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195
『壹』 醉駕195毫克.怎麼處罰
醉駕,酒精含量195,如果沒有造成交通事故,沒有無證駕駛等從重情節,是可以判處拘役、緩刑的。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屬於醉酒駕駛機動車,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的規定,以危險駕駛罪定罪處罰。
前款規定的「道路」「機動車」,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
二、醉酒駕駛機動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未構成其他犯罪的;
(二)血液酒精含量達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駕駛的;
(四)駕駛載有乘客的營運機動車的;
(五)有嚴重超員、超載或者超速駕駛,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使用偽造或者變造的機動車牌證等嚴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的;
(六)逃避公安機關依法檢查,或者拒絕、阻礙公安機關依法檢查尚未構成其他犯罪的;
(七)曾因酒後駕駛機動車受過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追究的;
(八)其他可以從重處罰的情形。
『貳』 刑法195條
《刑復法》第一百九十五條
【信制用證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證詐騙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證或者附隨的單據、文件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證的;
(三)騙取信用證的;
(四)以其他方法進行信用證詐騙活動的。
『叄』 邢事訴訟法第195條第1項標准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五條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回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答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肆』 刑法195條和合同法224條
您好,
第一百九十五條 【信用證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證詐騙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證或者附隨的單據、文件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證的;
(三)騙取信用證的;
(四)以其他方法進行信用證詐騙活動的。
第二百二十四條 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釋義】本條是關於承租人對租賃物的轉租的規定。
轉租是指承租人將租賃物轉讓給第三人使用收益,承租人與第三人形成新的租賃關系,但承租人與出租人的租賃關系仍然存在的一種交易形式。承租人是否有對租賃物的轉租的權利,各國規定不盡一致,大致有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未經出租人同意不得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如日本民法規定,租用人未經出租人同意,不得將其權利出讓或將其租用物轉租。採取這種規定的理由是,租賃物的所有權不屬於承租人,承租人無權處分租賃物,如果他要處分須經有處分權的人同意,這是交易的最基本的條件,也是為了保護交易安全。因為無處分權的民事行為是一種效力待定的行為,它的效力是不穩定的,一旦有處分權人予以否認,該處分行為是無效的,因此,允許承租人隨意轉租,不利於保護出租人的利益,也不利於保護第三人的利益。第二種類型是,承租人能否轉租,區分動產租賃和不動產租賃,動產租賃的轉租須經出租人同意,不動產租賃則另有規定。如義大利民法規定,除有相反的約定,承租人有將租賃物讓渡他人的轉租權,但是未經出租人同意不得轉賣契約。涉及動產物時,轉租應當由出租人授權或者與慣例相符。我國台灣地區「民法」規定,承租人非經出租人承諾不得將租賃物轉租於他人,但租賃物為房屋者,除有反對之約定外,承租人得將其中一部分轉租於他人。採用這一規定的理由是,動產租賃中的轉讓須經出租人同意是因為動產有流動性,一旦轉移於他人之處,出租人無法對其了解和控制。而不動產租賃中,不動產是不能移動的,能夠在出租人的視線范圍內,出租人可以根據次承租人對租賃物使用的狀況進行監督,所以可以不經出租人同意。第三種類型是,規定除了當事人有不準轉租的明確約定以外,承租人都可以轉租。如法國民法規定,承租人有轉租或以租賃權讓與他人的權利,但租賃契約有禁止的約定者,不在此限。採用這種規定的理由是,租賃合同並不以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為內容,也並不以出租人對租賃物有所有權為必要。所以承租人可以將租賃物轉租他人,除非當事人事先約定不準轉租。
我國合同法採用的是第一種類型,這是因為在我國的租賃合同關系中,特別是房屋租賃,有些人利用這種形式將租來的房屋層層租賃,使租賃房屋的租金過高,以獲取暴利,侵害了房屋所有人的利益,為了規范這類行為,本條規定,承租人將租賃物轉租他人的必須經出租人同意。
轉租包括經出租人同意和未經出租人同意兩種情況:
1.經出租人同意的轉租經出租人同意的轉租包括兩種情形:一是在租賃合同訂立時明確約定承租人有權出租租賃物;二是在租賃期間承租人徵得出租人同意將租賃物轉租。對於事前未經出租人同意,事後出租人知道後並不反對或予以承認的,按照本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也可以視為經出租人同意的轉租。
經出租人同意的轉租是有效的,但由於在同一租賃物上出現了三個當事人、兩個合同關系,即出租人、承租人、第三人也可稱為次承租人,這三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必須明確。按照本條的規定經過轉租的租賃合同關系當事人的關系應為:第一,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的關系不因轉租而受影響,繼續有效,承租人仍然應向出租人承擔支付租金、在租賃期間屆滿時返還租賃物的義務。因次承租人的行為造成租賃物損失的,承租人仍然要對出租人負責。第二,雖然次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沒有合同關系,次承租人可以直接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第三,在租賃合同終止或者被解除時,承租人與次承租人之間的租賃關系也隨之終止。因為這個次承租合同的訂立是以前一個租賃合同為基礎的。
2.未經出租人同意的轉租本條規定,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因為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擅自將租賃物轉租他人,直接破壞了出租人對承租人的信任,也直接損害了出租人對租賃物的所有權或處分權,同時造成多層次的對租賃物的佔有關系,增加了出租人要求返還租賃物的困難或使出租物的毀損程度加重,所以出租人有權解除合同。
『伍』 邢事訴訟邢法195條第3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內,合議庭進行評容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刑事訴訟法》第195條3項,是說明經法院審理,並由合議庭進行評議後,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及相關的法律規定,證據不足的,不能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罪,應依法作出無罪的判決,這里的無罪判決,還包括疑罪從無。
『陸』 刑法第195條是啥意思
刑訴法第195條:公訴人、辯護人應當向法庭出示物證,讓當事人辨認,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人的鑒定意見、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當當庭宣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
公訴人、辯護人應當向法庭出示物證,讓當事人辨認,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人的鑒定意見、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當當庭宣讀。審判人員應當聽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柒』 求《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釋義,看清是釋義~!
第一百一十九條【破壞交通工具罪 破壞交通設施罪 破壞電力設備罪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施、電力設備、燃氣設備、易燃易爆設備,造成嚴重後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損壞交通工具罪 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 過失損壞電力設備罪過失損壞易燃易爆設備罪】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電力設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7年8月15日)
為維護公共安全,依法懲治破壞電力設備等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就審理這類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破壞電力設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造成嚴重後果」,以破壞電力設備罪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或者十人以上輕傷的;
(二)造成一萬以上用戶電力供應中斷六小時以上,致使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嚴重後果的。
第二條 過失損壞電力設備,造成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以過失損壞電力設備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三條 盜竊電力設備,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構成盜竊罪的,以破壞電力設備罪定罪處罰;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電力設備罪的,依照刑法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盜竊電力設備,沒有危及公共安全,但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按照盜竊罪等犯罪處理。
第四條 本解釋所稱電力設備,是指處於運行、應急等使用中的電力設備;已經通電使用,只是由於枯水季節或電力不足等原因暫停使用的電力設備;已經交付使用但尚未通電的電力設備。不包括尚未安裝完畢,或者已經安裝完畢但尚未交付使用的電力設備。
本解釋中直接經濟損失的計算范圍,包括電量損失金額,被毀損設備材料的購置、更換、修復費用,以及因停電給用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等。胡燕來律師提醒:點擊返回《刑法》目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油氣、破壞油氣設備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7年1月15日)
第二條 實施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造成嚴重後果」,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或者十人以上輕傷的;
(二)造成井噴或者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以下簡稱《鐵路法》)(199O年9月7日)
第六十一條 故意損毀、移動鐵路行車信號裝置或者在鐵路線路上放置足以使列車傾覆的障礙物,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二條 盜竊鐵路線路上行車設施的零件、部件或者鐵路線路上的器材,危及行車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條破壞交通設施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條破壞交通設施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195年10月3O日)
第一百九十五條 故意在使用中的民用航空器上放置危險品或者唆使他人放置危險品,足以毀壞該民用航空器,危及飛行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九十七條 盜竊或者故意損毀、移動使用中的航行設施,危及飛行安全,足以使民用航空器發生墜落、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刑事罰則若干問題的解釋》(1993年10月11日)
三、怎樣理解《鐵路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有關規定?
《鐵路法》第六十一條規定:「故意損毀、移動鐵路行車信號裝置或者在鐵路線路上放置足以使列車傾覆的障礙物,尚未造成嚴重後界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鐵路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盜竊鐵路線路上行車設施的零件、部件或者鐵路線路上的器材,危及行車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條破壞交通設施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條破壞交通設施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鐵路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規定所稱的「嚴重後果」,是指因行為人故意毀損、移動鐵路行車信號裝置或者在鐵路線路上放置足以使列車傾覆的障礙物,或者盜竊鐵路線路上行車設施的零件、部件、鐵路線路上的器材,造成人身傷亡、重大財產毀損、中斷鐵路行車等嚴重後果的。
(二)行為人實施上述行為,雖未造成上述嚴重後果,但經鐵路有關部門鑒定,足以危及行車安全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破壞電力設備罪幾個問題的批復》(1986年12月9日)
一、尚未安裝完畢的農用低壓照明電線路,不屬於正在使用中的電力設備。行為人即使盜走其中架設好的部分的電線,也不致對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其行為應以盜竊定性。
三、對偷割已經安裝完畢,但還未供電的電力線路的行為,應分別不同情況處理。如果偷割的是未正式交付電力部門使用的線路,應按盜竊案件處理。如果行為人明知線路已交付電力部門使用而偷割電線的,應定為破壞電力設備罪。胡燕來律師提醒:點擊返回《刑法》目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破壞生產單位正在使用的電動機是否構成破壞電力設備罪問題的批復》(1993年8月4日)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91035號傳真《關於破壞生產單位正在使用的電動機是否可以構成破壞電力設備罪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破壞電力設備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該罪所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的公共安全。如果行為人的行為不具有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性質,不能構成該罪。
對拆盜某些排灌站、加工廠等生產單位正在使用中的電機設備等,沒有危及社會公共安全,但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按盜竊罪、破壞集體生產罪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採用破壞性手段盜竊正在使用的油田輸油管道中油品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批復》(2002年4月10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近來,一些高級人民法院對採用破壞性手段盜竊正在使用的油田輸油管道中油品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請示我院。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批復如下:
正在使用的油田輸油管道,屬於刑法規定的「易燃易爆設備」。行為人採用破壞性手段盜竊正在使用的油田輸油管道中的油品,構成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盜竊罪等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司法局關於辦理破壞電力設備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見》(滬公發[2006]6號 2006年3月1日)
三、破壞電力設備,危害公共安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一)造成人員死亡1人以上、重傷2人以上或者輕傷 5人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500戶以上居民用戶停電的;
(四)造成100戶以上非居民用戶停電的;
(五)引發火災、水災等災害事故的;
(六)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
四、盜竊正在使用的電力設備,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破壞電力設備罪定罪處罰。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電力設備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五、有下列收購電力設備行為之一的,以共犯論處:
(一)在盜竊電力設備過程中幫助搬運的;
(二)提供盜竊電力設備犯罪工具並予以收購的;
(三)明知收購的電力設備來源是犯罪所得,仍提出繼續收購要求並收購的。
七、正在使用的電力設備是指電力設備經過驗收後,已投入使用或者交付使用。已經使用的電力設備處於檢修、調試、備用或因故暫停使用的,應認定為正在使用的電力設備。
電力設備的具體種類,依據國務院《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保護范圍的規定確定。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對重大刑事案件庭審全過程進行錄像的通知》(滬高法[2006]184號 2006年6月13日)
市第一、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本院刑一庭、刑二庭、研究室、法宣處:
為確保重大刑事案件的審判質量和程序公正,充分發揮開庭審理的功能和作用,彌補庭審筆錄作為反映法庭審理過程唯一載體的不足。經研究決定,本市高、中級法院對重大刑事案件的庭審過程進行全程錄像,並製作光碟歸人訴訟檔案。具體要求如下:
一、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一審案件和原審被告人已被判處死刑的二審案件,必須對庭審全過程進行錄像。
二、其他重大、敏感的刑事案件,一般也應對庭審全過程進行錄像。
三、上列案件的庭審錄像工作由各法院承擔錄像工作的部門負責,承辦案件的刑庭應當在開庭十日前通知承擔錄像工作的部門。
四、承擔錄像工作的部門對庭審過程錄像完畢後,應製作成光碟,在庭審結束後五個工作日內交刑庭簽收。
五、上列案件庭審錄像光碟由刑庭負責保存,案件審結後予以歸檔。庭審的原始錄像材料由承擔錄像工作的部門負責保存。
六、未經所在法院相關部門領導批准並履行有關手續,任何人不得擅自外借、復制上列案件庭審錄像和光碟。
七、關於錄像的技術要求將另行規定。
八、本通知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捌』 刑法第195條信用證詐騙的對象是銀行嗎
再發應該不是的銀行,三是國家的機構,基本上來說他不會存在詐騙。
『玖』 醉駕195判幾個月
血液酒精含量195毫克/100毫升,會被法院判處3個月左右的拘役,並處罰金數千元。
如果沒有無證駕駛、酒駕前科等從重處罰的情節,可以判處緩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屬於醉酒駕駛機動車,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的規定,以危險駕駛罪定罪處罰。
前款規定的「道路」「機動車」,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
二、醉酒駕駛機動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未構成其他犯罪的;
(二)血液酒精含量達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駕駛的;
(四)駕駛載有乘客的營運機動車的;
(五)有嚴重超員、超載或者超速駕駛,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使用偽造或者變造的機動車牌證等嚴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的;
(六)逃避公安機關依法檢查,或者拒絕、阻礙公安機關依法檢查尚未構成其他犯罪的;
(七)曾因酒後駕駛機動車受過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追究的;
(八)其他可以從重處罰的情形。