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禁止令的期限
① 簡述拘留的量刑標准及管制期限是多久
根據《刑法》規定,管制定罪量刑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要遵守法律法規、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遵守執行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② 禁止令的刑法禁止令
刑法第38條第2款規定:「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刑法第72條第2款規定:「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我國刑法中 禁止令應分為管制執行期間的禁止令和緩刑考驗期間的禁止令。由違反兩種禁止令的差異化制裁模式決定,禁止令是一種對犯罪分子兼具刑罰性和非刑罰性的綜合性處遇制度。禁止令的直接法律功能是「管制執行」的繩索與「緩刑考驗」的規則,間接法律功能是刑罰執行或者緩刑考驗期間的資格禁止,並與前科形成法律效應上的呼應。
我國刑法中違反禁止令的後果:⑴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違反禁止令,由負責執行禁止令的社區矯正機構所在地的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以下簡稱《治安管理處罰法》)第60條的規定處罰;(2)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違反禁止令尚不屬於情節嚴重的,處理模式與前同;(3)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違反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而「情節嚴重」主要是指三次以上違反禁止令、因違反禁止令被治安管理處罰後,再次違反禁止令以及違反禁止令,發生較為嚴重危害後果的。
需要注意的是,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管制執行期間多次違反禁止令的,只能反復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60條,不會產生加重管制刑罰的法律效果,也不能由人民法院作出新的更加嚴厲的禁止令。總的來說,兩者違反禁止令的差異制裁模式的根本區別在於:違反管制中的禁止令只會產生行政法律效果,而違反緩刑中的禁止令除了產生行政效果外,還可能產生刑事法律效果。
③ 刑法中有管制的規定
管制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一種量刑種類,由人民法院判決,公安機關執行。管制刑的適用於犯罪情節較輕、人身危險性較低輕沒有關押必要的犯罪分子。管制的期限為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十八條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第四十一條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④ 管制拘役期限是多久
管制的期限,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數罪並罰不得超過三年。
拘役的期限,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數罪並罰最高不能超過一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與執行機關】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二條 【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⑤ 刑法修正案九關於"職業禁止制度是多少條
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第三十七條之後增加了一條「從業禁止」,作為第三十七條之一,即「因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三年至五年。被禁止從事相關職業的人違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的決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其從事相關職業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規定的,從其規定。」
從該法條所處的位置看,刑法第三十七條所規定的是「非刑罰處罰措施」,刑法修正案(九)將「從業禁止」作為第三十七條之一,也就明確了「從業禁止」措施既不是一個新的刑種,也不屬於刑罰之列,而是非刑罰的法律後果,其主要目的在於防止犯罪分子再次利用其職業和職務之便進行犯罪。這類措施早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就早已有所體現,如刑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的「管制禁制令」、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緩刑禁制令」就規定了人民法院可以對判處管制、緩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況,禁止其在管制執行期間或緩刑考驗期內從事特定的活動。因此,「從業禁止」在本質上是法院為了預防犯罪、保障社會公眾安全和維護社會公眾利益而根據被告人的犯罪情況,對其所採取的一項預防性的非刑罰處分措施,是刑法對法律後果的完善。據此,也有學者明確指出它就是保安處分措施。所謂保安處分指的就是著眼於行為人所具有的危險性格,為了保持社會治安,同時以改善行為人為目的,而實施的一種國家處分 。例如澳門刑法典中就規定了「業務禁止」的保安處分,即「行為人在嚴重濫用所從事的職業、商業或工業下,或在明顯違反其所從事的職業、商業或工業之固有義務下犯罪而被判刑,又或就該犯罪僅因不具可歸責性而被宣告無罪,而按照行為人所實施之行為及其人格有跡象表明其可能將要作出其他同類危害社會之行為時,須禁止其從事有關業務 」。
《刑法》(第九次修訂)第三十八條【管制的期限與執行機關】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⑥ 禁止令的起算時間怎麼計算
(一)禁止令的起算時間:既可以與管制執行、緩刑考驗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於管制執行、緩刑考驗的期限,但判處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個月,宣告緩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於二個月。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以致管制執行的期限少於三個月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最短期限的限制。禁止令的執行期限,從管制、緩刑執行之日起計算。(二)【法律依據】:《刑法》第三十八條【管制的期限與執行機關】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第七十三條【考驗期限】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⑦ 管制的期限一般為多久
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數罪並罰時,可以延長到3年。
【法律依據】《刑法》第三十八條,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⑧ 拘役和管制的期限多久
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二條
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