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管轄分為
A. 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法院管轄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 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九條 高級法院管轄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條 最高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一般地域管轄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 特別規定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以上知識就是對「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是什麼」這一問題進行的相關解答,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問題,可以關注無訟,私信咨詢。
B. 司法管轄權的管轄權的分類
屬人管轄權凡具有某國國籍或護照的公民,某國對其即有司法管轄權。
屬地管轄權凡在某國的國境之內,該國即有司法管轄權。
保護管轄權凡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為某國公民的,該國即有司法管轄權。實際操作上,在國外對本國公民實施犯罪,而又未能引渡的,則無法對其進行司法管轄。
普遍管轄權對國際社會上一切犯罪皆有司法管轄權。普遍管轄一般比較難執行,但隨著國際犯罪的增多,各國往往通過締結共同的國際條約來打擊這些犯罪,締結或參與國際條約的國家,對條約中所規定的犯罪即可行使普遍管轄權。
C. 什麼是司法管轄權
理論上國家的管轄權分為:
一,域外管轄和域內管轄,
二,對人管轄,對物管轄,對事的管轄,
三,立法管轄,司法管轄,行政管轄,
四,屬域管轄,屬人管轄,保護管轄,普遍管轄
D. 民事訴訟管轄劃分有哪些
級別管轄①級別管轄的概念。級別管轄是指根據案件的性質和影響的范圍,劃分上下級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其特點是從人民法院系統的縱向方面來確定上下級法院之間對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不涉及人民法院系統內部的橫向管轄許可權與分工的問題。級別管轄又稱類別管轄。
②我國法律對級別管轄的規定。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所有第一審民事案件,都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此外,對下列幾種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司法實踐,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國際海上運輸合同案件和海事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海事法院相當於中級人民法院)。
專利案件,一般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進行第一審。
地域管轄①地域管轄的概念。地域管轄是指以人民法院的轄區和民事案件的隸屬關系,劃分同級法院之間在各自的轄區內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地域管轄又稱為土地管轄或區域管轄。其特點是從人民法院系統內部橫向方面確定同級法院之間對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
②特殊地域管轄。特殊地域管轄是指以訴訟標的所在地或者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法律事實所在地為標准來確定管轄法院。
專屬管轄
專屬管轄是指法律規定某些案件必須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轄,不允許當事人協議變更,也不允許人民法院任意加以改變。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4條的規定,專屬管轄有以下三種:①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②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③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E. 司法管轄權的含義
在大部份地區,不同法院的司法管轄權是不同的,通常以區域和類別劃分。例如區域法院只能聆訊在該地區發生的訴訟,錢債法院只能聆訊和金錢糾紛有關的訴訟,軍事法庭只能聆訊和軍人有關的訴訟等。司法管轄權亦和法院級別有關;例如上級法院可聆訊不服下級法院判決的上訴案件,反之則不可以。
F. 民事訴訟法管轄的分類
民事訴訟管轄種類:
一、法定管轄
1、級別管轄
是指按照一定標准,劃分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
2、地域管轄
是指按照人民法院的轄區和民事案件的隸屬關系所劃分的管轄。
種類:
1) 一般地域管轄
是指按照當事人所在地與法院轄區的隸屬關系所確定的管轄。 原則:原告就被告原則
2) 特殊地域管轄(3個合同糾紛,3個侵權,3個海事糾紛,一個票據糾紛)
是指以訴訟標的所在地、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消滅的法律事實所在地及被告住所地為標准確定的關系。
3) 專屬管轄
是指法律規定某些特點案件必須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轄,其他人民法院無權管轄,也不準許當事人協議變更管轄。
3、協議管轄
又稱約定管轄或合意管轄,是指當事人就第一審民事案件在糾紛發生前或糾紛發生之後,達成協議確定管轄的法院。
1) 國內協議管轄;
2) 涉外協議管轄;
二、裁定管轄
定義:人民法院以裁定的方式確定案件的管轄。
1、移送管轄
是指已經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因發現本法院對該案件沒有管轄權,
而將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理。
2、指定管轄
是指上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指定其轄區的下級人民法院對某一具體案件行使管轄權。 3、管轄權的轉移
是指由上級人民法院決定或者同意,把某個案件的管轄權由下級人民法院移轉給上級人民法院,或者由上級人民法院移轉給下級人民法院審理。
G. 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
1、我國人民法院分為四級: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2、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九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二十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3、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第二十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三)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第二十一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4、我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四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二)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第十五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H. 司法管轄權的規定
你好,管轄來是審判的前置性問題源。案件管轄出了問題,便很難保證審判的公正。長期以來,當事人「爭管轄」、法院「搶管轄」的現象時有發生,社會各界對此反映強烈。為此,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對外公布了《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這個總共11條的司法解釋,將於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司法解釋規定,被告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受訴人民法院違反級別管轄規定,案件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或者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並在受理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裁定: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異議成立的,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司法解釋還規定,對於應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不得報請上級人民法院交其審理。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級別管轄標準的規定,應當作為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