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48

民法典48

發布時間: 2021-12-10 00:18:32

1. 《民法典」第六十六條內容是什麼《民法典》與《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的內容是什麼

《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 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專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屬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民法典》中有關無權代理的條文

第一百七十一條【無權代理】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五百零三條【被代理人對無權代理合同的追認】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或者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

勤快一點啦,自己搜一下

2. 婚姻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的內容

婚姻法已經廢止
取代它的是民法典
具體內容你可以查詢
如果是民法典第1148條: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3. 容忍代理權 沒了嗎民法總則

《民法通則》中規定的容忍代理權,在《合同法》中已經作出了修改,通則規定的容忍代理權實質上已經取消,而《民法總則》的規定則更加完善,即在責任分配上作出了新的改變,不被追認時,合同法規定:「由行為人承擔責任」,民法總則規定:「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同時,民法總則對善意相對人還賦予了損害賠償請求權。

一、《民法通則》第66條第1款規定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本人(被代理人)的沉默(不作為),是以默示方式的授權行為,學說上稱為「容忍委託授權」,這種容忍是有意容忍,區別於表見代理本人(被代理人)的過失,故不屬於表見代理(無權代理之一種),亦不屬於狹義的無權代理,行為人為有權代理。

二、《合同法》第48條

1、第1款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2、第2款規定:「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三、《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一條

1、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2、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3、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4、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是什麼呢

第八十四條抄 債的定義
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 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

5. 合同法第二十三章,第四百二十四條和第四百二十八條規定,在民法典哪一條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二條規定,「要約以信件或者電報作出的,承諾期限自信件載明的日期或

7. 怎麼理解民法典弟四十八條判決書作出之曰

第四十八來條被宣告死亡源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作出 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 件發生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
條文要義
本條是對確定自然人被宣告死亡日期的規定。
確定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的死亡日期的方法是:(1)人民法院在 判決中確定宣告死亡的日期,即判決書確定了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日期 的,該日期就視為其死亡的日期;(2)法院判決沒有確定死亡日期, 判決作出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3)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 的,應當以意外事件發生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
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後,發生與自然死亡相同的法律後果,被宣告死 亡的自然人在法律上被認定為已經死亡,其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都發生 變動。具體後果是:(1)財產繼承關系開始;(2)婚姻關系終止,原 配偶可以再婚。

8. 民法典第八十六條第一千零四十三條的規定表明我國是怎樣處理法律和道德之間的

一般如果不是嚴重違反社會的情況,都是以道德進行約束,如果嚴重違反的話就是以法律來處理。

9.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對弘揚正義有什麼意義

維護社會良好的公序良俗

熱點內容
勞動法員工違紀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8-22 21:23:21 瀏覽:532
司法部請假 發布:2025-08-22 21:22:23 瀏覽:753
公司法20 發布:2025-08-22 21:20:48 瀏覽:482
合同法解釋定金 發布:2025-08-22 21:08:55 瀏覽:829
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8-22 21:00:33 瀏覽:730
電梯公司規章制度模板 發布:2025-08-22 20:55:36 瀏覽:214
道德經得一 發布:2025-08-22 20:53:27 瀏覽:356
刑事訴訟法關於查封凍結扣押 發布:2025-08-22 20:41:58 瀏覽:609
擬修訂婚姻法 發布:2025-08-22 20:32:53 瀏覽:931
一級智障是否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2 20:32:51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