經設立的外商合資、外商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內資的股份有限公容司,公司登記機關不做強制性要求,仍可以保留董事會為最高權力機構。但是,只要前述公司有任何事項變更,需要一並變更章程的,則公司登記、審批機關會要求公司對組織機構進行調整,調整為股東會為最高權力機構。
根據《關於外商投資的公司審批登記管理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的執行意見》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外商合資、外商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外商投資的股份有限公司,組織機構應當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而《公司法》規定,股東會為最高權力機構。因此,外商合資、外商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及外商投資的股份有限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應當是股東會而不是董事會。

⑥ 英國公司法

這個法條主要是corporate governance的一個拓展,具體你可以看看 Corporate Governance一書, google 圖書裡面就有,不用買

⑦ 一個公司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例如2006年修訂的《公司法》,除此以外還有什麼請具體說名,謝謝!

1. 公司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3.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
4. 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管理的基本規范(試行)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6.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
7. 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外資股的規定
8. 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24.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25. 工傷保險條例
26.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
29. 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
30. 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
31.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

⑧ 有誰能給我詳細講下2006年新修改的公司法

「新公司法」之十大創新

2006年1月1日,運行了近十二年的1993年公司法終於壽終正寢,新的公司法,也即2006年公司法經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通過。新公司法共二百一十九條,相較舊公司法而言,還少了十一條。
公司法作為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極端重要的法律,它的修改不能不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它的修改也必將對中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規范發揮重大作用。那麼,新公司法相比舊公司,究竟「新」在何處呢?依筆者之見,新公司法至少有十處創新,頗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新公司法已經完成了從體制改革法到商事法的角色轉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使命已經基本完成。舊公司法開宗明義,第一條就表明是為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著眼於國有企業的公司制改造,體制改革法的色彩非常濃厚。並且舊公司法比較注重國有公司的制度設計,注重發揮國家在現代企業制度改造中的主導作用。
舊公司法經過運行了十二年,現代企業制度在中國已經基本確立,國家控股的大型國有企業已經全部完成了公司化改造,從體制和制度上已經使現代企業制度在中國生根發芽。
在此種背景下,舊公司法的歷史使命已經基本完成,原有的一系列關於企業改制的條文已經顯得不合時宜,新公司法著眼於市場經濟的進一步規范和發展,適時的將立法的目的調整為「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的比較純粹的商事法應當說是順應時代潮流的一次變革。

第二,新公司法增創了「一人公司」,使個人創辦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可能。「一人公司」的制度創設應當說是新公司法的一大亮點。舊公司法要求有限責任公司必須是兩人以上五十人以下,在實際施行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這個規定一方面壓制了個人創辦有限公司的熱情;
另一方面,一些有投資願望的個人又不得不聘請一些掛名股東,以規避公司法的強行性規定,使公司法的這一強制性要求變成了一紙空文;
同時,由於掛名股東的出現,又平空增添了大量糾紛,給社會經濟秩序造成了一定的混亂。基於這種得不償失的情況,新公司法解除了這一禁令,對鼓勵投資,減少糾紛,必將有所裨益。

第三,新公司法採納了學界多年提出的「授權資本」的建議,大大降低了創設公司的門檻。授權資本制和實收資本制的論爭一直是公司法修改過程中的一個焦點,舊公司法著眼於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護公司債權人利益的考慮,採納了實收資本制。經過十二年的運行並參酌國外以及香港、台灣地區的經驗,我們發現,發達的西方國家以及港台地區莫不採用授權資本制。
並且我們的外資法律制度,已經允許外商獨資企業採用授權資本制,在同一個法律框架內,採用兩種不同的注冊資本制度,本身是不合理的。
新公司法採納了學界的強烈的呼聲,更加註重公司法鼓勵創業的作用,毅然採納了授權資本制,不能不說是一個進步。我們閱讀一下新公司法第二十六條,我們不難發現,只要我們有三萬元,我們就可以成為一個有限責任公司的老闆!我們相信,新公司法必將成為一些創業者的圓夢之法!

第四,新公司法增加了多條股東權利救濟的途徑,回應了在舊公司法在實務操作中的困境。舊公司法運行十二年,其中發現問題最大的是實務操作的困難,尤其對於中小股東的保護極為不利,一些中小股東在公司中缺乏發表意見的機會,有時一些大股東甚至完全漠視中小股東的利益,幾年不分紅的現象相當普遍。
但是,舊公司法賦予中小股東救濟的途徑卻非常少,以至於中小股東投訴無門,只有忍氣吞聲。新公司法吸收了最近幾年學界研究的成果,十分注重股東權利救濟的途徑,對於股東代表訴訟、股東轉讓股權等規定進行了補充和細化,給我們現實的司法運作指明了方向。

第五,法院的地位在新公司法中得到充分尊重,司法救濟已經成為解決公司法爭議最主要的途徑。法院作為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屏障,其地位和作用已經日益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但是由於舊公司法規定過於籠統,沒有預料到現實運作中的復雜情況,使公司法上的權利往往得不到司法的保障。
新公司法十分注重權利的司法救濟,很多條文直接規定糾紛由人民法院解決。例如:新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就規定:「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

第六,新公司法加強了對上市公司的規制,尤其加強了對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限制。在近年來,上市公司違規操作屢屢發生,中國股市持續低迷,法律規定的不完善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情形更是令人痛心。
新公司法相較舊公司法而言,比較注重公司法與證券法的銜接,對上市公司的組織架構做了進一步的完善,並要求上市公司設立獨立董事,更加註重維護中小股東和股民的合法權益。

第七,新公司法反映了公司治理結構的最新研究成果,對於董事、監事、股東、經理的權利制約更加精緻。公司治理結構是整個公司法研究的核心問題,近年來研究成果可以說是相當豐富,新公司法吸收了這些研究成果,使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的權利更加趨於平衡,相互之間的權利制約更加精緻。如,新公司法第四十一條第三款就規定:「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東會會議職責的,由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或者監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這一規定,就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司法實務界的董事和監事權利濫用的問題。

第八,新公司法基本解除了對公司的轉投資限制和對公司股東擔保的限制。公司的轉投資限制和公司對自己股東擔保的限制是舊公司法中重要的禁止性規定,但是這兩個限制也屢遭學者詬病。
新公司法終於取消了這兩個限制,賦予了公司經營活動更大的自由。新公司法第十五條規定:「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

第九,股東的出資方式不再限於舊公司法中規定的五種,只要是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財產就可以作為出資方式。
舊公司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也即,舊公司法對於出資的方式只限定了上述五種,除此之外,別無出資其他方式,這種僵硬的規定顯然不利於引導和鼓勵公民投資創業的積極性。尤其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除了上述五種財產外,財產的存在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新公司法審時度勢,適時的調整指導思想,作出了新的調整,應該是明智之舉。新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股東可以以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第十,新公司法加大了對違反公司法的制裁力度,進一步規范了公司的解散和清算制度。舊公司法對於違反公司法的違法行為制裁力度比較輕微,一般為一萬元以上十萬以下的罰款,在很多情況下,根本不能起到應有的阻嚇作用,新公司法提高了罰款的標准,一般為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
另外,舊公司法將刑事責任作為公司法律責任的一種形式,新公司法則取消了刑事責任的規定,更好的體現了公司法與刑法的銜接。
公司的解散和清算是現實中發生比較多的一類糾紛,並且往往相當復雜,不進行清算就擅自解散的公司相當普遍,對債權人的保護相當不利,基於這種局面,新公司法花了很大篇幅細化了公司的解散和清算制度,明確了清算主體,強化了清算責任,這些修改相對於舊公司法來說,是一個明顯的進步。

總之,新公司法無論從章節安排,還是制度設計,都是對舊公司法的一次巨大的變革。這次修改,應當說是舊公司法施行十二年來,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十五年來基礎上的一次重大調整。
新公司法反映了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現狀,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學術界和司法實務界的研究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當然,新公司法也留下了很多缺憾,例如,它還沒有完全解決外資公司與內資公司的差別待遇問題;它對於當前中國市場經濟還不盡完善的狀況下,債權人的保護可能不一定有力;它還沒有完全解決公司法運行中的一些難題。但無論如何,新公司法作為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部極端重要的法律,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http://www.c.gov.cn/gcs/fagui/select.asp?id=1472新<公司法>

⑨ 英國的公司法立法概況與我國公司法的區別 及其借鑒意義 要詳細的哦 高分 100

[編輯本段]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四條 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第五條 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
第六條 設立公司,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分別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不得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應當在公司登記前依法辦理批准手續。
公眾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提供查詢服務。
第七條 依法設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記機關發給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營業執照應當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注冊資本、實收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項。
公司營業執照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公司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由公司登記機關換發營業執照。
第八條 依照本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必須在公司名稱中標明有限責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樣。
依照本法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在公司名稱中標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樣。
第九條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應當符合本法規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符合本法規定的有限責任公司的條件。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變更前的債權、債務由變更後的公司承繼。
第十條 公司以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
第十一條 設立公司必須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
第十二條 公司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並依法登記。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變經營范圍,但是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公司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應當依法經過批准。
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四條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十五條 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第十六條 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
第十七條 公司必須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
公司應當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公司職工的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素質。
第十八條 公司職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組織工會,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公司應當為本公司工會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公司工會代表職工就職工的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福利、保險和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依法與公司簽訂集體合同。
公司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公司研究決定改制以及經營方面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聽取公司工會的意見,並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第十九條 在公司中,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公司應當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一條 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
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二條 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無效。
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
股東依照前款規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應公司的請求,要求股東提供相應擔保。
公司根據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已辦理變更登記的,人民法院宣告該決議無效或者撤銷該決議後,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變更登記。
[編輯本段]第二章 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第一節 設 立
第二十三條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二)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
(三)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五)有公司住所。
第二十四條 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第二十五條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公司名稱和住所;
(二)公司經營范圍;
(三)公司注冊資本;
(四)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
(五)股東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
(六)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則;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
(八)股東會會議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
股東應當在公司章程上簽名、蓋章。
第二十六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於法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其餘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三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七條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
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十九條 股東繳納出資後,必須經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驗資並出具證明。
第三十條 股東的首次出資經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驗資後,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公司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驗資證明等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第三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應當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
出資證明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公司名稱;
(二)公司成立日期;
(三)公司注冊資本;
(四)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繳納的出資額和出資日期;
(五)出資證明書的編號和核發日期。
出資證明書由公司蓋章。
第三十三條 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股東的出資額;
(三)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
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第三十四條 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
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並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並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第三十五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三十六條 公司成立後,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第二節 組織機構
第三十七條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依照本法行使職權。
第三十八條 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選舉和更換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監事,決定有關董事、監事的報酬事項;
(三)審議批准董事會的報告;
(四)審議批准監事會或者監事的報告;
(五)審議批准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六)審議批准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七)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八)對發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九)對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清算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作出決議;
(十)修改公司章程;
(十一)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對前款所列事項股東以書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開股東會會議,直接作出決定,並由全體股東在決定文件上簽名、蓋章。
第三十九條 首次股東會會議由出資最多的股東召集和主持,依照本法規定行使職權。
第四十條 股東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
定期會議應當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按時召開。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提議召開臨時會議的,應當召開臨時會議。
第四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設立董事會的,股東會會議由董事會召集,董事長主持;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副董事長主持;副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董事共同推舉一名董事主持。
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董事會的,股東會會議由執行董事召集和主持。
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東會會議職責的,由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或者監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第四十二條 召開股東會會議,應當於會議召開十五日前通知全體股東;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或者全體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
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股東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第四十三條 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四條 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
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第四十五條 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三人至十三人;但是,本法第五十一條另有規定的除外。
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兩個以上的其他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職工代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成員中可以有公司職工代表。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
第四十六條 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董事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或者董事在任期內辭職導致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人數的,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職務。

熱點內容
台州市司法網 發布:2025-08-23 12:57:52 瀏覽:35
行政法的溯及效力 發布:2025-08-23 12:28:36 瀏覽:204
民事訴訟法的具體研究方法 發布:2025-08-23 12:27:49 瀏覽:649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公開課 發布:2025-08-23 12:13:27 瀏覽:556
法律碩士交換生 發布:2025-08-23 12:02:44 瀏覽:543
產前診斷技術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3 12:02:35 瀏覽:833
稅收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發布:2025-08-23 11:51:54 瀏覽:535
法院告女兒 發布:2025-08-23 11:51:14 瀏覽:200
永州司法局局長 發布:2025-08-23 11:51:02 瀏覽:114
貴州省員額法官 發布:2025-08-23 11:50:07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