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目的說

刑法目的說

發布時間: 2021-12-07 10:46:30

『壹』 我國刑法的目的是

C.懲罰犯罪,保護人民

刑法
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貳』 刑法的目的是什麼

《刑法》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我國刑法的任務是打擊犯罪和保護人民的統一。

運用刑法同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作斗爭,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刑法的首要任務。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幾十年浴血奮戰建立起來的人民民主的專政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勞動人民當家作主安居樂業、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而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正是以危害國家的安全和統一、顛覆國家政權,推翻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為目的的。因此,我們必須同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作斗爭,以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國的刑法正是這樣規定的,它把危害國家安全罪列為一切犯罪之首,並且在規定的12種犯罪中,有7種罪可以判處死刑;規定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的任何時候再犯罪的,都構成累犯,並予以從重處罰;對於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都可以判處沒收財產。此外,刑法首次設專章規定了直接關系國家安全的危害國防利益罪,對危害國防利益的各種犯罪作了具體規定,這些都為嚴厲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犯罪行為提供了有力武器。

運用刑法同一切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侵犯財產的犯罪作斗爭,保衛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是我國刑法的根本任務。

我國刑法作為上層建築的一部分,決定於並服務於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賴以存在並不斷鞏固的經濟基礎,也是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源泉,而一切經濟犯罪和財產犯罪所侵害的正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因此,刑法的根本任務即是運用刑罰同一切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和一切侵犯財產的犯罪和侵犯罪作斗爭,同一切破壞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犯罪作斗爭,為了同一切經濟犯罪和財產犯罪作斗爭,我國刑法專門規定了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和侵犯財產罪兩章,對於各種各樣的經濟犯罪和財產犯罪作了詳細規定,從而使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獲得了有力的保障。

運用刑法同一切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地犯罪作斗爭,保護人民群眾地合法權益,是我國刑法的重要任務。

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公民享有憲法賦予的一切權利,人民群眾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並且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既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表現,又是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我國刑法必然把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為此,我國刑法專門規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一章,其中規定對於殺人、強奸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對於破壞選舉、報復陷害等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和重婚、虐待等妨礙公民婚姻家庭權利的犯罪要予以刑罰處罰,這就充分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為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必將大大調動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運用刑法同一切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作斗爭,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是我國刑法的中心任務。

進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國家的鞏固、社會的安定、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最終都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取決於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功。而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的可靠保證和必要前提;沒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就不可能順利進行。因此,運用刑法同一切破壞社會秩序、經濟秩序的犯罪作斗爭,以掃除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上的障礙,是刑法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進而保證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我國刑法一方面設專章規定了「妨礙社會管理秩序罪」,對各種擾亂公共秩序、妨礙司法秩序、妨害國(邊)境管理秩序、妨害文物管理秩序等犯罪作了具體規定;另一方面,在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等章中,規定了有關破壞經濟秩序、社會秩序方面的犯罪。刑法的這些規定,對於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經濟秩序,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有著重要的作用。

『叄』 簡述刑罰的目的

刑罰的目的有預防目的和報應目的:

一、預防目的

1、特殊預防

特殊預防,是指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特殊預防的對象只能是犯罪人,即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人。

2、一般預防

所謂一般預防,是指防止尚未犯罪的人走上犯罪道路。

二、報應目的

  1. 道義報應

道義報應是指根據犯罪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實行報應。根據道義報應的觀點,對犯罪人發動刑罰,應以其道德過為基礎,使刑罰與道德充分保持一致。道義報應的本質是將刑罰奠基於主觀惡性,予以否定的倫理評價。道義報應揭示了刑罰的倫理意義,因而是刑罰的題中應有之義。

2.法律報應

法律報應是指根據犯罪的客觀危害程度實行報應。根據法律報應的觀點,對犯罪人發動刑罰,應以其客觀上對社會造成的危害為基礎。法律報應將刑法與道德加以區分,認為犯罪的本質並不是一種惡,尤其不能把罪過視為犯罪的本質,滿足於對犯罪的否定的道德評價,而是強調犯罪是在客觀上對法秩序的破壞,刑罰是對犯罪的否定。

(3)刑法目的說擴展閱讀

刑罰的種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二條【主刑和附加刑】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三條【主刑種類】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四條【附加刑種類】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肆』 關於刑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刑法的目的是要消除犯罪者心中的惡,恢復善和正義。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應處以不同的刑罰。不同身份的罪犯也應處以不同的刑罰。如果出於正當防衛而殺死了人,應免於刑罰。

『伍』 刑罰的目的是什麼

刑罰的目的在於懲治犯罪和維護社會秩序。具體而言,刑罰針對的是需要承擔責任的犯罪分子,刑罰的性質為最嚴厲的法律制裁措施,刑罰的對象只能是犯罪行為,其目的是國家司法機關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所希望達到的目標。因此刑罰的目的是很重要的,也是刑法適用時的適用原則,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二條 【主刑和附加刑】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陸』 我國刑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用來懲罰犯罪和維護國家安全,保護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家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財產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保護公民的權利。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的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社會主義建設順利進行。

『柒』 什麼是刑法的目的刑思想

1、針對刑罰正當化根據的不同看法和回答,可以分為報應刑論和目的刑論。目的刑論又稱相對主義,是刑事實證學派的主張。目的刑論認為,刑罰本身沒有什麼意義,只有在為了實現一定的目的及預防犯罪的意義上才具有價值,因此,在預防犯罪所必要而且有效的限度內,刑罰才是正當的。目的刑論認為刑罰的正當化根據在於預防犯罪,因而「為了沒有犯罪而科處刑罰」是對其刑罰理念的經典表述。
2、《中國監獄學刊》1998年第5期中,張金桑的論文《論刑事法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講到:「正確認識刑事執行的獨立地位及重要作用是進行立法的必要前提,現代意義上的目的刑、教育刑思想使刑事執行開始突破了理論和實踐的傳統界限,逐步擺脫其依附性和從屬性,它自身特有的性質、職能及任務的實現,在客觀上要求有一部統一的刑事執行法律,是刑事法發展的大勢所趨。」

熱點內容
行政法的溯及效力 發布:2025-08-23 12:28:36 瀏覽:204
民事訴訟法的具體研究方法 發布:2025-08-23 12:27:49 瀏覽:649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公開課 發布:2025-08-23 12:13:27 瀏覽:556
法律碩士交換生 發布:2025-08-23 12:02:44 瀏覽:543
產前診斷技術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3 12:02:35 瀏覽:833
稅收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發布:2025-08-23 11:51:54 瀏覽:535
法院告女兒 發布:2025-08-23 11:51:14 瀏覽:200
永州司法局局長 發布:2025-08-23 11:51:02 瀏覽:114
貴州省員額法官 發布:2025-08-23 11:50:07 瀏覽:422
勞動法全勤獎是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8-23 11:45:16 瀏覽: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