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三進
1. 遼寧男子因何原因三進宮,之後又當上城管隊長的
遼寧男子因犯傷害罪、流氓罪、尋釁滋事罪分別於1992年6月被判刑五年;1996年12月被判刑五年;2000年9月,被判拘役五個月。
然而,這並未影響宿斌的「官運」,曾「三進宮」的他後來當上執法幹部,先後擔任遼寧海城市馬風鎮綜合執法辦主任、海城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牌樓執法大隊大隊長和海城市礦產品計量管理執法隊臨時負責人。
8月27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判決書顯示,案發前任海城市城管局牌樓執法大隊大隊長的宿斌,於2019年3月29日被海城市監察委員會留置,後被移送司法。2020年8月24日,宿斌被判犯受賄罪、行賄罪、非法采礦罪,獲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五十萬元。
(1)司法三進擴展閱讀:
除受賄、索賄、行賄外,還非法采礦
海城市法院審理查明, 2015年至2018年,被告人宿斌在擔任海城市馬風鎮綜合執法辦主任和海城市城管局牌樓執法大隊大隊長期間,收受行政管理對象及招錄人員等賄賂23.7萬元。
此外,宿斌還曾向管轄企業索要鎂石,並以145.5萬元價格售出。
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宿斌在擔任海城市城管局牌樓執法大隊大隊長和海城市礦產品計量管理執法隊臨時負責人期間,在履行主管牌樓境內礦產品計量管理職責的過程中,對海城市遠東礦業有限公司運輸礦產品車輛無手續通行的行為給予照顧,未予依法處理或處罰。
2018年1月,被告人宿斌向遠東礦業負責人周某1索要鎂石2.23萬噸,售得61.5萬元。2018年7月,被告人宿斌還向另一公司負責人索要鎂石6000噸,售得84萬元。
2. 如何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與各方面工作有機融合、協調發展。要堅持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相統一,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積極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任何社會要使其主流價值觀念得到廣泛認同並保持穩定性、連續性,必須使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以及司法行政行為等很好地體現核心價值觀念的要求。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體現到制度設計、政策法規制定和社會管理之中,從政策環境、體制環境、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給予有力支撐,形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合力。
3. 遼寧男子三進宮後當上城管隊長又獲刑是怎麼回事
8月27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了《宿斌、王萬成受賄、行賄一審刑事判決書》。該判決書顯示,宿斌前科累累,曾因犯傷害罪、流氓罪、尋釁滋事罪「三進宮」。然而,這並未影響宿斌的「官運」,曾「三進宮」的他後來當上執法幹部,先後擔任遼寧海城市馬風鎮綜合執法辦主任、海城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牌樓執法大隊大隊長和海城市礦產品計量管理執法隊臨時負責人。
8月24日,海城市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宿斌犯受賄罪、行賄罪、犯非法采礦罪,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50萬元。判決被告人王萬成犯非法采礦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已繳納)。
8月27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判決書顯示,案發前任海城市城管局牌樓執法大隊大隊長的宿斌,於2019年3月29日被海城市監察委員會留置,後被移送司法。
(3)司法三進擴展閱讀
「三進宮」原因
第一次是1992年6月因犯傷害罪,被判刑五年;鞍山市監獄服刑期間,宿斌因減刑於1994年10月20日釋放。
第二次是1996年12月16日因犯流氓罪獲刑五年;在營口市監獄服刑期間,因減刑於1998年10月21日被釋放。
第三次是2000年9月因犯尋釁滋事罪,被判拘役五個月。
4. 梁啟超的字型大小.
簡介
梁啟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等。廣東新會人。
梁啟超自幼在家中接受傳統教育,1889年中舉。1890年赴京會試,不中。回粵路經上海,看到介紹世界地理的《瀛環志略》和上海機器局所譯西書,眼界大開。同年結識康有為,投其門下。
1891年就讀於萬木草堂,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說並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時人合稱「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會試,協助康有為,發動在京應試舉人聯名請願的「公車上書」。維新運動期間,梁啟超表現活躍,曾主北京《萬國公報》(後改名《中外紀聞》)和上海《時務報》筆政,又赴澳門籌辦《知新報》。他的許多政論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
1897年,任長沙時務學堂總教習,在湖南宣傳變法思想。
1898年回京,積極參加「百日維新」。7月,受光緒帝召見,奉命進呈所著《變法通議》,賞六品銜,負責辦理京師大學堂譯書局事務。
9月,政變發生,梁啟超逃亡日本,一度與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有過接觸。在日期間,先後創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鼓吹改良,反對革命。同時也大量介紹西方社會政治學說,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影響很大。
武昌起義爆發後,他企圖使革命派與清政府妥協。民國初年支持袁世凱,並承袁意,將民主黨與共和黨、統一黨合並,改建進步黨,與國民黨爭奪政治權力。
1913年,進步黨「人才內閣」成立,梁啟超出任司法總長。袁世凱稱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啟超反對袁氏稱帝,與蔡鍔策劃武力反袁。
1915年底,護國戰爭在雲南爆發。1916年,梁啟超赴兩廣地區,積極參加反袁斗爭,為護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袁世凱死後,梁啟超出任段祺瑞把持的北洋政府財政總長兼鹽務總署督辦。9月,孫中山發動護法戰爭。11月,段內閣被迫下台,梁啟超也隨之辭職,從此退出政壇。
1918年底,梁啟超赴歐,親身了解到西方社會的許多問題和弊端。回國之後,即宣揚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主張光大傳統文化,用東方的「固有文明」來「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華學校兼課,1925年應聘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
1927年,離開清華研究院。1929年病逝。
學術成就
梁啟超於學術研究,涉獵廣泛,學貫中西,囊括古今,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以史學研究成績最著。
1901至1902年,先後撰寫了《中國史敘論》和《新史學》,批判封建史學,發動「史學革命」。
歐游歸來之後,以主要精力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活動,研究重點為先秦諸子、清代學術、史學和佛學。1922年起在清華學校兼課,1925年應聘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指導范圍為「諸子」、「中國佛學史」、「宋元明學術史」、「清代學術史」、「中國文學」、「中國哲學史」、「中國史」、「史學研究法」、「儒家哲學」、「東西交流史」等。這期間著有《清代學術概論》、《墨子學案》、《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情聖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文化史》等。
他一生著述宏富,有多種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飲冰室合集》較稱完備。《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梁啟超在文學理論上引進了西方文化及文學新觀念,首倡近代各種文體的革新。文學創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詩歌、小說、戲曲及翻譯文學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響最大。
在書法藝術方面,梁啟超早年研習歐陽詢,後從學於康有為,宗漢魏六朝碑刻。
年譜
一歲 一八七三年同治十二年 癸酉 正月二十六日(公歷二月二十三日)生於新會茶坑村。
五歲 一八七七年光緒三年 丁丑 由祖父和母親教讀四書五經。
十二歲 一八八四年光緒十年 甲申 應廣州童子試 中秀才。
十六歲 一八八八年光緒十四年 戊子 廣州學海堂正班生、兼菊坡、粵秀、粵華書院外生。
十八歲 一八九0年光緒十六年 卯寅 經陳千秋介紹,就學於康有為。
十九歲 一八九一年光緒十七年 辛卯 入京與李蕙仙完婚。
二十歲 一八九一年光緒十八年 壬辰 祖父卒,回鄉居年余。
二十三歲 一八九五年光緒二十一年 乙未 隨康有為入京會試,落第。參與組織「公車上書」。助康創建強學會。
二十四歲 一八九六年光緒廿二年 丙申 籌辦《時務報》,任總編述,發表《變法通議》等文章,名聲噪起。
二十五歲 一八九七年光廿三年 丁酉 為湖南時務學堂總教習。參與創設不纏足會和女學堂。
二十六歲 一八九八年光緒廿四年 戊戌 參與「百日維新」,光緒帝賞六品銜,奉旨辦譯書局。八月政變起,逃往日本,與陳少白往還,協商與興中會合作事宜,因康有為阻撓未果。在橫濱主編《清議報》。
二十七歲 一八九九年光緒廿五年 己亥 七月創粉高等大同學校於日本東京。
二十八歲 一九00年光緒廿六年 庚子 與康有為、康才常等發動「勤王運動」事敗。
三十歲 一九0二年光緒廿八年 壬寅 《清議報》停刊,創《新民叢報》、《新小說報》,倡「小說界革命」。
三十五歲 一九0七年光緒卅三年 丁未 《新民叢報》停刊、成立政聞社。
四十歲 一九一二年民國元年 壬子 由日本返國,創《庸言報》。
四十一歲 一九一三年民國二年 癸丑 參與共和黨。熊希齡內閣成立。任司法總長。
四十三歲 一九一五年民國四年 乙卯 創《大中華》月刊。辭幣制局總裁。四月回鄉省親。六月寫《導哉所謂國體問題者》斥袁稱帝,南下從事倒袁運動。
四十四歲 一九一六年民國五年 丙辰 在上海策動反袁。三月抵廣西,發動廣西宣布獨立。在肇戾成立護國軍兩廣者司令部任參謀。後成立軍務院,任撫軍兼政務委員長。
四十五歲 一九一七年民國六年 丁已 七月,參與段祺瑞反對張勛復辟。任段祺瑞 內閣財政總長,十一月辭退。
四十七歲 一九一九年民國八年 已未 到歐洲各國考察。
五十歲 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 壬戌 先後到北京、濟南、蘇州、上海等地講學。
五十三歲 一九二五年民國十四年 乙丑 在清華研究院講學,出任京師圖書館館長。
五十七歲 一九二九年民國十八年 己已 因腎病動手術失敗(實際上是一起醫療事故),於一月十九日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京滬開追悼會,參加者甚眾。
家庭
梁啟超一生有過兩位夫人:李蕙仙和王桂荃。1889年(光緒十五年)年僅十七歲的梁啟超考中了舉人,與主考官李端棻的堂妹李蕙仙訂婚,1891年(光緒十七年)梁啟超十九歲時入京與與長他四歲的李蕙仙成婚。婚後夫妻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李惠仙與梁啟超結婚時,帶了兩位丫環,其中一位即王桂荃,王桂荃聰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婦喜歡,1903年她成為梁啟超的側室。1924年9月13日,李蕙仙因病而逝,梁啟超為此寫下了一篇情文並茂的《祭梁夫人文》。1968年在「文化革命」中,王桂荃與孩子們四散分離,最後死在在一間陰暗的小屋裡。
梁啟超共有有9個子女:思順、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達、思懿、思寧、思禮,其中思順、思成、思庄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達、思懿、思寧、思禮為王夫人所生。他們中的許多人後來都成為傑出的人才。
梁思順(令嫻)(1893年-1966年),長女。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長子,著名建築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人文組);其妻為林徽因。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人文組)。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國民黨十九路軍炮兵校官,因病早殤。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圖書館學家。
梁思達(1912年-),四子,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從事社會活動。
梁思寧(1916年-2001年),四女,投奔新四軍參加中國革命。現已離休,住在山東濟南。
梁思禮(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梁啟超故居
——北溝沿胡同23號
王之鴻
北溝沿胡同屬東城區北新橋地區,在東直門南小街迤西。胡同自北向南溝通大菊胡同和東四十四條,長300多米。明代,稱「學房胡同」;清乾隆時稱「官學胡同」,宣統時稱「北溝沿」,因胡同臨近水溝而得名;1949年稱「北溝沿胡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紅都胡同」,後復稱「北溝沿胡同」。現胡同西側與新太倉二巷相通,東側有兩條支巷通往小菊胡同。
北溝沿胡同23號,舊時的門牌是北溝沿13號,在胡同南段西側,佔地面積3752平方米,街門朝東。街門是被稱作「西洋門」①的屋宇式街門,街門內外各有一座「一字影壁」,顯示出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雖然從建築學角度講,大門外對面的「影壁」,亦稱「照壁」,既有遮擋大門對面零亂的牆面檐口的作用,也有作為宅門對景的作用。但是,在胡同的另一側建影壁,或是依託別人的宅基,或是佔用胡同的公共用地,豈能想建就建!所以,現在在北京城裡所能見到的門外建有「一字影壁」的宅院,當年或是王府、或是衙署、或是官邸,總而言之,是「官」姓人家,不是平民住宅。漢字是表義的,「框中有人」念「囚」;「吾居行(hang,道路)中」便是「衙」。既然,門外的影壁是宅門的對景;那麼,門前的這段道路自然與宅院產生了領屬關系。門外的影壁分明地在警示行人:在此門前不許停留,更不許喧嘩。梁啟超任過北洋政府的司法總長和財政總長,其政府大員的身份與這座宅院的規格是相稱的。
據1951年房屋調查登記顯示:該院主體建築集中在南半部,是東、西並列的兩個三進院落,東部為住宅,西部是花廳;北半部約占整個院落的五分之二,是花園式的後院,院內樹木繁盛,有假山,有涼亭;後院開有朝東的穿牆門,是整個院落的後門。該院共有房屋和亭、軒等建築129間,建築面積為1535平方米,其中包括帶抄手廊的瓦房47間、敞軒3間、游廊21間、地窨子4間、防空洞1個、涼亭1座。該院的具體格局是:宅門北側是一拉溜兒東房,共11間,應是回事房(傳達室)、車庫和警衛、雜役用房,從南往北的第三間東房的後牆開有臨街券門,是「車庫門」。
該院的具體格局是:進入宅門,迎面是一座「一字影壁」,往北經過坐西朝東的「垂花門」②便進入了東院的一進院;一進院有帶抄手廊的南房、北房各5間,北房為腰廳,即:中間一間為連接前、後院的通道;東院的二進院均為帶抄手廊的瓦房,有正房3間、耳房兩間,東、西廂房各3間;東院的三進院只有7間後罩房。與東院並列的西院是休閑區,習慣稱為「西花廳」,亦是三進院落;從南往北依次是:由假山疊石與3間敞軒構成的一進院,由3間敞軒和3間正房構成,並有轉圈游廊連接的二進院和由兩間東、西廂房與平頂外廊構成的三進院。
北溝沿胡同23號現在是單位宿舍,當年院內的主要建築尚存,只是殘破不堪而已;由於為解決職工住房而進行的改、擴建工程和住戶見縫插針的自建房屋,致使該院已難尋昔日風采。
1986年1月21日,東城區人民政府將北溝沿胡同23號作為「梁啟超故居」,公布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思想家、學者,字卓如,後改字任公,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梁啟超是清光緒年間的舉人,與其師康有為倡導變法維新,並稱「康梁」,戊戌政變後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後,曾任袁世凱政府的司法總長和段祺瑞執政府的財政總長;晚年在清華學校講學。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合集》。
梁啟超在中國近代史上的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由他的大批著述奠定的。《梁啟超傳》的作者吳其昌評價:「至於雷鳴潮吼,恣睢淋漓,叱吒風雲,震駭心魄;時或哀感曼鳴,長歌代哭,湘蘭漢月,血沸神銷,以飽帶情感之筆,寫流利暢達之文,洋洋萬言,雅俗共賞,讀時則攝魂忘疲,讀竟或怒發沖冠,或熱淚濕紙,此非阿諛,唯有梁啟超之文如是耳!」
梁啟超以思想深刻、感情充沛、縱橫捭闔、氣勢磅礴形成的文章風格,世稱「新文體」。這種帶有「策士文學」風格的「新文體」,成為五四以前最受歡迎、模仿者最多的文體,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學習和研究。請看梁啟超寫於1905年的《俄羅斯革命之影響》,文章以簡短急促的文字開篇,如山石崩裂,似岩漿噴涌:「電燈滅,瓦斯竭,船塢停,鐵礦徹,電線斫,鐵道掘,軍廠焚,報館歇,匕首現,炸彈裂,君後逃,輦轂塞,警察騷,兵士集,日無光,野盈血,飛電劌目,全球撟舌,於戲,俄羅斯革命!於戲,全地球唯一之專制國遂不免於大革命!」然後,以「革命之原因」、「革命之動機及其方針」、「革命之前途」、「革命之影響」為題分而析之,絲絲入扣。難怪胡適說:「梁先生的文章……使讀者不能不跟著他走,不能不跟著他想!」
文若其人。梁啟超的文章是真誠的,梁啟超的為人也是真誠的。
梁啟超是康有為的學生、信徒、助手,但他們還是分道揚鑣了;梁啟超與孫中山合作過,也對立過;他擁護過袁世凱,也反對過袁世凱。對此,梁啟超說:「這決不是什麼意氣之爭,或爭權奪利的問題,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貫主張決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就是愛國。我的一貫主張是什麼呢?就是救國。」「知我罪我,讓天下後世評說,我梁啟超就是這樣一個人而已」。
梁啟超真誠的苛刻。1925年陰歷七月初七,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請梁啟超出席證婚。梁啟超反對他們「使君有婦」、「羅敷有夫」之間的戀情,也規勸過徐志摩;礙於徐志摩之父和胡適的情面,梁啟超答應出席證婚。但在婚禮上樑啟超卻對徐志摩、陸小曼用情不專厲聲訓斥,滔滔不絕,使滿堂賓客瞠目結舌。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給學生留點臉面吧。」
梁啟超真誠的寬容。1926年3月8日,梁啟超因尿血症入住協和醫院。經透視發現其右腎有一點黑,診斷為瘤。手術後,經解剖右腎雖有一個櫻桃大小的腫塊,但不是惡性腫瘤,梁啟超卻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復診為「無理由之出血症」。一時輿論嘩然,矛頭直指協和醫院,嘲諷西醫「拿病人當實驗品,或當標本看」。這便是轟動一時的「梁啟超被西醫割錯腰子」案。梁啟超毅然在《晨報》上發表《我的病與協和醫院》一文,公開為協和醫院辯護,並申明:「我盼望社會上,別要借我這回病為口實,生出一種反動的怪論,為中國醫學前途進步之障礙」。如此坦盪胸懷,誰人能比!
梁啟超真誠的有趣。黃苗子著《世說新篇》,其中有《梁啟超寫序》,文曰:「蔣百里先生為著名軍事家,但在文化上亦極有貢獻。他留德歸國後,曾寫了洋洋五萬言的《歐洲文藝復興史》。梁啟超閱後大為贊賞,蔣便請梁為此書作序。不料梁文思泉湧,序成也是五萬字,覺得不好意思,便加寫一短序,而把長序改為著作出版,反過來請蔣百里作序。」
注:
①西洋門,是清代中期以後,西方建築文化傳入中國,並與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相融合的產物,在北京四合院採用的也很普遍。
②垂花門,在府邸、宅院建築群中常作二門,起著聯系分隔內宅和外宅的作用。
參考資料:
《梁啟超傳》(吳其昌著百花文藝出版社)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張 王忍之編三聯書店)
《世說新篇》(黃苗子著三聯書店)
《捲起巨大旋風的梁氏新文體》(作者夏曉紅載《北京日報》)
《梁啟超為西醫辯護》(作者張建偉載《羊城晚報》)
5. 調解平台三進機制啥意思
6. 調解平台三進機制啥意思
7. 三進三出一家公司沒簽勞動合同,累計工作三年多,公司扣工資的百分之三十不發,收貨款兩萬走人,公司要告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復如下:
首先,你們要確認和單位之間的內勞動關系容的事實,如 工資單,考勤記錄,工作過程中的文件記錄。
其次,確認勞動關系後,可以要求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補發工資。
第三,單位應當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否則應當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作為代通金。
第四,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第五,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可以要求經濟賠償金,為經濟補償金的兩倍。
第六,如果協商不成,帶好相關資料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提出勞動仲裁。
祝福!
8. 三進三同 朗誦
感恩於行(歌頌「三進三同」詩歌 )
進基層、進農村、進農戶
黨員責任重,農民盼增收。
前有武隆縣 苦幹加巧幹,
今有司法局 扶貧為人民。
砍灌木、除雜草、耕田地。
開荒種花定豐收,
回報人民養育恩。
荒山變良田是農戶的期盼。
野草變銀花是我們的目標。
同吃飯、同住宿、同勞動。
萬畝盛開的金銀花,
農民致富的新希望。
前有老知青、下鄉受教育。
今有新幹警、幫扶動真情。
新農舍、新道路、新風尚。
重慶惠民政策多,兩冀農民心裡甜。
富民興渝康莊路、薄公新政贏民心。
9. 趙普古文
《宋史·趙普傳》原文及譯文
趙普,字則平,幽州薊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質奏普為軍事判官。太祖嘗與語,奇之。太祖北征至陳橋,被酒卧帳中,眾軍推戴,普與太宗排闥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眾軍擐甲露刃,喧擁麾下。及受禪,以佐命功,授右諫議大夫,充樞密直學士。太祖數微行過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聞叩門聲,普亟出,帝立風雪中,普惶懼迎拜。帝曰:「已約晉王矣。」已而太宗至,設重裀地坐堂中,熾炭燒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與普計下太原。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則我獨當之,不如姑俟削平諸國,則彈丸黑子之地,將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爾。」初,太祖側微,普從之游,既有天下,普屢以微時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達,謂普曰:「若塵埃中可識天子、宰相,則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復言。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
有群臣當遷官,太祖素惡其人,不與。普堅以為請,太祖怒曰:「朕固不為遷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賞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隨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譯文:
趙普、表字則平,是幽州薊縣人。周世宗在淮河地區作戰,宰相范質上奏任命趙普為軍
事 判官。太祖(趙匡胤)曾和他交談,認為是他個奇才。太祖率兵征伐北漢到了陳橋驛,喝酒後醉卧在軍帳里,將士們要擁戴他做皇帝,趙普和太宗推門進來稟告。太祖打著呵欠,伸著懶腰,慢慢起身,而將士們穿戴著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擁到軍旗下面。等到太祖接受禪讓做了皇帝,趙普因為輔佐有功,被任命為 右諫議大夫,並擔當樞密直學士。
太祖多次微服私訪功臣之家,趙普每次退朝後都不敢穿便服。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裡,趙普以為皇上不會出來了。過了一會兒,聽到敲門聲,趙普趕忙出來,見太祖正立在風雪之中,趙普慌忙叩拜迎接。太祖說:「我已經約了晉王了。」隨後太宗也到了,在廳堂鋪上雙層墊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趙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趁機與趙為策劃攻打太原。趙普說:「太原阻擋著西、北兩面,太原攻下來後,就要由我們來獨擋了,不如暫且等到平定各國後,那麼太原這樣的彈丸棋子大的地方,還能逃到哪裡去嗎?」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這樣,只是試探一下你罷了。」
當初,太祖地位卑微時,趙普跟他交遊,得了天下之後,趙普屢次談起卑微時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太祖性格豁達,對趙普說:「假如在塵土中就可以辨識天子、宰相,那麼人人都可以去訪求了。」從此趙普不再談論。
趙普年輕時熟悉吏事,但沒有學問,等做了宰相,太祖經常勸他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次回到家,就關起門來開箱取書,整天閱讀。等第二天處理政務,得心應手。他去世後,家裡人打開箱子一看,原來是《論語》二十篇。趙普性格沉穩有城府,雖然很愛嫉妒別人,但能夠以天下為己任。宋朝初年,當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狹窄、因循保守,趙普剛毅果斷,沒有能與他相比。
有一名大臣應當陞官,太祖一向討厭他的為人,不答應升他的官。趙普堅決地為他請求,太祖發怒道:「我就是不給他陞官,你能怎麼說?」趙普說:「刑罪是用來懲治罪惡的,賞賜是用來酬謝有功之人的,這是古往今來共同的道理。況且刑賞是天下的刑賞,不是陛下個人的刑賞,怎能憑自己的喜怒而獨斷專行呢?」太祖更加憤怒,起身就走,趙普也緊跟在他身後,過了很長時間也不離去,最終得到了太祖的認可。
10. 得步謙盜竊罪是啥意思
盜竊1000—3000元構成犯罪。
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盜竊犯罪「數額較大」標准。
1000元至3000元是《司法解釋》中確定的盜竊罪的起始數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治安狀況,在這個區間內確定自己的數額。比如,河北省盜竊「數額較大」確定的是2000元。
以2011年5月為時間點,盜竊犯罪有明顯的修改變化。
2011年5月《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對盜竊罪進行了修改。修正前,對於盜竊罪只處罰2種情況:1.盜竊數額較大;2.多次盜竊(1年內入戶盜竊或在公共場所扒竊3次以上)。修正後,對於盜竊罪則處罰5種情況:1.盜竊數額較大;2.多次盜竊(2年內盜竊3次以上);3.入戶盜竊;4.攜帶凶器盜竊;5.扒竊。第2、3、4、5項沒有數額要求,也就是說沒有偷到財物,仍然構成犯罪。並且,雖然「數額較大」有明確的標准,比如河北省的2000元,但如果符合規定的情形,犯罪數額可以減半為1000元,這些情形比如,曾因盜竊被處罰過、組織未年成人盜竊、盜竊殘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在醫院盜竊病人或親屬財產等等。
為什麼盜竊屢禁不止?
現實生活中,很多的盜竊都是「小偷小摸」,如果犯罪數額不大、沒有前科劣跡、認罪悔罪、退贓退賠的,不會判很重的刑,比如判拘役、緩刑甚至單處罰金,嫌疑人很快就會回歸社會,但這些人很多沒有一技之長,又吃不得苦,並且因為被判過刑很多單位對他們又是「拒之門外」的,久而久之,「舊病復發」,重操舊業,「二進宮」、「三進宮」、「四進宮」的大有人在,導致這部分人「破罐破摔」,惡性循環。因此,這是一個涉及打擊懲治、預防教育、拒絕歧視、培訓技能、群防群治的綜合性問題,而且也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