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命令
㈠ 初任公證員任命程序是怎樣的
具備了擔任公證員的條件,並不意味著即可進行公證執業。公證作為司法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擔負著正確執行國家法律、預防糾紛、減少訴訟的職責。公證員是公證職權的具體實施者,其行為效果直接決定公證職能能否得以充分發揮、公證目的能否得以真正實現,故非德才兼備者不能任之;公證員實行總量控制的原則,公證員的數量根據公證業務需要確定,申請公證執業者眾多,但公證員的需求數量是有限的,這就必然在申請者中產生競爭。所以,必須建立嚴格的公證員遴選和任命機制,讓優秀者加入其中,以保證和提高公證隊伍素質,保障公證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對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門對公證機構的推薦人選進行審核確認,是其監督、指導職責所在,但其不能將之演化成代替公證機構遴選公證員,否則就越俎代庖,侵犯了公證機構的用人自主權。這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一)司法行政部門可以對遴選程序進行指導、對遴選過程進行監督,但不能代替公證機構組織遴選,更不能代替公證機構決定遴選結果;(二)對於通過上述審核項目的人選,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呈報,而不能以被推薦人不是自己中意之人等為由予以拒絕;(三)司法行政部門不得強迫公證機構推薦不當人選,更不得強行將不符合條件的人安排到公證員隊伍中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劃內的公證機構、公證員負責監督、指導,核定本區劃內的公證員配備方案,故對於其管轄范圍內的公證員的情況應當掌握、了解。鑒於下級司法行政部門已經先行做過審核,所以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的審核不必要像初審那樣面面俱到,以節省資源、提高效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主要負責審核如下事項:(一)申請、推薦、初審材料的真實性;(二)是否符合本區劃內公證員核定方案。如通過審核,則應當呈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
在大陸法系國家,公證人獲得任命之後,需要接受其執業地監督機關的監管,監管機關或為地區高等法院、或為地方檢察機關、或為地方司法行政機關;但在任命之前,無需經這些機關審核確認、同意。我國規定之所以與之不同,除考慮遴選效率和便利的因素外,還由於:(一)我國各地區所需要的公證員的數量經常變動,非經下級司法行政部門核定,上級司法行政部門難於掌握;而大陸法系國家所需要的公證人數量相對穩定,任命人可一體掌握;(二)我國的公證員在獲得任命之前必須先由公證機構推薦、確定執業區域,而大陸法系國家則是在獲得任命之後由任命人指定執業區域。
四、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任命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對全國的公證機構、公證員負責監督、指導,統籌全國的公證員數量配備,因此對於增加的公證員情況必須掌握;公證員大部分將從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中選擇,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是司法考試的主管機關,推行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其任命公證員與其職權和法律職業的資格准入制度相吻合。由於公證機構和下級司法行政部門已經數度審核,所以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在確認申請資料齊備、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真實、符合該區劃公證員配備方案後,即可任命申請人為公證員。
在審議過程中,有意見認為,公證員沒有必要經由司法部任命,由省級司法行政部門任命即可。其理由是:(一)公證員審批任命層次過多,影響效率;(二)司法部對公證員情況並不了解,難以考核;(三)司法廳(局)長都不需要司法部任命,法官、檢察官也僅僅需要人大進行任命,公證員的任命沒有必要提高到司法部的層次上。本法沒有採納這一主張,因為:(一)在大陸法系國家,公證被視為一種准司法行為,公證人即代表法律,為昭示法律的至高無上和公證人職業的尊崇,公證人均由內閣部長以上級別的人員任命,如荷蘭由女王任命,義大利由國家元首任命,比利時由首相任命,法國由司法部長任命,日本由法務大臣任命,阿根廷由高等法院任命。(二)公證制度是一項通行國際的司法證明制度,一個國家公證文書的效力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會普遍得到承認,即便是沒有邦交的國家之間也不例外,而一個國家裁判文書的效力非經司法協助途徑則不能當然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發生效力。公證文書之所以具有如此之高的效力,是與公證人遴選機制的嚴格性和任命規格的高級別性密切相關的,我國已經加入拉丁公證聯盟,所以應當根據國際慣例和對等原則由司法部來任命公證員。(三)我國是一個法制統一的國家,不同公證機構、不同公證員出具的公證書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這應由同一機構對公證員同一標准、統一任命,以保證公證員職業的權威性和公證書的嚴肅性。(四)公證員由司法部進行任命和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能夠保障公證員獨立執業,排除非法干擾。
五、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頒發執業證書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任命之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即應根據公證員執業登記的規定向申請人頒發執業證書。之所以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頒發執業證書而不是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頒發,是因為:(一)公證員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任命,執業資格證書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統一印製,這已經保證了公證員職業的權威性;(二)我國地域廣闊,公證員數量相對於其他國家較多,由省級司法行政部門頒發執業證書更為便利、更有效率;(三)我國公證處、公證員的登記、年檢是由省級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的,執業證書的頒發應當與之統一。需要說明的是由司法部任命之後,如果被任命人又不願或不能擔任公證員,則不僅不能向其頒發執業證書,而且應當依據本法規定啟動免職程序。
執業證書制度並非各國均有,我國之所以在審批任命制之外又規定執業(證書)登記制度,一方面是便於監管,另一方面是出於向社會公示的需要。
㈡ 部門的許可權
司法部的職能和任務主要有12項:監督和指導全國監獄執行刑罰、改造罪犯的工作,監督和指導全國勞動教養工作;制定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檢查各地區、各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導對外法制宣傳工作,管理法制報刊;監督和指導全國的律師工作和法律顧問工作,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和在華設立的外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和指導全國公證機構和公證業務活動,負責委託港澳地區律師辦理在內地使用的公證事務;指導全國的人民調解和司法助理員工作;管理部直屬的高等政法院校,指導全國的中等、高等法學教育工作和法學理論研究工作;組織參加聯合國有關預防犯罪領域的會議和活動,承辦聯合國有關對口部門的往來業務,組織參加國際有關人權問題的法律研討和交流活動、開展政府間的法律交流與合作;參加與外國簽訂司法協助協定的談判,負責國際司法協助協定執行的有關事宜;參與國家立法工作,組織司法領域人權問題研究;監督大型監獄、勞動教養場所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直屬單位的國有資產;指導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工作機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領導,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受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在每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各專門委員會都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書面報告一年來的工作和今後一年的工作要點;在每屆一次大會上還要書面報告過去5年的工作。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定有關議案。
專門委員會工作的最大特點是專業化和經常化。由於專門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一般都是相關領域里的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他們對有關問題比較熟悉,且人員較少,便於分門別類地研究、討論問題,可以考慮得更深入些,更周到些。同時,它們不會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而停止工作,可以協助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進行經常性工作。因此,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工作,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效地行使立法、監督、決定、任免等各項職權,更好地履行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2年憲法對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設立作出新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立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和其他需要設立的專門委員會。按照這項規定,1983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設立了上述6個專門委員會。適應加強法制建設的需要,1988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增設了內務司法委員會。為保護環境,促進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1993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又增設了環境保護委員會,八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改為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為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1998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又增設了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至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共設立了9個專門委員會。
㈢ 司法部是如何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的
司法部門是如何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的,他都是根據國家的文件鎖依照國家規定去完善的不是私自更改或者是超過自己許可權去違法建設。
㈣ 美司法部長被開除是怎麼回事
美國當地時間周一晚間,特朗普宣布解除代理司法部長薩利·耶茨(Sally Yates)職務,並提名弗吉尼亞東區司法部長 Dana Boente
擔任代理司法部長。
特朗普的Twitter賬號做出了上述表態。就在1小時前,特朗普剛剛在twitter上對耶茨和提名她的民主黨表示不滿。
㈤ 我國都設立了哪些部門,比如公安部門,司法部門等等,還有哪些
【發布單位】全國人大常委會
【發布文號】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14號
【發布日期】1982-12-10
【生效日期】1982-12-10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國家法律法規
【文件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十四號公布施行)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國務院的規定,制定本組織法。
第二條 國務院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
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總理領導國務院的工作。副總理、國務委員協助總理工作。
第三條 國務院行使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職權。
第四條 國務院會議分為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全體會議由國務院全體成員組成。國務院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總理召集和主持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必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或者國務院全體會議討論決定。
第五條 國務院發布的決定、命令和行政法規,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的議案,任免人員,由總理簽署。
第六條 國務委員受總理委託,負責某些方面的工作或者專項任務,並且可以代表國務院進行外事活動。
第七條 國務院秘書長在總理領導下,負責處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
國務院設副秘書長若幹人,協助秘書長工作。
國務院設立辦公廳,由秘書長領導。
第八條 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設立、撤銷或者合並,經總理提出,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第九條 各部設部長一人,副部長二至四人。各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四人,委員五至十人。
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領導本部門的工作,召集和主持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委務會議,簽署上報國務院的重要請示、報告和下達的命令、指示。副部長、副主任協助部長、主任工作。
第十條 各部、各委員會工作中的方針、政策、計劃和重大行政措施,應向國務院請示報告,由國務院決定。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決定,主管部、委員會可以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
第十一條 國務院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和精簡和原則,設立若干直屬機構主管各項專門業務,設立若干辦事機構協助總理辦理專門事項。每個機構設負責人二至五人。
說明:本庫所有資料均來源於網路、報刊等公開媒體,本文僅供參考。如需引用,請以正式文件為准。
關於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報價 | 誠聘英才 | 法律公告 | 京ICP備05029464號
中國法院國際互聯網站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2002-2006 by 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㈥ FBI兩度獲秘密法庭命令執行什麼任務
9月19日消息,美國聯邦調查局被曝曾兩次獲得秘密法庭命令,在美國大選前後監聽特朗普的前任競選主席馬納福特(Paul Manafort)的通訊情況。監聽行為持續到2017年年初,監聽內容包括馬納福特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談話。
據了解,這種監聽命令需要得到司法部和FBI高級官員批准,並且FBI必須向法庭提供懷疑監聽對象可能為外國特工的信息。此前,馬納福特公開否認他在大選期間有意同俄羅斯情報特工聯系,也否認參加過俄羅斯破壞美國利益的任何活動。
㈦ 司法部參與強行折遷合法嗎
合法呀,只要你沒有手續,
如果你這個土地或者房子沒有辦理相關的手續,屬於黑戶的話,
人家是有權利命令你拆遷了呀,如果你不同意的話也會強行執行的。
㈧ 初任公證員任命程序有什麼規定
具備了擔任公證員的條件,並不意味著即可進行公證執業。公證作為司法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擔負著正確執行國家法律、預防糾紛、減少訴訟的職責。公證員是公證職權的具體實施者,其行為效果直接決定公證職能能否得以充分發揮、公證目的能否得以真正實現,故非德才兼備者不能任之;公證員實行總量控制的原則,公證員的數量根據公證業務需要確定,申請公證執業者眾多,但公證員的需求數量是有限的,這就必然在申請者中產生競爭。所以,必須建立嚴格的公證員遴選和任命機制,讓優秀者加入其中,以保證和提高公證隊伍素質,保障公證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與大陸法系國家普遍採用的審批任命制不同,公證員的任命在我國經歷了一個從行政命令到評聘到執業注冊制的歷史沿革。1982年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第七條第三款規定:公證員由直轄市、縣、市人民政府依照幹部管理的有關規定任命;1988年,中央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轉發了司法部《公證員職務試行條例》,凡實行公證員專業職務的地區,公證員的任命改用評聘的辦法進行;1995年,司法部頒布了《公證員注冊管理辦法》,開始實行公證員執業注冊制,規定依法持有《公證員工作執照》的公證員,可以執行公證員職務。本條以國家法律的形式正式確立了公證員的執業准入制度:審批任命制和執業登記制相結合。依據本條規定,初始執業應當:一、由符合條件的人提出申請 符合條件是指:(一)符合本法第十八條或者第十九條規定之條件;(二)不存在本法第二十條規定的禁止情形;(三)身體健康能夠履行公證員職務。這三點必須同時具備,不可或缺。 個人申請是公證員任命程序的第一步,這是各國通例。我國在計劃經濟時代,個人從事什麼職業主要是由國家「分配」決定的,本人並無選擇的機會和自由,公證員也概莫能外;隨著改革的深化,這一情況逐漸得到改觀,從業自由和用人競爭機制逐步建立,公證員的任命走上了個人申請、行政確認的道路。依據本條規定,公證員任命程序的啟動以個人申請為前提,公證處、司法行政機關和其他組織不能主動指令或強制他人擔任公證員職務。 二、經公證機構推薦 個人提出申請之後,必須經由公證機構推薦,其申請才能呈交司法行政機關。在歐洲大陸法系國家,申請人在獲得任命之前,任命人雖然也會聽取其他公證人或公證人協會的意見,這些意見如果是肯定性的,自然有推薦的意思,但與我國將公證機構推薦作為主管部門受理任命申請的必經前置程序顯然不同。本法在審議過程中,也有意見認為,申請人是否具備公證員的基本條件,由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就完全可以了,沒有必要通過公證機構推薦。本法沒有採納這一主張,因為:(一)具備擔任公證員的基本條件並不意味著就可以被任命為公證員,只有出現公證員名額空缺且申請人有立即從事公證員職業的志願時才能任命公證員,否則將無法實現公證員的總量控制;(二)我國實行的是公證機構本位而非公證人本位,公證機構由司法行政部門設立,公證員個人必須依託於公證機構,在公證機構內從事公證業務,如未經公證機構推薦就授予公證員執業資格,而公證機構又拒絕接收,那麼就會出現與法相悖的結果;(三)公證機構處於公證工作的第一線,該機構是否需要補充公證員、需要補充多少公證員、需要補充具備什麼專長的公證員、通過對申請人的考察何者又更符合要求,對此公證機構比他人認識更全面、更清楚;(四)公證機構作為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主體,享有人、財、物的自主權,推薦程序是這一權利的具體體現,否則所謂自主權將名存實亡。應當指出的是,推薦的公證機構和初任公證員執業所在的公證機構應當是同一的。 推薦是公證機構的權利,但它並非是公證機構憑借自身意志可以任意實施的,它必須遵循如下限制:(一)被推薦人必須符合本法規定的擔任公證員的條件;(二)必須符合本地區的公證員配備方案;(三)必須經過競爭性的選賢任能的遴選機制。三、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同意 公證機構由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門設立,司法行政部門對其設立的公證機構負有監督、指導的職責,對公證機構推薦的人選進行審核是監督權的正當實施,而非對公證機構用人自主權的侵害和否定。權力是需要制衡的,公證機構的用人權需要司法行政機關的審核防止濫用;而如果徑直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進行審核則會使之不堪重負。公證機構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門主要審核如下事項:(一)申請、推薦材料是否真實;(二)申請人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任職條件;(三)申請人和推薦人的意思是否真實;(四)公證機構是否經過了必要的選拔程序;(五)是否符合本地區的公證員配備方案。 對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門對公證機構的推薦人選進行審核確認,是其監督、指導職責所在,但其不能將之演化成代替公證機構遴選公證員,否則就越俎代庖,侵犯了公證機構的用人自主權。這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一)司法行政部門可以對遴選程序進行指導、對遴選過程進行監督,但不能代替公證機構組織遴選,更不能代替公證機構決定遴選結果;(二)對於通過上述審核項目的人選,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呈報,而不能以被推薦人不是自己中意之人等為由予以拒絕;(三)司法行政部門不得強迫公證機構推薦不當人選,更不得強行將不符合條件的人安排到公證員隊伍中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劃內的公證機構、公證員負責監督、指導,核定本區劃內的公證員配備方案,故對於其管轄范圍內的公證員的情況應當掌握、了解。鑒於下級司法行政部門已經先行做過審核,所以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的審核不必要像初審那樣面面俱到,以節省資源、提高效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主要負責審核如下事項:(一)申請、推薦、初審材料的真實性;(二)是否符合本區劃內公證員核定方案。如通過審核,則應當呈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 在大陸法系國家,公證人獲得任命之後,需要接受其執業地監督機關的監管,監管機關或為地區高等法院、或為地方檢察機關、或為地方司法行政機關;但在任命之前,無需經這些機關審核確認、同意。我國規定之所以與之不同,除考慮遴選效率和便利的因素外,還由於:(一)我國各地區所需要的公證員的數量經常變動,非經下級司法行政部門核定,上級司法行政部門難於掌握;而大陸法系國家所需要的公證人數量相對穩定,任命人可一體掌握;(二)我國的公證員在獲得任命之前必須先由公證機構推薦、確定執業區域,而大陸法系國家則是在獲得任命之後由任命人指定執業區域。 四、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任命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對全國的公證機構、公證員負責監督、指導,統籌全國的公證員數量配備,因此對於增加的公證員情況必須掌握;公證員大部分將從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中選擇,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是司法考試的主管機關,推行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其任命公證員與其職權和法律職業的資格准入制度相吻合。由於公證機構和下級司法行政部門已經數度審核,所以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在確認申請資料齊備、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真實、符合該區劃公證員配備方案後,即可任命申請人為公證員。 在審議過程中,有意見認為,公證員沒有必要經由司法部任命,由省級司法行政部門任命即可。其理由是:(一)公證員審批任命層次過多,影響效率;(二)司法部對公證員情況並不了解,難以考核;(三)司法廳(局)長都不需要司法部任命,法官、檢察官也僅僅需要人大進行任命,公證員的任命沒有必要提高到司法部的層次上。本法沒有採納這一主張,因為:(一)在大陸法系國家,公證被視為一種准司法行為,公證人即代表法律,為昭示法律的至高無上和公證人職業的尊崇,公證人均由內閣部長以上級別的人員任命,如荷蘭由女王任命,義大利由國家元首任命,比利時由首相任命,法國由司法部長任命,日本由法務大臣任命,阿根廷由高等法院任命。(二)公證制度是一項通行國際的司法證明制度,一個國家公證文書的效力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會普遍得到承認,即便是沒有邦交的國家之間也不例外,而一個國家裁判文書的效力非經司法協助途徑則不能當然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發生效力。公證文書之所以具有如此之高的效力,是與公證人遴選機制的嚴格性和任命規格的高級別性密切相關的,我國已經加入拉丁公證聯盟,所以應當根據國際慣例和對等原則由司法部來任命公證員。(三)我國是一個法制統一的國家,不同公證機構、不同公證員出具的公證書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這應由同一機構對公證員同一標准、統一任命,以保證公證員職業的權威性和公證書的嚴肅性。(四)公證員由司法部進行任命和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能夠保障公證員獨立執業,排除非法干擾。 五、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頒發執業證書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任命之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即應根據公證員執業登記的規定向申請人頒發執業證書。之所以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頒發執業證書而不是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頒發,是因為:(一)公證員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任命,執業資格證書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統一印製,這已經保證了公證員職業的權威性;(二)我國地域廣闊,公證員數量相對於其他國家較多,由省級司法行政部門頒發執業證書更為便利、更有效率;(三)我國公證處、公證員的登記、年檢是由省級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的,執業證書的頒發應當與之統一。需要說明的是由司法部任命之後,如果被任命人又不願或不能擔任公證員,則不僅不能向其頒發執業證書,而且應當依據本法規定啟動免職程序。 執業證書制度並非各國均有,我國之所以在審批任命制之外又規定執業(證書)登記制度,一方面是便於監管,另一方面是出於向社會公示的需要。
㈨ 省級的司法部都是干什麼的有公務員是做律師的嘛
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九)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十)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十一)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十二)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十三)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公務員不可以兼職做律師。
《公務員法》第五十三條 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
(二)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三)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四)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
(五)壓制批評,打擊報復;
(六)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七)貪污、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八)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資財;
(九)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一)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十二)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
(十三)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
(十四)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十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
(十六)違反紀律的其他行為。
㈩ 司法部令是行政命令嗎
司法部令是行政命令,也屬於部門法規,具有法律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