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我國刑法的頒布

我國刑法的頒布

發布時間: 2021-12-09 23:11:23

㈠ 1979年第一部刑法頒布以前,我國是用什麼法律懲治犯罪的

我國!

在79年前已經有了死刑緩期執行的方法

在中國大陸學界,一般認為死緩制度產生於1951年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鎮壓反革命運動高潮中,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獨樹一幟的死刑執行制度。

其稱謂最早見於1930年11月中共中央通知第185號《關於蘇區懲辦帝國主義的辦法的決議》。《決議》規定,對外國人可適用「死刑緩刑」,即判處死刑後,緩刑若干時期暫時監禁,而緩刑的期限則沒有限制。這項政策本是特定歷史條件下適用,具有明顯的對敵斗爭策略的性質,其與中國刑法中的死緩制度無論在性質、功能上,還是適用范圍上都具有明顯的不同。可認為其思想發端的是中國政府的毛主席於1951年5月針對《第三次全國公安會議決議》提出的修改意見,他提出,「對於沒有血債,民憤不大和雖然嚴重地損害國家利益但尚未達到最嚴重的程度,而有罪該處死者,應當採取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強迫勞動,以觀後效的政策。」但這時的死緩仍具有濃厚的政治斗爭策略色彩,而並沒有明確地強調這一制度的法律意義。之後其適用范圍逐漸擴大到貪污罪、戰爭罪犯、反革命罪和普通刑事犯罪。上升到今天法律意義上的死緩制度的規定,則是1954年9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提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指導原則草案》(初稿),該草案第10條規定的死緩制度,並為以後若乾草案所延續。直至1979年刑法典第43條第1款明確規定:「死刑只適用於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立即必須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執行,實行勞動改造,以觀後效。」其作為一項替代性刑罰措施得以最終確立。修訂後的1997年刑法典對這一制度從死緩的適用條件、核准程序、死緩考驗期滿後的處理以及死緩考驗期間的計算與死緩減為有期徒刑的刑期計算問題等方面作了進一步的完善。

新中國刑法的發展是同新中國的發展同步的。雖然說解放區也有刑法,但那時侯的刑法還比較零散,是局部性和地區性的,而且是處在戰爭環境,所以刑法是不成體系的。可以說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有刑法。建國至今,新中國刑法立法的發展大約分為三個階段:第一,1949年10月到1979年6月;第二,1979年7月到1997年3月;第三,1997年3月至今。這三個階段刑法立法有不同的特點。

一、1949年10月到1979年6月

這一時期,新中國刑法立法有三個特點。

第一,這一時期中國沒有刑法典,只有寥寥可數的單行刑法。這幾部單行刑法是為了配合社會改革運動而頒布的。如1951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她是為了配合鎮壓當時反革命運動而頒布的;195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它是為了配合「三反」、「五反」運動的;1952年的《妨害國家貨幣治罪暫行條例》,它是為了配合當時國民經濟的恢復而頒布的。

第二,判刑事案件時,定罪、量刑主要不依據法律而是依靠政策,因為法律在當時不健全。

第三,對刑法典開始孕育、起草。主要過程是:1950、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法治委員會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大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指導原則草案》,試圖為刑法典的起草奠基。但這兩個文件在嚴格意義上不是立法,因為它們未進入立法議程,也沒有比較公開和廣泛地徵集意見。真正把刑法典提上議事日程的是從1954年《憲法》頒布後開始的。1954年10月到1963年10月,中間由於開展政治運動只有斷斷續續的立法工作。到粉碎「四人幫」第三部憲法頒布後,從1978年開始搭班子搞刑法典,到1979年7月1日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刑法典。

二、1979年7月到1997年3月

這一時期,新中國刑法立法也有三個特點。

第一,1979年7月1日制定了第一部刑法典,標志著新中國刑法典從無到有。這部刑法典的法律條文共192條,其中,總則89條、分則103條,共規定了129個罪名。

第二,這個時期不斷對刑法典進行修改補充。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一切工作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由於經濟工作的重大變化,反映在法律領域也出現了各種各樣新的形形色色的犯罪,所以法律條文也隨之不斷修改、補充。當時對刑法修改的形式主要有兩種:單行刑法和復述刑法。共搞了24個單行刑法和106個復述刑法,補充了133個罪。

第三,為全面修訂刑罰典作準備。由於對刑法典的補充和修訂過於零散並且相互見容易沖突,輕重容易失衡,所以1982年提出對刑法典進行全面修訂。到1996年才把這部比較成熟的刑法修正案交給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過兩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1997年3月正式提交八屆全國人大審議並通過。

㈡ 我國第一部《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是何時頒布施行的

狹義刑法抄則僅指系統地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刑法典。在我國,即指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一九八0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狹義的刑事訴訟法單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成文的刑事訴訟法典。在中國是指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廣義的刑事訴訟法指一切與刑事訴訟有關的法律規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㈢ 我國第一部刑法典於哪一年通過並頒布

1911年1月25日,清廷頒布《清朝刑律》,為中國第一部專門刑法典。
一、總則。規定法例、不為罪、未遂罪、累犯罪、俱發罪、共犯罪、刑名、宥減、自首、酌減、加減刑、緩刑、假釋、恩赦、時效、時例、文例等內容。
二、分則。規定了對36種罪名是:侵犯皇室罪、內敵罪、外患罪、妨害國交罪、漏泄機務罪、瀆職罪、妨害公務罪、妨害選舉罪、騷擾罪、逮捕監禁人脫逃罪、藏匿罪人及湮滅證據罪、偽證及誣告罪、放火、決水及妨害水利罪、危險物罪、妨害交通罪、妨害秩序罪、偽造貨幣罪、偽造文書印文罪、偽造度量衡罪、褻瀆祀典及發掘墳墓罪、鴉片煙罪、賭博罪、奸非及重婚罪、妨害飲料水罪、妨害衛生罪、殺傷罪、墮胎罪、遺棄罪、私濫逮捕監禁罪、略誘及和誘罪、妨害安全信用名譽及秘密罪、竊盜及強盜罪、詐欺取財罪、侵佔罪、贓物罪、毀棄損壞罪。
三、暫行章程。對尊親屬有犯,不得適用正當防衛之例。其中6種處以死刑者,仍用斬。

㈣ 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種類及適用條件

你好。根據我國《刑法》第32條、第33條、第34條之規定,我國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種。主刑的種類有: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無期徒刑; 5.死刑。 附加刑的種類有: 1.罰金; 2.剝奪政治權利; 3.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刑法的適用范圍,即刑法的效力范圍,是指刑法在什麼地方、對什麼人和在什麼時間內具有效力。刑法的適用范圍,分為刑法的空間效力與刑法的時間效力。
一、刑法的空間效力
刑法的空間效力所解決的是一國刑法在什麼地域、對什麼人適用的問題。從各國刑法及國際條約的規定來看,一國刑法不僅能適用於本國領域內,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也能適用於本國領域外;但刑法在國外的適用受到國際法的制約,制約刑法空間上的適用范圍的國際法原則,就是國家自己保護與國際協同。
(一)對國內犯的適用原則
刑法對國內犯的基本適用原則是屬地管轄原則,即一個國家對發生在本國領域內的犯罪人,不管行為人是誰,都適用本國刑法。刑法第6條第1款是對屬地管轄原則的規定,即「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法律有特別規定」包括以下幾類情況:
(1)不適用中國刑法(廣義刑法)的情況。即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問題,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不適用我國刑法。
(2)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的情況。即香港、澳門與適用其本地刑法,而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
(3)不適用刑法典的情況。即刑法典頒布後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了特別刑法,出現法條競合的情況時,根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不適用刑法典,而適用特別刑法。
(4)不適用刑法典的部分條文的情況。即民族自治地區不能全部適用刑法典,而由自治區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和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制定了變通或者補充的規定時,行為符合該變通或者補充規定的,適用該變通或補充規定,而不適用刑法典條文。作為屬地管轄原則的補充原則是旗國主義,即掛有本國國旗的船舶或者航空器,不管其航行或停放在何處,對在船舶與航空器內的犯罪,都適用旗國的刑法。因此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中國刑法(刑法第6條第2款)
(二)對國外犯的適用原則
國外犯有三種情況:一是中國公民在國外實施的犯罪;二是外國人在國外實施的危害中國國家或者中國公民權益的犯罪;三是外國人在國外實施的危害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
1、屬人管轄原則。這里的屬人管轄原則,是指積極的屬人管轄原則,即本國公民在國外犯罪的,也適用本國刑法。
2、保護管轄原則。保護管轄原則的基本含義是,不論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其在國外的犯罪行為,只要侵犯了本國國家利益或者本國公民的權益,就適用本國刑法。
3、普遍管轄原則。普遍管轄原則以保護各國的共同利益為標准,認為凡是國際公約或者條約所規定的侵犯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犯罪人的國籍與犯罪地的屬性,締約國或參加國發現犯罪人在其領域之內時便行使刑事管轄權。
適用普遍管轄原則受到一定限制:
(1)適用該原則的犯罪必須是危害人類社會共同利益的犯罪;
(2)管轄國應是有關公約的締約國或參加國;
(3)管轄國的國內刑法也規定該行為是犯罪;
(4)犯罪人出現在管轄國的領域內。
(三)對外國刑事判決的承認
我國刑法第10條採取了消極承認的做法,即外國確定的刑事判決不制約本國刑罰權的實現。具體而言,不管外國確定的是有罪判決還是無罪判決,對同一行為本國可行使審判權,但對外國判決及刑罰執行的事實給予考慮。換言之,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我國刑法的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國刑法進行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二、刑法的時間效力
刑法的時間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時間、失效時間以及對刑法生效前所發生的行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問題。
(一)刑法的生效時間 刑法的生效時間有兩種方式:一是從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我國現行刑法是1997年3月14日公布,於同年10月1日開始施行。
(二)刑法的失效時間
法律的失效時間,即法律終止效力的時間,通常要由立法機關作出決定。從世界范圍看,法律失效的方式有很多種,諸如新法公布實施後舊法自然失效,立法機關明確宣布廢止某一法律,某一法律在制定時即規定了有效期限等。我國刑法的失效基本上包括兩種方式:
一是由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後代替了同類內容的舊法,或者由於原來特殊的立法條件已經消失,舊法自行廢止。
(三)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生效以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如果適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是沒有溯及力。
刑法第12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本條第2款規定:「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根據這一規定,對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簡稱97刑法)施行前這段時間內發生的行為,應按以下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第一,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97刑法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即刑法沒有溯及力。
第二,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但97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只要這種行為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就應當適用97刑法,即97刑法具有溯及力。
第三,當時的法律和97刑法都認為是犯罪,並且按照97刑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原則上按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即97刑法不具有溯及力。這就是從舊兼從輕原則所指的從舊。但是,如果當時的法律處刑比97刑法重,則應適用97刑法,97刑法具有溯及力。這便是從輕原則的體現。
第四,如果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了生效判決,繼續有效。即使按修訂後的刑法的規定,其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處刑較當時的法律要輕,也不例外。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㈤ 我國現行刑法是哪年頒布的已修正幾次分別哪年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8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2001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11年2月2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共八次。

㈥ 我國有多少部刑法修正案

截至2020年12月22日,中國的刑法修正案一共有十個,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已經提出。內

刑法修正案是指1997年新《容刑法》頒布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構對刑法條文的修改和補充。刑法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是刑法修正的前提和基礎。刑法修正案,作為對刑法條文的具體修正,與現行刑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6)我國刑法的頒布擴展閱讀

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專門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

草案規定,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與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系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只要發生性關系,不論對方是否同意,都將追究刑事責任。苑寧寧認為,這實際上將提高特定情形下的「性同意年齡」。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新華視點:聚焦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修正案

㈦ 我國現行刑法是哪一年頒布實施的

現行的刑法是1997年修訂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1997年3月14日修訂,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㈧ 我國最新刑法是什麼時候頒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發布日期:2015年8月29日 實施日期:2015年11月1日)修正)修正或修改

㈨ 刑法頒布時間

1979年我抄國制定第一部刑法典
1997年對1979年刑法典進行了全面修訂。
此後,頒布了一個單行刑法(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又八次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對刑法進行修訂。

㈩ 我國現行《刑法》是何時頒布的

我國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專會議通過。

1997年3月14日第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

後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修正;

(10)我國刑法的頒布擴展閱讀

刑法的修正時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8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修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修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修正。

熱點內容
勞動法員工違紀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8-22 21:23:21 瀏覽:532
司法部請假 發布:2025-08-22 21:22:23 瀏覽:753
公司法20 發布:2025-08-22 21:20:48 瀏覽:482
合同法解釋定金 發布:2025-08-22 21:08:55 瀏覽:829
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8-22 21:00:33 瀏覽:730
電梯公司規章制度模板 發布:2025-08-22 20:55:36 瀏覽:214
道德經得一 發布:2025-08-22 20:53:27 瀏覽:356
刑事訴訟法關於查封凍結扣押 發布:2025-08-22 20:41:58 瀏覽:609
擬修訂婚姻法 發布:2025-08-22 20:32:53 瀏覽:931
一級智障是否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2 20:32:51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