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必背考點

民法必背考點

發布時間: 2021-12-08 06:22:00

民法學1考試知識點復習考點歸納總結(完整版電大知識點復習考點歸納總結)-電大專科考試知識點復習考點歸

民法1的知識點復習資料並不難找,我個人覺得在電大題酷小程序里的各種復習資料相對比較齊全,還有一些相關的試題供你練習,可以鞏固你對知識點的掌握,增加你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希望它可以幫助到你。

㈡ 民法知識點

概念: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及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
調整對象:1、人身關系,是就人格、人格權和身份、身份權發生的社會關系;
2、財產關系,以財產,服務和知識產品為媒介的,具有相互的社會關系;
3,平等主體,強調私法主體的平等性
民法的淵源就是民法的表現形式
我國民法的淵源包括1、法律:憲法中關於民法的規范、民法典、民事單行法、國務院發布的各種法規或制定的條例、地方性法規、規章部門;2、習慣3、判例4、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5、國家政策6、司法解釋7、學理
民法的適用范圍:1、對人的范圍:指民法適用於哪些人a、我國民適用於我國境內的一切人,包括我國公民,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b、適用於我國境內的本國法人和外國法人
2、對空間的適用范圍:指民法在什麼地域內適用。a、我國民法的適用范圍以屬地法為原則,凡在我國境內實施的民事行為,原則上都適用我國民法;b、但是在行為能力問題上,外國人可適用他們的屬人法
3、對時間的適用范圍:指民法從生效到失效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民法持續地保持法律效力;另外,民法原則上沒有溯及力
民法的解釋方法1、在法條的可能文義范圍內可解決的問題的方法:包括文義解釋,體系解釋,法意解釋,反面解釋,類推解釋,擴張解釋和目的性擴張,限縮解釋和目的性限縮,當然解釋,目的解釋,和憲性解釋,比較法解釋和社會性解釋
2、在法條的可能文義范圍內不能解決問題時的方法:包括漏洞補充和價值補充兩種方法
太多了,難的打!如果你是要參加公務員考試,建議你去買書看,網上東西太散!

㈢ 民法學的主考點

是考研還僅僅指期末考試??

㈣ 2020專升本民法必背考點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關系,指根據民事法律規范確立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是由民事法律規范調整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二、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徵:

1、民事法律關系是一種法律關系。

2、民事法律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一般是自願設立的。

3、民事法律關系是以民事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法律關系。

三、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1、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2、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3、民事法律關系客體。

四、民事法律關系的分類:

1、財產關系和人身法律關系。

2、絕對法律關系和相對法律關系。

3、單一民事法律關系和復合民事法律關系。

4、權利性法律關系和保護性法律關系。

民事法律事實

一、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和意義:

民事法律事實指法律規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終止的客觀現象。基本特徵為客觀性和法定性。民事法律事實的意義在於能引發一定的民事法律後果,包括以下情形:

1、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

2、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變更。即民事法律關系要素中的任何一個要素發生變化。

3、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消滅。包括絕對消滅和相對消滅。

二、民事法律事實的分類:

1、自然事實。包括事件和狀態。

2、人的行為。指與人的意志有關,直接體現人的意志,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客觀現象。



(4)民法必背考點擴展閱讀:

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與分類

民事法律事實,是指法律規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現象。民事法律規范只是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前提,它本身並不能在當事入之間發生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例如,民法規定了租賃關系,指出了產生租賃關系的各種條件,但該規定並不是租賃關系,而只是人們的行為准則。當事人之間要建立租賃關系,就需要有一個客觀情況,即訂立租賃合同這種客觀情況就是租賃關系發生的法律事實。

民事法律事實的種類很多,根據其中是否包含當事人的意志,也可以把民事法律事實分為事件.和行為兩類:

1、事件

指與人的意志無關的客觀事實。例如,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災害的發生,時間的經過等。這些事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其一旦發生,便會在一定的主體之間發生、變更或消滅一定的民事法律關系。例如,人的死亡會引起財產繼承關系;經過一定的時間,就會使時效完成,從而使原有的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等。

2、行為

指當事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即與當事人意志直接相關的客觀事實。例如簽訂合同、實施代理等。行為可以分為合法行為與違法行為。凡是符合國家法律規定或為國家法律所認可的行為是合法行為,這種行為在民法上主要表現為民事法律行為。凡是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行為就是違法行為。

(二)民事法律事實的構成

引起某一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象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幾個,這種由幾個法律事實共同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情況,稱為民事法律事實的構成。例如遺囑繼承關系的發生,即要有有效的遺囑行為,又要有遺囑人死亡的事實,遺囑行為和遺囑人死亡兩個法律事實,就是民事法律事實的構成。



㈤ 民法典都有哪些考點

01
什麼是民法典?
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市民社會的網路全書。我國的民事法律長期採用單行法立法形式,這使得各個單行法之間難免存在不協調、不一致的問題,法官在司法裁判中也長期面臨找法的困難。
民法典的編纂,立足國情,解決現實問題、回應時代要求,妥善處理單行法律間的沖突,將分散的民事法律規范組成完整的、有邏輯性的體系架構。
5月24日,主播說聯播節目上,主播海霞這樣形容民法典——專家說,民法典就是人民的權利大廈。如果說這個「典」字就是一棟樓,由很多「房間」組成,那麼這些「房間」其實就可以看成是各種現有的民事法律,民法典就是把這些法律整合在一起。這個「典」字,方正、不雜亂,其實編纂民法典也不是簡單匯編打包,而是體系化整合、豐富、完善。
02
民法典草案涵蓋哪些內容?
民法典草案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草案「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物業費、離婚糾紛,民法典草案涵蓋了民事活動的方方面面。
03
民法典的最大特點?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巍說:「這部民法典草案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增加了人格權編。」創造性地將關於人格權的規定獨立成編,這在世界民法典的立法史中具有時代意義和實踐意義。其在更好更充分地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目標的同時,也必將為世界法治發展提供新的樣板,擴充新的模式。
「人格權編納入民法典的編纂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創舉。」我國著名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江平也曾撰文指出,「人格權編進入民法典,是時代潮流的需求,也是時代潮流發展到21世紀所必然面臨的問題。」
04
21世紀的民法典新在哪?
民法典草案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作出很多新的規定。
明確隱私的定義、保護網路虛擬財產、設立「特別法人」、明確禁止高利放貸、注入「綠色」基因到總則編和相關分編中、新增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夫妻共同債務范圍、增加列印或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細化網路侵權責任的具體規則……鮮明的時代特徵在民法典中充分彰顯。
「對隱私權專門作出比較詳細的規定,是人格權編的一個亮點。」全國政協委員、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魯曉明表示,這體現了民法典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徵。
長期關注環保事業的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說,21世紀的民法典與19世紀、20世紀的民法典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須回應一些現代問題,生態環境問題顯然是典型的現代問題之一。
05
為什麼說民法典是集大成者?
我國民法典立法歷經百年,從一窮二白到邯鄲學步,再到自主創新,創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中國民法體系,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民事立法工作,民事立法與改革開放同步,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其集大成者正是即將誕生的民法典。
民法典編纂繼承了中華文化的優秀成果和民法自身積淀的優秀成果。民法是一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領域。它從羅馬法發端,經過《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民法典》。經過長期積淀,我們的民法成果非常豐厚。此次民法典編纂繼受民法的優秀成果和民法研究的豐富成果,尤其是中國學者改革開放40多年來積累的大量優秀民法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民法典編纂還吸收了我國豐富的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經驗。

㈥ 專升本民法必背考點

專升本的話主要是把最近的一些考點內容科目擴展學習好就可以了。

㈦ 民法重點是什麼

您好,這是民法復習重點

一.名詞解釋
1. 民法:指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2. 民事法律關系:由民事法律規范調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核心內容的社會關系。

3. 民事法律事實:由民法規范確認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或者消滅的客觀現象。

4. 監護:指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

5. 法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6. 民事法律行為:指民事主體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7. 代理:指代理人在代理權范圍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或自己的名義獨立與第三人為民事行為,由此產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或間接歸屬於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

8. 物權:指民事主體在法律規范的范圍內直接支配一定的物,享有利益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是人與人之間對於物的歸屬和利用關系在法律上的體現。

9. 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指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分享有的專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的共由權和基於共有關系產生的共同管理權的總稱。

10. 債的履行:指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全面而適當的履行其債務,以便使債權人實現其債權。

11. 代位權:指當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並對債權人造成損害時,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債權(專屬債務人自身的除外)的權利。

12. 合同:指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
13. 要約:又稱發盤,出盤,發價,或報價等,是指當事人一方向他方發出的希望與其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14. 提存:債的提存,是指債務人在債務已屆履行期時,將無法向債權人給付的標的物提交給有關機關進行寄存,保管,並在條件成就時交付債權人的行為。

15. 不當得利之債:指因不當得利的事實而受益人和受損者之間產生的債的法律關系。
二.簡答題
三.。
1. 民法的特點-------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因而具有以下特點,(1)民法是權利法(2)民法是私法(3)民法是調整型實體法。

2. 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1)平等原則(2)自願原則(3)公平原則(4)誠實信用原則(5)守法原則(6)公序良俗原則。

3. 宣告死亡的條件------(1)自然人下落不明達到法定期限(2)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3)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

4. 法人成立的條件------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要成立法人組織須具備以下要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5. 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有效要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當事人的意思表述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4)民事行為的標的必須確實和可能

6. 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種類-------(1)重大誤解民事行為(2)顯失公平民事行為(3)因欺詐,脅迫而損害非國家利益的民事行為(4)乘人之危的民事行為

7. 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1)須行為人不具有代理權(2)須客觀上存在使第三人相信表見代理人有代理權(3)第三人為善意且無過錯(4)表見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的民事行為須符合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

8. 物權的特徵-------(1)支配權---物權失權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權利(2)絕對權---物權的實現不需要義務人的積極行為予以協助,權利人在合法范圍內能夠無條件絕對實現其權利(3)對世權---物權的權利主體是特定的,而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4)排他權---物權為權利人直接行使的對於物的權利,禁止他人的干涉。
9. 所有權的取得方式------所有權的原始取得是不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權和意志為基礎,依據法律的規定取得所有權,因而取得所有權的方式有(1)善意取得(2)添附(3)收取孳息(4)無主物先佔(5)拾得遺失物的方法取得。

10. 債的特徵--------(1)債是一種法律財產關系,反映財產流轉關系(2)債是特定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3)債是以特定行為為客體的民事法律關系(4)債是以請求債務人給付為內容的民事法律關系。

11. 債履行的原則-------債履行的原則是指當事人在履行債的整個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則,債的履行原則有以下幾項(1)實際履行原則(2)協作履行原則(3)經濟履行原則(4)適當履行原則(5)情熱度履行原則

12. 代位權成立的條件--------(1)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是合法(2)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3)債務人的債權以到期(4)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13. 擔保物權與用益物權的區別(1)用益物權是對標的物的有形支配,而擔保物權則是對物的無形支配(2)用益物權是不動產物權,而擔保物權則既可以是不動產物權,也可以是動產物權(3)用益物權是主權利,擔保物權是從權利(4)用益物權是權利實現與權利取得同時發生,而擔保物權則只是在權利消滅時才能實現其權利。

14. 要約的構成要件------(1)要約是由特定人做出當然意思表示(2)要約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訂立合同的受要約人發出(3)要約內容必須具體,明確(4)要約必須具備訂立合同的意圖。

15. 無因管理之債的構成------(1)須有為他人管理事物的事實(2)管理人在主觀上必須有為他人謀利的意思(3)管理人實施管理行為確系無因。

熱點內容
靈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23 04:53:40 瀏覽:698
餐飲收入規章 發布:2025-08-23 04:39:11 瀏覽:504
市中區人民法院位置 發布:2025-08-23 04:33:26 瀏覽:691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規定 發布:2025-08-23 04:31:15 瀏覽:355
深圳法治時空 發布:2025-08-23 04:29:39 瀏覽:807
初級經濟法第五章 發布:2025-08-23 04:19:28 瀏覽:469
勞動法3倍工資解讀 發布:2025-08-23 03:54:56 瀏覽:588
王東岳道德經 發布:2025-08-23 03:46:13 瀏覽:936
法官應該怎麼執法 發布:2025-08-23 03:41:55 瀏覽:401
民事訴訟法45 發布:2025-08-23 03:40:40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